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不到我國三分之一,卻能養活13億人,印度是怎麼做到的?

2020-12-23 前沿觀察員

最近這段時間,印度搞出的么蛾子比較多,外界對其的關注度也增加不少,因此,今天咱們就來簡單說一下印度。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國民足有13億多,人口基數僅次於我們,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就會問了,印度地處南亞,地形狹窄,整個印度的國土面積也不到我們的三分之一,印度是怎麼做到用這麼少的土地,養活13億人口的呢?要知道,在雜交水稻出現之前,我們可還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糧食危機的。

對於這個問題,有專家進行研究之後發現,印度之所以能用有限的土地,養活十幾億人口,主要有五個原因。

印度氣候得天獨厚,養活13億人根本不是問題

咱們先從印度的自然環境說起,印度的自然條件十分優越,首先就是可耕種的土地面積,雖然印度的國土面積不算太大,但是他們的可耕種土地面積卻十分廣闊。要知道,即便一個國家擁有廣闊的土地,也不一定全部都適合耕種,比如高原、山地或者丘陵,都是不適宜耕種作物的。而印度境內地勢平坦,大概有40%的土地都處於平原之上,土壤肥沃,降水充足,十分適宜農作物生長。此外,印度境內地形簡單,可以耕種的面積非常廣,所以有這麼多可耕種土地,滿足十幾億人口的溫飽,是不成問題的。

第二個就是氣候了,與我們相比,印度還是比較靠近赤道的,氣候溼熱,陽光充足,而北部又有青藏高原阻隔,擋住了北方南下的冷空氣,所以總的來說,印度主要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熱量條件充足,降水量也多,有時候甚至可以接連下雨一個多月。有了如此得天獨厚的氣候,印度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就可以把所有可以耕種的土地運用到極致,用來解決國民的糧食問題。

推廣技術減少需求,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措施

光有先天條件也不行,後天的努力也很重要,而印度作為農業大國,在推廣農業技術方面,做得也十分到位。首先就是灌溉系統,靠天吃飯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印度為了保證農作物的生長所需,一般都會有非常發達的灌溉系統,一旦遇到天氣惡劣的時候,這些灌溉系統就可以及時發揮作用,保證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大家都知道,印度境內有一條十分神聖的河流,恆河,這條河流承載著印度人民的信仰,同時也承擔著印度農田灌溉的大業,讓這些農田不受旱災的影響。

第二個技術就是農業生產技術,想要促進農業發展,生產技術必定是重中之重,多年前經歷過十分嚴重的旱災之後,印度人開始進行農業技術方面的革新,通過對水源、農藥以及土壤等的運用,印度的現代農業發展的非常好,農作物產量也大大提升,這才讓印度有了養活13億人口的資本。

除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印度人的需求比較少。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一個多神論的國家,因此很多人都選擇素食,採用的生活方式也都比較簡單,所以他們對食物的需求比較少,印度的農業產量就足以解決印度人的溫飽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印度的農作物產量還在不斷提高,所以到目前為止,印度不僅能保證自己國民的溫飽問題,甚至還有多餘的糧食用來出口。

正是基於這五點原因,才能讓印度用有限的土地養活十幾億人口,雖然一直以來,印度人給外界的印象都是神奇、奇葩,但是不可否認,印度的發展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相關焦點

