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這裡有提升你幸福感的一切
今天這期推送,我總結了自己最近提升幸福感的花費、看過的熱門展覽和電影,後勁十足的紀錄片、北京小眾去處,以及讓我心動的詩集,最後還有福利,願你閱後快樂。
PS:為了避免有人誤會,我還是多說一句,文中不含廣告。
雖然購買過程有點波折,但還是得承認,家用氣泡水機是我近來提升幸福感的一筆花費。
給和我一樣喜歡喝氣泡水,希望找到比整箱買氣泡水更便宜的解決方案的同學,推薦sodastream氣泡水機,從此你可以在家自製氣泡水了。
有了它後,我每天喝氣泡水方便N多。我只需要準備冷水,倒入水瓶中,按壓打氣就可以。不到10秒就可以get一大瓶蘇打水,如果是長期用的話,成本平攤下來應該是比買巴黎水便宜噠。它是不插電使用的,氣瓶用完需要更換。
一般是按壓2到4次,我喜歡氣足,會按壓4到5次,口感和買的蘇打水基本沒差。我買的sodastream只能直接給白水打氣,不能直接給飲料比如果汁打氣。
有了氣泡水機之後,我還挺愛倒騰果汁氣泡飲料的。
我之前在微博寫的「一口下去,快樂升天」的飲料配方👆 hhh
play
我買的型號是play👆,但我更推薦大家考慮crytstal型號👇,原因我後面會說。
crytstal
其實做氣泡水機的品牌挺多的,價格從一兩百到上千都有。我自己之所以選sodastream,直接原因是我喜歡的一位豆瓣友鄰,在寫到去年提升她幸福感的產品裡提名了sodastream氣泡水機。我在知乎又查了下網友對氣泡水機的評價,發現sodastream是個老品牌,據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氣泡水機品牌,口碑不錯,就去入了。
sodastream在國內比較方便買到的型號主要是crystal、play、spirit。因為我想買通體白色款,就衝著顏值選了play。到貨後,我略後悔沒買更高端的型號crystal。
因為crystal附送的水瓶是玻璃瓶👆,而play和spirit送的水瓶是塑料瓶。塑料瓶是有使用壽命的,比如我收到的瓶子,有一瓶瓶身上,寫的是用到2022年。到期後,還需重新購買。如果直接crystal款,送的是玻璃瓶,以後可以長久用下去,不需要更換。而且crystal配件質量估計也會更好。
crytstal
我是在淘寶買的,當時買play款價格是980,現在再看,漲到了1080。
我也在亞馬遜幫你查了下,亞馬遜上目前沒有play款,比play稍微老一點的型號也就是source款賣484元,crystal款只要801,我本來覺得,這加上郵費也還是比淘寶便宜啊。
但當我仔細讀了一下說明後,發現亞馬遜賣的機器裡不含氣瓶,氣瓶得另外買,而氣瓶在亞馬遜賣700多🤣。這樣算下來,可能還是淘寶買更划算。
但我在淘寶買的那家,我收到的機器機身上的sodasteam標籤貼歪了(我把它扶正了,😂)。送的塑料水瓶中有一個是過期的😂(瓶身上的德文,寫的是在2017年之前使用),我找了店家,店家很快重新給我寄了新水瓶。
雖然機器本身,用起來沒啥問題,質感也OK,但這種小bug連續出現兩個,會讓我有點擔心。我就不放我買的那家的連結了。
想買的同學,可以自己多渠道比較一下再選擇哈。
最近UCCA在辦「畢卡索-一個天才的誕生展」,朋友葉醬來北京出差,拉我一起去看了。(感謝葉醬請我看展嘻嘻嘻)展出的作品覆蓋畢卡索各個時期從兒時到少年到青壯年到晚年,一圈看完,對畢卡索的風格流變會有一個整體感受。我是非周末去的,也小排了下隊,人也不少。如果是周末,那估計人會很多。建議大家能非周末去還是非周末去吧,要不然可能會因為人潮影響體驗。
成人平日票是158。如果這價格讓你感覺吃力,又對畢卡索感興趣,也可以考慮在網上看畢卡索紀錄片,去書店看畫冊。對有心人來說,還是有低成本學習渠道的。
我比較喜歡畢卡索藍色和粉色時期的作品、對於他立體主義時期的作品,我不大看得明白。
在展覽中還設了圖書角,放了一些畢卡索畫冊和傳記,我看了一本《畢卡索:創造者與毀滅者》👇,其中講到畢卡索情愛經歷。
我看著看著,對畢卡索在感情中的自大狂妄、飛揚跋扈以及厭女症嘆為觀止。他在親密關係裡熱衷玩弄權力,享受被他人臣服。用這本書的豆瓣介紹上的話說:
「畢卡索作為創造者的一面是博大而光輝的,他豐富的創造力近乎神奇。而他作為毀滅者的一面卻是個悲劇,與他有關係的女人的命運都是那麼悲慘:第二個妻子、孫子、多年的情人特蕾絲先後自殺身亡,結髮妻子精神失常,《格爾尼卡》時期的情人、藝術伴侶朵拉瑪爾精神崩潰——這些只是曾經親近過他毀滅性性格的一部分人。有超乎人想像的大量證據說明畢卡索是個毀滅者。」
我也因此對唯一一位從畢卡索身邊離開的女性弗朗索瓦,充滿好奇,想看她寫的自傳《與畢卡索在一起的日子》,我在豆瓣搜到這本中文名叫《巨匠與情人》,但已絕版,不大好買到。
我覺得與其崇拜藝術家的才華,把自己奉獻給他人,不如正視自己身上的創造衝動,直接去做個藝術家,或者以藝術家的方式去生活。
我原來在微博上寫過一段話,想分享給你👇:
回顧最近看的展覽,有一個強烈的感覺是:
什麼是藝術家?
