書壇著名書法家魏國平,楷書《藝林集粹》欣賞,筆方勢圓剛勁峭拔

2020-12-28 清雅閣

前言:

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初學楷書大體應該使用兼毫毛筆 歐楷個人認為用七狼三羊比較合適 ,毛筆大小要根據寫字的大小來決定 ,初學不宜寫太小的字 不適合掌握點畫 但也不能過大,建議2-3釐米長的筆把。不適用使用純羊毫毛筆,尤其不適合使用長峰毛筆。應該選擇富有彈力且不失柔密的筆毫,因為綿軟的羊毫容易吧歐體字寫得臃腫粗胖。長峰筆寫歐楷容易造成行筆遲緩、轉折生硬的弊病。特別對於初學者,不要使用。至於書藝純熟者,使用長鋒可以體現其特有的筆力。

書壇著名書法家魏國平楷書《藝林集粹》欣賞:

書者介紹:

魏國平對書法的熱愛可謂發自肺腑,毫無功利之心,因而也耐得住寂寞。早年,他在輕紡城市場裡經商,哪怕有十幾分鐘的時間,也會忙裡偷閒提起筆,進行書寫。平時休息在家,主要的工作就是寫字。魏國平說,臨帖是基本功,必不可少。他以臨摹宋及宋以前的經典法帖為主,兼臨宋四家的正統經典法帖,且堅持不懈,同時,又有針對性地結合創作,使得其書法藝術深深植根於古法。很多人臨帖不足,其作品往往缺少根基和古意;也有很多人會臨摹,但卻不善創作,創作時常常被古人的字形結構所束縛,放不開手腳,從而使作品顯得拘謹死板。但魏國平不同,由於他師古而不泥古,除了筆法、線條、結構外,更看重的是整體氣息神韻,因而在創作時,他既嫁接了古人的筆力、筆法,但又不被束縛,書寫自由奔放而不做作,使得作品既入古,又有創新之處,別具個性、美感和張力。