  • 印度三分之一的領土面積,依靠什麼來養活13億人口,原來是這樣的
    這對我國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世界上,若是說到人口大國,那麼我國肯定是榜上有名的,其次便是印度了。要說在2019年我國的人口統計,已經達到了14億人口了,目前我國的人口排全世界第一名。雖然我國疆土遼闊,資源也比較豐富。但是畢竟14億人口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 以印度的耕地面積,如果發揮到極限,可以養活多少人口?
    民以食為天,一天不吃餓得慌,糧食是對於是人口大國是十分重要,作為世界第二世界人口大國,擁有約13.6億人口,僅次於中國的14億人口。要如何養活這麼多人,讓他們都吃飽飯,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印度這樣的國家以自己的土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到底能養活多少人?
  • 同是人口大國,中國滿世界進口糧食,印度為何能做到大量出口?
    今年疫情問題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糧食問題深受人們關注,由此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同是人口大國,中國滿世界進口糧食,印度為何能做到糧食大量出口?我國耕地面積有限,人口卻達到14億的規模,有限的耕地需要養活十幾億的人口非常的不容易。國家在糧食生產方面投入了非常的精力,好在我們出了以袁農平為代表的農業科學家,實現了雜交水稻,以及一些農作物品種優化,才讓我國三大主糧水稻、玉米、小麥基本能實現自足。雖然我國糧食年年豐收,但還是需要向全球進口大量的糧食,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小麥等等。
  • 印度人口超13億,面積卻不到中國的31%,為何不流行高樓大廈?
    印度人口接近13億,領土面積卻只有中國的1/3,儘管如此,印度卻很少高樓大廈,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佔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這樣低矮平緩的地形優勢,讓印度人民可有效利用土地資源,而且印度屬於熱帶地區,農作物四季生長,很適合耕種,所以在印度顯現出來的人口住房與耕地面積並不衝突。
  • 印度行政區劃和我國類似:北部的邦人口多,大城市分布在全國各地
    印度領土面積約298萬平方公裡,2020年印度人口估計已達13.83億人,和我國14億的總人口數極為接近,目前印度年增加人口1300萬的樣子,而我國去年人口增加數量已經低於500萬了,可以預測最近幾年內印度人口很快就要超過我國了。有網友說,印度面積僅為我國面積的三分之一的樣子,我國很多地方已經熙熙攘攘,三分擁擠了,那印度是不是已經更為擁擠了?通過本文我們來了解一下印度的人口分布。
  • 西安第二大的縣,面積是雁塔區13倍,富裕程度不到其6 分之一
    西安是舊省會,是陝西省省會,全市管轄下有11個區,2個縣,屬國家副省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絲綢之路基點城市,但是在西安所管轄的13個縣級行政區裡,大家往往只記得面積最大或是最有名氣的縣,但是今天我們就要跟大家介紹西安面積第二大的縣,其面積相當於雁塔區的13倍,但是富裕程度卻不到其
  • 印度為啥對喜馬拉雅山如此重視?恆河的源頭就在這裡,養活幾億人
    今天給大家聊一聊為什麼印度會對喜馬拉雅山這麼重視,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陸地面積298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13億,喜馬拉雅山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脈,是東亞大陸和南亞次大陸的天然界山。
  • 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淡水湖 可以養活十幾億人 卻被清政府拱手讓人
    說起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你可能想起蘇必利爾湖,但它只是面積最大,而體積最大的湖應該是貝加爾湖,它的淡水儲量達到了全世界總量的五分之一,而全世界人口在70億左右,五分之一就14億人,所以說這條湖起碼能養活十幾億人,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貝加爾湖曾是中國的。
  •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現今GDP不到我國五分之一,英國是怎麼沒落的
    我國的GDP在2006年就超過了英國。英國的GDP不到我國的五分之一,甚至都被印度超越了,排名第六。按照這個趨勢,未來英國與我國的GDP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 印度稱有800萬公裡的公路?遠超中美兩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而提到公路,就不得不說一下印度這個國家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印度竟然號稱自己有800多萬公裡的公路,遠超中國的470萬公裡和美國的650萬公裡。這個數據一出,瞬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印度這個面積僅有中國或美國三分之一的國家,是如何擁有800多萬公裡公路的呢?我們先來看看印度的地理位置吧,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6度44分至35度30分、東經68度7分至97度25分之間。
