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封神宇宙?別逗了,你還沒上路呢

2020-10-09 疾速娛樂

彩條屋神話宇宙迎來第二彈——《姜子牙》。

由於捆綁《哪吒之魔童降世》,新片在未上映前就已經熱度驚人,不過,頻繁發布預告片,透支了本片的神秘感,尤其最後一支,更是把主線劇情都交代的八九不離十,導致整個觀影過程少了驚喜,多了幾分似曾相識。

其實,《姜子牙》和《哪吒》本就不是一個世界觀,強行把兩片放到一起,除了資本考慮,更多是彩條屋想儘快完善、豐富自己的品牌。然而,這樣混搭造成的後果就是喜歡哪吒的朋友認為自己看了一個盜版續集,雖然《姜子牙》在商業上再次大獲成功,從長遠發展考慮,卻無形中傷害了整個品牌建設。

事實上,《姜子牙》雖然和《哪吒》一樣,對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封神演義》進行重新解構,但和前作不同,這次全新演繹的姜太公,早已不滿足於對個體價值的追求和展現,而是把視野放的更高,去探討人類發展過程中一些更有深度的問題。

故事發生在封神大戰後,姜子牙斬殺九尾妖狐前,偶然發現她的體內還生存著一個人類元神,人性未泯的他,決定弄清楚這名女子的來歷,為此被天尊降罪,貶下凡間。

整部電影的主線很簡單,概括起來就幾個字:姜子牙陪伴小九找回自己的身世。這種類似公路片的設定,能否好看關鍵在於沿途的經歷及主角們一路的成長。

從這點考量,本片並不合格。姜子牙和小九一路的經歷可以說十分平淡,出場人物極少,沒有完全把整個世界觀建立起來。除了夾雜著一些對戰爭亡魂的描寫,對戰爭的本身及對平民百姓造成的後果都僅僅停留在口中陳述。骨片風鈴和玄鳥出現意境倒是有,卻似乎一直沒有從正面去反思封神大戰的意義,而且,作為一部商業片,缺少戲劇衝突及高潮段落,讓影片在大部分時間都像一篇散文——散+文藝,這點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很不友好。

幸好本片的思想內核蓋住了敘事手法的拙劣。從始至終,影片都一直在探討兩個問題:何謂「好壞」,以及集體主義和個體主義的關係。

出於為主題服務的考慮,電影將封神大戰的背後動機進行了顛覆。天尊為解救蒼生,與狐妖達成協議,由狐妖與人類女子連上同命鎖,並以蘇妲己的身份迷惑紂王,之後天尊再支持周王室推翻殘暴的紂王統治。

表面看,天尊做的所有事情,其出發點都是為了人間百姓,為此,他可以不擇手段,隨意犧牲無辜之人,甚至把所有黑鍋都往狐妖身上扣,不惜滅其族來封口。可是,天尊卻從未考慮過,人間百姓是否需要他這座神,或者說,是否只有用他的辦法才能被拯救。說到底,天尊從來沒有給過蒼生選擇的機會,反而使用欺瞞和控制等種種卑劣手段來達成自己的目的。這很像一個等級森嚴的大家庭,族長只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至於其他成員,他們只需接受,不需要思考,更不需要問為什麼。可悲的是,類似情況在現實中司空見慣,我們看過太多人打著善的旗號行惡,一句「我也是為他好」,就可以隨意剝奪其他人選擇的權利。換個角度,或許天尊的做法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但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成為操縱、愚弄人間的藉口。

最後姜子牙毀掉天梯,不讓神仙再去插手凡人間的事情,是一種對體制的不滿和反抗。因為他看到,神總自以為是支配凡間,可連年大戰,並沒有讓凡間百姓過上好日子,反而更加劇生活的水深火熱。所謂為天下蒼生著想,最後竟淪為一場神再次確立自己不可撼動地位而精心布局的陰謀。預告片那句「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喊出所有不甘屈服人的心聲,但不知為什麼,並沒有在正片中出現。

