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這些人做好早癌篩查或可防癌

2020-12-28 騰訊網

腎癌是常見的泌尿系腫瘤之一,可於各個年齡段發病,高發年齡是50-70歲。調查顯示,目前70%以上的腎癌患者早期沒有任何症狀,約1/3的患者在初診時就已經是晚期或者發生遠處轉移,失去了根治的機會。

腎癌「三聯徵」不是腎癌的早期症狀嗎?

我們常說的腎癌「三聯徵」,是指血尿、疼痛和腫塊。血尿是在腫瘤增大侵入到腎盂後才發生的;當腎腫瘤達到相當大體積的時候,從腹部便可摸到有腫塊;而引起疼痛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通常情況下,是因為腫瘤增大充脹腎包膜引起;

(2)當腫瘤破潰出血甚至形成血塊,通過輸尿管時引起輸尿管梗阻而誘發腰痛。

由此可以看出來,腎癌「三聯徵」,已經是腎癌中晚期的症狀了,三聯徵俱全的患者佔10%左右,很少有可能治癒。

有辦法早期發現腎臟腫瘤嗎?

不同分期的腎癌患者預後差異較大,I期腎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而IV期腎癌的5年生存率僅不足20%。可見腎癌的早診斷、早治療非常重要。

要想早期發現腎臟腫瘤,最好的辦法就是定期篩查,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防癌體檢,通過早期篩查,發現腫瘤早期病灶,便可將癌症扼殺於無形。

腎癌防癌體檢查什麼?

腎癌的防癌體檢很簡單,主要做以下幾項檢查:

1、尿常規

腎癌患者出現血尿(包括肉眼血尿和鏡下血尿)的機率約為35%,但由於該檢查簡便易行,且為臨床常規檢查,因此推薦篩查時一併完善。如尿常規提示血尿,需考慮腎癌的可能。

2、腎臟超聲

此項目為發現早期腎癌的簡便易行的檢查,是目前臨床上發現腎腫瘤最常用的初步檢查手段,在1cm-3.5cm的病變中,超聲檢查鑑別的準確率為82%。

哪些人需要做防癌體檢?

以下人群為腎癌的高危人群,需定期進行腎癌篩查:

(1)VHL症候群(VHL基因突變)、結節性硬化症(TSC1/2突變)、遺傳性乳頭狀腎癌(MET基因突變)等遺傳性腫瘤患者;

(2)對於存在腎癌家族史,存在多發腫瘤病史或家族中存在多發腫瘤病史的人群,也推薦積極篩查存在腎癌的可能性;

(3)對於年輕,雙側腎癌,合併其它腫瘤的腎癌患者應積極篩查是否存在遺傳異常;

(4)終末期腎病(ESRF)患者,這類患者患腎癌風險為普通人的5-35倍;

(5)獲得性囊性腎病(ACKD)患者,這類患者通常需要長期透析治療,其患腎癌的風險和透析時間成比例;

(6)腎移植患者,這類患者發生腎癌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10-100倍,腫瘤可發生在原腎或移植腎;

(7)對於存在腎癌發病危險因素,如吸菸、肥胖、高血壓等人群,尤其是男性,應積極進行腎癌篩查。

醫生的建議

對於上述高危人群,建議每6個月或一年做一次腎臟超聲檢查,如超聲提示可疑,則需通過泌尿系CT等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戒菸、控制體重,尤其是患有合併高血壓、代謝症候群的患者,更要注意控制這些疾病。

