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越戰爭一大謬論:導致傷亡增大的原因是因為沒軍銜亂了套

2020-12-28 文史紀事

1979年中越戰爭一大謬論:導致傷亡增大的原因是因為沒軍銜亂了套

文/文史紀事

時間如白駒過隙,眨眼間對越自衛還擊戰已經距離我們有41個年頭了,時至今日,不少軍迷依舊對這場戰鬥津津樂道,因為這場戰鬥留給我們太多的談資,有太多的爭議,很多人只是道聽途說,然後加上自己的一點理解就以為是事情的真相,人云亦云傳的神乎其神,實際上都是一些謬論,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一個流傳已久的謬論,那就是對越作戰期間導致傷亡增大的原因是因為部隊沒有軍銜制度而亂了套。

造成這種想法主要還是因為在不少人心中,覺得軍隊必須要有軍銜,特別是作戰的時候,如果要是沒有肩上扛的兩塊牌牌,軍官們的職務就難以辨別,從而導致指揮混亂,戰鬥傷亡增大。

實際上軍銜體現的是等級並非職務,在指揮權問題上是職務並非等級,而職務也未必通過軍銜來證明。在指揮中職務是起到決定作用的,軍銜只是一個輔助而已,就算沒有軍銜也可以,這跟指揮沒有衝突,那些將軍銜看作是必要條件,覺得沒有軍銜就無法保證指揮上的流暢師錯誤的。

有這種想法的可以說不具備基本的軍事常識,例如在早期,工農紅軍沒有軍銜怎麼解釋,抗戰時期的八路軍、新四軍沒有軍銜怎麼解釋?解放戰爭期間沒有軍銜又怎麼說?抗美援朝作戰期間,志願軍有軍銜?戰鬥又是怎麼取得勝利的?

那沒有軍銜,我軍是怎麼確保指揮連貫性和隊伍不散的?首先在戰鬥前,先確認師級以下部隊軍官幹部,連級以下的軍官要在大會上一一宣布,讓戰士們知悉,這樣作戰中指揮者犧牲或者負傷後,由接替者繼續指揮,避免指揮官在作戰中犧牲後失去指揮導致混亂。

在代乃阻擊戰中,39師接到任務阻擊越軍316A師,在堅守五天後成功擊退了316A師148團十餘次進攻,取得滅敵291人的成果。但39師117團2連損失也不小,連長犧牲後,代理副連長接替指揮,他犧牲後,2排長立即接替指揮,就這樣一級一級代理指揮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所以軍銜和指揮並無太大的聯繫,在1988年恢復了軍銜制度後,這種代理幹部的方案始終保留。

不過可能有的人又會問,這是在同一隊伍中,彼此熟悉能保證不亂,戰士和指揮者都認識,那要是來自不同作戰單位的臨時組建一支隊伍,那沒有軍銜,彼此又不熟悉該怎麼辦?這個問題也不大,只要各單位負責人見個面成立一個工作組領導隊伍,職務最高的負責統一指揮。

不管是職務也好,還是軍銜等級也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凝聚力和帶頭作用,還有就是隊伍自身的紀律性。