影片探討的第二個問題是集體主義和個體主義的關係,即在面對困境時,到底應該是犧牲個體成就集體,還是去尊重所有獨立的個體。這種觀點在西方根本就不需要討論,因為對個體的尊重早就成為共識,然而中國不同,受傳統觀念影響,一直存在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思想。

電影中,天尊一直強調「殺一人,則蒼生可以得救」,而姜子牙則秉承「一人不救,何以救蒼生」,兩種觀點,不能說誰對誰錯,它更多體現一種人在極端環境下的不同抉擇,這種抉擇可能受文化教育、家庭背景等諸多因素影響,但無論如何,從完全盲從泯滅個性的集體主義,到對個體價值的反思,至少讓人看到一種進步。

和哪吒一樣,姜子牙也充滿著反抗精神,但這種反抗,和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又有著很大差別。歸根結底,哪吒不過是一個小孩,思想簡單、容易二元化,對於看不慣的東西,想打碎就打碎,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任何事情,可姜子牙已經是一個有著豐富閱歷,成熟穩重的大叔,他的反抗充滿著中年男人的無奈和妥協,他不敢上去和靜虛宮直接幹一架,只能選擇最低限度的斬斷天梯來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這種內斂的做法,使得全片在最需要情緒烘託的高潮總是差一口氣,和哪吒說出「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若命運不公,就和他鬥到底」,氣勢上就輸了一截,更別說那種快要溢出屏幕的熱血和感動,這正是本片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氣質上的最大區別,這種不同,也帶來兩種截然不一樣的觀感。

本片的畫面極有東方韻味,受投資所限,中國動畫在精細程度無法做到和迪士尼、皮克斯等頂級動畫作品媲美,然而,中國動畫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儘可能結合傳統文化元素,將寫意做到極致。《姜子牙》裡面的很多設定充滿古風,北海,幽都山,歸墟等場景,也只有中國人才能夠把握住那種精髓。

師尊說,姜子牙需要斬的是善,不是惡,因為神不能為善左右,只有摒棄所有的惻隱之心,才可以平常心對待天下人。可是,沒有善惡之心的神,也就沒了感情,沒了感情就不會明白人間疾苦,這樣的神,又如何去做到普度眾生?這點看,本片倒一點都不像動畫片,更像是部具備一定深度的成人向劇情片。可惜,這樣的嘗試終究很難得到所有人的肯定,畢竟,作為一部電影,讓大部分理解所要表達的意思,同時做到好看,才是能否獲得最多共鳴的基本要素。

