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的B站跨年晚會上,《涼宮春日的憂鬱》、《冰菓》等京阿尼名作的經典歌曲在舞臺上依次響起。節目的名稱,是《守護溫柔》。
對於不了解京阿尼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有些令人費解的名稱。為什麼一家動畫公司會被人以「溫柔」來形容?
京阿尼的溫柔可能得追溯到它的起源。
許多人或許不知道,如今享譽世界的京阿尼,最初是由一群家庭主婦辦起來的。
創始人名叫八田陽子,如今在網上找不到太多她的相關信息。
根據陽子的哥哥杉山卓在個人博客中的描述,「陽子從小就喜歡動畫,我當時在手塚治虫的動畫工作室『蟲production』工作,某天陽子跑來說『我也想做動畫』,於是就把她也介紹到工作室做起上色的工作了。」
杉山卓在『蟲production』參與了《鐵臂阿童木》的製作
後來,陽子在京都遇到了在鐵路公司做會計的八田英明。兩人相識、相愛,不久就在京都宇治市結婚定居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女子出嫁後通常會選擇在家相夫教子。但陽子有自己不想放棄的東西。
「她跑來我這兒說自己還想再做動畫上色的工作」,杉山回憶道,「於是我就把她介紹給了我曾經在東映的同事,不久她就接到活了。」
接到外包項目後,陽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起自家附近的主婦們,組建起了自己的上色團隊。那一年陽子剛好30歲出頭。
在京都以南的宇治市,京都動畫工作室的歷史就這樣開始了。「京阿尼(京アニ)」是工作室全名的簡稱。
但主婦們畢竟都沒有做過上色的工作,所以起初這個工作室還得承擔一部分私塾的作用。陽子耐心地教這些鄰居太太們如何上色,其中畫得好的太太再和陽子一起做外包的項目。
由於工作室的知名度太低,這段時間的項目大多還得靠杉山幫忙介紹。
但不久,這幫主婦就憑著自己細膩而認真的上色手法在業界獲得了認可。
據杉山回憶,「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公司會主動聯繫在京都的陽子和英明,我和同事在他們可以獨立後就離開了。」到後來,甚至還有一些甲方會特意調整動畫製作日程,以便能將工作委託給京阿尼。
當時,京阿尼經手了不少大作。比如吉卜力的《魔女宅急便》和《紅豬》。但漸漸地,陽子不滿足於僅僅做外包了。
在1985年,工作室正式升級為京都動畫公司。丈夫英明擔任社長,陽子作為董事會成員擔任企劃製片部長,對公司發展路線與作品風格擁有決定權。
當時的京阿尼還沒有多少動畫製作的實績,很難和東京的大公司競爭。但陽子硬是以自己的方式闖出了一條道路。
前京阿尼員工山本寬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見陽子時的場景。1997年,山本剛大學畢業,雖然第一志願是吉卜力工作室,但因為離家近,就順便也去京阿尼面試了。
「當時的京阿尼只是因為做了《蠟筆小新》的上色略有些名氣,在業內存在感並不大。公司就是宇治鄉下的一棟小屋。」
「因為年少氣盛,我那天穿著T恤和牛仔褲就去面試了,面試的時候甚至直接問『我能不能把吉卜力當作備選項?』」說到這山本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八田社長卻爽快地答應了。」
在陽子的包容面前,年輕的山本感受到了某種義理,不久便入職了京阿尼。
幾年後,他就參與製作了讓京阿尼在業界名聲大噪的《涼宮春日的憂鬱》。而如今,他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了一名獨當一面的動畫人。
這樣的故事在京阿尼發生了很多次。陽子對於旗下員工非常愛惜,並且認真地對他們進行長期培養。
有員工就曾感嘆,「公司裡儘是志向高遠的人,大家在一起能完成其他公司無法完成的量。」
