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社區為居民進行腫瘤風險早篩查 提升健康與防範意思識

2020-12-24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在腫瘤疾病高發的今天,僅依靠治療並無法遏制癌症危機的蔓延,預防才是控制癌症最具成本效益的長期戰略,而預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早篩。為提升社區居民健康意識以及腫瘤防範意識,2020年11月13日與2020年11月17日,向南社區黨委主辦開展民生微實事項目—南山居民健康管理之腫瘤風險早篩預防計劃在向南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二樓活動室開展,本次活動共吸引200餘名社區居民踴躍參與進行腫瘤風險檢測。

檢測活動開始,社區居民報名踴躍,紛紛來體驗社區黨委帶來的「健康福利」。現場除檢測服務外,工作人員與居民積極互動,講解腫瘤預防知識以及檢測知識,以達到社區居民健康服務「為民、便民」的服務宗旨。

本次向南社區腫瘤早篩活動運用國家高新技術產品—體可問,為居民朋友們進行了腫瘤風險早早期篩查檢測,深受受檢居民朋友們的熱烈歡迎。

本次向南社區腫瘤風險早篩預防活動的成功舉辦,受到了來自社區黨委以及社區居民的一致認可與好評。通過本次活動,社區居民學習了腫瘤預防知識,提升了健康防範意識,同時也感受到了來自向南社區黨委對社區居民的一份關心和溫暖。


