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幸福來敲門》:追求幸福的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上

2020-10-04 聽雨說名人

《當幸福來敲門》:追求幸福的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上

2006年《當幸福來敲門》一經上映,不僅摘得了當年聖誕檔期的北美票房冠軍,更是在全球範圍內狂攬3.07億美元的票房,飾演男主的威爾·史密斯同樣憑藉此片入圍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這部影片以上世紀的美國投資家克裡斯·加納創業經歷為原型。影片的情節緊湊,讓人看著不免會感到壓抑。克裡斯是以推銷掃描儀為生,但由於價格昂貴,銷量極差,克裡斯一家陷入了絕境,接踵而至的各種帳單、稅款,讓他的妻子不堪重負離開了家。在付稅期間,他被房東趕出來,父子倆去收容所時沒排上隊不得已住在廁所裡過夜。為了生活,走投無路的他只能靠賣血維持生計。這對於一個男人來說簡直是生不如死的致命打擊。



但苦難對於克裡斯後來獲得幸福來說是置死地而後生的一種財富,也只有真正經歷過苦難的洗禮後才磨練了意志。才是獲得更大的成長。

雖然,初始在他求職過程中處處受挫,但他沒有氣餒,依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最終,在美國最大的一家投資公司找到夢寐以求的工作。

克裡斯命運多舛,但是他是幸福的,因為有越戰越勇的信念以及有自救的能力。不經歷千般磨練,也無法體會幸福的來之不易,感受它的甘甜。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的人生充滿著悲劇,磨難似乎從未停止過,會以各種形式撲面而來。但是,如果能不斷地付出努力去爭取成功,最後也可能是以讓人欣慰的喜劇結束此前的悲劇。

對於成年人來說,我們何嘗不是奮鬥在幸福的路上「克裡斯」呢?所以看到他的故事,我們就會感同生受,在他成功後,也將產生現實的指導意義。

影片在快要結束前15分鐘,都在描述克裡斯遇到的種種磨難,最終為了生活不得已賣血,看起來幸福是遙遙無期的,讓人不禁在想他的幸福何時才能來敲門?給人製造一種懸念,在快結束時來個大反轉,這是導演最高明的地方,情節一直牽動著觀眾的心。運用一種折磨人的方式,讓你隨著克裡斯的命運而揪心,欲罷不能。

結果克裡斯是獲得成功了,他贏得了屬於自己的幸福。作為一部勵志電影,這個結果是預料之中,毫無懸念。此刻結果已經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通過克裡斯實現理想,成就事業所經歷的過程才是讓我們明白克裡斯的幸福密碼到底是什麼。


一、克裡斯的幸福密碼是源自於他的: 樂觀豁達、機智靈活,自信堅持


1、克裡斯樂觀自信

a、樂觀的生活態度支撐著他接受接踵而來的苦難

無論是接踵而至的苦難,還是妻子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負氣離開,他都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始終保持昂揚豁達的精氣神支撐著,激勵著他自己。

b、自信的信念讓他不斷反思自己,讓自己理性的認識自己

克裡斯對自己的命運有一個清醒而理智的思考,不停歇地經受生活的磨練與打磨。當然他也曾迷茫過,他覺得「幸福」出現在《獨立宣言》有些怪異。他審視自己,同時審視社會:他的付出與努力,究竟能獲得什麼?不管是好是壞,能否成功?這對於人類在命運的泥潭裡掙扎、沉淪、每天都心力交瘁的,不可能不會有這樣的想法,這才體現克裡斯的理性,他並不會盲目行動,他的行動力蘊含著理性的成分這是成功者具備條件之一。

2、克裡斯機智靈活

a、克裡斯積極尋求幫助讓獲得了對他非常有利的求職信息

他請教那個股票經紀人,從他那裡了解做股票經紀人具備的條件,讓他能夠正確了解對方,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的能力,從中找到了自己奮鬥的方向和目標。



b、克裡斯會創造一切機會吸引主管和用戶的注意從而業績一路攀升

還刻意的讓投資公司主管知道自己精通數字,懂得為人處事之道。當然光有聰明還不夠,還需要勤奮,因為在半年後留用需要用業績說話。他為了能接兒子放學,爭分奪秒的聯繫業務。他還利用帶兒子的時間去拜訪客戶,贏得客戶的讚賞和認可,業績也不斷攀升。他不斷地向他人請教問題,解決客戶的問題。做到所言非虛,這也是他獲得成功的一個必備條件。



