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骨朵 骨朵網絡影視
文 │ 魔王
「雖不至於爛的一無是處,但也的確爛的很平庸,段子拼湊集,從頭到尾幾乎擠不出一絲笑容。」一位豆瓣網友這樣評價《溫暖的抱抱》。
電影市場從不缺喜劇,開心麻花也從未缺席。
由開心麻花籤約演員常遠首次執導的喜劇電影《溫暖的抱抱》2020年末上映,截止至1月9日已攬獲6.4億票房,在同期上映影片中排名第三。但另一方面,作為繼承了開心麻花的喜劇風格,《溫暖的抱抱》口碑一落千丈,豆瓣僅5.6分,許多網友表示影片質量退回到幾年前的春晚小品水平,套路的故事只能讓人「尬笑」。
來源:中國電影票房
雖不是開心麻花出手,但似乎開心麻花「配方」也無法再讓觀眾在影院真正「開心」一把了。
不難看出,隨著開心麻花的核心主力沈騰和馬麗逐漸擴大自己的業務板塊,開心麻花近幾年在喜劇電影的賽道上顯示出疲軟狀態。從2018年《西虹市首富》過後,《李茶的姑媽》《跳舞吧!大象》兩部電影豆瓣僅4.6分和5分的成績直接把其喜劇電影廠牌擊碎,低俗、爛梗等負面評價席捲而來。2020年常遠首次試水喜劇片拍攝,從目前觀眾反饋來看,仍沒有逃脫差評。
到底是開心麻花的喜劇電影不好看了,還是它再也無法搞笑了?
好笑的喜劇,也會審美疲勞
如果說開心麻花的喜劇電影誕生於舞臺劇的搖籃,這句話並不為過。
2003年,開心麻花首創「賀歲舞臺劇」概念,推出首部話劇作品《想吃麻花現給你擰》,奠定了自己獨特的喜劇風格。因其幽默有趣的表現形式和貼近生活的主題,開心麻花的舞臺劇作品很快受到觀眾的喜愛,而後還陸陸續續推出了二十餘部舞臺劇,《烏龍山伯爵》《夏洛特煩惱》《牢友記》《李茶的姑媽》等作品都充分彰顯出其輕鬆、愉快的喜劇風格,在行業內也是獨具一格,至此開心麻花成為這種喜劇風格的代名詞。
開心麻花真正被全國觀眾開始注意是在2012年的春晚舞臺上,由沈騰和馬麗主演的《今天的幸福》讓觀眾迅速記住了兩人,此後連續三年兩人都在春晚舞臺上亮相。
隨著兩人的熱度逐漸升高,開心麻花從小劇場話劇走向更大的舞臺。2015年是開心麻花的重要的一年,團隊通過參加了喜劇表演類綜藝《歡樂喜劇人 第一季》奠定其「第一喜劇人」的廠牌;同年,開心麻花推出改編自同名話劇的喜劇電影《夏洛特煩惱》,沈騰和馬麗二人首次挑戰大銀幕,前期積累的超高人氣為這部影片賺得14億票房,成為當年的黑馬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夏洛特煩惱》成本僅2100萬元,它的成功為電影團隊帶來1.9億的收入,而該片帶來的收入是全年總營收的51.8%,傲人的數據讓開心麻花出圈,也有了底氣發展電影賽道。2015年12月29日,開心麻花的掛牌申請獲得批准,成功登陸新三板,並受到資產市場熱捧。
頭部話劇被改編成功後,《羞羞的鐵拳》和《西虹市首富》兩部作品超過45億的票房成績再次證明開心麻花布局的正確性。但也正是從《西虹市首富》開始,開心麻花的作品開始受到爭議。為了製造笑點和衝突,《西虹市首富》充斥著拜金和物化女性的價值觀,使影片的口碑兩極分化。
《西虹市首富》的觀眾反饋似乎並沒有引起開心麻花的思考,在失去主力沈騰後,開心麻花推出的《李茶的姑媽》《跳舞吧!大象》繼續沿襲低俗搞笑風格,口碑直線下滑。
為什麼舞臺劇改編不再靈驗?
其實,對於開心麻花電影最大的挑戰不在於如何搞笑,而在於如何用電影手法拍攝根植於舞臺劇的文本。
舞臺劇誇張的手法和連續性的表演給臺下的觀眾能營造一個持續的觀看「場」,但這種「場」在影院中並不完全適用。在舞臺劇中,創作者可以通過不斷拋梗,講段子來刺激觀眾,而電影始終是視聽的藝術,如果沒有故事性,僅靠段子堆砌就使得觀眾難以進入作品。
而開心麻花講故事的手法始終是舞臺劇式的,演員在更大、更寫實的場景中,演員的表演也要適當貼近現實,否則觀眾一旦沒有進入情景中,很容易跳戲甚至產生反感。最典型的《李茶的姑媽》因為沒有劇場的氛圍與主持人暖場,電影版從開場便像一場鬧劇,前半段更是幾乎沒有笑點。
由此可見,喜劇依然需要好故事,原創能力的缺失使得開心麻花過度依賴舞臺劇文本,在沒有完全拋棄舞臺劇這條「拐杖」時,開心麻花的電影始終無法丟掉話劇式的表演。更重要的是,如果開心麻花的喜劇只停留在刻意「講笑話」、「寫段子」,這樣的創作模式很快就會被市場拋棄。
嘗試製作嚴肅作品,為何叫好不叫座?
