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碗薑湯面,一份炸排骨」,「一碗薑湯面,一份炒糕,一份豬肝」,「三碗薑湯面,一碗小排面,兩碗三鮮面」……
小友飯店的點菜聲,從進門的那一刻就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當東海的風夾雜著海水的溼氣侵入身體中,當鮮美的海鮮與溼寒之氣在舌尖相遇,驅寒細無聲的姜,變成了臨海人的日常味道。一碗薑湯面,在當地人的「味覺記憶」中生根發芽。
//
一碗麵,三代人
是家的味道
在尤溪鎮主街上,有一家臨街飯館,門面不大,招牌隱於其中,掛著「小友飯店」幾個字,緊挨著店名的是一眼即可望到的飯館招牌菜——「特色薑湯面」。
這家義城路邊開了十多年的小飯店,飯店老闆章小友及夫人,都是低調之人。清瘦、不善言辭,卻很耐心的章小友,負責前臺點菜結帳,性格開朗細心的夫人,在後廚忙著張羅。
「小友飯店」是以老闆章小友的名字命名的,但「特色薑湯面」是章家祖傳的手藝。
「從我爺爺那輩開始就做薑湯面,爺爺傳給爸爸,我打小看著爸爸做。」這一碗麵,伴隨著他的童年、少年、青年時代,這一縷薑汁香氣,成了他生活的底蘊。
「其實沒刻意去學,就是看得多了,一些步驟就記在心裡了,自然而然也會做了。」
現在店裡來的基本都是老食客,他們總會感嘆面還是原來的味道,這麼多年沒變過。這來往食客,在四季的時光裡更迭,總有一碗薑湯熨燙服帖。
//
臨海——上海——臨海
說起小友的廚師生涯,應當追溯到他的青年時代。
「那時候我爸爸是鎮上食堂的廚師,從小在後廚幫廚,耳濡目染地對做飯炒菜瞭然於心。」在廚房長大,與食物為伴,小友也就更加了解食物的脾性,還有不可言傳的搭配技巧。
小友說,當年尤溪鎮上的食堂,父親是一把好手,讓原本鮮有人至的食堂成為鎮上人心中的家庭餐廳,他父親也在鎮上遠近聞名。
然而成年之後的小友,沒有成為父親的「掌廚接班人」,去了工廠上班,成為一名工人,穩定但乏味。幼時柴米油鹽醬的搭配,炒菜時冒起的旺火,這些帶著香味的場面始終在他的腦海中縈繞,這讓原本的工廠安穩日子埋下了躁動的想法。最終他離開了工廠,在鎮上的菜場裡開了一家滷味店。
雖然看似單一的滷味店,卻很考驗手藝,這也之後小友前往外鄉開店留下了諸多的經驗。
同樣因為這一份恰到好處的滷味,讓一眾尤溪人惦念難忘。當偉星決定前往上海拓展市場,另開一家上海分廠時,小友一方面看到了商機,一方面也有眾多臨海老鄉跟著工廠一同前往,這「家鄉味道」的製造者,便與偉星工廠一同來到了另一座城市,開起了台州小炒餐廳。
也許在陌生的城市,這一份家鄉滋味,讓許多人在倍感孤獨時心有歸依。當時的餐廳生意很好,飯店裡的食客紛紛點讚。數年後,許是對家鄉的懷念,還有諸多競爭,讓他的飯店生意漸漸不如從前,讓他萌生了離開的念頭 。
這一次,他選擇離開上海,再次回到臨海,夫妻倆在自己家中,開起了這家餐廳。之前的餐廳經驗,還有自小的廚師素養,讓「小友飯店」成為尤溪人的舌尖日常。而那一碗特色薑湯面,也成為店裡的特色招牌,遠近聞名,慕名而來的食客絡繹不絕。
//
選材苛,用料足,吃飽吃好
豬肉、荷包蛋、小青菜、蝦幹、梅乾菜、香菇、豆腐皮、茭白、鹹菜……肉與蛋白的脂香、蔬菜的脆嫩、海鮮的鮮甜,各種味道的完美融合,再加上麵條的爽滑與薑汁的辛辣醇厚,很少有人能「單純」地夾起麵條瀑布,數十種配料與麵條「糾纏」在一起,讓人大呼過癮。
用幹蝦仁和諸多食材爆炒,香!
「我們的薑汁是本地姜榨出來的原汁薑汁,一瓶只能燒三碗薑湯面,要保證湯底的姜味。」原本靦腆的夫婦倆在說起薑湯面時,突然就打開了「話匣子」。飯店有固定的薑汁採購處,還有本地農戶種的配料蔬菜,食材新鮮安全是不用說的。
薑湯面的配料得先用油爆炒,蝦仁、梅乾菜、茭白、肉絲、黃花菜等鮮香的食材在油鍋裡翻騰,一股濃香從後廚飄到前店。再注入薑汁和湯底,下面,快手端上桌,一氣呵成。
小友說,他曾去過許多地方品嘗薑湯面,總是覺得不好吃,細究其因,用料不夠豐富,薑汁味道淡,也嘗不出特別的味道。正是這一碗薑湯面,讓許多人從椒江、路橋、黃巖甚至更遠的地方駕車而來,只為一嘗質樸美味。
「這麼一大碗!」很多第一次來小友飯店的人,著實被這分量震驚了。這紮實的分量從以前延續到現在。從前鎮上村裡體力勞動者多,一頓飯吃不飽,幹活都不得勁,一碗小友家的薑湯面下肚,方可心滿意足。不過換到現在,這大號碗的料足味鮮的薑湯面兩人分食最佳。
不只是薑湯面,三鮮面、小排面、炒年糕……每一份美味,都是小友夫婦的淳樸之心。
//
兩層樓,十張桌,沒有菜單
一樓八張四人桌,多是獨自或者三兩人一起點碗面炒個菜,若是遇上來的人多,也免不了拼座。二樓是放著兩張大圓桌,且充當包廂的作用,讓一大家子或者組團來的食客可以齊齊落座。
與許多飯店不同,小友飯店沒有菜單,然而許多常來的食客對店裡的菜單和價格心知肚明:「老闆,兩碗薑湯面,36塊已經轉好了。」
因為常來,早有一份菜單留在大家心裡。
一樓點單臺前是冰櫃,放著當天購買的食材。雖然薑湯面是店裡的招牌,但這裡的炒菜上座率也很高。小友說,魚頭和炸排骨,也是店裡的招牌菜,要是哪桌點炒菜,基本都是每桌一份。
通往廚房有個小過道,放著中午客人吃完還沒來得及清洗的疊得高高的面碗,這已經是第三波了。
「其實沒啥特別手藝,就是祖上傳下來的配方,別偷工減料,把客人當自己家人,做一碗麵給他們吃,讓他們吃飽吃好……」小友夫婦不善言辭,輕描淡寫間說出了一家飯店經營已久的關鍵所在。
他們與食客之間的交流,大抵藏在食物裡,在歲月中,在餐桌上,細品方可感知其中滋味……
●
【吃貨推薦】
薑湯面
小排面
炒年糕
炸排骨
燒魚頭
滷豬肝
【營業時間】
10:30—14:30
16:30—21:00
【店鋪地址】
臨海市尤溪鎮義城路239號
【光碟tip】
面類、炒糕分量較大
飯量小的女生可以兩人點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