幸福其實早就敲門了,只是藏在瑣碎的苦難中,貌似不存在。轉機就在他詢問那位經紀人兩個問題,之後的一切行動都是他命運被改寫的契機。所以當很多機會橫在面前時,能否把握住很關鍵。

3、對兒子的深情和兒子對他無條件的愛和信任是他發奮努力的主要動力

在克裡斯心裡,兒子是他的精神財富,再怎麼艱難困苦,只要兒子在身邊,他就擁有智慧,擁有力量。在妻子離開時他選擇兒子,不管生活多麼艱苦,他都儘可能滿足兒子小願望讓兒子開心快樂,作為父親他是稱職的。看到兒子開心的笑容他也會心的笑了。讓我們看了這個鏡頭都會感受到克裡斯父子在苦難中難得的溫情時刻,足以令人動容。



影片結尾,克裡斯「滿臉辛福」地牽著兒子的手,一邊談論著叢林之王是誰,一邊走在街頭,一個西裝革履的黑人男子與他們擦肩而過(這位男子就是克裡斯扮演的原型-美國著名的投資專家),這時克裡斯轉過臉來燦爛一笑,仿佛在說:這個富有的傢伙就是「我」了

不得不說,這個鏡頭意味深長。


克裡斯的幸福密碼是源自於他的: 樂觀豁達、機智靈活,自信堅持。克裡斯用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只要你相信自己,善於動腦並付諸行動,目標一定會實現的。

二、苦難的生存環境磨練了克裡斯的意志,自強不息的品質成為他走向幸福的階梯


1、苦難是否是成功之母?

溫德爾·菲利普斯: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苦難是成功之母嗎?

隨之劇情發展,克裡斯的簡直可以用「背」來形容,黴運連連:

40歲的克裡斯作為一名推銷員,每天提著很重的掃描儀穿梭於大街小巷,他的任務是每月最少賣3臺,才能夠支付他兒子的學費和房租,以及車窗的罰單。這種掃描儀太貴,所以他很久都沒有賣出去一臺了。誰能理解他每次被拒絕後的鬱悶。他的妻子也幹著兩份工作,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疲憊不堪,他們的矛盾不斷。雖然克裡斯塌實肯幹,但生活依舊是窘迫的,最終他的妻子不堪重負,離開了他們父子倆。



影片中的克裡斯每一個為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場面讓人為之動容。一邊是艱難的生活處境,一邊是為生活而自強不息。讓我們從克裡斯身上認識自己,不因為他人的輕視而自暴自棄,哪怕極端惡劣的情況下也要竭盡全力的去奮鬥,堅韌不拔地向幸福靠近。

2、保持對世界的野心,幸福會悄然而至

克裡斯的夢想是成為股票經紀人,很多人嘲笑他痴人說夢,他妻子對他的夢想嗤之以鼻。當然從他們夫妻每天為生活奔波,為了還款連接送還是的時間都沒有,這樣窮困潦倒的男人要實現這個夢想確實難,但他說過:如果你有夢想的話,一定要去捍衛它。這個夢想深深的紮根在克裡斯的內心。當目標還沒有實現前,自己的一切行為和想法在外人看來都是痴人說夢。這都不重要,只有自己堅定信念並為之努力就可以。



太多的人,在糾結痛苦中,也開始質疑自己的夢想,怕實現不了,怕為夢想放棄現在穩定的一切,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直到最後,懷疑這是自己的一種執念,痛苦地選擇了放棄。

克裡斯知道實現夢想很難,那麼他實現夢想第一步就是:捍衛夢想。

這多少有悲觀壯烈和戰鬥的色彩,但為了實現夢想,給那些質疑他的人以反擊,與其說是與那些人戰鬥,不如說是自我的較量,最終把夢想抓牢手中實現它。這是一場持久戰,或許需要用一生的時間。