是特別有才華的人嗎?
坦白說,我看的藝術展覽越多,我越不這麼覺得。
我倒是越來越覺得,藝術家是那種對自我特別在意的人。
藝術家和非藝術家之間真正的分野不是才華,而是對自我的重視程度。
非藝術家也會畫畫、作曲、唱歌、寫字……但是他們不會覺得自己的作品有多大價值,不會珍而重之的對待。
都不要說作品了,往往在想法階段,他們就把自己給否定掉了。
而藝術家會把那些看上去再無聊再荒唐的想法付諸實踐。他們自我允許也自我尊重。
而藝術家這種對自我的珍重來自何處呢?
我在想。
不過或許比起知道理由,更重要的是允許自己如藝術家一般生活。就把那些狂野的想法化為現實吧。看看會發生什麼。
豆瓣評分:8.1
《蜘蛛俠·英雄遠徵》,我還蠻喜歡的,比預想中好看很多。打分的話,三星半到四星吧。當然很可能是因為我本身期待值並不高,抱著去看爆米花電影的心態。
結果看時發現,片子在規定動作之外,還有點走心和花樣。16歲少年小蜘蛛面對使命時的心理變化過程,展現地相對細膩可信。
(以下涉及輕微劇透)
有人說小蜘蛛都經歷過復聯洗禮了,怎麼還能如此兒女情長,不顧職責,但我覺得,他畢竟只是個高中生啊,連戀愛都沒談過,生活還沒怎麼開啟過,你就讓人家放棄正常生活,一門心思給你拯救世界,這才不符合人性吧。
你要讓一個人去拯救世界,你得先讓他愛上身邊人吧。真切地愛過才會勇敢地守護。他不是為一個空泛的「世界」這個詞戰鬥。他是在為他所愛的家人朋友戀人,為他所能感受到的活生生的人戰鬥。
而且,小蜘蛛面對職責時的選擇,其實也符合英雄神話故事裡常見模式——英雄聽到召喚,踏上徵途——內心動搖,放棄召喚,犯下錯誤——被激勵事件喚醒,再次接受召喚,彌補過失,完成使命。
我一直覺得,從未經歷過懷疑階段的信仰,其實是不那麼穩固的。經歷過懷疑動搖反思甚至背棄後,再次選擇的相信,會更牢固一些。
豆瓣評分:7.8
今年看過後勁最大,沒有之一的紀錄片是《發明家:矽谷大放血》。
在看片前,我已通過媒體報導,知道Theranos騙局,知道創始人伊莉莎白·霍爾姆斯是如何打著改革驗血方式,用指尖血來做200多項檢測,忽悠了一眾大佬,包括Tim Draper、默多克、基辛格、美國前秘書長舒爾茨、甲骨文CEO、沃爾瑪創始人等江湖上名頭響亮的大咖。
Theranos在圈錢幾個億後,被前員工舉報給了媒體和監管機構,記者深入調查後發現,Theranos所稱的指尖血檢測技術根本沒成熟到可以商用的地步。Theranos檢測血樣的方法居然是繼續給顧客抽靜脈血,然後用西門子等其他公司的商業儀器來測結果。
事情敗露後,Theranos估值從90億美元迅速歸零,創始人伊莉莎白·福爾摩斯也從炙手可熱的天才創業者變成警示矽谷的負面教材。
既然我已經知道故事走向,所以我最開始壓根沒有打算要看這個紀錄片。我當是是在找其他電影看時,陰差陽錯點開了這部。
結果,我看得超入迷。半夜一點多還強睜著睡意朦朧的雙眼,堅持要把這片看完再睡。
因為這片製造懸念的節奏很好。開頭介紹伊莉莎白·霍爾姆斯的方式,給我的感覺簡直像企業家正面宣傳片。也因此讓我格外好奇,看上去如此完美的創始人,如此令人振奮的企業願景,是怎麼變成泡沫呢。
我也很想知道,那些金光閃閃的大佬究竟是為什麼會相信伊莉莎白·霍爾姆斯這樣一個年輕女孩的創業計劃,一個接一個前赴後繼跳進坑裡。
要知道,美國前秘書長舒爾茨的親孫子泰勒就在Theranos實習。泰勒在發現Theranos的檢測技術不成熟到會危害用戶健康的程度,跟爺爺說了,舒爾茨居然選擇繼續相信伊莉莎白·霍爾姆斯而不是自己親孫子。
讓人很想仰天長問:「伊莉莎白·霍爾姆斯到底是有什麼蠱惑人心的能力啊?!」
如果不看這片,我對伊莉莎白的印象會是非常單薄的一個詞——「騙子創業者」,但看片過程讓我看到了一個多面的她。
