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口碑不及預期,「封神宇宙」遭受質疑,過早評價太草率

2020-11-19 騰訊網

對於國漫的「封神宇宙」,從概念被提及開始就遭受到不少質疑,2019年因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和票房大賣,讓它一下子成為了專有名詞,讓一系列的國漫電影開啟了抱團行動,為組成「封神宇宙」出一份力。

「封神宇宙」的出現是國漫粉最自豪的事情,也是不少自卑久了的人的心頭刺,從被提及到如今建立的過程中,太多的質疑和吐槽,在《姜子牙》出來後更是達到巔峰,因宇宙中的一部作品直接把它打上「崩塌」的標籤,如此兒戲但它真的崩了嗎?我並不認同。

「封神宇宙」很大,由很多小星雲組成,《姜子牙》只是其中之一

要評論「封神宇宙」,首先當然要了解它的組成,我了解的它是從2019年開始發酵並被廣泛宣傳,源自於《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國漫電影,刷新了動漫電影的最高票房的它,引發了國人的思考,在如今這個漫威宇宙、DC徵服全球的局面下,打造一個屬於中國世界級IP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讓「封神宇宙」開始誕生了。

《魔童降世》而爆火,刺激了國人自信心的同時,也看到了「封神宇宙」的希望,以固有的中國神話-封神榜等系列故事為雛形而衍生的各種國漫作品,都可以說是「封神宇宙」的組成部分,「封神宇宙」很大,是由很多小星雲組成的,《魔童降世》以漂亮的成績奠定了基礎,《姜子牙》則是其下一部開拓者,責任和意義共存,它屬於「封神宇宙」,但也僅是其中之一,並不能代表所有。

按這框架來看,意味著《姜子牙》的成績並不能代表一切,它可以給「封神宇宙」繼續添磚添瓦,或許這份力量並沒有《魔童降世》大,但仍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姜子牙》雖然口碑不如預期,但票房15.77億已交出了漂亮的成績,穩坐國漫電影第二,它不也給「封神宇宙」貢獻了很多力量麼?雖然罵聲仍然不斷,但它其實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只是參照物太強,讓它顯得口碑「崩塌」罷了。

《魔童降世》成績難以複製,「封神宇宙」註定高開低走

很多人吐槽《姜子牙》口碑差,其實是對比《魔童降世》而言,畢竟斬獲了國漫電影第一票房的它,帶給觀眾更多是「爽文視角」的激情,看電影更多人會傾向於歡快和激昂的節奏,它正是採用了這種套路,而《姜子牙》卻恰好相反,走的「深度文路線」,悲涼風貫穿全場,能看懂已是不易,何況還要與它產生共鳴,難度更大很少人能理解是一定的。

《魔童降世》選用的題材和主旨都是偏向於全年齡段的觀眾,哪怕是小孩子也能看得很有共鳴,爆燃之餘還帶可愛,加上鮮明有特色的人物塑造,帶給人們新鮮感,那「與命運抗擊」的主旨剛好戳中了不少人的心,天時地利人和下它的成功是必然,但後面想要超越它或者是比擬它的作品會很難,哪怕不是《姜子牙》,換一部也難以複製此成績,「封神宇宙」註定高開低走。

這個「高開低走」恰巧落到了《姜子牙》身上,接棒《魔童降世》它本就處於不太討好的排位,雖說打響了第一槍,但也把觀眾的預期提上了一個高度,帶著「挑剔」的眼光去看接棒的作品,哪怕不是《姜子牙》,換了其他一部也難,何況它還走深沉風格,受眾本就沒《魔童降世》多,如何不崩口碑?

定位不一樣,受眾接受程度不同,成年人的「封神宇宙」才剛開始

很多人評論《姜子牙》口碑不如預期,吐槽光線出現頹勢,都是對比《魔童降世》來說的,《魔童降世》的成功本就是奇蹟,很難再複製的一個成績,用這樣的巔峰成績來衡量一部定位不一樣的作品,是不是過於苛刻?本就受眾接受程度不同,看得懂鑽得深的人本就少,口碑不一是肯定的,《魔童降世》打開了家庭組合的「封神宇宙」,但《姜子牙》卻是著重於成年人的「封神宇宙」!

