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唐代就有採用民間傳統工藝釀酒的作坊。宋代以來,釀造業逐步發展。民國時期,私營釀造已有相當規模。而農家自釀糯米紅酒更為普遍,幾乎家家戶戶都可自釀。「尤溪紅」——傳統釀酒主要是釀製以糯米為原料的黃酒,尤溪人因其酒色呈暗紅色稱之為紅酒。
在尤溪,立冬過後家家戶戶便開始準備釀造紅酒糯米和紅粬成2:1的比例,1鬥(10升)糯米,5升紅粬,兌21斤山泉水。選釀酒時間:古人認為開始釀酒的日子也要精心選擇,否則釀出的酒容易變酸。在民間,關於釀酒擇日,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造酒宜忌》——「甲乙造酒清如鏡,丙丁二日似醋形。戊己似泥壬癸淡,庚日清來辛日酸。」
第一階段將浸泡後的糯米瀝乾水分,倒入大木甑裡,約半甑子,不可一次倒滿,大火蒸20分鐘,待木甑子裡的糯米呈透明狀後,再往木甑子裡添加一些糯米,層層疊加,至蒸滿並蒸熟一甑子,經過蒸煮的糯米,使澱粉受熱吸水糊化,更利於發酵。
待到25天左右,糯米飯和紅粬化成泥狀,沉澱在酒缸底,缸裡的酒水會變得清澈。這時用塑料薄膜和草紙封口後再蓋上木頭蓋子,靜置5個月左右。
每年立冬後開始釀酒工作,等到第二年清明過後抽酒,密封,再窖藏,這樣釀酒工作才算真正完成。
米酒又稱月子酒(尤溪人稱紅酒,系紅曲釀造)。紅酒具有酒度適中、口味獨特、營養豐富的特點,是一種食療、藥療及佐料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特殊種酒。
尤溪紅營養價值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胺基酸、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還含有多種有機酸、酯類物質及礦質元素,完全具備了「含多種胺基酸,發熱量高,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這三項認定營養食品的必要條件。隨著存放時間的加長,胺基酸的含量會大量增加,酒味越香醇濃鬱,尤溪產婦坐月子期間,必定要飲用此家釀紅酒。
尤溪紅酒特點具有酒度高、糖度低和酒色紅豔泛綠、酒香濃鬱、酒味醇厚濃冽等特點,飲後餘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