相關焦點

  • 著名書法家劉炳森,500個顏體楷書常用字欣賞,工整美觀自然雋秀
    在前一篇內容裡我們就已經分享了劉炳森先生的顏體楷書的字帖,但是那是顏體楷書《千字文》的上部,也就說只有500個字。為了滿足大家對書法欣賞的完整性,我們將剩下的500個字分享給大家,希望螢屏前的您能夠喜歡。
  • 當代書法大家盧偉濱,楷書《心經》欣賞,英姿峭拔骨力遒勁,好字
    楷書是學習書法入門的必修課程,楷書是在學習其他書體時候能夠給足動力的源泉。所以學書法寫好楷書是學術人的義務和責任。楷書之所以為楷書,因為它必須要一筆一畫寫就,不可隨意為之,方成其法度。在我們平常練習的過程中,不要去求數量,通臨整本字帖最好是把筆畫和單字這兩關解決以後再說。
  • 著名書法大家盧中南,楷書《嶽陽樓記》欣賞,網友:可做盧楷字帖
    盧中南盧中南的楷書脫胎於歐,但又融入虞體,魏碑,二王筆意。但盧書又出歐之險絕,也少歐之轉折稜角,筆畫變得圓潤,有似我嶺南書壇楷書大家麥華三之形也。盧中南的楷書在當今應該是最好的那一個梯隊裡。二田的字更像歐陽詢,但我不喜歡,乏味。盧中南的字有歐字影子,但用筆有顏趙及晉人之筆意,向多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這並不是說二田的字不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吧。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 21位近代書法家楷書大比拼
    近代書法藝術發展空前繁榮,書法名家輩出,引領著書法藝術新風尚,今天為大家分享近代書法名家的楷書,敬請欣賞! 于右任 草書名世的魏碑大家
  • 近代著名書法家溥儒,歐楷書《韓公獲麟解》欣賞,最佳的楷書字帖
    但後世的評論家都不這麼看,都覺得溥儒的楷書是清代第一流。要是我來排,溥儒的書法往好了說大概能剛剛擠進前十上下吧。因為他的書法太接近歐陽詢,個性顯得比較弱,有點劍走偏鋒的意思。歷代超一流的書法家,他們的書法都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大眾容易學習,適合拿來做範本。要想學好書法關鍵的就是要練,多練才是關鍵。其次是多讀帖,多臨帖,多看古人的字。尤其是學習行草類,在大量臨摹的同時要多看古人的書寫章法,從中借鑑。
  • 中書協著名女書法家李硯,楷書《滕王閣序》欣賞,筆精墨妙真書法
    在楷書的發展中,顏真卿的開先河之處在於字形大小趨同,用筆畫粗細調整字內布白疏密。也就是說過去三筆的字必然小於八筆的字,而顏真卿筆下三筆和八筆字的大小基本一致,只是將三筆字寫粗,使它的布白在視覺上和八筆字協調統一。在寫字的時候要求我不按帖子裡的字結構寫,而且按照正楷的上下左右方正的結構來寫,比如原帖天字捺筆比撇略佔地,老師要求我寫成左右對稱,比如足字,原帖口字略向左傾斜,就要求我寫成上下對稱結構的。
  • 民國出版的《標準楷書》字帖,筆筆精妙個性十足,精緻的讓人陶醉
    民國時期的書法水平遠遠高於現在,這是很多書法家所承認的。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的是民國三十五年出版的《標準楷書》字帖,希望能為熱愛書法您有所幫助。這本楷書字帖是出自書法大家沈尹默之手,沈尹默在書法歷史上,特別是近代,對書法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他的楷書、行書、草書都可以作為一個書法學習的系列教程。沈尹默的楷書主要汲取了魏碑以及唐初薛稷和褚遂良,而行書深受米南宮影響,草書是二王一路,沈尹默的書法是嚴峻的,筆觸轉折筆筆有來歷。特別行書,形態上,神似米式,當中宮比較緊,這與其用筆有直接關係。
  • 當代著名詩人北島,精選8幅楷書欣賞:清雅秀逸、鏗鏘有力!好字
    北島在當今書壇,有不少的人認為古人的書法之所以能夠寫得那麼好,是因為當時的讀書人從剛入私塾開始就練毛筆字,寫多了自然能夠熟能生巧,寫毛筆字可以講是當時吃飯的基本功一樣,寫得好也就不足為奇了其實這話也頗有幾分道理,但那些「專業的書法家」並不見得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就少了,主要是這些時間和精力是否是用在書法本身還是用在了急功近利的博取聲名上。今天課代表要分享的乃是當代著名詩人北島的書法作品。
  • 著名書法家楊再春,楷書《千字文》節錄欣賞,筆力遒勁,結字圓潤
    著名書法家楊再春,楷書《千字文》節錄欣賞:書者介紹:楊再春,字墨人,河北唐山人,1976年他與劉炳森、範曾、蘇士澍等共同創建「北京書學研究會」,後1980年又在此基礎上創立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楊再春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的創始人之一。,楊老的書法功底,結構、章法在我心中的位置始終有增不減,書法應該說有其特點,不容否認。但是,新的書法高手出現很是正常,推陳出新嗎!
  • 「大明第一才子」文徵明,60年功力寫的楷書,稱霸書壇500年!
    在文化領域有著名的「四大才子」,他們分別是文徵明、唐伯虎徐禎卿跟祝枝山,文徵明的老師李應禎乃是祝枝山的嶽父,文徵明與唐伯虎是同齡的至交好友,徐禎卿乃是他們雅集的主角。在書法上,文徵明更是明代為數不多能夠「打通五體」的書法家,他不僅精擅行草書、更加擅長楷書,其楷書得晉唐之餘韻,成為書法史上繞不過去的高峰。文徵明75歲的時候,曾經寫過一件楷書作品,這件作品乃是他平生書寫次數最多,也最喜歡的作品之一,就是《明妃曲》。