正因為它是衝擊成年人的「封神宇宙」,整部作品的基調都從「人間真實」出發,人生的無奈、命運的不公和人類的反抗都用寫實的手法來呈現,傷亡、犧牲充斥著整個畫面,沒有那麼多的「完美」,殘缺的真實讓人難以承受,壓抑的基調本就不易被接受,口碑不如前曲並不意外,它強烈衝擊了國內「國漫只是幼兒動畫片」的論調,讓不少難以接受國漫蛻變的人有了可以抨擊的目標。

宇宙的誕生歷時長久,DC、漫威也不例外,「封神宇宙」亦如此

成年人的「封神宇宙」才剛開始,每一個宇宙的誕生它都是歷時長久的,哪怕是被世人所稱讚、推崇的DC、漫威宇宙也不例外,縱觀它們的歷時,漫威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組成和發展,而DC則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都是歷時一個多世紀的鋪墊和發展,才有了如今的規模,而我們的「封神宇宙」也才剛起步,為何不同一而語?為何一開始就有如此多「打壓聲音」?

國漫的發展本因為斷層而顯得艱難,哪怕中國的神話故事、封神神話已經有堅實的群眾基礎,但衍生成動漫作品也只是起步階段,哪怕《魔童降世》給了它很好的開始,但它的路依然很長,別人都用了1個多世紀,難道我們還能只用一年多就彎道超車,既要追趕以前國漫衰落的差距,還要彌補如今宇宙形成的時間差,這難道不是雙標麼?

要對比一部作品、一個系列甚至是一個宇宙,起碼你要拿出相同的標準,如果非要這樣用已完成了國外宇宙建設的IP來質疑初步建立的封神宇宙,那確實它是輸了,但從宇宙之初,就能連拿國漫電影版前列的基礎作品,難道「封神宇宙」的成績不漂亮麼?國外的月亮是圓,但國內的只要你細品其實一點也不差,再不如預期,《姜子牙》也拿下了15.77億的票房,那可是實打實的成績!

一部作品只是一個小火花,增添磚瓦但並非代表所有,評價別為時過早

綜上,哪怕《魔童降世》再成功,哪怕《姜子牙》再不如預期,但它們都在努力前行,為封神宇宙奠定堅實的基礎,或許前進的步伐並不快,但宇宙的誕生本就歷時長久,DC、漫威也不例外,「封神宇宙」亦如此。

請不要過多指責和無端責罵,它需要時間成長,剛爬行或者是剛開始走路,就要求它起飛,不是強人所難麼?那麼快就揚言「封神宇宙」不行的論調,我覺得欠妥,才剛起步的宇宙現在評價為時過早,讓我們看它的後續發展,給多一點時間它不好嗎?

