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應該是我寫觀影視劇感受以來
最費心累腦下功夫的一篇了,字字斟酌,生怕寫錯一個字用錯一個詞就會玷汙了
經典中的經典。 這劇從年後就開始看了...40集,斷斷續續看到現在,一方面是拖延症以及要忙好多事情,另一方面這種經典劇一分一秒都不敢快進,以免錯過劇情。
不得不說,早期的國產劇,雖然沒有 明豔的場景布置,沒有 華麗的妝容配飾,
但演員走的都是實力派路線,劇集無論多少,劇情緊湊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的現象,高出現在的國產劇不知道幾十倍。 這也是部神奇的劇,不僅集結了兩個孝莊,老戲骨們狂飆演技,還開創了影視界眾多大腕兒跑龍套的先河,如
張藝謀、陳凱歌、于榮光、李雪健、姜文……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群戲無爭,各自出彩。無論角色大小,塑造得極其豐滿立體,鮮明有特點,大宅門中家族興衰,實質是近代中國歷史變遷,好一副人世百態,恩怨情仇。
對於當初選擇看這個劇,其實很簡單,只是因為這劇的女主有些不一樣。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現在的國產劇無論古裝還是現代劇,都在有意無意的弱化女性角色,即使是大女主的戲份,女性角色也多以傻白甜或者灰姑娘出現。遇到一開始就很成功或者最後成功的,在劇情發展過程中也得開展≥2條感情線,劇中男人都愛她,劇中其他女人都想害她。仿佛劇情不瑪麗蘇,女主不依靠幾個男人,不在深夜買幾次醉,這劇情就無法開展,說服力不足一樣。
相比之下,這部電視劇的感情線沒那麼撲朔迷離讓人想入非非,颱風很正。女主是厲害,讓人著實佩服,但也沒被渲染的那麼幸運那麼無所不能,遇到事情也會軟弱無助,有些事情也會決策失誤並造成實質性損失。我想,這才是正常的劇應有的劇情走向吧。
以下 是一些人物分析~
![]()
其實之前只看過斯琴高娃老師在《康熙王朝》中的一些片段,印象也不深了。這次看完劇,不禁驚呼,老師簡直貢獻了
殿堂級的演技。從20歲演到70歲,時間跨度如此之大,卻在任何一個年齡段都表現得遊刃有餘,從容大氣。 看過年齡跨度這麼大的應該是《甄嬛傳》了,之前感覺孫儷演繹的甄嬛的一生應該也算是極致了,看完這劇不由感嘆,還是嫩了點,對甄嬛角色的拿捏還是略浮誇了些。再拿同是醫藥題材的國產劇《那年花開》諸如此類對比,嘖嘖嘖,不提也罷。
![]()
一個女人,在舊社會,能撐起一方天地,持家有方,膽識過人,讓人心服口服。可以說如果沒有二奶奶的精明,沒有她的力挽狂瀾,白家早就敗了。![]()
不過這部劇力求真實,沒有過度包裝的主角光環,老年的二奶奶退下了年輕時的英勇果敢,通情達理,像所有老年人一樣,也開始溺愛晚輩,開始不再是非分明,變成個固執的「老小孩」。不過無論如何,這個女人不尋常,二奶奶的傳奇一生,都值得被尊敬被緬懷。
![]()
![]()
其實白景琦這個角色爭議性實在是太大,導演郭寶昌,也就是白景琦原型人物的養子有段評價父親的話: 「他自幼頑劣,個性張揚,屬於不鬧點兒事兒來活著就不自在的那種人。年輕時被母親趕出家門,這一來,他更是無牽無掛,滿天下闖蕩,終於獨創了一份家業,衣錦還鄉,自立門戶。他享過福,受過苦,撒過歡兒,坐過牢。他寬容大度,醫道精湛,處事瀟灑,救了不少人;但是,他的愚孝,他的暴戾,他的惟我獨尊,也毀了不少人。所以,到現在我也很難說清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