  • 周慧珺新版楷書字帖欣賞,800個常用漢字筆法演示,好帖請收藏
    學書法首要的問題不是為什麼而學書法,也不是為了成為書法家而學書法。雖然有一句名言說的,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我們必須清楚的是將軍的名額是有限的。就好比書法家從古至今的書法家也是屈指可數的(當代的書法家不能和古代同日而語)。
  • 明代書壇雖以草書為盛,但仍出現了「小楷名海內」的書法家文徵明
    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魏晉是楷書的初創期,代表人物有鍾繇、王羲之;唐代是楷書發展的成熟、鼎盛期,代表人物有褚遂良、歐陽詢元代是楷書的復興期,代表人物是趙子昂,他們以各自不同或嚴謹或灑脫,或圓活或險峻,或雄健或秀媚的書法風格,代表了各個時代小楷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
  • 清朝縣令徐元禮的楷書,盡顯瀟灑飄逸之美,讓現代書法家汗顏
    在歷史上成名成家的書法家,他們在剛剛研究書法的時候,往往是從楷書開始的,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大家把楷書當成了一種模板,沿襲至今已經上千年了。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書法家並不拘泥於形式,因而創作出來的書法作品,往往給人一種奇醜無比的感覺,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之下,一位清朝的縣令書寫的書法字體,給大家帶來了全新的感受。
  • 著名書法家高進,草書《筆論》字帖欣賞,筆走龍蛇力透紙背,好字
    真在要寫好字是要正規從楷書學起,但從你的情況出發,條件、時間不允許;從你實際出發可從行楷入手,抓緊學習啦/你的字還不算太差,選本喜歡的字帖就可以開始了書壇名家高進草書《書論筆論》鑑賞:書者介紹:高進,筆名高源,軍人出身,大學本科學歷,中國著名書法家。高進自幼酷愛書法,尤其對甲骨文書法的發展研究有很深造詣。
  • 清初大法家張照,楷書拓本《勵志詩》欣賞,筆力遒勁,純熟嚴整
    提到楷書歐顏柳趙是必須要說道,這是他們及時楷書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也是書法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書法在古代依舊是服務於信息傳遞為主,藝術次之的發展方略。簡單的說就是書法是受時代影響的,比如漢代崇尚隸書,隸書也就成為了官方字體,明清兩代的官方字體是小楷的發展而成的,也就是風靡幾百年的館閣體。
  • 徐燕人美字妙,楷書溫婉細膩,有晉唐韻,獲全國第三屆正書最高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在當今書壇
  • 荊霄鵬硬筆楷書作品欣賞,漂亮鋼筆字!
    硬筆書法作品在歷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歷屆文華杯全國硬筆書法段位大賽、文化部首屆中國漢字書寫大賽、首屆綠天杯硬筆書藝書論大賽、龐中華·波愛特杯第20屆全國藝術大賽、書法報的兩屆中國硬筆書法大賽、第一回中國硬筆書法大展等全國權威展賽中獲等級獎二十餘次。
  • 清代大書法家林則徐,行書智慧對聯真跡欣賞,筆勢勁健,結體挺拔
    林則徐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雖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於職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譽為「林青天」。對於林則徐的書法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在現存的林則徐書法中有以下特點:其一,林則徐書法以楷書和行楷為主,風格多屬剛健一類。
  • 心潛圓融意象 神造端莊之盛——趙伍雷楷書《心經》
    文人作書 平和端正——記著名書法家趙伍雷常言有論,楷不練歐。並不是不能練,而是歐體難成,入門謂難,得法更謂難,楷不練歐是勸人知難而退,別圖他路!趙先生的楷書,極有筆墨見精神的塑造,有意識地介入了圓融意象,經過筆墨的急去緩回,把楷書寫得微肉而多骨。有骨又有力,是謂聖!整體風格處於肥瘦相宜的狀態,骨肉勻稱,非常適合東方審美哲學要義,方圓周備,剛柔相濟!有陰柔之妙,亦有陽剛之盛!秀潤挺拔,寫出了儀態含蕾之感。
  • 啟功寫楷書《玄秘塔》清雋秀勁、別具一格!書友:毫無柳體之剛毅
    眾所周知,啟功先生在當代書壇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對後輩書法人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這不僅是指啟功先生本人的書法功力和造詣,也在於啟功先生把那些玄之又玄的書法理論整理清清楚楚,讓後輩書家都能看得明白。他的書法用筆活潑自然、骨肉相宜,外柔內剛、自然灑脫,有著一股清雋儒雅而嫵媚華美之感,被近代書壇的一眾書家尊稱為「啟體」。同所有人學習書法一樣,啟功先生也曾學習二王、顏柳,趙子昂、米芾等一眾晉唐宋元的名家。而且在後來的動亂時期,曾長時間學習過柳公權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