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災難面前的時刻,我們深深體會到生命的脆弱,生命的重要,學會珍惜生命的重要,學會善待自己的生命和人生。」
歷史上有很多天災人禍,人禍可以避免,在天災面前世人往往束手無措。就拿中國來說,從古至今也是磨難不斷,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抗疫人員始終奮戰在一線。
新中國建立後,各種保障檢測手段不斷完善,然而很多災禍還是難以預測,比如唐山和汶川地震。除地震外,新中國還遭受洪水肆虐,其中就有1998年特大洪水。
現在的洪水防治已經相當高效,各種水文監測設施被採用。1998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中國大陸卻爆發特大洪水。由於連續降雨,長江、松花江、嫩江等河流水量暴漲,釀成洪澇災害,受災最嚴重的是湖北、湖南、江西和黑龍江四省。
不僅是這四省,當時基本全國都受暴雨影響,抗洪救災迫在眉睫。面對滔滔洪水,中央迅速抽調解放軍奔赴前線,抗擊洪水救濟災民。
98抗洪,湧現出諸多感人事跡,士兵為用沙袋重築堤壩,一個個跳入洪流之中。很多士兵再也沒有上來,被淹沒於洪水中。接下來,我們就來重新走進「98抗洪」現場,了解其中感人事跡。
九江市面臨危機
1998年,氣候異常,降水量明顯高於往年,很多河流進入汛期,並隨之決堤。特大洪水給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重大威脅,面對危難國家任命董萬瑞中將擔任長江抗洪總指揮。江西九江市地處長江中遊,是長江防洪蓄水重要河段。
8月7日,黃河九江段突然決堤,洪水奔騰而下,九江危在旦夕,幾十萬人生命受到威脅。在此危機時刻,中央任命董萬瑞前往九江指揮抗洪,出現一幕幕感人場景。
董萬瑞到達九江後,迅速指揮部下奔赴決堤口。面對決堤,士兵剛開始是把石料、糧包等拋進洪水,企圖減慢洪流速度,最後堵住洪水。但是水流太過湍急,石料和糧包很快便被衝走,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白白浪費救援物資。所幸後來部隊運來鋼管,士兵便把鋼管組裝成柵欄,再把柵欄固定在決堤口兩側,這樣砂石和糧包就能固定下來,不被洪流衝走。就算這樣,還是難以阻擋洪水。
董萬瑞中將和第一批到達九江的士兵,早已奮戰幾個晝夜,體力嚴重透支,洪水卻不斷決堤。在危機時刻,中央不斷派解放軍奔赴九江,士兵基本沒有休息的機會。
為堵住決堤洪水,解放軍戰士毫不猶豫地跳入洪水之中,親自安放救援物資,甚至以自己身軀充當江堤。很多戰士因此失去生命,被淹沒於洪流中,連個屍身都沒找到。九江抗洪一共用五天五夜才最終堵住決堤口,短短幾天之內險情接連發生,是解放軍戰士用生命挽救九江。
在戰士們往洪水中跳的時候,周圍幫忙的百姓急得跪地哭喊:「求求你們別跳了,房子我們不要了」。洪水無情,人卻有情。
危急時刻,解放軍要保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百姓也心疼解放軍。解放軍也都是二十幾歲的青年人,在家也是父母親心疼的寶貝,此刻卻要挑起百姓生命重擔,甚至要失去鮮活生命,怎能不讓人心疼。
抗洪結束後,百姓送別戰士,又呈現出感人一幕,時至今日都讓人銘記於心。
抗洪取得勝利
九江抗洪譜寫了九八抗洪中壯烈一幕,不僅是九江抗洪,當時整個中國都在抗擊洪水。據統計,大約有500萬軍民奮戰在抗洪前線。當時不僅董萬瑞奮戰在前線,他的兒子董三榕也同在在抗洪前線,可謂是上陣父子兵。兩父子雖然在同一地方,卻很少能見面,各自都有職責。