她三餐都在公司解決,超久工作時長,中性嗓音;看人時幾乎不眨眼,眼神堅定,自帶誠懇buff;為了不用在穿衣上花時間思考,買了N件同款,每天穿一樣的衣服;還有雄辯口才,和賈伯斯一樣自帶超強現實扭曲立場。
她自有其特別之處。我相信投資過包括skype等多個企業的大牛投資者Tim Draper說的話,大意是,我給她投資不是因為她身上有天才少女創業的光環,而是因為她給我的感覺是那種會把自己一生投入到所做事業中去的人。她身上有那種勁頭。那是成功創業者身上會有的特質。我為那種特質而投資她。
至於為什麼伊莉莎白會製造出如此大的泡沫騙局。
片中通過放愛迪生當年發明白熾燈泡的經歷給了暗示。愛迪生當年做白熾燈研究,在還沒有成功時,就已經通過賄賂媒體對外宣布研發成功,之後繼續埋頭實驗,趕在露餡之前,攻破了技術難關。
伊莉莎白可能也想效仿愛迪生這套「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的方法,覺得自己先用虛的概念,把錢圈到、市場搶佔到,給產品研發爭取時間。
但伊莉莎白顯然玩脫了。她吹出來的這個泡沫,不僅浪擲了巨額金錢,還切實傷害了有血有肉的人——有病人因為Theranos的錯誤檢測延誤治療,有Theranos的骨幹技術員工不願糊弄造假,卻被邊緣化,後來抑鬱自殺。
那些曾經採訪過她,被她誠懇言語、奮鬥行為折服的記者,很迷惑,她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是在撒謊。如果知道,她怎麼能那麼鎮定。《財富》的記者就說,很希望能給她吃吐真劑,好了解她到底是怎麼想的。
片中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裡,對人們撒謊時行為的分析對我很有啟發。丹·艾瑞裡通過實驗證明,人如果相信自己是為了一個好的目的撒謊,那人在撒謊時,心理負擔會小,用測謊儀甚至測不出來ta在說謊。
也許伊莉莎白不是想要騙人,她是真的相信自己所做的這一切,雖然手段有問題,目的也是好的,是為了服務大眾。
看完,我百味雜陳。非常推薦你去看,因為這會讓我們在面對光環、權威時,多一份清醒。也讓人意識到,看似不可能戰勝的對象,其實也是可以戰勝的。
Theranos向舉報ta的員工比如泰勒,大肆施壓。泰勒父母幫泰勒支付了50多萬美元的訴訟費,甚至都在考慮要不要賣掉房子好支付律師費。知道後期媒體介入,大眾關注,逆轉了局勢,才讓泰勒不再被Theranos恐嚇,也讓Theranos得到了應有懲罰。
這片會讓人對自身對他人,人性中幽深陰暗的部分,多一些認知。讓人思考,謊言的限度在哪裡。愛迪生是以大發明家而不是騙子被記入歷史,和他雖然中間有撒謊,但最後成功發明出了新產品的結局有關。但這是否又是在「以成敗論英雄」呢。
片中,為Theranos製作廣告宣傳的總監說,我以為伊莉莎白是下一個賈伯斯,我以為我們是下一個蘋果。
這個世界需要狂想者,但不是每一個狂想著都有把狂想變成現實的能力。最終是天才,還是騙子,這當中是否也有一些機緣成分呢。這很複雜。
我喜歡這個片子也是因為它沒有止步於呈現對錯,而是讓你思考更混沌難言的現實。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10:00-20:00
給喜歡讀詩看詩買詩集的童鞋,推薦一個北京胡同裡的獨立書店:小眾書坊。
在其他書店,詩歌可能只佔一個書架的比重,在小眾書坊,四面書架都有詩集——詩歌是店內主營的書別,此外也有一些人文社科哲學類書。
店內也有茶和咖啡售賣,作為一個休息看書喝茶的場所也很不錯。聽店長說,書店還會經常會舉辦詩歌活動。
在小眾書坊裡,店主給我推薦了《入林記》這本書,說張二棍是當代詩人中公認寫得非常好的詩人。我當時聽到這個名字「二棍」,覺得這個詩人很個性阿,居然會給自己起這樣土氣的筆名😂