一方面,白景琦的確是個
奇人,帶著只會笑不會哭的異稟出生,風風雨雨一輩子,什麼都做過,也沒怕過什麼。
如果不是他,百草廳不會繼續輝煌。 同時,也有人說他是仗著百草廳的名號,仗著堂姐的權勢才有所成就。這個人不管生意上多成功,生活上確是有說不清的糊塗帳。英雄一生,後輩卻鮮有可成大器者,著實可惜了。
![]()
陳寶國老師的演技那是沒話說,但我對這個角色沒有太多喜歡(也有可能是對白景琦年輕時,陳寶國老師的扮相著實喜歡不起來)。他是做過許多好事,也辦過許多糊塗事。 看過劇的都熟悉白景琦最愛唱的那句: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賊巢穴,待俺趕上前去,殺他個乾乾淨淨。這也是對他性格最好的寫照。
![]()
![]()
《大宅門》中最喜歡 的兩個角色,一個是
二奶奶,另一個就是
白三爺,倒不是說白三爺這個角色多麼討喜,是因為劉佩琦老師把這個角色詮釋的
太太太到位了!看劇尤其是前半段,真的要被白三爺氣的牙痒痒恨不得 踹死他。
這個角色太經典了,亦正亦邪,有血有肉。要細數這位白三爺做過的混帳事,還真不一定數得過來:白家老鋪被查封,他吃裡扒外和一幫人盤下老鋪,吃暗股。又和貴武承辦百草廳南記,全然不顧整個家族的死活。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白三爺帶著士兵砸關家,報私仇,沒想到遇上沒被關家帶走的親妹妹雅萍,致使她被士兵輪姦。把白景琦私藏黃春的事全部抖落出來,氣得二奶奶吐血埋下病根。二奶奶為了保住家族地位不得不狠心將白景琦和黃春趕出家門,交通不便通信受阻,多年後二爺去世時,白景琦都沒趕上見父親最後一面。勾結白景琦的大兒子白敬業開被服廠,挪用白家的銀子結果製造了一批假貨被查封,銀子打了水漂,白敬業下了大獄,對當時已是搖搖欲墜的白家又是一棒重擊。
![]()
看白三爺的前半生,這個人簡直就是典型的「惡毒女二」人設,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小作精」。這麼個混帳人,年輕時幹了這麼多混帳事,當然老了也沒少幹。對他年輕時是真真的討厭,但到後來,尤其是貴武從流放之地回來後,欣喜於三爺的改變,從此之後的他真正算得上一個識大體、活得明白的人。小事犯渾,大事卻從不糊塗。
尤其是白三爺最後的死,直接洗白從頭到尾做過的所有混帳事。看這劇時我看哭過兩次,一次是白二爺站在路盡頭為白景琦送別,另一次就是白三爺死的時候。他從來不是一根紅蠟燭,從來不會去犧牲自己照亮別人。白三爺是不是一個好人我不知道,也許在那樣一個複雜的社會家庭裡,很難單純的用一個「
好」或「
壞」字來評價一個人。
他活的時候享盡了榮華,死的時候也著實大義凜然。![]()
![]()
這部劇裡
最不缺的就是
可憐人,楊九紅是其中之一。在還不懂事時就被哥哥所賣,成為窯姐,看穿世態炎涼。遇到白景琦,頭一次體會到溫情:有人為了她敢得罪提督府,甘願為她蹲大獄,於是義無反顧拿出多年來所有積蓄贖身,心甘情願不求名分嫁給白景琦。
![]()
可是她只看到了白景琦的有情義有擔當,卻不知道他對母親的言聽計從,不知道「一入侯門深似海」。她的窯姐身份在那個年代註定了
悲劇的一生。二老太太至死不認楊九紅,不許她踏入大宅門一步,連阿貓阿狗都能為二老太太戴孝,而楊九紅卻不被允許。剛生下來的女兒被抱走,在二老太太的有意調教下不僅不認親生母親,反而對母親惡語相向以她為恥。以姨太太的身份熬了多年,在後來捨命去幫百草廳託運草藥想藉機立功扶正途中,卻被丫頭鑽了空子,上位續弦成為太太
![]()
我沒有看第二部,不知道楊九紅最後的命運如何,據說也沒好到哪去。哎.
