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不用講大家都知道,莎士比亞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光被改編成電影就多達7個版本,從1936到2013橫跨幾十年。這裡主要說的是1968年和1996年版本的。不為別的,忘了小編的顏值狗屬性嗎?
兩個版本中一個被公認譽為最美朱麗葉,還有一個可是帥帥的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啊!
1968年飾演朱麗葉的是奧麗維婭·赫西,她當時參演的時候正17歲少女綻放最美的時刻。許多人多說如果要評選最適合演公主的人,能與奧黛麗·赫本抗衡的唯一的人或許就是奧麗維婭·赫西。
她有一種發自本真的純稚又精雕細琢的美感,看到她和羅密歐夜間私會就想像羅密歐一樣驚嘆一句,黑暗中的珠寶!其實當中男主的表現也很不錯,兩個人完全演出了兩個熱戀中的少男少女感。和現在強行演少女的大媽不同。
咳咳,總之這個由佛朗哥·澤菲雷裡導演的版本,自問世以來就一直被視為典範之作,在亞洲國際特別是日本和韓國受到特別的歡迎。人們看到了一個完美的朱麗葉,她純真、優雅、神秘,兼具東西方之美並願意衝破一切禮教的束縛。相信莎士比亞在天有靈知道自己的作品被如此還原,也會覺得欣慰吧。1996年的版本由巴茲·魯赫曼導演,將故事的背景從義大利古城換到了更現代一點的美國。羅密歐由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飾演。
顏值上是不用說了,年輕的小李子迷倒了多少人。不過硬是要比或者想看的話,個人還是更喜歡也更推薦68年的吧。一直只是聽過故事,畢竟不論想還是不想,總有各種致敬安利。
之所以決定自己看《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因為偶然在一個動畫《輕音少女》中看到演戲劇的時候表演了這個橋段,被句子所吸引。
「Oh Romeo,Romeo!Why are you called Romeo?Deny your father and refuse your name,or if you will not,swear to be my love and i'll no longer be a Capulet。」
羅密歐啊,羅密歐!為什麼你偏偏是羅密歐呢?拋棄你的名與姓,如果你不願意,那麼只要你宣誓成為我的愛人,那麼我將不再姓凱普萊特。
語言簡明、形象、生動,音韻和諧,表現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同時使一段段獨白、對白充滿詩意。
一見鍾情式的愛情,莎士比亞在《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劇作裡表現地淋漓盡致,只可惜,這一曲愛情悲歌悲痛地近乎讓人惋惜。
我們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同樣是被家庭阻止的愛情,同樣是殉情式的結局。被稱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生雖不能長相守,死能同穴魂亦安。躁動的青春、鮮活的生命、年輕的身體、少女的酥胸, 共同編織了一曲美若天仙、宛如油畫的悲情輓歌。
時間已漸漸過去,近50個春秋過去,赫西從少女到阿姨,時光荏苒,氣質依舊。年華易老,芳容猶在。
雖然小李子……
好在還有影像這種東西記錄下了他們的容顏,在那裡他們永遠活在青春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