就這樣,京阿尼成功培育了一批各個領域內的優秀人才。終於,在歷經了《犬夜叉》、《福星小子》、《新世紀福音戰士》等一系列出色的外包作品後,2003年,京阿尼出品了第一部自製動畫《全金屬狂潮?校園篇》。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2006年的深夜動畫《涼宮春日的憂鬱》是第一部把京阿尼的名號徹底打響的作品。
那時,深夜動畫還被認為是只有沒人緣的動畫宅才會看的東西,在《涼宮春日的憂鬱》播出前觀眾對它的關注度也很有限。
但隨著動畫播出,憑藉著精緻的結構和優良的作畫,這部描寫古怪的美少女和夥伴們校園生活的深夜動畫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反響。
當年的DVD銷量直接刷新了深夜動畫的銷量最高紀錄,而ED中的「SOS團舞」還在全日本掀起了翻跳熱潮,如今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宅舞之一。
《涼宮春日的憂鬱》在全日本掀起了「SOS團舞」熱潮
此後京阿尼步步為營,接連推出《幸運☆星》、《CLANNAD》、《輕音少女》等在口碑和銷量上都大獲成功的作品。
有動畫史研究的日本學者就此分析,「京阿尼並沒有被消費者推著走,而是走在時代需求前面,創作出了風格迥異的作品,在『京阿尼居然能做出這樣的作品!』的驚訝中建立了信任感」。
這種信任感也在國內動漫迷的心底扎了根,以至於圈內流行起了「京都出品,必屬精品」這樣的說法。
《吹響!上低音號》中這幕被奉為經典的動態攝影,京阿尼足足打磨了半年
而這樣的高精品率,是在一個溫馨的職場環境中孕育出來的。
這一點在日本動畫業界非常罕見。
下面這個看起來不起眼的土黃色小樓就是京阿尼的總部。
雖然在日本動畫業界名氣響噹噹,但京阿尼的員工總數其實不過百來人。企業logo是一個「京」字,官網上解釋「這寓意要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員工的努力來創造出優質內容」。這短短一句話濃縮了京阿尼的管理理念。
在日本動畫業界,員工一般分為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兩種。前者與公司籤訂多年合約,享受完善的待遇;後者則是按件算錢,像建築工人一樣到處打零工,薪資只有行業平均的四分之一。而在京阿尼,所有員工都會以正式員工的身份被錄用。
動畫《白箱》中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的動畫相關職業年薪表
在日本動畫業界,新人原畫師的平均年薪通常只有110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7萬元),不到東京最低年薪標準的三分之一。
而根據2018年的公開數據,京阿尼提供給新人員工的年薪就有36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2.7萬元)。
此外,京阿尼提倡「非必要不加班」。如果遇上實在忙不過來的重大項目,也會根據不同情況給予無上限的加班補助。
每個月,京阿尼還會給員工提供上限3萬日元的交通補助。由於女性員工居多,這裡的產假待遇也好於絕大多數動畫公司。
為了方便培養新人,2000年前後,京阿尼辦起了一個附屬作畫學校。這裡的講師都是木上益治這種幾乎參與了京阿尼所有大熱作品的資深前輩,而六個課時的學費僅僅收取8500日元(約合550元人民幣)。
在普通動畫公司,這種事情是完全不可想的。因為中堅作畫人員的檔期通常都被重大項目排得滿滿當當,根本就沒有時間帶新人。
在這種環境中培養出的京阿尼員工都各具個性。京阿尼就專門在官網設有一個叫「anibaka」的欄目,供員工發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小隨筆。
《輕音少女》的導演山田尚子曾在上面吐槽自己拔智齒時聽到的聲音「像是某種工業音樂」,《紫羅蘭永恆花園》等作品的原畫師澤真平則說自己因為喜歡的球隊輸了太多球而開始相信黑洞的存在可能.
