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是威脅我國
城鄉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第八屆國家癌症中心學術年會上
300多名來自全國各省
癌症中心主任和知名腫瘤防治專家
共同探討中國癌症防治現狀和發展
事關老百姓生命健康
我們給大家拎個重點
我國總體癌症五年生存率達40.5%
我國癌症防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總體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從十年前的30.9%上升到40.5%。按照《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要求,到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要達到46.6%。
我國癌症防治仍然面臨嚴峻形勢
我國癌症發病率佔全球癌症發病率的22.4%,世界排名第68位,癌症死亡率佔全球癌症死亡率的27.7%,世界排名第12位。我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仍然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有限的防治資源大多用於中、晚期患者的診治,腫瘤發病因素控制、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亟待加強,癌症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能力仍有待提升。
我國已建立全球覆蓋人口最多的人群腫瘤登記體系
2020年,全國腫瘤登記項目點覆蓋區縣1152個,覆蓋5.98億人口,較上一年人口覆蓋面增加1.4億。通過推行癌症篩查與早診早治,城市農村早診早治項目覆蓋範圍不斷擴大,我國重點地區高發癌症早期檢出率和生存率顯著提升。
癌症早篩早診早治 可降低患者死亡風險
一方面,需要通過癌症早診早治項目擴點擴面,不斷擴大項目覆蓋人群;同時,國家癌症防控平臺推出國家癌症防控平臺的公眾版,加速開發癌症防控App和小程序等。今後老百姓可以在便民移動客戶端上了解更多早診早治資訊,實現癌症風險自助評估及早診早治預約服務。
國產抗癌藥物造福腫瘤患者
近十年來,靶向治療藥物、免疫治療藥物等國產創新抗癌藥物上市後為腫瘤患者帶來實實在在好處。臨床數據顯示,中國腫瘤患者用相對更低廉的價格享受與國外進口藥物同等療效、安全性更高的抗癌藥物。
腫瘤專家呼籲
每個人都是癌症防治的第一責任人
建立包括運動 飲食 作息 心理 體檢等在內的
健康生活方式
才能把患癌風險降到最低
製片人丨王宇
主編丨李雯婷
記者丨顧小慈
攝像丨王高明
剪輯丨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