![]()
楊九紅這個人物角色太鮮明,百草廳的幾次轉危為安,她功不可沒,卻又作繭自縛。悲劇一生,也做過不少可恨之事。
可憐,可悲.![]()
![]()
其實白二爺應該是主演中存在感較低的一個。一來 是角色鏡頭少話語少,二來 是盒飯領的也比較早。不過作為整部劇情的「導火線」,不懂得人情世故的他因替大哥去詹王府給大格格看病,從而引出整個劇情,引出白家詹王府關家等幾代人的瓜葛。
他不懂得人情世故,在劇裡表現的也確實窩囊,但卻是二奶奶最信任也是最得力的「賢內助」,白景琦也評價父親是「一生襟袍未曾開」。
![]()
最出彩的應該是在白景琦被趕出家門時,二爺既無力勸阻恨鐵不成鋼的媳婦,也無力挽留去意已決的兒子。在兒子即將離家之際,自己孤零零站在巷子盡頭,遠遠地望著兒子,不舍、無奈、擔憂.
這也是他和兒子的最後一次對望,再見,已是陰陽兩隔,白景琦回家奔喪時。看這段時不禁淚目,畢彥君老師對這位老父親的刻畫真的是入木三分,再加上應景的配樂,著實經典。
![]()
![]()
好多人都笑稱白玉婷是追星界的
鼻祖,達到追星最高境界,即使放到現在,也令粉絲們望塵莫及。一開始我以為是為了劇情需要誇大了這個人物對萬筱菊迷戀的瘋狂程度,後來一查發現竟真有此事。
![]()
作為二老太太唯一的女兒、白景琦唯一的親妹妹、白家老號獨佔一股的有錢人,對京劇藝人一往情深,苦等三十幾年,最後和他的照片拜堂成親,孤老一生。 這件放到現在仍可稱為一樁奇談的事情,在民國時期引起的轟動可想而知。
也是個奇人,仍佩服她,她的勇氣,她的專情。
![]()
![]()
群戲無爭,各自出彩
![]()
大格格戲份少得可憐,40集的劇就在首尾出現過,但也是有分量的人,畢竟沒有大格格的未婚先孕,就沒有之後《大宅門》的所有劇情。也是個
可憐人,本是身份尊貴的格格,遇到個負心漢貴武,孩子剛生下來就被偷偷送走,孤苦伶仃含恨一生,至死都沒能與親生女兒見一面。
![]()
本來沒必要寫貴武,典型的個反面角色,耽誤了大格格的一輩子,好吃懶做唯利是圖,記仇報復心強,這輩子也沒做過啥好事。但畢竟是全劇和大格格一起的「領軍人物」,一直在找被送走的孩子。女兒一直不認他不肯見他,兒子倒是最後見到了,卻死在了親生兒子手裡,嘖嘖嘖。
![]()
由於是大格格私生子的身份,兒時吃了不少苦,但也是出落得亭亭玉立,知書達理。與白景琦私定終身,陪他過了一段被二老太太趕出門「自力更生」的日子。所幸被二老太太接受,成為白景琦的正房太太。《大宅門》裡面的角色,沒幾個好命的。但相比來說
黃春還算是幸運,是個好人,識大體,典型的中國舊社會婦女形象,中規中矩,沒做過啥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沒犯過啥大錯,最後也得善終,可惜生了個不爭氣的敗家子白敬業。
再帖幾張大腕當群演的劇照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