相關焦點

  • 2020年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啟動 南昌這些居民可進行早癌篩查
    9月1日,江西省癌症中心成立五周年慶典、2020年江西省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啟動會暨腫瘤登記隨防技術線上線下培訓班在江西省腫瘤醫院舉行。2020年江西省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啟動後,南昌市45—74周歲的戶籍居民,自願參加並能接受問卷調查者,可到所在地社區諮詢,接受肺癌、乳腺癌、胃癌(包括食管癌)、肝癌、腸癌五大癌症的相應檢查。
  • 市一啟動消化道腫瘤篩查和早診早治項目:只需2毫升血就能知道胃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李煦 記者 何麗娜「每100個人進行胃癌篩查,就會檢出4人患上胃癌。」這是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杭州地區早期胃癌篩查工作得到的一組數據。消化道腫瘤越來越高發,死亡率已經躍到惡性腫瘤首位。消化道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無論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都至關重要。
  • 福建省腫瘤醫院開展肺健康篩查公益活動
    原標題:福建省腫瘤醫院開展肺健康篩查公益活動為推進早期肺癌及肺部疾病的篩查、診斷與治療,近日,由福建省腫瘤醫院承辦,白求恩公益基金會、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業委員會發起的「雙肺篩查 肺癌專家強基層義診宣教項目」啟動。
  • 廣州大腸癌篩查對象年齡範圍擴大
    首輪篩查顯成效 早期診斷比例翻番  和大多數其他腫瘤相似,大腸癌也是年紀越大,患病風險越高。廣州市腫瘤監測資料顯示,在20歲以下人群中,大腸癌罕有發生;但從40歲開始,大腸癌的發病率曲線開始「抬頭」並逐步上升,到45歲開始劇增,在80歲達到最高峰。
  • 腫瘤專家呼籲高危人群做早癌篩查
    惡性腫瘤是威脅我國城鄉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在第八屆國家癌症中心學術年會上300多名來自全國各省癌症中心主任和知名腫瘤防治專家我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仍然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有限的防治資源大多用於中、晚期患者的診治,腫瘤發病因素控制、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亟待加強,癌症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能力仍有待提升。
  • 健康人群有必要進行普遍性的癌症篩查嗎?
    即使早診斷也難以實現早根治,這種鮮明的反差帶給人們莫大的困惑,真有必要對各種腫瘤都進行人群篩查嗎?一般而言,「三早」就是要早期發現,那些沒有出現症狀的腫瘤患者,在腫瘤早期就給予治療,希望以此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然而,最近有關「三早」的利弊仍存在很多爭議。
  • 上海試點社區人工智慧眼健康篩查服務項目,20秒可出結果
    如果能有效開展定期篩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治療,或能挽救致盲性眼病。 9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獲悉,目前,該院正在社區試點人工智慧眼健康篩查服務項目,20秒即可出篩查結果。
  • 防範非法集資,威海環翠樓街道仨社區邀請銀行理財經理說「風險」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崔萌華為增強社區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提升防範非法集資的能力,10月27日上午,環翠樓街道東北村、東南村、大眾社區聯合邀請到建設銀行威海分行金融理財部鄒總經理在社區會議室開展了一次「理財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 新聞會客廳|加強篩查與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最有效途徑
    2020年11月14日, 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廣州召開,39健康·新聞會客廳邀請到中國抗癌協會癌症篩查與早診早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癌症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教授詳解我國癌症篩查及早診早治工作進展。
  • 鼻咽癌腫瘤標誌物Rta 科學篩查早又準
    鼻咽癌腫瘤標誌物Rta 科學篩查早又準 時間: 2015-10-21 16:24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彩雲   日前,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同昕生物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總裁CEO焦守恕通過採訪表示
  • 早篩查早發現!早中期結直腸腫瘤生存率達8成
    日前,武漢市中心醫院胃腸痔瘻外科主任王輝,做客楚天都市報「市民有約·楚天名醫大講堂」,為廣大市民進行了講解。市民如果出現這些異常症狀,一定不能大意,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不要錯失早發現早治療的良機。查出患結腸腫瘤,應該如何治療?他表示,要先對腫瘤進行分期,再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治療。首選的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對於分化程度高的早期結腸癌,他表示,通過外科手術大多能達到治癒的效果。
  • 珠海附加補充醫療保險「大愛無疆」項目「愛健康」發布會
    一方面幫助健康群眾維護健康水平,降低疾病發生率;另一方面為患病群眾提供就醫服務、慢病管理、康復護理等服務,提高病人生活質量、降低醫療費用支出。「愛健康」行動第一期方案將試行針對危害珠海居民健康較為嚴重的肺癌、結腸癌、直腸癌、胃癌和食管癌5種惡性腫瘤,對2021年度全體「大愛無疆」參保人實施「早查早診早治」行動。
  • 線上雲會診、義診進社區「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哈醫大腫瘤醫院義診...
    > 9月23日,哈醫大腫瘤醫院對口支援專家團隊為富裕縣富裕鎮興隆社區進行了義診活動。專家們認真解答村民提出的各類腫瘤疾病、常見病、慢性病等健康問題,並從不同方面為村民提供了健康指導、宣傳健康知識、醫學常識和治療建議,以此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識。
  • 「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湖北居民健康素養逐步提升
    城鄉居民健康素養從2015年的10.73%提升到2019年的22.22%。塗遠超表示,湖北省委、省政府將健康作為優先發展戰略,將健康素養水平作為13項健康湖北建設指標之一納入各級政府考核,17個部門聯合開展「健康進萬家」活動,湖北省健康促進縣區建設數量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 您大腸癌風險有多高?篩查方法和建議全在這裡
    腸癌的發生,絕大部分都是從息肉演變成為的腫瘤,這個時間可以長達7-10年。在這個時間段中,患者其實有足夠的時間通過早期篩查手段及早發現,及時接受治療。目前,大部分患者被確診時已是中晚期,生存率不高。同時,約1/3的腸癌患者還存在著遺傳特徵。因此,早期篩查在預防和治療腸癌中特別重要,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 @珠海參保人,快來填寫「愛健康」行動《健康篩查問卷》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錢瑜1月1日,「愛健康」行動《健康篩查問卷》正式上線。所有參加2021年度「大愛無疆」的參保人均可以通過填寫《健康篩查問卷》,參與「愛健康」行動提供的5種惡性腫瘤早期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服務,專項檢查費用由「大愛無疆」資金按90%比例支付。
  • 防範化解風險 提升經辦水平——2020年我省社會保險內控稽核工作...
    2020年,我省持續加大打擊社會保險欺詐冒領力度,注重源頭防範,化解歷史風險,加快內控稽核信息系統建設,規範經辦行為,全省社會保險風險防範效果良好,內控稽核工作呈現出六大亮點。持續發力,消除基金歷史隱患。
  • 重慶市腫瘤學年會和放射治療年會召開 地區腫瘤防控和治療水平不斷...
    會上,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湖北省腫瘤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腫瘤專家就腫瘤診治進行了分享,「小兒實體腫瘤的精準外科治療」「膽道腫瘤治療進展」「直腸癌治療進展」「腫瘤放療患者營養管理規範」等專題匯報得到參會人員的熱議。「惡性腫瘤是人類健康的殺手。
  • 早診早治 規範診療 河南省腫瘤醫院內窺鏡診療中心消化道食管早癌...
    為配合國家衛健委早診早治項目,提高我省消化道腫瘤防治水平,通過規範化培訓,為基層醫院培養具備全面篩查早診早治能力、具有運用新技術、富有創新能力的複合式人才。2020年10月31日,河南省腫瘤醫院內窺鏡診療中心成功舉辦了消化道食管早癌及ESD實效培訓班,邀請名醫專家講學,開展學術交流、締結友誼,提升食管早癌的診治能力,為我省廣大患者帶來健康福音。
  • 2021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
    北京抗癌協會由北京市腫瘤界知名專家、教授聯合發起成立,近年來一直致力於癌症早期篩查早期治療理念的推廣。為響應《健康中國行動 (2019-2030年)》中提高高發地區重點癌種篩查率的目標,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針對高發癌症推出早癌篩查指南,致力於推廣和規範我國的早癌篩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