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3 0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楊淑霞 好大夫
本文作者: 楊淑霞醫生
談到皮脂腺痣是否需要立即手術,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皮脂腺痣,如果不切除對我們有什麼危害,以及手術是如何做的。
什麼是皮脂腺痣?
皮脂腺痣是一種良性的皮膚錯構瘤,屬於胚胎時期出現的局部發育異常,好發於頭面部,尤其是頭皮,局部沒有毛髮,面積大小不定。
在青春期時會隨著皮脂腺組織的發育而凸起,甚至出現疣狀增生,但皮損範圍並不會向周圍擴展,而只是隨著身體輪廓的擴張按比例增大。
皮脂腺痣有什麼危害?
皮脂腺痣的主要危害是影響容貌,尤其是位於面部者;有一部分皮脂腺痣可能會繼發其他良性腫瘤,少數會繼發皮膚惡性腫瘤,其中最常見的是基底細胞癌(這是一種低度惡性的腫瘤,一般不會發生遠處轉移或危及生命),多在30-40歲以後發生。
皮脂腺痣是否需要馬上手術?
完整切除是皮脂腺痣唯一的根治方法,雷射治療、冷凍治療等均不能徹底清除皮損。
因此,皮脂腺痣是否需要切除,主要是出於美學需求,取決於該損害是否會影響容貌,切除後是否會改善外觀。因為擔心將來皮損惡變而積極預防性切除是沒有必要的。至於什麼時候切,需要根據年齡、部位等因素權衡利弊以後決定。
不同年齡進行手術各有優缺點。
1、早期手術治療
越早做手術,孩子的皮膚彈性越大,張力越小,皮損的切除縫合越容易,傷口的癒合能力越強,瘢痕越小。因為小孩子不能主動配合手術,我們可以選擇全麻手術,或者局麻手術配合鎮靜劑使用。
全麻手術對孩子的年齡限制小,一般半歲後都可以進行,雖然相對局麻來說使用的藥物種類增多、操作增多,相應的風險也隨之增多,但仍然是一種成熟安全的麻醉方法,尤其適用那些皮損較大或鎮靜劑無法使其入睡的孩子。
局麻手術,我們常規的做法是局部注射麻藥(一般注射的範圍會比皮損大,因為縫合前需要游離周圍的正常皮膚,利於術後缺損的閉合),聯合鎮靜劑灌腸或者皮下注射,待孩子熟睡後再行手術。
局麻手術一般用於半歲至3歲的孩子,因為3歲後的孩子很難在這種情況下進入深睡眠,手術也就無法進行了。局麻手術由於相對方便安全,屬於門診手術,所以選擇的家長較多,但是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切除範圍有限,面積較大的損害需要分次切除;如果孩子沒有順利進入深睡眠,手術無法當天進行,還需改約時間再做。
2、5-6歲行手術治療
待孩子5-6歲能夠主動配合手術以後,可以採取局麻手術。此時孩子的皮膚彈性仍然好,但張力較幼兒期增大,尤其是那些長得相對高大肥胖的孩子,同時皮損也隨身體輪廓的增大而增大,其結果就是分次切除的次數會比在幼兒期切除增加。
3、成年後手術
成人期再做,皮膚張力大,縫合較困難,瘢痕可能會比較明顯。如有惡變,則需進一步擴大切除。
綜上所述,從疾病的性質來說,此症不需立刻手術。如影響容貌,可儘早切除,採取全麻(尤其是面積大的)或局麻聯合鎮靜劑下的手術;如果皮損巨大,可著重切除面部最影響美觀的部分,待孩子長大後可行藉助皮膚擴張器的皮膚擴張術進行切除縫合。如不影響容貌,可等孩子能夠配合手術後再行切除,具體的年齡因人而異。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孩子生長速度快,瘢痕隨著身體的成長可能會被拉寬,所以如果是面部手術,術後需要做減張護理,而頭皮由於有毛髮的妨礙無法進行減張護理,可以在成年後行自體毛髮移植進行修復。
以上意見供家長朋友參考,慎重決斷。
具體疾病問題找專業醫生看
������
1. 楊淑霞醫生專業擅長:毛髮疾病、甲病、皮膚良惡性腫瘤、毛髮移植、腋臭根治、白癜風表皮移植、及各種皮膚病
2. 本文作者為楊淑霞醫生,內容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代替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3.以上內容禁止轉載,文中未標註圖片均來自:123rf.com.cn 正版圖片,好大夫在線尊重智慧財產權保護,如對以上內容有異議,請您聯繫郵箱xinmeiti@haodf.com。
▼
往期精彩回顧
▼
原標題:《頭皮上有這種「痣」,當心可能會癌變!一旦發現要立即手術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