打開詩集,看到序言介紹他二十八歲開始寫詩,此前十八歲就進入地質隊做鑽工。我想,這可能是一位工人詩人,但他的詩好嗎?我心裡其實有疑問。
店主可能是看出了我的心思,推薦我去讀書中那首《在鄉下,神是樸素的》。
「在我的鄉下,神仙們坐在窮人的堂屋裡,接受了粗茶淡飯。
有年冬天,他們圍在清冷的香案上,分食著幾瓣烤紅薯,
而我小腳的祖母,不管他們是否樂意,
就端來一盆清水,擦洗每一張瓷質的臉。
然後,又為我揩淨烏黑的唇角
——呃,他們像是一群比我更小
更木訥的孩子,不懂得喊甜,也不懂喊冷。
在鄉下,
神,如此樸素。」
我被寥寥幾句詩,白描出來的場景,擊中了。在那個瞬間,我會有點想哭。詩歌裡的那種樸素溫柔和善意,讓我覺得安全,覺得被妥帖照顧。
當我一頁頁讀下去,我會覺得,張二棍的詩歌裡有普通人的靈魂,有那些被侮辱被損害被輕易遺忘的人的靈魂。他用詩歌記錄下那些靈魂無聲的吶喊。他落筆克制清潔,不渲染,只勾勒個剪影,那剪影裡有傷口的形狀。
有的詩,看得我好疼。
比如這首《礦工的葬禮》:
早就該死了
可是撐到現在,才死
腿早就被砸斷了
可輪椅又讓他,在塵世上
奔波了無數寒暑
老婆早嫁了,孩子在遠方
已長成監獄裡的愣頭青
只有老母親,一直陪著
仿佛上帝派來的天使
她越活,越年輕
在他三十歲時,洗衣服
在他四十歲時,給他餵飯
去年,還抱著哭泣的他
輕聲安慰。賠償款早就花完了
可他新添的肺病,眼疾
還得治一下
於是,她又把他
重新撫養了一遍
現在,他死了
在葬禮上
她孤獨地哭著
像極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女兒
他有的詩,會寫出微妙況味,比如我喜歡的這首《老大娘》:
大炕寬,大炕長
大炕睡個老大娘
太老了,就一個人
糊塗地活著
就羞澀地
把前些年
準備的壽衣
裡裡外外
又穿了一遍
仿佛出殯
也好像出嫁
最後這句,「仿佛出殯,也好像出嫁」,是神來之筆。
他寫的《奶奶,你叫苗什麼花》,會讓我想起我的奶奶。
我還是大字不識的時候
跟在你的身後,奶奶、奶奶
你的名字怎麼寫呀
你搓搓手,撿樹枝在地上
畫一朵什麼花,擦去
又畫下,一朵什麼花
又擦去,很羞澀
奶奶,我還是大字不識的時候
就不知道你苗什麼花
現在,我會寫很多字
可你的名字,我還是寫不下去
那種花,字典裡以後也不會有
奶奶,那種花
已經失傳了。奶奶
我也是畫下,又擦去。很慚愧
他的詩裡有鋒利如刃的思考:
「我是自己的爐
也是自己的渣
我是那個催促自己
添柴燒火,喊『煉』的人
也是那個失足,掉進爐火的人
來不及喊出一聲,『水』」
也有如水的沉默:
「我學會不動聲色地
埋葬溺水的親人。我和所有的水
沒有敵意」
他不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的詩人,他是見過暗夜洪流,領教過命運鐮刀的人,當這樣的他寫下:
「我躺在野地裡
種花幹什麼,鋤草幹什麼
誦經幹什麼,送葬幹什麼
閒情逸緻幹什麼
焦頭爛額幹什麼
心系蒼生幹什麼
大地沁涼,額頭溫暖
當羊群,緩緩從我身邊走過
我還害怕,人世間的鞭子和刀子
幹什麼」
我會覺得被安慰。總有些東西,雖柔弱無力,但是大過鞭子和刀子,它們會來溫暖我們彷徨失措的心。
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在所在的城市發現的小眾好玩去處,或是最近愛看的書、電影、電視劇、展覽…,總之啟發、點亮了你的東東。
我會選10位,每人送一本《入林記》詩集。
- END -
edited by 阿妮醬
商務合作 請聯繫郵箱
yakicreator@foxmail.com
或 微信:wuweiqu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