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前,《沙家浜》中的反派刁德一扮演者馬長禮,後來怎麼樣了?

2020-09-03 謝四毛

如果說洪雪飛飾演的阿慶嫂是《沙家浜》中最成功的正面人物,那麼馬長禮飾演的刁德一就是該劇中最成功的反派人物。

一段「智鬥」成就了京劇舞臺的黃金唱段,成為了現代輔戲的經典場景。馬長禮飾演的刁德一更是被譽為「為反面人物增加了一個『光彩』的形象」。

晚年的馬長禮老師慈祥和藹、溫厚和煦,讓人很難聯想到「智鬥」場景中的那個一手夾煙,不陰不陽的刁德一扮演者是他。

馬長禮老師7歲那年,遇到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起點--七七事變,在此之前他剛剛拜入赫赫有名的「榮春社」科班學藝。其嗓音聲色甜美,高低自如,鬆弛深厚,在科班學成後又拜入當時著名的餘派老生劉盛通門下。

馬長禮老師唱腔委婉細膩,感情深刻,悅耳動人,在劉老先生門下,他的藝術天分得到了更好的發揮。這一學,馬老師就學到了風華正茂的年紀。

那個年代的「老戲骨」們,似乎不急著出道。

解放後,馬長禮先加入吳素秋的市京劇四團,後調入市京劇二團。馬長禮的嗓音寬厚響亮且有韻味,很得裘派藝術創始人、北京京劇院奠基人之一的裘盛戎讚賞,馬長禮和裘盛戎二人對唱的戲,配合得當、非常出彩,深得裘盛戎的心。

一次京劇「四大鬚生」之首「,馬派」藝術創始人馬連良聽電臺播放京劇,覺得這個馬長禮挺會用嗓子,於是在天津遇到裘盛戎時就說,你這兒有個年輕人不錯。

裘先生立刻把馬長禮叫來,讓他給馬先生跪下來拜師。

但那時候馬長禮已經準備拜師譚富英了,於是馬連良就把他收作了乾兒子,慧眼識才的馬先生也早就發現這是一棵將來必成大器的藝術苗子,就將馬長禮帶在了身邊教學。

而馬長禮老師又如願以償地被京劇譚派第三代傳人譚富英收為入門弟子,更是結識了一生摯交--飾演《沙家浜》中新四軍郭建光的譚元壽。他們的這段友誼在梨園被傳為了佳話。

馬連良和譚富英十分喜歡馬長禮這個弟子,在馬長禮拜師入門後的一年多時間裡,譚老先生發現他更適合學楊寶森的楊派。譚老先生為了讓馬長禮在京劇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就親自給楊寶森打電話推薦。自此,馬長禮在盡得「馬、譚」二人真傳後又一次拓寬了他的戲路。

馬長禮為了運用不同色彩的聲腔,塑造不同人物的音樂形象,他除了拜師楊寶森之外、又接連拜師李少春和大師級老生奚嘯伯先生。

馬長禮先生在博採眾長之後,又將各家所長融會貫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成為一個長於刻畫人物,善於演唱多種流派名劇的老生演員。

他演唱的《伍子胥》《失空斬》等劇,體現了楊派藝術典雅凝重、韻味醇厚的特點;他演唱的《四進士》《十老安劉》《甘露寺》《春秋筆》《趙氏孤兒》等劇,顯示了馬派藝術瀟灑、飄逸、俏麗多姿的藝術風格,頗受觀眾的喜愛和歡迎。

馬長禮先生對藝術富有創造精神,在現代生活的京劇《沙家浜》《智擒慣匪座山雕》等,充分發揮了他長於刻畫人物的特長。

既成功地塑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偵察員虎膽英雄楊子榮的藝術形象又在《沙家浜》中,把一個外表溫文爾雅,內心卻狡詐狠毒的國民黨特務刁德一,刻畫得維妙維肖,成為京劇藝術畫廊中一個獨特的形象。