相關焦點

  • 越軍官方資料曝光,越軍內部對1979年中越戰爭,存在不同看法
    1979年2月至3月,中國和越南之間爆發了一場震驚世界的邊境局部戰爭。從越南的角度出發,他們把這場短暫而激烈的邊境戰爭,稱之為「北部邊界保衛戰」。這場戰爭的結果是,越南方面遭受了相當慘重的損失,武裝力量傷亡5萬人以上,有21個重要城鎮(包括3個省會)被攻佔,邊境地區針對中國的軍事設施和防禦體系完全被摧毀。
  • 1979年中越戰爭,中國打了勝仗,美國反而是大贏家?
    誰都無法否認,1979年最震撼的一件事就發生於當年1月1日——中美建交。 實際上,兩國建交的第一個變化很快浮現:2月17日,中越爆發邊境戰爭,中方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雙方損失的最高將領是誰?
    1979年2月17日,中國對越南自衛反擊戰拉開戰幕。經過一個月的激烈交火,雙方停止戰鬥。其後,又不斷產生邊境摩擦,直到1989年中越雙方才真正偃甲息兵。 戰爭自然免不了死亡。中越戰爭期間,中國和越南各自損失的最高將領是誰呢?
  • 1979年中越邊境戰的幕後主謀,竟然是他!
    美國在越南戰爭中越陷越深,空中發動了大規模的「地毯式」轟炸,導致數十萬老百姓傷亡。美軍還大量使用燃燒彈和毒氣彈對付越南抗美軍隊,其中著名的美軍大規模使用「橙色毒劑」等化學武器就造成越南普通老百姓300多萬人的傷亡和致殘。
  • 中越戰爭,為啥說殺害解放軍最多的人是越南老百姓?原因讓人憤怒
    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國動用了30個陸軍師總兵力20多萬人的龐大兵力在許世友將軍的指揮下,對越南發動了懲罰性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軍隊把這場戰爭定義為自衛反擊戰,主要目的就是懲罰一下越南。特別是攻佔諒山對中國軍隊的意義非常重大,自古以來只要諒山被攻克,越南的古代王朝都會投降,因為諒山以南地區是一馬平川,首都河內無險可守。越南以6個師,總共10萬人應戰。越南剛剛結束戰爭不久,又是全民皆兵。在戰爭中,中國軍隊有一條鐵的規律,就是不要傷害老百姓,可是這條軍規在越南似乎起到了反作用了,據說,當時中國軍隊的槍炮只對準越南軍隊,沒有對老百姓下手,放他們一條生路。
  • 中越戰爭為什麼會爆發,越方損失多少?越南教授用數據給出了真相
    但是,越方一直覺得是我方侵略他們,他們才是受害者,而且他們似乎還以為打贏了我軍,這種"自嗨"的模式持續了數十年。直到2019年,越南一教授經過研究當年的歷史,用真實數據給出了真相。79年中越戰爭,越方是受害者?
  • 中越戰爭之後,越南向中國服軟的原因,只是因為這個國家陷入內亂
    終於在1979年2月17日,爆發了中越戰爭。 在一個月的中越戰爭中,越南被中國打疼打痛過,但是它依然不死心,在中國撤軍之後又捲土重來,於是又爆發了10年的邊界戰爭:兩山輪戰。
  • 1979年中越戰爭:侵犯邊境,搶我國土,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誓師動員大會 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爆發的原因1979年1月,越南軍隊宣布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在中越邊境全線加緊作戰準備,並叫喊著「隨時準備同新的作戰對象,打一場大規模戰爭」。
  • 中越戰爭最後一戰,由一名喝醉酒的越軍團長引發,戰後立馬被撤職
    自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以來,中越兩國在邊境上已經打了很多年了。1984年,在中越邊境上,中國軍隊經過18天的浴血奮戰,成功收復了老山、者陰山,越軍在這次戰鬥中傷亡慘重,此後再也無力發起大規模的戰役。 雖然大規模的戰鬥沒有了,但是小規模的戰鬥還是經常性的。
  • 中越戰爭之謎:老山7·12血戰,越軍真實傷亡是多少?
    中越雙方對這個地方都極為重視,因此越軍丟失老山陣地後,頻頻反撲,其中,7.121松毛嶺之戰是越軍最大規模的一次師團級進攻。也是最慘烈的一次戰鬥。 在這場戰鬥開始之前,越軍從多地調來8個團共1萬8千兵力,欲奪老山,從四個地方進攻,松毛嶺為主。
  • 1979年中越戰爭,戰績最好的163師,幾人立一等功,烈士佔多少?
    1979年中越戰爭,戰績最好的163師,幾人立一等功,烈士佔多少?1979年2月初春,北方還處於天寒地凍時,南疆邊陲對越自衛還擊戰已然打響。不過在很多的潛意識中,似乎只有烈士才有資格獲得一等功,換句話說立了一等功的就沒幾個能活著的,對此說法還有不少人深信不疑。但凡看見健在的人立了一等功,頓時就是驚嘆:看,活著的一等功!確實,能夠榮獲一等功一定是完成了極為艱巨的任務,面臨了重大的生死考驗,危險係數也是最大,但是沒有規定說立一等功一定是犧牲或者是大概率要犧牲。
