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第三波疫情嚴峻,已連續三日破百。衛生防護中心及醫管局下午公布最新疫情,今日本港新增 123 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其中8宗輸入個案,115 宗為本地感染個案,確診數再創單日新高。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本地個案中,約 62 宗與早前的確診個案有關聯,53 宗源頭不明。8個輸入個案當中,分別有菲律賓海員、印度海員、巴基斯坦回港人士等。
觀塘基督教聯合醫院發言人今日公布,一名74歲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男病人(確診個案:第1338號)於今日離世。死者為慈雲山港泰護老中心院友,為該院第四名死亡院友,本港累計有16名患者不治。
大圍救世軍隆亨長者之家兩職員確診及一院友初步確診,當局決定將50名院友送往馬鞍山樟木頭長者度假村檢疫。沙田區議會田心區議員曾傑表示,撤離計劃將於下午開始,而約50位院友初步檢測顯示對新冠肺炎呈陰性。他稱會與領展及房署商討,針對長者之家所在的榮心樓、街市等範圍再重點清洗消毒,好讓居民能出入安心。
公立醫院的隔離病床需求急增,醫院管理局今日起(24日)將鯉魚門度假村用作接收輕症患者。據了解,鯉魚門度假村可容納350名病人,預計首日接收約25人。
入境事務主任協會副主席確診
境處總部確診職員增至4人
消息指,入境處新增一宗確診個案,患者是入境事務主任協會副主席黎偉生,他的妻子是早前確診的女高級入境事務助理員,他們在在灣仔入境事務大樓工作。目前共有4名入境處總部的員工確診,另外有1名深圳灣管制站的員工確診。
另外,今日有多宗確診個案涉及政府部門,包括:
今日再有3名消防人員確診,3名人員分別為2名駐守青衣南消防局的消防隊目及消防員,以及一名為長洲消防局的消防員。現時3人已入院接受治療。
水務署今日表示,該署屯門濾水廠內進行工程的一名承建商工人確診新冠肺炎,事件對食水安全沒有影響。
該名承建商工人最近一次上班日期為昨日(23日),他昨晚獲通知確診,目前已入院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署方指,該名承建商工人工作時有佩戴口罩,於上班期間一直有進行體溫探測,體溫正常。署方已即時安排全面清潔及消毒屯門濾水廠,並會與衛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亦已提醒所有人員須注意個人衛生,並時刻提高警覺。如發現身體不適,必須馬上求醫。
網上有人瘋傳政府將實施「禁足令」,政府Facebook專頁添馬臺今天(24日)發文指,兩日前政府曾澄清沒有計劃實施「禁足令」,今日又有虛假消息指行政長官會在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下星期實施「禁足令」,並會停工停市7天,政府澄清絕無此事。
政府再次澄清,無計劃實施「禁足令」。(添馬臺圖片)
政府指,對這些一而再,再而三意圖引起公眾恐慌的虛假消息,予以強烈譴責。政府提醒市民,必須從正當和可信賴的渠道查清消息真偽,切勿輕信謠言,也不要將未經證實的消息廣傳。
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今日宣布,鑑於社區疫情益趨嚴重,原已延期至八月舉行的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44)將會取消;第18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18)則繼續於 8 月 26 至 28 日以網上形式舉行。
一連14天的第44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原定於3月開幕,但因疫情延期至 8 月 18 至 31 日與夏日國際電影節同期舉行。然而,今日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宣布,有見近日個案急增,令電影節的落實添上重重變數,因此決定取消本屆電影節。Cine Fan 電影節發燒友9/10月節目亦會取消,第18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18)則繼續於8月26至28日以網上形式舉行。
本港第三波疫情來襲,教育局宣布提早放暑假,並不早於8月17日開學。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昨日(23日)以視像會議形式,與一眾校長代表會面。消息指,楊潤雄提到為免大批學生同時開學,有機會參照6月時的做法,實施「分階段開學」,局方亦會於開學日(9月1日)前的2至3周,即8月上旬至月中期間,公布安排詳情,並向學校提供詳細開學指引。
據了解,會上有了初步討論方案,小學方面會先讓小四至小六生率先開學,中學方面則是由中一、中五至中六級率先開學,以便新生升中適應及高中準備文憑試(DSE)。其餘年級或會於首階段開始後1至2周全面開學,預計9月會維持上課半日。
而會上有中學代表指,中六學生需準備來屆文憑試,加上自理能力較高,建議局方讓學校可按校情需要,彈性安排中六全日上課,要求當局在疫情許可下,讓學校在8月下旬展開中一新生適應課程及高中補課。
至於跨境生的複課安排,有校長曾建議嘗試與深圳商討跨境學童是否可短期在內地上學,不過,詳細安排,局方仍須進一步與地區校長會商討。
7月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共同舉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別視頻會議。內地與港澳分享了各自防控經驗,就關注的問題進行了交流。與會專家約30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餘豔紅首先轉達了中央對港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措施和成果的肯定,對香港近期疫情發展的關心和關注,將應香港特區政府抗擊疫情需求提供一切必要支持。
她從建立高效決策指揮體系、實施分區分級精準管控、強化社區防控措施、迅速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強化公眾宣傳等幾方面介紹內地防控經驗,表示願意深化內地與港澳聯防聯控合作,加強技術交流和經驗分享,維護三地人民健康福祉。
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介紹香港近期疫情發展形勢和防控策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和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分別介紹廣東省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防控經驗。三地專家就「方艙醫院」建設和管理、核酸檢測、社區管控等議題深入研討。
另據本港媒體消息,新冠肺炎確診數字持續高企,本港疫情愈演愈烈,醫療設施瀕臨「爆煲」,負壓病床和病房使用逾七成多,醫管局昨日(23日)宣布,鯉魚門社區隔離設施今啟用,提供350張病床接收輕症患者。
報導稱,港府亦計劃於亞博館興建「港版方艙醫院」,預料可興建以千計的病床,據悉,港府已就這一計劃向中央尋求協助,希望在病床及醫療儀器設備等物資尋求支援,中央已答允全力支持,提供各種有關的設備。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天到亞博館視察,亞博館日前已設立安老院舍臨時檢疫中心,首個場館可供一百名長者檢疫,最快今可投入服務。
近期香港第三波疫情爆發,23日新增118宗確診個案,再度創下單日確診新高。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接受點新聞採訪時表示,已經做好準備隨時支援香港。
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
盧寵茂指出,大量的核酸檢測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香港每日進行的的核酸檢測遠遠追不上需求,按照內地與香港的人口比例,香港應該有做接近每日2萬人次的能力才能達到內地的標準。他又指,香港的核酸檢測效率較低主要體現在檢測試劑、核酸取樣方式及人才不足三個方面。
盧寵茂建議,香港應專項在某幾個實驗室進行病毒檢測,使用24小時的流水作業方式,避免浪費人力物力;或在香港或在深港口岸設立實驗室,集中進行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