馬長禮老師用老生行當成功飾演反面角色的第一人。

他功成身退後關心劇院發展、支持劇院建設,竭力傳藝提攜後人,上襲前輩藝術大師之精髓並將之傳遞給後輩,苦心栽培,起到了教書育人、耳提面命的作用。

據馬長禮老師的女婿--京劇名家杜鎮傑回憶,馬長禮老師不在乎名利,也看淡生死,但只要一說戲就精神,甚至腿腳不太好了,說戲時還要做出動作。

馬長禮最後一次登臺是在香港,當時他演《文昭關》,嶽父給他配戲。女婿杜鎮傑跟了我馬長禮30多年,深得他的教誨。

直到現在,京劇的名角兒都認為馬長禮老師的唱法經久不衰,唱念以及聲音都有獨到的地方。雖然是榮春社科班出身,但是不保守,他的刁徳一和陳世美之所以能得到認可,都是從人物的真正內心世界出發,還原出人物最本來的樣子。

馬長禮老師在飾演完《沙家浜》中的刁德一後一直強調:刁徳一是留日回來的,身上有一種文氣,可現在都把他演成流氓了。

2016年11月22日16點10分,馬長禮老師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友誼醫院逝世,享年86歲。

這位在京劇藝術節深得「馬譚楊奚」四大鬚生賞識的人,汲取眾家之長用自己的條件演唱出來,博採各家、上下求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發聲方法,為京劇聲腔做出了不容小覷的貢獻。

他培養出來的弟子如今更是在京劇界成為了中流砥柱的存在。

致敬,這位一生都為京劇發展作出貢獻的先生!