就在縱火事件發生前,「anibaka」上還更新了最後一篇日誌。字裡行間依然帶著那份獨屬於京阿尼的溫柔:
「我是北之原。雖然晚大家一步,但終於是把空調給清洗了。最近天氣炎熱,走廊上的西紅柿長勢很好,但因為播種太晚了,現在還沒長出花來.」
這些員工日常的點點滴滴還被細膩地描繪在了以京阿尼為原型的短篇動畫《巴加的工作室》裡。
動畫的結尾處,整個京阿尼一百多名員工,不管是有名的還是無名的,都平等地出現在了一起。
早在1992年,日本動畫史學家原口正宏就對京阿尼的成功做出過這樣的分析:「注重在公共空間內員工的溝通、舒適的工作環境、對製作每一步的嚴格把關、卓越女性的深度參與.這些十餘年始終如一的堅持造就了今天的京都動畫。」
《CLANNAD》的ED《糰子大家族》的這段歌詞描述的,似乎就是這樣的氛圍:
大家大家聚在一起 構成了100人的家族
寶寶糰子一直都處在幸福之中
上了年紀的糰子眯著眼睛
和睦相處的糰子 牽起手來
形成了大大的圓圈
在這樣一群人的努力下,京阿尼澆灌出了一部又一部帶著溫柔氣息的作品。而這些溫柔裡面都包含著京阿尼的種種堅持。
在日本動畫業界,暴力、色情等刺激男性感官的元素算是被默認的「財富密碼」,京阿尼卻有意規避了這條路線。
從一開始,陽子就決定了:儘量不要呈現會讓女性觀眾感到不快的畫面。京阿尼是一個女性員工居多的職場。男女比例大約是3:7,擔任作畫監督、人物設計等重要職位的也多是女性。
在這群人的筆觸下,京阿尼的作品鮮少會出現日本動畫中常見的男性凝視。
譬如《紫羅蘭永恆花園》的女主角薇爾莉特就是一個反傳統的女性角色。京阿尼著力刻畫了她性格中的自立、吃苦、堅強、主動。在外傳劇場版中,薇爾莉特甚至穿起了男性的禮服,宛如王子一般與公主共舞。
這樣的堅持也在現實中開了花。一位在大阪動畫學校教書的漫畫家就曾感嘆,「立志製作動畫的女性越來越多了。大家都嚮往著京阿尼,帶著『一定要去京阿尼製作走向世界的動畫』這樣的夢想來學校研習。」
京阿尼另一個和其他動畫公司不同的地方是,它很少製作那種謳歌英雄主義的熱血番。如果細心觀察,你會發現京阿尼的作品主角經歷的通常都是穿著校服上學,用筷子吃飯的普通日常。
《玉子市場》描寫的是商店街糕餅店女兒的日常生活,《輕音少女》裡有一集的內容甚至就是主角們因為一場梅雨而發呆了一天.
京阿尼關注普通人的日常瑣事,把這些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做成了引發人們共鳴的「日常系動畫」。
而就是這樣一個溫柔的造夢工廠,卻在2019年遭遇了突如其來的厄運。7月18日,42歲的青葉真司在京都動畫第一工作室傾倒了約10升汽油。
大火撲滅後,三部臨近完稿的動畫原稿被付之一炬,《涼宮春日的憂鬱》、《Free!》等知名番劇的原稿被燒了個精光,而京阿尼的最核心團隊永遠地失去了36位優秀的動畫人。
但人們沒有忘記京阿尼曾經帶給自己的溫柔。
縱火事件發生一個月後,一名還在讀高三的日本女生遙來到了京阿尼團隊曾經取材過的鳥取縣巖美町。
她說,自己是和《Free!》裡的角色一起長大的,同一時期上高中,也將在同一時期開始大學生活。她害怕這場大火會將這種聯繫斬斷,也害怕自己從此會太寂寞,於是不遠萬裡跑來這裡,就是為了給京阿尼祈福。
正說著,遙哭了起來。
那段時間,這樣的人在日本各地都湧現了。在NHK的鏡頭前,人們紛紛道出了京阿尼對於自己的意義。
「有段精神上很煎熬的時期,是京阿尼的動畫讓我看到了明天,重新振作起來。」
「不管多少年我都會等。」
而在B站跨晚當天,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了《守護溫柔》的即時彈幕中。
「京都動畫天下第一,希望世界對他們溫柔一些。」
「守護最溫柔的京阿尼。」
曾幾何時,無數人在京阿尼的作品中感受到了那份真摯的溫柔。而現在,是時候輪到我們來守護它的溫柔了。
作者 | 小七 格調
編輯 | Raku
運營 | 然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