他們公司每半年招20個實習生,而最終只能留下一個,這不是他最擔心的,而他首要克服半年實習期沒有收入。對於他來說在夢想還沒到來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死磕到底。

馬雲說,今天會很殘酷,明天會很殘酷,後天會很美好,但大部分人會死在明天晚上。

浮躁的社會,浮躁的我們,對實現夢想越來越沒有耐心。

今天我可以很努力,明天我也繼續努力,但明天夢想還沒有到來,於是我不想再浪費時間了,要實現夢想太難了,我等不到那天了還是放棄吧。於是我把夢想留在了明晚,獨自離開了。

到了最後才明白,那些實現夢想的人就是比你多堅持了一天。

三、幸福不停留在幻想和瞎忙,想要擁有幸福,從2點做起

1、具有執行力,才會去追求幸福

克裡斯在實習期沒有工資,房東又苦苦相逼,最後把他們趕出出租房,他們父子倆徹底」無家可歸「,只能去收容所,有人插隊他們再次流落街頭,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在地鐵站的衛生間裡過夜,他兒子沉沉睡去後克裡斯流下了淚水,讓我看到了他的自責、無辜、傷心、不甘以及無地自容,在兒子面前他時刻扮演者幽默,達觀、智慧,但是這樣拮据的生存環境使人置身種種難以想像的境地。

他要養活自己和兒子,還要維修失而復得但是已經損壞的掃描儀,萬般無奈下去賣血,這時他 的眼裡卻閃爍著不屈的光芒,人精神境界的高低,根本性地決定著人生存環境。走投無路時人只能選擇最本能手段。

在克裡斯成功申請到這份投資公司的實習工作後的六個月裡,沒有生活來源,這也是克裡斯最為窘迫和艱難的時期。在實習期間,他被安排做雜活,像極了剛入職場的年輕人,毫不起眼。但是他不自輕自賤,反而更加賣力的工作。為了節約時間,他每天早早就到公司,一直撥打電話聯繫業務。為了避免上廁所,他一整天不喝一口水。在和兒子顛沛流離的生活中,他不忘記看書學習,利用一切碎片化時間,最終在面試考核中脫穎而出。當他實習結束後經理通知他被正式錄用了,那時他流下了幸福的淚水,因為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一路走來的艱辛,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



生存就是硬道理。

沒有奮鬥的人生是枯燥的,就像受了潮的火柴,任你怎樣摩擦都燃不了幸福的星火。通往幸福的道路,步步荊棘,處處障礙,每一步都要付出努力。

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霍金,他那敢於挑戰的精神,令人不得不佩服,但他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困難重重。精神上的磨難,肢體上的劇痛,給他的生活帶來了不便,然而卻絲毫未磨滅他對生活的樂觀。歷經千辛萬苦的他,終於贏得了掌聲和鮮花。沒有堅實的意志支撐霍金去奮鬥,要想取得成功無疑是痴人說夢。

曾有段時間,我對現實感到迷茫,也對未來感到迷茫,甚至對過去的自己感到無奈,無聲的沉默與沉重的壓抑,令我度日如年。臨近深夜的我站在窗邊,靜靜聆聽夜的美好,慢慢思索我未來的方向。

張嘉佳曾在書中說到: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上帝會讓你付出代價,,但最後這個完整的自己,就是上帝還給你的利息。但在這期間你須拿出全部精力,努力拼搏,開闊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我頓時明白了此刻自己奮鬥的目標,不在迷惘。我打開了布滿灰塵的書,認認真真地讀了起來,儘管如今我奮鬥得太少,但我相信只要朝著 這個方向 繼續努力,繼續堅持奮鬥。總有一天,它將成為我永遠驕傲的回憶,正所謂風雨之後,總會見彩虹。