  • 中國第一大省,一省面積佔我國六分之一,還盛產西域美女
    首先,從地理上看,新疆位於我國西南邊緣,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佔中國國土總面積的六分之一,來這裡好像也是新疆地區快遞不郵寄的原因,因為新疆真的很名副其實。而且新疆位於亞歐大陸的中心,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8個國家接壤,現在是第二座「亞洲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新疆也享有80個世界中最好的,令人驚嘆。
  • 我國的「天然水庫」,是眾多河流的發源地,還養活了8億外國人
    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離開那個,我們很難生存,世界各國都有水資源不足的問題,青藏高原是「世界的屋頂」,不僅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戰略意義,同時也是中國的「天然水壩」,它是長江、黃河等眾多河流的源泉,不僅養了無數中國人,還養了8億外國人,現在正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 盤點歷史上十個盛極一時的帝國,面積最大的佔了地球四分之一
    【註:面積取最巔峰時期】  10.唐帝國:1237萬平方公裡  唐朝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王朝之一,自唐高祖李淵於武德元年(618年)立國,到天祐四年(907年)唐哀宗李柷禪位亡國,唐王朝先後共歷21帝,享國289年。
  • 印度人口達到13.89億,1年內超中國,如果達到極限,會發生什麼?
    印度人口達到13.89億,1年內超中國,如果達到極限,會發生什麼?據世界人口權威網站"人口時鐘"的數據,印度現在的人口已經達到了1 389 228 249人。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擴大。而同時,中國的人口是1409333222人。
  • 世界上最小的首都,面積還不及北京的萬分之一,經濟卻十分發達
    首都通常是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政府和經濟活動的中心,是各種國家級機關的集中地,也是國家主權的象徵性城市,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在經濟和旅遊方面超過了其他城市,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世界上最小的首都,面積還不及北京的萬分之一,經濟卻十分發達。
  • 擁擠的國家不是印度,它和中國的遼寧一樣大,但它的人口卻是三倍
    說到亞洲最擁擠的國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哥』印度,畢竟印度人爬火車,摩託車超載的畫面太壯觀了,他們的交通工具總能超過核載2-3倍,但是我們被表象欺騙了,亞洲最擁擠的國家其實是孟加拉國,孟加拉國土面積只有14萬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達到國土面積的十分之一,但總人口達到1.6億,事實上
  • 東南亞11國GDP之和,放在我國是什麼水平,能否超越南部四省
    如下圖所示,2019年東南亞11國各自的GDP總量,11國合計數為31758.24億美元,按照美元兌換人民幣平均匯率計算,折合約為22萬億元人民幣。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東南亞各國發展極其不均衡,GDP最高的印尼破萬億美元,最低的東帝汶甚至還不到20億美元,連其尾數都沒夠著,兩者相差達669倍。此外在人均方面,東南亞各國的差距也非常明顯,最高的新加坡是東帝汶的50倍以上。
  • 美國小城檢測200人三分之一有抗體;印度最大...
    (人民日報)農業農村部:我國糧食儲備充足19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在發布會上介紹,目前,我們國家糧食儲備是充足的,口糧完全自給,米麵隨買隨有。從春播情況來看,春播的糧食麵積是全年面積的一半以上,今年春播糧食麵積的意向是一個增加的態勢,特別是早稻面積有望遏制連續七年下滑勢頭,實現恢復增加。
  • 日本搶走我國到嘴肥肉,拿下印度120億高鐵訂單,現後悔不已
    該項目是我國高鐵第一個海外項目,也是東南亞地區的首條高鐵,如今雅萬高鐵5號隧道已經貫通,接下來在2021年,有望竣工。值得一提的是,像這種海外高鐵項目是很難得的,對於一個國家建造高鐵的實力而言是一種考驗,我國能拿到這一項目並完成,可見我國現今建造高鐵方面的能力。日本方面,不甘在該項目上輸給我國,所以之後在印度高鐵項目上狠心砸下血本,果斷拿走訂單。
  • 我國堪稱「巨無霸」的城市,面積超上海13倍,被稱為「第一江城」
    自2016年統計數據公布以來,我國共有657個城市,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今日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國的巨無霸城市,其面積是上海13倍,被稱為第一江城。這個城市就是重慶,也許很多人對重慶的印象還停留在薄霧瀰漫、空氣瀰漫的狀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重慶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有魅力。重慶有38個區縣,面積8.24萬平方公裡。到2018年,常住人口達到3101.79萬人,經濟總量20363.19億元。從中可以看出,重慶是第一江城,也是第一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