相關焦點

  • 《姜子牙》口碑分化,封神宇宙的IP難做
    在《奪冠》之後,《姜子牙》的口碑也不及預期。 作為《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啟的「封神宇宙」的第二部作品,《姜子牙》上映之前就備受期待,但目前票房大捷,口碑卻飽受爭議。 但也就是因為世界觀過於宏大,導致了電影什麼都想講,什麼也不容易突出,根據豆瓣網友的普遍評價來看,都反映《姜子牙》塞得太滿,每一個共鳴點還沒來得及挖深就不斷閃回,很難讓觀眾全身心的投入進去,也更容易跳戲。
  • 《姜子牙》:封神宇宙遭受重創
    這種情況所產生的影響力,能夠直接轉化為熱度,進而轉化為票房,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太直接了。《姜子牙》已經打破了諸多紀錄。但問題在於,《姜子牙》太過於特殊,它不止一個單體,甚至它的口碑直接又決定了後續作品的情況。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姜子牙》死死抱住《哪吒》的大腿不放,不正是因為不自信嗎?倘若真的有後者的品質,自己就是大腿,也不會有這種強行關聯的戲份了。而自始至終未有點映,亦是能夠看出一些端倪,要知道《哪吒》當時生怕自己點映的不夠響亮。
  • 《姜子牙》:封神宇宙的現代性重構
    近幾年,中國奇幻電影及動畫,往往依託自身的傳統文化資源建構神話宇宙,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最值得稱道的是神仙體系的建立,為中國商業類型電影建構自身的神話宇宙,提供了一個豐厚的文本資源
  • 票房膨脹卻口碑平平,《姜子牙》或成封神宇宙的絆腳石?
    國慶檔電影,一馬當先的可謂就是《姜子牙》,預售情況相當理想。而在上映後,雖然口碑平平,但票房還是有目共睹的。》這次會像其故事裡的樣子,只會黯然無色,甚至去到哪裡都被「質疑」。或許大家都很期待封神宇宙,甚至大家都稱《哪吒》的超級成功,為封神宇宙起了極佳的第一部。
  • 口碑不及預期!《姜子牙》上座率大跌 評分不高
    《姜子牙》之所以表現不俗,相信去年的《哪吒》對它也產生了一定的助推功能——畢竟,許多影迷都對「中國神話宇宙」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然而,從目前來看,姜子牙的口碑似乎並不如預期……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國慶檔第二天,全國電影總票房約6.6
  • 股價單日最高跌幅17%,《姜子牙》沒能成就光線「封神宇宙」
    這個成績放在今年的電影市場上並不算差,但如果是以「2020年春節檔王炸IP電影」「光線傳媒『封神宇宙』系列作品」「國慶檔最具冠軍相的種子選手」等噱頭來看的話,這個成績成績並不符合公眾預期,也未能掀起此前
  • 股價單日最高跌幅17%,《姜子牙》為何沒能成就光線「封神宇宙」?
    貓眼將《姜子牙》總票房預測調整為15.05億,燈塔媒體預測平均值為14.4億。這意味著票房市場對《姜子牙》的長尾票房期望也傾向保守。 而在資本市場上,《姜子牙》的不及預期直接影響到了光線傳媒,今日A股開盤,光線傳媒低開低走,盤中一度跌超17%,截至收盤,光線傳媒跌幅達到13.57%。
  • 股價單日最高跌幅17%,《姜子牙》為何沒能成就光線封神宇宙?
    而在資本市場上,《姜子牙》的不及預期直接影響到了光線傳媒,今日A股開盤,光線傳媒低開低走,盤中一度跌超17%,截至收盤,光線傳媒跌幅達到13.57%。觀察近五年電影市場上成人向動畫電影,大部分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冷遇和詬病,《大護法》等叫好不叫座,《羅小黑戰記》《全職高手之巔峰榮耀》《十萬個冷笑話》系列等則局限於粉絲群體,《大魚海棠》《妙先生》等口碑不及預期
  • 姜子牙票房破15億,口碑卻不及去年的哪吒
    近日隨著影院的復工,一大批優秀國產佳作電影也上映了,但或許是因為檔期的原因,導致像《奪冠》、《姜子牙》觀眾期待很高的電影,最後票房口碑卻慘遭撲街。票房雖然說已經破15億,但是口碑卻不及去年的《哪吒》對於《姜子牙》這部電影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打破了原有的封神世界觀,但是並沒有給你一個完整的新的設定,也就是爛尾了,看完了就一個想法,就這?主要是敘事太差了,故事整體講的也很差很抽象。要把太多的思想壓縮進一個一個多小時的影片中,實在是很難講好故事。
  • 《姜子牙》口碑不及預期,《我和我的家鄉》黑馬逆襲,差距真大