2、具備共情力,才會感知幸福的味道

在克裡斯身上我們可以用很多詞來形容:人要倒黴喝水都塞牙","屋漏偏逢連陰雨",應時應景。

電影慣用的橋段就是要在主人公陷入極端絕境時柳暗花明,山窮水復,讓克裡斯苦盡甘來,我們看著終於可以舒一口氣。那就是克裡斯在20名實習生中脫穎而出,成為投資公司一名經紀人,覺得克裡斯是心安理得的,一方面源於我們覺得克裡斯獲得成功是意料之中的事,另一方面克裡斯經歷了無數苦難後應該享有這份果實,這符合了大眾的心理預期。他有一個可愛的動作,在人潮洶湧的大街上他雙手舉在嘴邊,舉起雙手猛拍巴掌,用來表達他此刻複雜的心情,既有欣喜又五味雜陳。接兒子放學時抱起兒子親吻,最後喜極而泣——幸福真的來敲他的門了。我們看到這些內心感覺溫暖而快樂,並由衷的祝賀他。

小時候我們受委屈難過時可能會大聲哭喊以尋求父母撫摸安慰;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心智的成熟,面對學業,事業或是生活的壓力,我們學會了隱藏內心的傷痛。最難過的時候也只是同閨蜜或好哥們傾訴。

以上,無論是大哭還是傾訴,都是我們用來宣洩情感並且企圖被理解的途徑或手段;無論是父母亦或是閨蜜死黨,都是長期陪伴我們身邊,是了解我們心中最真切感受的人。但對生活在這個充滿焦慮與緊張的快時代的我們來說,這批人畢竟是及其珍貴少數。因此,為了我們能更好地在這充滿競爭力的「動物世界」活下去,了解並掌握這項技能就顯得很有必要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學習這項技能呢?

答案是:設身處地,全神貫注以及感同身受。

設身處地就是要懂得換位思考,這樣人與人相處起來就會輕鬆自在,也能獲得別人的認同感。就像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奮戰在前沿,雖然我們普通老百姓不能為他們做什麼事情,但他們也是血肉之軀,每天工作那麼長時間,站著都能睡著,我們或許不認識他們,但也會心疼,希望疫情早點結束,他們健康的歸來。相比之下,我們幸福太多,除了在家不能出門外,做什麼都是自由的。這樣我們還有什麼不能滿足,這就是目前最大的幸福。

全文總結:影片中,我們看到克裡斯無論生活多麼艱難,他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為了實現自己股票經紀人的目標他克服重重困難,用自己機智的頭腦贏得老闆和客戶的信任;認準了目標後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積累曾經失敗的經驗教訓,最終成立自己的公司,真正的從窮苦潦倒到實現財富自由。這就是克裡斯為我們普通人樹立的榜樣,如果人生中遇到類似的困難也只是暫時的,最終幸福之門一定會敲響的。