相關焦點

  • 回顧——「刁德一」馬長禮定居香港常思鄉
    眾說紛紜之時,馬長禮卻正在北京的家中,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劇版的《沙家浜》。他認為:「原版《沙家浜》以唱為主,表演為輔;而電視劇版《沙家浜》的故事情節更豐富,表演的成分也更多。」   在馬長禮看來,陳道明是最適合演「刁德一」的人選,「當時我聽說在拍《沙家浜》電視劇,最先想到的就是『刁德一』應該由陳道明來演。我在香港看過他在電視劇《大漢天子》中演的『東方朔』,覺得他是個很出色的演員。我最擔心的是把『刁德一』這個反面人物『小丑化』。」
  • 「刁德一」走了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長禮去世
    馬長禮飾演刁德一的劇照  據北京京劇院消息,北京京劇院老生演員、現代京劇《沙家浜》中刁德一的扮演者馬長禮因病醫治無效,於2016年11月22 日16點10分,在北京友誼醫院病逝,享年86歲。  馬長禮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代表作是京劇現代戲《沙家浜》,劇中他塑造了一個反面人物國民黨軍官「刁德一」,將一個外表溫文爾雅、內心狡滑奸詐的國民黨特務刁德一刻畫得惟妙惟肖,大放異彩。此外,他在《紅燈記》裡扮演的「李玉和」,在《智取威虎山》裡扮演的「參謀長」等角色,也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 錦州人與「刁德一」——馬長禮的故事之二
    昨天,錦州電臺經濟廣播的主持人晨光、祥鈺帶著聽眾對馬長禮先生的懷念,專程採訪了我市的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及演員,回憶當年他們與馬長禮的故事。今天,繼續為您講述錦州人與「刁德一」——馬長禮的故事。我是最喜歡馬長禮了,從14歲就開始看他演的《沙家浜》,就跟當時市京劇團的花臉演員郭洪斌(我的好朋友)說:「能不能找機會給我介紹介紹,見見面打打嘮啊。」就這樣,利用演出排練的間隙,見到了馬長禮先生,當時我激動的話都說不出來了,他主動跟我握手,說你別緊張別緊張……。在交談中馬長禮先生告訴我他從小就酷愛京劇藝術,給我講了他的從藝經歷。
  • 錦州人與「刁德一」——馬長禮的故事之一
    提到馬長禮的名字, 或許很多的聽眾朋友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他在現代京劇《沙家浜》中所扮演的反派角色刁德一的形象。在劇中,舉手投足間將一個外表溫文爾雅、內心狡滑奸詐的國民黨特務刻畫得惟妙惟肖,一句「這個女人不尋常」讓人回味無窮,傳遍大江南北,更是成為戲曲界的經典。
  • 樣板戲中的6大反派:壞蛋各有各的壞
    這些樣板戲的演出創造了不少那個時代的明星,如《紅燈記》李玉和的扮演者錢浩梁,《智取威虎山》楊子榮的扮演者童祥苓,但有另一批演員同樣值得關注,那就是樣板戲中的反派,這些壞蛋壞得各有特色。時間過去了半個世紀,很多演員都過世了,以下是對於樣板戲中的6位反派的盤點。
  • 《沙家浜》49年:4個主演去世了3個,但它依舊是一部經典
    若是要從那些經典傳奇中選出一部經典,那就49年前那部《沙家浜》,這是無數革命先輩的故事,這也是無數華夏子弟無比推崇的精神。《沙家浜》: 在49年前的那一個時代,八大樣板戲是經典,在那十幾年裡,中國人民總共創作了幾十部樣板戲,但那最經典的就數《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濱》等八大樣板戲了。
  • 「天使譚」「四大鬚生」中三個教過他,卻因兩大經典「反派」聞名
    馬長禮、趙燕俠之《沙家浜》馬長禮不是門裡出身,家族和梨園行沒關係,也是迫於生計,小時候被送去學戲。如果按照大路演法,刁德一和陳世美就是純粹的配角兒,可經馬長禮演來,醒人耳目,非常別致。沒有這兩個經典配角,馬長禮在京劇界的地位恐怕會在他夫人小王玉蓉之下。
  • 53年前,那個「阿慶嫂」的扮演者洪雪飛,後來命運如何了?
    53年前,那個「阿慶嫂」的扮演者洪雪飛,後來命運如何了大鹿說娛樂上世紀70年代,現代京劇樣板戲《沙家浜》紅遍大江南北,在那個年代,劇中的扮演者也紅極一時。其中,阿慶嫂的扮演者洪雪飛,在當時更是藉助阿慶嫂這個角色紅得發紫。老一輩人可能沒人不知道《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等京劇作品,但放到如今,年輕一輩知道的可能不太多了。追昔撫今,讓我們來看看曾經的「老戲骨」--洪雪飛,她的演技如何,她的成就如何,她走紅之後的路是如何?
