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界面新聞(ID:wowjiemian),作者:梅嶺,題圖來自:東方IC
開心麻花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2003年成立,2015年掛牌新三板,2017年衝擊IPO,定位「中國話劇第一股」的開心麻花在近幾年勢頭紅火。但隨著影視行業動蕩及自有模式等原因,2018年以來,開心麻花似乎開心不起來了——新三板終止掛牌,估值不斷下降國資三次謀求退出,A股IPO無果。
近期,市場又傳言開心麻花欲謀求美股上市。
「有聽說開心麻花想赴美上市,國內市場現在走不通了,可能想換個市場融資,但是作為影視類公司,赴美上市的作用或許還不如港股,這條路不太好走。」國內一影視行業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記者多次致電開心麻花相關人士,但對於是否真正赴美上市,公司方面並未給出明確回應。
資本市場路一波三折
2004年,以《想吃麻花現給你擰》這部話劇,開心麻花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先後創作近三十部話劇,大劇場演出超過2000場。
發展前期,開心麻花主要以演出及衍生產品為主營業務。2012年,隨著主創團隊登上春晚,開心麻花逐漸獲得更大的市場關注度。2013年,國資背景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獲得開心麻花15%股份,位列第二大股東之位。
2015年,開心麻花迎來轉折。《夏洛特煩惱》14億的票房使公司主營業務不再局限在話劇演出之中。
2015年年底,開心麻花登陸新三板,逐步進入資本市場。4年時間裡,其共推出了5部電影,除了打響頭炮的《夏洛特煩惱》外,還有《驢得水》、《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媽》。
但市場並非總是一帆風順。在演出及衍生產品無法為業績帶來大幅度提升時,業績增長的壓力大多來自公司出品製作的電影業務。隨著2018年《李茶的姑媽》業績口碑雙雙不盡如人意,《日不落酒店》2019年撤檔,行業寒冬的背景下,開心麻花2018年宣布撤回2017年提交的IPO申請。2019年5月,開心麻花終止掛牌新三板。
2018年,A股市場無一家影視公司IPO成功,深耕影視行業多年的博納影業2010年即登陸納斯達克,私有化後回國進行IPO,但在行業寒冬以及瑞華所被查等事件影響下,博納影業目前上市仍然無果。
開心麻花在2017年欲IPO時,計劃募資7.5億元,用於戲劇項目以及電影項目的後續展開。這其中,電影項目投資總額達到4.46億元,戲劇項目投資總額為1.55億元。募資用途上,電影項目,戲劇項目各包含6部。
但在IPO無果,新三板終止的背景下,開心麻花如何拓展融資渠道?這或許是公司選擇海外上市的原因。
業績增長繫於電影「爆款」
開心麻花2015年登陸新三板,從2015年~2018年業績情況可以看出,能否走出話劇圈,獲得市場和資金的關注,與開心麻花是否出現爆款電影緊密相關。
開心麻花主營業務最開始為演出及衍生品,2015年加入影視及衍生實現營收,2017年加入藝人經紀業務。
從演出及衍生品來看,2015年,開心麻花舞臺劇演出業務全年超過1200場,實現營收1.85億元;2016年,開心麻花演出共計1628場,這一部分實現營收2.635億元;2017年,開心麻花舞臺劇演出業務全年超過2000場,實現營收3.2億元;2018年,開心麻花舞臺劇演出全年超過2500場,這部分營收達到3.77億元。
換言之,4年時間內,隨著關注度的不斷提升,開心麻花舞臺劇演出4年增長接近1300場,換來的是營收增加1.92億元。這與電影票房分帳收益以及網絡版權收益相比,數據增長顯得過於緩慢。
2015年,《夏洛特煩惱》實現票房14億元,計入開心麻花財報收入約為1.99億元;2016年,《驢得水》票房1.7億元,貢獻營收2858萬元;2017年,《羞羞的鐵拳》實現票房22億元,這部分貢獻營收達到4.47億元;2018年,《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媽》兩部電影累計票房31億元,開心麻花影視及衍生業務實現營收3.4億元。
電影爆款的出現與否,決定了開心麻花這一定義為「中國話劇第一股」的業績增長情況。
在電影出現爆款的2015年,開心麻花營收達3.8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4.8%,歸屬於掛牌公司淨利潤1.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4.15%。2017年,《羞羞的鐵拳》的票房增長,使得公司當年營收達到8.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4.52%,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淨利潤3.8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41.81%。
而《驢得水》的票房不佳,使得2016年,開心麻花營收2.9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23.81%,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淨利潤7187.5萬元,下滑45.08%。2018年,雖然《西虹市首富》表現良好,但《李茶的姑媽》票房口碑皆不如人意,開心麻花淨利潤僅1.1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71.76%。
對於2018年的淨利潤下滑,公司表示:因影視及衍生業務毛利減少1.826億元,影響大於演出和經紀業務帶來的毛利增量4105萬元所致。
在目前的行業寒冬之下,具備強大電影儲備的老牌影視公司尚無法保證能否頻出爆款,開心麻花布局不到4年的電影版圖更是充滿未知。
沈騰、馬麗非前十大股東
從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中,開心麻花的明星成員沈騰、馬麗並未出現。
但在主要供應商名單中,開心麻花2018年向新沂喜祥騰騰影視文化工作室採購金額達到6010萬元,向長興臻品影視文化工作室實現採購金額3239萬元,兩家公司合計金額接近1億元。這兩家公司,均為沈騰100%控股公司。
位列供應商名單第一位的是麗赫影視文化工作室,2018年開心麻花採購金額為7845.7萬元,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該公司為馬麗控股公司。
圖片來源:開心麻花2018年年報
很大程度上,開心麻花的業績依賴沈騰、馬麗兩大明星IP製造的爆款電影。它們之間若沒有股權及獨家供應商等深度利益綁定的話,對未來公司的業績發展無疑是一重大隱患。
此外,2017年,開心麻花主營收入中加入了藝人經紀收入這一塊。2017年,公司藝人經紀業務實現收入9304萬元,佔營收比重達到10.82%。2018年,藝人經紀實現營收2.92億元,佔營收比例28.92%,較上年同期增長213.83%。
二股東屢次降價「甩賣」無人接
2013年,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以4500萬元,獲得開心麻花15%股權,位列開心麻花第二大股東。隨著公司估值的不斷上升,中文投這部分投資收益不斷上漲。
但隨著開心麻花的業績波動及IPO失敗,中文投在2018年,開始掛牌清空股權。2018年10月,開心麻花出品電影《李茶的姑媽》票房口碑雙雙不及預期,中文投以底價6.12億元掛牌清空開心麻花全部股權。
2019年3月,中文投再以5.3億元出售此部分股權,此時距離開心麻花新三板終止掛牌僅差2個月時間。
9月11日,北京產權交易所公告披露,中文投擬以4.77億元底價,出售開心麻花4078.29萬股股權,底價再次下調。根據2018年年報,這部分股權為中文投所持開心麻花全部股權。
圖片來源:北京產權交易所
該信息披露將於2019年10月14日結束,是否會有資金接盤,成為開心麻花新股東,還需市場等待時日。
公司在2017年提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提及:電影業務因其行業特點,電影票房收入具有較強的波動性,如果公司未來演出業務規模無法保持,或受電影業務及未來公司發展在喜劇垂直領域可能進一步的延伸影響,公司存在業績波動的風險。
未上市,風險已出現。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界面新聞(ID:wowjiemian),作者:梅嶺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