  • 中越戰爭爆發時,多個支持越南的國家,為何在戰爭中卻集體沉默?
    中越戰爭爆發時,雖然國際上多國聯合對我國發出反對,卻為何最終卻沒人出兵?越南自食其果的背後,隱藏哪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原因呢? 與此同時,自從1958年中蘇關係破裂之後,兩個國家的關係進入一種微妙的狀態,1969年更是爆發小規模衝突。為了遏制中國發展,蘇聯也尋求"合作夥伴",越南和蘇聯一拍即合,達成共識。
  • 越軍史料《越南人民軍50年》記述的中越戰爭戰績和中方的有何區別
    越軍史料《越南人民軍50年》記述的中越戰爭戰績和中方的有何區別文/文史紀事在中國古代的版圖上,越南北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屬於我國,兩國之間因此淵源頗深1979年2月,戰鬥打響,越軍被我邊防部隊摧枯拉朽式的進攻打的不敢冒頭。3月作戰基本結束,我方以死傷2.7萬的代價換來了重創對方11萬的成果,戰後雙方各自宣布勝利,下面我們一起看看越軍史料《越南人民軍50年》中記述的中越戰爭越軍戰績,和中方的有何不同?
  • 年對越老山作戰真相揭開中越邊境劃界之謎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後的中越作戰,主要發生在中越邊境『騎線點』上,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都是這樣。所謂"騎線點"就是指邊境上的界山,通常國境線沿山脊延伸,國境線上的制高點即是『騎線點』。按國際慣例『騎線點』一般互不派兵,1979年中越戰爭後,我軍各參戰部隊紛紛返回營區,中越邊境線上的部分重要『騎線點』被越軍佔領。
  • 1994年中越邊境大掃雷:與死神為伍,裝備簡陋,總指揮親自進雷區
    昔日的戰爭,在廣西邊境埋下了一片片的雷區,大小有280餘處,有近百萬枚地雷,分布在800多平方公裡的邊境線上,給中越兩國邊民的和平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成為兩國發展邊貿的嚴重障礙。1993年6月,廣西軍區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決定,組織了5支排雷部隊,分別從東興、板蘭、憑祥、碩龍、靖西、那坡等地展開了中越邊境沿線大規模排雷,揭開了我軍乃至世界軍事史上盛況空前的和平排雷行動。
  • 1979年中越戰爭,第一個打進越南老街市的這支部隊,前身太厲害!
    1979年中越戰爭,第一個打進越南老街市的這支部隊,前身太厲害!上世紀七十年代,越南在取得對美作戰的勝利以後,開始變得愈發膨脹,不斷在周邊地區攪事,欲獨霸東南亞。後來在他人的唆使下,越軍開始在中越邊境挑釁,在屢次勸告無效的情況下,中方被迫進行了自衛還擊,戰鬥打響以後,越軍被摧枯拉朽的攻勢打的暈頭轉向,僅僅兩周的時間,越南高平、老街、諒山等幾個重要城鎮被攻克,而第一個打進越南黃連山省省會老街市的這支部隊,前身太厲害。這支部隊就是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1營。
  • 中越戰爭中最激烈的大戰:兩山輪戰的7.12松毛嶺大血戰
    1979年的2月17日,戰爭一觸即發。越南想當然地認為我們不敢出兵對其進行攻擊,因其身後有蘇聯老大哥強有力的支持。但情況恰恰相反,我國不僅果斷出兵,還將所謂的「世界第三世界強國」打的一敗塗地。1979年在中國剛剛宣布對越反擊戰勝利後,越南不知廉恥且加上又不甘心失敗,想要趁著中國軍隊撤退掉以輕心的時候進行反撲。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究竟有多窮?老兵:你想像不到
    蘇聯身為社會主義陣營裡的一員大哥,中越一直是蘇聯所仰慕和學習的對象,越南在抗美抗法期間對中國也是十分仰仗,可是隨著中國與蘇聯這位大哥關係開始變得惡劣時,越南在中間就顯得有點尷尬,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處理這段關係,似乎站在哪邊都會得罪另一方,然而1972年中美外交開始嘗試接觸後,這讓還沒結束抗美戰爭的越南,心裡不安慌了神,害怕中美聯手。此時的越南還沒統一中蘇兩方任何一方都不可交惡,表面的關係還是要有的。
  • 中越戰爭之後讓越南有了陰影,75歲老兵:我現在還怕中國人
    1979年2月17日凌晨,天空被炮彈照得如同白晝。「我們來不及拿任何東西,」她說,「只能快跑。」 這是兩年無家可歸和全家人在山中忍飢挨餓的開始。如今她仍對中國人既恨又怕。「我現在甚至還怕中國人,不知道啥時候又得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