  • 53年前, 那個「阿慶嫂」的扮演者洪雪飛, 後來命運如何了?
    上世紀70年代,現代京劇樣板戲《沙家浜》紅遍大江南北,在那個年代,劇中的扮演者也紅極一時。其中,阿慶嫂的扮演者洪雪飛,在當時更是藉助阿慶嫂這個角色紅得發紫。1967年,由《蘆蕩火種》改編的京劇《沙家浜》阿慶嫂的扮演者趙燕俠
  • 現代京劇樣板戲《沙家浜》前世今生:毛主席觀看後,親自起了劇名
    「智鬥」是樣板戲《沙家浜》中的一場戲,表現了地下黨阿慶嫂臨危不亂,智鬥敵人,智慧超群。編導們重整旗鼓,重新加工劇本,演員陣容加強調整,由譚元壽扮演郭建光,馬長禮扮演刁德一,王夢雲則參加沙奶奶的排練。彭真還要求文化部再次請來上海市人民滬劇團的《蘆蕩火種》劇組,進行了專場演出。
  • 阿慶嫂與刁德一智鬥的背後
    現代京劇《沙家浜》中有一段阿慶嫂和刁德一智鬥的場面,堪稱經典。這段智鬥中充分顯示了阿慶嫂的智慧、刁德一的奸詐。但狐狸再狡猾也鬥不過好獵手,阿慶嫂最終勝利掩護十八個八路軍傷病員,完成了任務。只是這段充滿戲劇性的情節讓很多人沉醉,當然背後很多東西是很微妙的。
  • 「阿慶嫂」雷佳智鬥「刁德一」劉和剛,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唱得真不賴!
    點擊上方「民歌中國」可以訂閱哦在央視的一檔節目中,歌唱家雷佳、
  • 55年前,挑戰李小龍的黃澤民後來怎麼樣?
    55年前,挑戰李小龍的黃澤民後來怎麼樣?提及李小龍,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更是中國人的驕傲。但他也與每一個成功人士一樣,在成功之前都經受了十分艱苦的考驗。而李小龍的規則就是「無規則」,因為在實戰中,沒有人會給你講究規則。比武開始,黃澤民的起手式便是大名鼎鼎的形意拳,李小龍用加入了截拳道思想的詠春對戰,很快黃澤民就處於被動。為了保存實力,黃澤民以防守為主,這就變成了一場追逐戰,黃澤民不斷躲閃逃避,李小龍在後邊一股腦的追,兩人的戰鬥陷入白熱化的對峙階段。
  • 《沙家浜》阿慶嫂為何要冒險搭救胡傳魁?細說忠義救國軍的蛻變史
    蔣系部隊和地方武裝打起敵後遊擊戰來非常笨拙,經常在日軍的掃蕩下潰不成軍東躲西藏,《沙家浜》裡面的胡傳魁,原本就是警察局長出身的地方抗日武裝頭目,「攏共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起家,後來在與日軍作戰中打了敗仗逃到了沙家浜。戲文中介紹:「被鬼子打得東躲西藏,多虧得阿慶嫂,水缸裡面把身藏」,既然他還抗日,既然阿慶嫂是愛國的百姓,掩護和搭救胡傳魁當然是正常的。
  • 沙沙帶您遊蘆蕩丨這樣的《沙家浜》,讓我再看一萬遍
    A:2011年8月,景區嘗試斥資2000多萬元,全力打造的大型實景劇《讓子彈飛》,在沙家浜溼地公園橫涇劇場演出。2012年,景區又大膽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了蘆蕩劇場,劇場佔地面積近17000平方米,可容納觀眾超過2600人。觀眾席臨水而建,從看臺對面到湖中蘆葦島上,全部是蜿蜒不斷的民國時期江南民居建築造型。實景《蘆蕩烽火》在這上演。
  • 蘆葦蕩中的歷史回聲 ——探尋《沙家浜》中經典角色的生活原型 | 袁念琪
    文牧說,「崔文使我想起抗戰初期,在滬郊生活經歷中遇到的許多敵、偽、頑及傳說中的英雄形象。」由此孕育了滬劇《蘆蕩火種》,後改成京劇《沙家浜》。1975年,59師換防商丘,當地歡迎會上就演豫劇《沙家浜》。毛主席接見京劇《沙家浜》的演員京劇《沙家浜》中的藝術形象深入人心,而這些人物背後的原型又有著怎樣的命運呢?
  • 「樣板戲」中的名角今何在?太珍貴了!(附經典唱段)
    在《紅燈記》中扮演李玉和,後來江青嫌他身材不夠「英雄形象,」就讓B角錢浩梁扮演。在「文化大革命」中慘遭迫害,於1975年逝世,年僅56歲。☞ ▍錢浩梁扮演李玉和錢浩梁,1934年出生,6歲隨父學藝,1943年進入上海戲曲學校,取名錢正倫,1956年加入中國實驗京劇團任主演。1962年選調中國京劇院一團。
  • 「沙家浜」中的閩東子弟兵
    要成為十八棵青松……這段唱詞來自以1939年新四軍「江抗」部隊抗日故事改編而成的現代京劇《沙家浜》「十八棵青松」從此成為陽澄湖畔蘆葦蕩裡負傷頑強戰鬥的新四軍指戰員的代名詞 82年前 1938年2月閩東紅軍獨立師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葉誠忠被編入二營六連在歷次戰鬥中善持雙槍的葉誠忠奮勇殺敵屢立戰功 1939年9月葉誠忠在與悍匪胡肇漢所帶領的「忠義救國軍」的戰鬥中負傷被留在陽澄湖地區養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