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有效開展定期篩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治療,或能挽救致盲性眼病。
9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獲悉,目前,該院正在社區試點人工智慧眼健康篩查服務項目,20秒即可出篩查結果。
普陀區長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眼科門診,使用人工智慧設備對社區居民進行眼健康篩查。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供圖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黨委書記鄒海東表示,視力損傷的主要原因包括未經矯正的屈光不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等。我國青少年近視率近年來持續攀升並呈低齡化趨勢,近視人數高居亞洲第一,已超過1億人,上海青少年近視的患病率高居亞洲城市第三。我國糖尿病患者數量全球第一,已達到9600多萬人。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眼部併發症和最主要的致盲原因,我國現有大約3000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其中盲或嚴重視力損傷者大約800萬,上海現有糖尿病居民超過300萬,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80萬,近30萬人已出現嚴重視力損傷。」鄒海東表示,白內障是老年人群中致盲的首要原因,我國每分鐘就有一位因白內障而失明的患者。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此前做過一項研究,上海白內障手術效率連續六年全國第一,百萬人群中的白內障手術人數自2013年後已超過3000人,大量白內障患者亟待早期治療。
「眼病篩查對於致盲性眼病的防控至關重要。」鄒海東指出,眼病篩查是指通過快速的檢驗、檢查或其他措施,將表面上健康但可能有眼病的人,同可能無眼病的人區別開來,篩查能迅速找到可疑患者並進入下一步轉診流程。
對此,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依託上海市加強公共衛生三年行動計劃——糖尿病眼病綜合防治服務模式建立項目,在全市全面構建了二三級醫療機構眼科積極參與的醫防緊密融合的眼病綜合防治服務體系。同時,今年起開始採用人工智慧眼健康篩查設備,解決當前眼科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的局面。
「原本,我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上海居民開展眼健康篩查,包括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高度近視眼底病變、黃斑變性等早期篩查,篩查出的影像片都會上傳至三級眼健康信息系統,經過二三級定點醫院專家遠程閱片後確認高危人群,但在這一項目實施過程中,二三級醫院遠程閱片醫師工作負荷量突增,遠程閱片效率低,嚴重影響社區糖尿病患者對眼健康服務的滿意度和依從性,而人工智慧篩查設備解決了這一問題。」鄒海東說,人工智慧設備可自動給出篩查或者輔助診斷結果,從而讓需要治療的患者得到儘早治療,同時逐步增強社區居民眼健康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
目前,人工智慧眼篩查項目已在上海市普陀區長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眼科門診以及上海市楊浦區殷行社區智慧健康小屋試點。未來兩年內,還將在全市20個社區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