相關焦點

  • 《當幸福來敲門》:追求幸福的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上
    2006年《當幸福來敲門》一經上映,不僅摘得了當年聖誕檔期的北美票房冠軍,更是在全球範圍內狂攬3.07億美元的票房,飾演男主的威爾·史密斯同樣憑藉此片入圍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這部影片以上世紀的美國投資家克裡斯·加納創業經歷為原型。影片的情節緊湊,讓人看著不免會感到壓抑。
  • 《當幸福來敲門》:與其仰望別人的幸福,不如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這就是影片《當幸福來敲門》主人公克裡斯·加德納的生活現狀,一個中年單親父親的無助和壓力,體現的淋漓盡致。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自美國著名黑人投資家克裡斯·加德納的真實生活寫照。他所經歷的一切艱難歲月足以摧毀一個中年男人的意志力,可這一切都沒有讓他放棄追求幸福。在一次次打擊,一次次失望中,甚至有時會質疑自己「當初的選擇對了嗎」?
  • 電影 |《當幸福來敲門》
    是的,它是出自於《當幸福來敲門》中的經典臺詞。小編今日推薦,就是這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當幸福來敲門》該片取材於真實故事,原型人物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裡斯·加德納。這是一部有關於奮鬥、追夢、父愛、責任的優秀影片。影片講述了克裡斯·加德納是一位黑人男青年,靠做推銷來養活孩子老婆。在後來,克裡斯·加德納丟掉了工作,妻子也因為受不了長期的貧困生活離家出走了。
  • 光來了,幸福就來敲門了,勵志影片《當幸福來敲門》
    人可以有多不幸,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爸爸實現人生逆襲的故事。勵志的電影片子有很多,但確實在這部片子裡威爾史密斯打動到了人的內心深處,他的兒子也是這部片子的看點。兒子和爸爸在生活裡是不可分割的,兒子是爸爸的精神支柱,爸爸就是兒子全部的依靠,兒子不無理取鬧,不給爸爸添煩惱,始終如一的崇拜和愛著爸爸。
  • 《當幸福來敲門》正在熱映中 影院開門幸福敲門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海報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好萊塢經典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加入院線復映片單,已於7月20日上映,與全國影院同步復工上映,為期盼已久的全國觀眾和影院拉開「影院開門,幸福敲門」的觀影序幕
  • 心懷信念,追求幸福——淺析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主人公和許多80後的大學畢業生不同,為了節省時間,上班時候不喝水來避免上廁所,以瘋狂的速度來給客戶打電話,打完一個直接掛掉就打下一個電話。白天主人公忍受著被一次次拒絕的失望,大人需要面帶著微笑在公司和客戶之間忙。回到家,則要帶著兒子穿過很髒的過道,並且忍受著房東的瘋狂。最後交不起房租,便在街頭流浪。朋友曾經告訴我一個故事,讓我每次想到都覺得很恐怖。
  •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能讓你主動追求幸福的動力是什麼?
    但我們還是會像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的克裡斯一般,努力堅強的生活著、奮鬥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講述克裡斯身處艱難的困境,婚姻破裂主動敲門來找你嗎?,在追求幸福的路上,他已經經歷了太多艱辛,依然堅持了下來,除了要給兒子幸福生活還要以身作則。
  • 《當幸福來敲門》追求幸福
    「幸福」!似乎在我們的印象裡,幸福就代表了愛情,我第一次也是這麼想的,但當我看完時,才真正體會到「幸福」的含義!電影的開始便提到了《獨立宣言》,說到了裡面的——追求幸福,這是每個人的權利。 電影中的主人公正是踐行了這一宣言的公民!看完故事之後,不知你是否想過問一下自己,當幸福來臨之時,我能否抓住身邊的幸福?你有沒有電影裡主人公那種對幸福執著的追求和對自己人生堅定的信念?
  • 《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你幸福所以我幸福
    而《當幸福來敲門》卻是描寫了美國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命運,小人物對於生活的體驗與感受,以及對於夢想與幸福的執著追求,其中更多的是普通人所共同經歷過的酸甜苦辣、冷暖人生。  《阿甘正傳》就像是一張波瀾壯闊的風情畫,而《當幸福來敲門》更像是一部細膩厚重的大頭書。
  • 繼《幸福來敲門》之後的《幸福還會來敲門》
    幾年前利用暑假時間看了由馬進導演,蔣雯麗、孫淳領銜主演的家庭倫理劇《幸福來敲門》,至今故事情節印象深刻。劇中由蔣雯麗飾演的劇院化妝師江路 ,漂亮能幹,36歲孑然一身,與孫淳飾演的中年喪妻帶兩個孩子的攝影師宋宇生結婚後,儘管繼子、繼女對她充滿戒備,但經過不懈努力,漸漸贏得了兩個孩子對她的認可和接受。這部電視劇表達了當今社會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給觀眾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 《當幸福來敲門》:幸福本質是受罪,苦難方顯幸福可貴