董萬瑞中將經常告誡記者:「不要只拍我,要多拍拍一線的官兵」。在各方努力之下,中國終於戰勝這場洪水,取得決定勝利。
在抗洪過程中,很多士兵都寫下生死牌,上面用紅字寫著「誓與大壩共存亡」。當時而言,抗洪就是一場生死不明的挑戰,誰也不知道最終結局如何。然而就算前途未卜,解放軍戰士還是毅然奔赴前列,誓與洪水鬥爭到底。
在決堤的那一剎那,解放軍戰士扛起沙袋跳入洪水,沙袋不行就用身體堵住決堤口。戰士是隻身一人,身上卻承載著幾十萬老百姓的性命,只能前進不能退縮。
抗洪結束後,解放軍戰士又坐火車迅速撤離,聞訊趕來的百姓紛紛前來告別,雙方都淚灑滿面。解放軍抗洪,附近百姓都積極支援,輸送物資和糧食,但都沒有被接受。在網絡上依舊可以找到抗洪的相關報導和照片,有解放軍滿身泥濘站在洪水,也有百姓和學生送別解放軍的場景。
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但每次看到這些照片,都深受感動。看到一個個年輕的面龐,無所畏懼地堵決堤口,一副以生命搏擊的姿態,就能感受到洪水的兇險以及解放軍的無畏氣質。
洪水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被徵服,這是億萬萬中國人努力的結果。猶記得小時候,聽父母講起98年抗洪,幼時或許沒有很深的感受,但現在深有體會。尤其是疫情面前,醫護工作者和抗洪將士一樣,晝夜奮戰。災難不可怕,只要我們眾志成城,一定能挺過!
抗洪值得永久銘記
抗洪結束後,一首展現抗洪精神的歌曲《為了誰》,紅遍大江南北,基本每個人都能哼唱幾句。解放軍戰士英勇奮戰,是為了誰?答案肯定是人民。隨著親歷者的不斷逝去,歷史總會被人淡忘甚至遺忘,但是抗洪精神卻能根植於內心。
現在的九江市為紀念抗洪,修建有抗洪廣場,以此來銘記歷史。遺忘不可避免,然而有些歷史必須永久銘記,就像現在每年都要在9月18日那一天鳴笛,提醒國人牢記九一八事變不忘國恥。
再次提及九八年抗洪,也是要讓國人牢記英勇獻身的人民子弟兵,他們曾為國家做出貢獻,就值得後輩牢記。
2017年,董萬瑞中將,曾經的抗洪英雄和總指揮不幸逝世於南京,令人無限哀痛,尤其是對經歷洪水的民眾。
一位鐵骨錚錚的將軍,在送別戰士的火車站,眼裡飽含淚水,心酸又感動。每次看到這張照片,都會觸及心靈。參與抗洪的每一個人都是英雄,或許他們沒留下姓名,不為人所熟知,這千千萬萬的普通將士卻扛起民族脊梁。
總而言之,災難面前,總有國家衝在最前線,洪水如此,地震如此,現在的疫情更是如此。我們要堅信,在國家和民眾的砥礪合作下,我們能戰勝任何艱難困苦,珍惜來之不易的安穩生活。
總結
任何時候,面臨危難國家總會衝在前面,保護民眾人身和財產安全。災難面前,也總會湧現出各種各樣的模範先鋒,率先士卒起榜樣作用。不僅是先鋒,每一個參與救災的解放軍或者群眾,都是英雄,都值得銘記。
時至今日,98抗洪早已過去二十幾年,我們又需應對疫情。災難不可預知,應對災難卻有國家衝在最前線,為我們保駕護航。
災難總會過去,但抗災精神卻永不磨滅,也是我們曾經奮鬥的象徵。而且抗災精神會激勵一代代青年人,為自己也為國家奮鬥。自2020年初疫情爆發,無數抗疫工作者不分晝夜,始終奮鬥在一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疫情也會像98年的洪水一樣,被中國人民徹底徵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