相關焦點

  • 「姜子牙」關上了「封神宇宙」的大門
    《姜子牙》這部電影同屬於 「封神宇宙」,預售票房過億的背後,影迷們卻是一聲嘆息。大家看完之後都說哪吒打開了封神宇宙的大門,姜子牙又給關上了。說《姜子牙》是關上「封神宇宙」的大門是因為什麼呢,因為很多矛盾產生,讓觀眾們不明所以
  • 姜子牙背後的封神宇宙,對中國電影的展望
    從哪吒魔童降世之後,彩條屋從《姜子牙》開始打造封神宇宙系列,這是模仿漫威宇宙,走出去的效果又如何呢。簡單說一下漫威。漫威是迪士尼旗下幾大品牌之一。迪士尼是當之無愧的大佬,獨霸 2019年全球票房的30%。我們是看著迪士尼的電影長大的:童話系列,它有《冰雪奇緣》《獅子王》《白雪公主》;星戰系列、玩具、海底總動員系列、《冰河世紀》系列,相信也都不陌生。
  • 《姜子牙》:封神宇宙的現代性重構
    近幾年,中國奇幻電影及動畫,往往依託自身的傳統文化資源建構神話宇宙,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最值得稱道的是神仙體系的建立,為中國商業類型電影建構自身的神話宇宙,提供了一個豐厚的文本資源
  • 姜子牙封神宇宙已埋下伏筆,但崛起依舊任重道遠
    這個宇宙中有姜子牙,有原始天尊和十二金仙,彩蛋中還出現了楊戩、雷震子、黃天化,甚至還隱喻了鴻鈞的存在。如果將這些人的故事完全展開,那一個「封神宇宙」就會出現在觀眾眼中。漫威、DC漫畫都有80多年的歷史了,至今仍在發行,電影根本不缺素材,一個宇宙講膩了還可以講多元宇宙。
  • 《姜子牙》剛上映,「二郎神」又要來,「封神宇宙」卻面臨解體
    哪吒之魔童降世》功不可沒,在後者大火之後,與之「捆綁銷售」,成為《姜子牙》的宣傳的主調,以至於在很多影迷心目中,一個令人期待的、璀璨輝煌的「封神宇宙」已是呼之欲出。這也讓很多中國電影公司和影迷受到啟發,為什麼我們不能搞自己的「電影宇宙」呢?
  • 《姜子牙》預售票房破億,「封神宇宙」可以抗衡「漫威宇宙」了
    沒辦法,《急先鋒》和《奪冠》最終的票房可能止步5億,而《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鄉》票房至少20億起,院線經理太看好這兩部電影了。很多人都沒想到:群星雲集的《我和我的家鄉》,預售票房會不敵《姜子牙》。而國慶檔只有8天長假,《姜子牙》還有好幾部強大的競爭對手。非著名娛評人吳清功指出:《姜子牙》預售票房破億,說明「封神宇宙」是可以與「漫威宇宙」抗衡的。
  • 姜子牙口碑不及預期,「封神宇宙」遭受質疑,過早評價太草率
    這個「高開低走」恰巧落到了《姜子牙》身上,接棒《魔童降世》它本就處於不太討好的排位,雖說打響了第一槍,但也把觀眾的預期提上了一個高度,帶著「挑剔」的眼光去看接棒的作品,哪怕不是《姜子牙》,換了其他一部也難,何況它還走深沉風格,受眾本就沒《魔童降世》多,如何不崩口碑?
  • 《姜子牙》後恐無封神宇宙
    》之後,原來一部分國產電影愛好者所期待的封神宇宙很有可能就不復存在了。人設不統一,劇情不閉環,那何來的封神宇宙?,所以說申公豹是太乙真人師弟也沒毛病。而到了《姜子牙》,別說太乙真人根本就沒出場了,申公豹還成了對十二金仙完全沒有想法
  • 《姜子牙》破票房紀錄,卻被噴為「渣作」!封神宇宙還有未來嗎?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封神宇宙」的概念是因為「哪吒」的火爆才有的。《姜子牙》和《哪吒》從最開始其實是兩個獨立的企劃。可能是因為《哪吒》的火爆吧,彩條屋開始有了「封神宇宙」的構想。但在《姜子牙》中我看不到編劇有所謂的「封神宇宙」的伏筆。比如伐紂的時候我本以為哪吒至少可以露個臉,結果卻被姜子牙一個人就搞定了。
  • 《姜子牙》背後的封神宇宙
    電影《姜子牙》正在熱映中,因為期盼了一年了,所以上映第一天我就跑去看了,電影如何我個人不做評價了,這裡我們要探討的是封神宇宙中兩個門派之間的矛盾。這個教派的思想來源於老子,而元始天尊是教主,姜子牙就是這個教派的,哪吒他們家父子四人都是這個教派的。
  • 《姜子牙》還未上映,封神宇宙的第三部作品就定檔?疑似蹭熱度