在開心麻花電影作品表中,《驢得水》和《半個喜劇》和其他喜劇相比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兩部作品來均來源於周申、劉露團隊,他們擅長在喜劇中挖掘更深層的主題,因此兩部作品在豆瓣獲得8.3和7.7的高分。大膽嘗試用喜劇外殼來包裹嚴肅故事,能看出開心麻花在喜劇電影探索上仍想多向發展,但是最終兩部電影均未超過2億,也成為開心麻花電影中票房排名倒數的作品。
2016年《驢得水》票房上的不盡人意讓開心麻花遂將現實主義喜劇探索的步伐停止,馬上轉而回到《夏洛特煩惱》時期的創作模式,通過簡單、直觀的手法迅速收穫觀眾的笑聲與消費。但不可否認的是,《驢得水》雖然在商業上沒有取得成功,但它成功推出了另一位喜劇女演員任素汐。任素汐憑藉該片從一個話劇演員正式轉戰大銀幕,此後出演過非常多小成本喜劇片,演技逐步得到認可。較為可惜的是,她的票房影響力還是遠不及開心麻花的兩位元老級演員沈騰和馬麗。
《夏洛特煩惱》的爆火也將沈騰和馬麗這對銀幕搭檔捆綁在一起,過度捆綁導致一些觀眾在觀看開心麻花的電影時首先看是否有二人出演,因此開心麻花那些「失去」沈騰和馬麗的電影自然得不到觀眾的追捧。
另一方面,長期被捆綁的沈騰和馬麗也在通過實力拓展自己的表演風格,逐漸脫離開心麻花電影的核心出演,沈、馬二人的「脫離」導致其作品口碑票房下滑,這也對開心麻花影視業務板塊造成極大的影響。據財報顯示,2018年,即《西虹市首富》和《李茶的姑媽》上映的一年,開心麻花公司營業收入雖同比增長了17.36%,但大部分均來自於舞臺劇、音樂劇和藝人經紀領域。在電影領域,雖然開心麻花參投的《西虹市首富》票房高達25億,但由於其並非主控,因而收益有限,而同年上映的由開心麻花主控的電影《李茶的姑媽》則因票房表現低於預期而導致影視業務收入不理想。
嘗試嚴肅作品,並沒有給開心麻花的電影業務開創一條新的道路。同時,逐漸失去沈騰和馬麗兩位核心主力的開心麻花,繼無人成為它現今面臨的最大問題。
開心麻花人才流失,編、導、演大洗牌
無論是舞臺劇作品、春晚小品還是電影作品,開心麻花作品體系中最離不開的是主力編、導、演人才。
在幕後創作者中,通過多年創作話劇的經驗,讓開心麻花孵化出了閆非、彭大魔、吳昱翰、宋陽等多位優秀創作者。而隨著第一部電影《夏洛特煩惱》的成功,閆非、彭大魔很快在2016年成立了西虹市影視文化(天津)有限公司,因而《西虹市首富》並非開心麻花主控,如果再缺少沈騰的主演,恐怕也難以達到25億的票房成績。
近兩年,閆非與彭大魔與開心麻花的合作逐漸減少,時隔6年即將在2021年和觀眾見面的《全民狂歡》,已是由全民狂歡影業、西虹市影業和開心麻花影業共同投資出品的電影。
藝人方面,開心麻花也有著嚴重的斷檔。從2012年開始沈騰和馬麗便是開心麻花的「招牌」,但這塊「招牌」並不能一直原封不動,對於演員個人而言,兩人也極力想擺脫喜劇演員的標籤,嘗試更多類型和風格的影視作品。《羞羞的鐵拳》算是成功將處在第二批次的艾倫晉升為主演,雖然表現可圈可點,但仍逃脫不了程式化的喜劇表演風格,演技方面更需要磨練。
因為藝人的斷檔,使得開心麻花仍在用舞臺劇的演員來「填充」其電影作品,雖然像黃才倫、吳昱翰、魏翔等人也都通過自己的努力打出了名號,但仍然沒有成為開心麻花「第二代」的一線演員。
缺少創作核心與演員的開心麻花只能通過外部輸送來繼續自己的電影開發。
《西虹市首富》中嘗試和因《我的少女時代》走紅的宋芸樺合作,讓一位清新文藝片演員突然以開心麻花的表演方式示人,顯得風格略不統一。從觀眾普遍的吐槽聲中也能看出,雖然開心麻花立志於開始在演員方面有所外延,但自身體系嚴重的舞臺化痕跡並沒有和請來的演員形成有機統一,因此在喜劇表達上,仍呈現割裂。
與外部演員合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開心麻花嘗試讓現有主力開始轉型。此前常遠在開心麻花的作品中常以配角出現,作為配角的他也擁有幾幕令觀眾印象深刻的表演,但突然自導自導對於他來說挑戰也非常大。
《溫暖的抱抱》翻拍自韓國影片《計劃男》,常遠為飾演好鮑抱這一角色,開拍前曾閉關一個月去山上居住,嚴格按照時間表生活,感受鮑抱的日常節奏與心理狀態,可謂花了極大的功夫,但也許是第一次獨挑大梁的緣故,很難在表、導演上做出兼顧,加上女主角李沁的選擇如同和《西虹市首富》犯了同樣的錯誤,在締造「屌絲和美女」這樣的組合方面,開心麻花系成員似乎還沒有逃出固有的框架。
喜劇本身就是一件有門檻的技術活,憑藉話劇、IP、人才等多年的積累和沉澱,熟稔喜劇章法的開心麻花,在對的時間快速駛入電影的快車道,獲得了口碑與票房的雙收。
但就喜劇創作而言,團隊的磨合非常重要,因此人才流失的問題比其他影視團隊更為致命。對於喜劇廠牌來說,人才管理和培養應該成為重中之重。如今的開心麻花廠牌的靈魂人物能否成為主導力量,以及後續人才梯隊是否能夠順利構成和良好啟用,對其未來發展都是一種莫大的考驗。
原標題:《你現在看開心麻花,還會笑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