    十一檔中有兩部備受關注的電影,一部是徵戰春節檔撤檔退下來的《姜子牙》,另一部是《我和我的祖國》的姐妹篇《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因為是《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的續集,本身就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正是因為這個知名度,才導致《姜子牙》的被期待值過高,電影上映的後果就是,觀眾反饋不好,口碑不及預期。其實,《姜子牙》口碑不及預期,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姜子牙》的小勝,付出的代價,可能是「封神宇宙」的大敗
    《姜子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被創造出來,如果沒有《哪吒》的炸裂式成功、沒有"封神宇宙"的強勢宣發,很難想像在今年這個主旋律、動作、青春片齊聚的國慶檔,《姜子牙》能夠拿下前兩日的票房冠軍。
  • 《姜子牙》預售票房破億,「封神宇宙」可以抗衡「漫威宇宙」了
    沒辦法,《急先鋒》和《奪冠》最終的票房可能止步5億,而《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鄉》票房至少20億起,院線經理太看好這兩部電影了。而國慶檔只有8天長假,《姜子牙》還有好幾部強大的競爭對手。非著名娛評人吳清功指出:《姜子牙》預售票房破億,說明「封神宇宙」是可以與「漫威宇宙」抗衡的。
  • 《姜子牙》背後的封神宇宙
    電影《姜子牙》正在熱映中,因為期盼了一年了,所以上映第一天我就跑去看了,電影如何我個人不做評價了,這裡我們要探討的是封神宇宙中兩個門派之間的矛盾。這個教派的思想來源於老子,而元始天尊是教主,姜子牙就是這個教派的,哪吒他們家父子四人都是這個教派的。
  • 不如預期的《姜子牙》,差在哪裡?
    上映前承載了無數觀眾對國漫的期待,《姜子牙》上映後為啥讓大家感到「不如預期」?影片其實是一個圍繞姜子牙和蘇妲己展開的雙線故事:封神大戰後,姜子牙親斬九尾狐,卻因在其體內看到一個女孩,錯放九尾。師尊認為他被幻象迷惑本心,貶其至北海。
  • 姜子牙封神宇宙已埋下伏筆,但崛起依舊任重道遠
    萬眾期待的《姜子牙》正在熱映,雖然觀眾對《姜子牙》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它確實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影片,至少畫面非常優秀,而且也有開啟「封神宇宙」的野心!《正義聯盟》撲街的主要原因就是劇情過度刪減,導致漏洞百出,不過時長達4個小時的《正義聯盟》導演剪輯版正在製作,希望扎導能挽回口碑。
  • 國慶多部電影上映,評價過於兩極化,《姜子牙》未達到預期
    作為眾多人關注的電影《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鄉》更是大家議論的對象。兩部電影同時期在電影院上映,雖然題材不同,還是會被媒體們放在一起,去比較各自的票房。雖然票房是同樣的優秀,可是兩部作品的口碑卻天差地別了。從每一個評分軟體中可以看出這兩部電影的評分和評價有差距,雖然才上映幾天,可網絡上評價的熱度是極高的。
  • 《姜子牙》再創國漫輝煌?封神宇宙電影無望?
    一、《姜子牙》口碑崩盤?國慶、中秋假日期間,《姜子牙》如期上映。僅僅一天,票房即突破四億,打破動畫電影單日票房記錄。然而,對於《姜子牙》的評價,卻是兩極分化極其嚴重。很多人都表示:整部影片最好看的部分是它的彩蛋。若不是強行蹭《哪吒》的熱度,它又哪裡會有這麼多人關注?
  • 《姜子牙》票房高開低走,觀眾們的「高預期」是一把雙刃劍
    如果電影《姜子牙》能夠延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高口碑,那麼它的票房則會有更加令人期待的光景。電影《愛情公寓》被大家吐槽成什麼樣也就不用多說了,至少比起它來說,《姜子牙》的口碑還只是下滑,而不是跌進泥潭。
  • 哪吒,姜子牙,會打造中國的封神宇宙嗎?對標漫威宇宙
    【姜子牙】電影終於上映了,似乎讓大家從春節就一直牽掛的心終於落地,不過上映後的口碑卻沒有上映前那樣讓人期待,很多帶著孩子去的家庭,孩子們普遍認為自己看不懂,很多大人也覺得看的太深奧了,畫面過於沉悶,故事過於成人化,想要闡述的東西過於玄妙。
  • 筆賦瓊玖 | 《姜子牙》—何緣難以封神
    讓國人期待已久的封神大戲《姜子牙》,終於在疫情之後的國慶與大家見面。對於《姜子牙》這部電影,一方面在同一封神宇宙中的哪吒口碑爆棚的前提下,姜子牙的宣傳,讓國人對這部國漫的預期拉滿,期待著中國動漫能真正走向黃金時期,另一方面是近幾年來國漫電影雖不乏優秀作品,然而總體來看仍然不能滿足國民需求。觀眾的高預期和供不應求的動漫電影市場共同成就了《姜子牙》還未上映便已賺足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