    》也是作為國內「封神宇宙」的第二部作品,所以,很多觀眾也非常期待,如今,《姜子牙》還未上映,在近日,又有一部全新動畫電影揭開了神秘面紗,就是《二郎神之深海蛟龍》,消息一出,瞬間引發眾多網友關注。因此,很多網友都認為這應該就是「封神宇宙
  • 《姜子牙》的小勝,付出的代價,可能是「封神宇宙」的大敗
    《姜子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被創造出來,如果沒有《哪吒》的炸裂式成功、沒有"封神宇宙"的強勢宣發,很難想像在今年這個主旋律、動作、青春片齊聚的國慶檔,《姜子牙》能夠拿下前兩日的票房冠軍。
  • 《姜子牙》:封神宇宙遭受重創
    而想看人數幾乎是跟預售成正比的,在今年國慶檔剛剛開啟預售的時候,《姜子牙》還跟《我和我的家鄉》難分伯仲,但隨著後續增量觀眾的進場,開始慢慢拉開了兩者的差距,最終貓眼顯示《姜子牙》首日預售成績為1.4億,位列歷史第12,在動畫電影中遙遙領先。
  • 《姜子牙》口碑分化,封神宇宙的IP難做
    作為《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啟的「封神宇宙」的第二部作品,《姜子牙》上映之前就備受期待,但目前票房大捷,口碑卻飽受爭議。 但也就是因為世界觀過於宏大,導致了電影什麼都想講,什麼也不容易突出,根據豆瓣網友的普遍評價來看,都反映《姜子牙》塞得太滿,每一個共鳴點還沒來得及挖深就不斷閃回,很難讓觀眾全身心的投入進去,也更容易跳戲。
  • 別看漏了!《姜子牙》片尾有三個彩蛋,「封神宇宙」已然成形
    僅觀察《姜子牙》前幾天的票房但《姜子牙》的口碑遠不如《哪吒》那麼好,就好目前票房上升的勢頭能否保持很久了。第一條彩蛋是最讓人興奮的,那就是「封神宇宙」真的要來了,結尾姜子牙去到「神仙監獄」渡劫城,在這裡遇到了師祖的三位徒弟雷震子、楊戩和黃天化,這樣一來「封神宇宙」就全部打開了。
  • 姜子牙與封神宇宙,別鬧了,只有西遊宇宙才是中國動漫的出路
    貿然的提出封神宇宙是非常危險的,而當下唯一對中國動漫有幫助,能夠形成龐大宇宙系類的,封神並不是最優的選擇,西遊宇宙才是當下最好的選擇。千萬可不要點錯了科技樹,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下面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聊一聊西遊宇宙到底比封神好在哪?
  • 下一部是《姜子牙》!國產動畫「封神宇宙」或將開啟?
    尤其是電影結尾《姜子牙》的彩蛋,更是讓人惦念不已。這種深藏功與名的操作,是預示著明代許仲琳創作的大IP《封神演義》將全面開掛嗎? 網友們早就據此腦補了一出「封神電影宇宙」計劃,鵝叔也覺著,專屬於國產動畫界的「封神宇宙」是時候該開啟了。
  • 繼哪吒姜子牙之後,二郎戰神來也!國漫封神宇宙,你期待嗎?
    影片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了封神之戰後,一如《魔童哪吒》和《姜子牙》,導演對劇本以及故事的創作、世界觀的呈現和原創架構人物等都做了全新的解讀和演繹。從海報就可看出,還是這熟悉的中國風,熟悉而又新鮮的封神世界。更讓人感到興奮的是,據說電影有望2021年上映哦!
  • 股價單日最高跌幅17%,《姜子牙》沒能成就光線「封神宇宙」
    電影沒能成為下一個「哪吒」,也沒能成為檔期冠軍,甚至預想中資本市場上光線傳媒股價暴漲的場面也沒有出現。值得思考的是,《姜子牙》為何從「王炸」變成了「啞炮」,它對於光線傳媒與「封神宇宙」有什麼影響,甚至對2020年的電影市場有什麼影響?
  • 哪吒,姜子牙,會打造中國的封神宇宙嗎?對標漫威宇宙
    】包括以後可能的【申公豹】【二郎神】系列打造出中國的封神宇宙,比肩美國的漫威宇宙。 第一,封神的故事過於中國化,缺少世界語言,很多國外人不了解,受眾群體只在華人圈。正如我們對於古埃及的各路大神以及北歐神話和希臘神話中的大神都不是很了解一樣,看的更多的是特效和演員。 第二,漫威系列連貫性比較好,有自己的連貫線索,而封神系列卻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