相關焦點

  • 2021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
    北京抗癌協會由北京市腫瘤界知名專家、教授聯合發起成立,近年來一直致力於癌症早期篩查早期治療理念的推廣。為響應《健康中國行動 (2019-2030年)》中提高高發地區重點癌種篩查率的目標,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針對高發癌症推出早癌篩查指南,致力於推廣和規範我國的早癌篩查工作。
  • 做癌症篩查,就是浪費錢?醫生3句大白話,明白的人不少
    之所以癌症死亡率居高不下,與癌症難發現、確診即晚期有直接關係!我國每年新發的癌症患者大約在400萬左右,這其中僅僅只有不到30%還存在手術機會,其餘大部分都已經走到了中晚期階段,只能依靠姑息治療來延長生命、尋找合適的手術時機!
  •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人都在「假查癌」?醫生著急
    特別是部分正規單位、企業,還會組織員工每年進行常規健康檢查,其目的就是為了了解身體健康情況,儘早揪出體內的問題。不過,即便如此,有部分每年體檢的人,仍然被查出了癌症晚期!之所以會如此,主要和患者錯誤認為普通體檢=防癌篩查有關!
  • 血尿可能是晚期腎癌「暗號」 瀏陽男子血尿禍起腎癌
    泌尿四科主任楊科及團隊對患者進行了全麻下行腹腔鏡下腎癌根治性切除術。術中,手術團隊成功為患者切除了幾乎佔據了半個腎臟、有火龍果大小的腫瘤。術後第二天,患者已可下床活動,雖然少了一個腎,但成功挽救了生命。4月20日,張先生康復出院。由於大眾對腎癌的早期症狀並無過多了解,導致發現時常常是晚期。
  • 健康內江|這個早癌可診可治!醫生這樣說……
    健康內江|這個早癌可診可治!發現一例早癌拯救一個患者 幸福一個家庭我國食管癌、胃癌每年新發病例約150萬,死亡病例約100萬!平均每分鐘就有2人死於此病。
  • 發現胃腸道早癌並不難,就是這4項你不願意做的檢查
    不久前出現胃痛、消瘦、貧血,感到不對勁,不得已住院檢查,做了胃鏡,確診胃癌晚期。類似的情況不勝枚舉。據統計,我國的消化道腫瘤早癌發現率低於15%,巨大多數是出現了典型症狀不得已才就診的,這就造成超過70%的人確診後活不到5年。癌症的發病一般都很隱匿,引起明顯症狀的時候,不得已才去檢查,往往已經回天乏術了,而在早期是完全可以治癒的。
  • 國新辦發布|為何大多數患者發現癌症都是中晚期?主動參加防癌體檢...
    12月23日,國新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癌症篩查和早診早治覆蓋人群還相對比較少,大眾主動參加防癌體檢的意識還不夠強,大多數患者在發現癌症的時候就已經是中晚期。
  • 早癌篩查有多重要?看完你就明白了
    其實,於早期發現食道癌並不是無從下手,早癌完全是可以治療的。食管早癌的5年生存率為90%以上,中晚期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為25%到40%,可見食管癌的早期診斷是關鍵。
  • 國際更多新治療技術可挽救中晚期腎癌患者的生命
    腎癌是我國第三大泌尿系統惡性腫瘤,其晚期預後差,容易發生遠處轉移,並因缺乏可靠的分子診斷標誌物而早期診斷很困難。腎癌是由於腎臟異常細胞不受控制的分裂,從而產生腫瘤。腎癌的發病率約佔成人惡性腫瘤的2%-3%,男性發病率約為6.09/10萬,女性發病率約為3.84/10萬。
  • 年年體檢未發現異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問題究竟出在哪?
    我年年都體檢怎麼可能被查出肺癌晚期?醫生你再查一遍,肯定是出問題了!」醫院裡時而會出現這種質疑聲。有些患者被查出癌症後,產生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質疑醫生的檢查結果為誤診,全民體檢的普及讓人們幾乎每年都會進行體檢,但是為什麼年年體檢都沒有發現異常,卻突然被查出癌症晚期?是誤診嗎?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 癌症一查就是晚期?忽略這4個部位檢查,得了癌都不知
    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近400萬癌症患者中,有近2/3都已經走到了中晚期,甚至是在出現嚴重併發症之後,才發現了癌的存在。而晚期癌症患者五年內生存率極低,部分惡性程度較高的晚期癌,短短幾個月內,病情就可能突然惡化、發展、併發症出現,患者也會因此死亡!
  • 「趁熱吃」並非是好事,有不良飲食習慣更應關注早癌篩查
    治癒率低和發現的晚有很大的關係「食道癌不僅發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但死亡率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數患者發現時已是食道癌的晚期,有80-85%的患者失去了手術機會。」張志平主任介紹,儘管近兩年,人們對食道癌的知識有所了解,但仍有許多患者因為未察覺食管癌的前期症狀,誤以為是普通咽喉疾病,導致錯失最佳的治療機會。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趙朗 攝 拍X光片查肺癌 難以發現早期肺癌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實驗室化驗指標用於胃部疾病的初篩還可以,但如果用這些指標來篩查胃癌,則未免有些力不從心了,因為它們在準確性上還達不到要求。胃鏡才是最為標準、精確,是篩查並確診胃癌的首選。
  • 腎癌早期到晚期要多久?得了癌症能活多久
    腎癌是最常見的腎實質惡性腫瘤,在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的發病率僅次於膀胱癌。近年來,腎癌的發病率星上升趨勢,其中偶發腎癌的檢出率逐年提高。那腎癌到底能活多久呢?臨床對1325例病人進行調查,所得出的生存率統計結果如下:1092例患者仍存活,128例患者死亡,161例患者發生轉移。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查出來就是晚期?醫生兩句話說出了真相
    癌症日益嚴峻,但對美國人來說,近幾年的癌症死亡率卻出現了拐點。據美國癌症學會發表的「2017癌症統計」報告中指出,在過去20年間,美國癌症總體死亡率下降了25%,這一數據的降低,跟癌症篩查的推廣密切相關。
  • 晚期前列腺癌無藥可醫?多數醫生認為,這種治療方法可「續命」!
    前列腺癌已成為我國男性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發病率第一的疾病,超過膀胱癌、腎癌等。 前列腺是一個沒有痛覺的器官,一旦產生了不適感,往往提示前列腺疾病已經發展到晚期了。 據調研顯示,大約只有1/3的前列腺患者有求診,其中因耽誤治療而引發尿毒症、腎衰竭、心梗腦梗等嚴重疾病的患者不計其數。 查出前列腺癌晚期能活多久?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而常規劑量的胸部平掃CT,由於射線量較高,每年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因此不適用於普通體檢。現在,體檢通常讓受檢者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以篩查肺癌,其射線量低、解析度較高,能夠發現早期肺癌,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義。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卻已晚期?四種檢查很多人漏了做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慨,醫生,我每年都在體檢,為何還是沒有及時發現癌症,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難不成每年做的都是假體檢? 可是醫生看了這些報告,搖了搖頭,這些體檢項目,都是肝腎功能,血脂血糖,心電圖,胸片,腹部B超,醫生告訴老鄭,這些都是最常規的體檢,它們能發現一些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但是並不能發現胃癌。 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肺癌,胃癌,大腸癌,肝癌等都是高發的惡性腫瘤,可要發現這些癌症,僅僅依靠常規的體檢,顯然是不夠的。
  • 80%大腸癌發現已晚期?做好這件事情可以救命
    此次會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消化內科/消化內鏡盛劍秋教授以「結直腸癌篩查的中國現狀/進展」為題,全面解析了中國結直腸癌診療現狀以及解決方案。結直腸癌發現即晚期?做好這件事可提高生存率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年增長速度為8%,當前已成為消化系統發病率第二位、患病率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在臨床上,早期結直腸癌的診斷率較低,而患者在早期、晚期確診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有很大差別,早期發現可以顯著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