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檔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火熱開播,
節目通過女團選秀的模式,呈現了當代30位不同女性的追夢歷程、現實困境和平衡選擇。「30+女藝人」的話題第一次被高調地展現。
6.12開播,時長四個小時,卻卯足了勁頭,千千萬萬觀眾追節目的勢頭不亞於當年的」創造101「。
這檔節目為何在短短半個月內如此火熱呢?
這些姐姐們,有寧靜,鬱可唯,吳昕等:
她們性格千差萬別,各不相同,有的柔情似水,有的英氣颯爽。但相同的是,她們魅力十足,褪去少女的天真單純,多了成熟女人的風韻。
「我一直是覺得我是一線」,在採訪中被問到的寧靜十分有底氣的回答。
主持人:「可能別人會覺得很傲慢。對此,寧靜給出了酷酷的「那又怎麼樣呢?」確實,她拍過很多火爆劇如《孝莊秘史》,《大宅門》。
22歲就當選國際聖塞影后,然後金雞百花雙料影后,合作的都是張國榮劉德華級別的,她確實從出道就是一線。
但是,硬氣歸硬氣,她並沒有被自己的成就束縛住,反而選擇一種新的方式去嘗試更多的可能性,這種不受限的勇敢彌足珍貴。
看到姐姐們在被人定義過、有了自己的相對固定的工作模式之後還能選擇一種和從前不一樣的方式重新證明自己,這事兒本身就挺熱血的,感覺自己的生活也有希望了一樣。
確實,不再青春,卻依舊熱血。
不再少女的女星,意味著過氣。國內青春題材的市場太大,而適合年紀稍長的女性題材卻很少。
秦嵐在拍攝《王牌經紀人》被誇演技好時,也因「臉垮了」,「皮膚差」被一些觀眾嘲諷。國內中年女星的危機可見一斑。
數據折射出的是當下中生代女演員們面臨戲路狹窄、作品雷同的共同困境。
海清曾在去年的First電影節閉幕式上呼籲:給中年女演員多一些機會。
2018年,網友的幻想劇《淑女的品格》在微博引爆,隨後以中年獨立女性群像內容為藍本開始立項,然而,全無下文。
即使是今年的《歡樂頌》到《我的前半生》大火,也沒有挽救這一局面。
節目中的姐姐們,敢於說「不」,如寧靜、張雨綺,帶給觀眾以往女團選秀節目難得的「爽感」。不過遺憾的是,節目展現了姐姐們的才華,卻沒有打破性別,年齡和顏值歧視、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國外有很多作品,都把機會留給了中老年演員,美劇《欲望都市》《致命女人》是這個品類的佼佼者。她們的戲路並不像國內女星這麼窄,不同年齡階段依舊可以拍攝不同類型的作品。
三十歲以上的女人,她們在脫去年輕美麗的青春後,不該是觀眾認為的「頹敗」,而是擁有成熟的韻味。
58歲的陳衝被問到如何看待歲月的問題時,她笑著回答:
「歲月對我來說,其實是可以炫耀的東西。
我經歷與戰勝了那麼多的痛楚,那麼多生理上的疾病,頭腦裡的疾病。3
這是一個多麼可吹噓的事情啊。」
歲月的積澱和成長賦予一個女人更加迷人的魅力。
正如情人裡開頭的那一段:
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i意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姐姐們從前的美是朝氣年輕的美,姐姐們以後的美,是歲月到來後的智慧成熟的美。
中年女星如此,平常人又未嘗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