    2006年,《當幸福來敲門》上映,惹哭一群被生活折磨的人,07年遂被推上經典寶座。2019年,在數不勝數主打勵志溫馨向的電影中,《當幸福來敲門》仍然是經典中的經典。無論長江後浪如何推敲,無法撼動「幸福」地位,提及這部,重溫千百遍依舊是讚不絕口。有人說,心煩氣躁的時候看一看,能夠獲得些許平復焦躁的力量。
  • 《當幸福來敲門》|淺析幸福的四重屬性
    這部影片,自己一直沒有觀看,原因:自己曾誤認為它是個「雞湯型」影片。但是,觀影后卻發現《當幸福來敲門》非但沒有故意刻畫的情節,反而充分還原了大部分中年人的生活現狀:一地雞毛。影片中,每一個片段,仿佛都能讓人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是你,是我或者是他!
  • 《當幸福來敲門》正在熱映中 拉開「影院開門幸福敲門」觀影序幕
    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好萊塢經典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加入院線復映片單,已於7月20日上映,與全國影院同步復工上映,為期盼已久的全國觀眾和影院拉開「影院開門,幸福敲門」的觀影序幕。火線復映的《當幸福來敲門》作為備受期待的口碑佳作,電影從逆境中尋找希望,努力拼搏的主題與觀眾在疫情時期對希望和幸福生活追求的高度契合,「影院開門,幸福敲門」的期待感吸引了進入影院觀影的觀眾,復工當天上座率在同期上映及復映的電影中有著不俗表現。
  • 《當幸福來敲門》奮鬥就是幸福
    就像很多人所講,看到「當幸福來敲門」的標題就可以直白地猜到結局,這部電影的確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勵志片。 在你以為會又一次被雞湯給油膩到時,觀看後卻感到驚喜和意外,甚至是震撼。 主人公到處為生活奔波的情景,正是無數小人物為生活所努力的縮影。
  • 重溫《當幸福來敲門》,原來幸福就在身邊
    今天重溫了《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有感而發,《當幸福來敲門》向我們演繹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股市交易員「克裡斯迦納」生活窮愁潦倒,為了養活妻子與兒子克裡斯整天在醫院裡賣掃描儀。後來,聽說迪安維特公司正在招聘精明的股市經紀人。
  • 影視推薦ll《當幸福來敲門》
    他仍然努力工作,兒子是他的力量。他看了所有的眼睛,和兒子一起躲在地鐵站的公廁裡,住在教堂的避難所裡……他堅信幸福會在明天到來。在經歷了各種不幸事件之後,影片的主人公從未放棄自己的理想,也不認為自己做不到。要想成功,首先要堅信自己能做到,就像他對兒子說的那樣:「永遠不要讓別人告訴你,你不能成為一個人才,即使我不行,如果你有夢想,就要保護它。」幸福與夢想密不可分,除了現實中我們擁有的一切,有時候,幸福也隱藏在每個人心中等待:為了生活的約定,為了事業的夢想,為了一段逝去的愛情。只要我們有力量去追求,我們都有機會去捕捉幸福。
  • 《幸福還會來敲門》官宣定檔 聶遠吳謹言詮釋幸福定義
    海報中,主角們巧妙融於風景宜人的戶外,盡顯當下大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引發觀眾期待。群像海報初露角色端倪 主演陣容引期待《幸福還會來敲門》該劇講述了醫生黃自立(聶遠 飾)在經歷愛情與事業雙重打擊後,意外成為民警方言(吳謹言 飾)的幫扶對象,在方言的幫助下重拾信心走出低谷,再次追求幸福,最終贏得了美好的人生的故事。
  • 一個關於追求幸福的故事,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高分電影當《當幸福來敲門》。電影是根據真實人物改編的,雖然故事情節上稍有改動,但並不影響整部電影劇情的主線,而影片中男主的美國夢也深深的打動了每個人,畢竟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 堅守夢想,善待苦難︱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當幸福來敲門》是由加布裡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等主演的美國電影。清晨,我翻出《當幸福來敲門》這部片子,默默開始看。 電影裡沒有漂亮的演員,沒有花哨的剪輯,也沒有精彩的配樂……但是卻有一個好故事,一個足以令我坐在電腦面前看完並為之感動的好故事。 《當幸福來敲門》,聽名字,我以為又是一塊荒誕的餡餅,不偏不倚地砸在那裡。可是看完了之後,我才發現,克裡斯的成就裡面寫滿了奮鬥,那種精神帶給我們的卻不僅僅是悸動,那種震撼是一種力量。
  •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只要不斷向前追求幸福,幸福遲早會來敲門
    當知道《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真實故事時,心裡咯噔一下,無比的揪心。故事發生在美國經濟大危機的年代,滿街都是失業人群,甚至逼不得已成為了流浪漢餓昏在街邊,對於一個有家庭的男人來說,這已然成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