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腫瘤 | 「婦科第一癌」卵巢癌

2020-12-24 澎湃新聞

專家談腫瘤 | 「婦科第一癌」卵巢癌

2020-09-01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卵巢是女性至關重要的器官,它不僅能夠分泌激素,維持女性特徵,還能產生卵子,為孕育下一代做準備。但很多女性存在卵巢健康問題,甚至因卵巢癌而喪命。卵巢癌也被稱為「婦科第一癌」,確診時多為晚期,而且可能復發,所以女性平時一定要好好保護卵巢,留心身體變化,以便及時發現卵巢癌。

那麼,哪些因素可能誘發卵巢癌?

什麼症狀可能是卵巢癌的表現呢?

小溫邀請了

台州市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醫師

朱滔

為大家答疑解惑!

有以下信號,警惕卵巢癌

記者:

我聽別人說,卵巢癌在女性惡性腫瘤當中發病率算蠻高的對嗎?

朱滔:

卵巢癌發病率僅次於宮頸癌及內膜癌,在女性惡性腫瘤當中佔2%-6%,所有婦科惡性腫瘤中死亡率最高。早期缺乏症狀,不易治療,不斷復發,70%患者首次確診時已是晚期;70%患者2年內復發;五年存活率不足40%,中國每年新發卵巢癌病例5.21萬人,每年死亡卵巢癌病例2.25萬人,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記者:

那卵巢癌有什麼樣異於其它腫瘤的特點呢?

朱滔:

其實卵巢癌是很難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因為它早期沒有明顯的、非常典型的症狀。有一部分人可能是腹脹、下腹酸痛,或者是有一部分人到晚期出現腹水或者惡液質的體徵往往發現時已經是腫瘤晚期了,因為它長在盆腔深部。還有一部分人還可能出現一些消化道症狀,消化不好,或者什麼都不想吃。所以很多卵巢癌的病人被收治到消化科,消化科醫生通過做B超或者做CT,發現卵巢有腫塊,請婦科腫瘤醫生會診,最後才發現是因為卵巢的問題。正是因為卵巢癌沒有特異性的症狀,容易被忽略,從而造成診斷的延遲。

記者:

卵巢癌早期症狀那麼隱匿,那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朱滔:

如果出現以下「信號」時,女性朋友必須注意:如反覆腹脹、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尤其是不明原因腹脹。應及時進行婦科檢查,結合B超、盆腔CT,盆腔磁共振,以及腫瘤標誌物(CA125,CA199,HE4等)等的檢查,排查卵巢癌。即使腫瘤是良性的,也應積極處理,不宜拖延。

高危人群要定期檢查

記者:

都說腫瘤有一定的高危因素,那卵巢癌有嗎?

朱滔:

卵巢癌的發病原因不明確,一般是在遺傳特性、環境因素、病毒、激素水平變化、情緒失調、免疫功能、飲食生活等多種因素下,長期相互作用導致機體整體功能平衡失調的結果。如今卵巢癌年輕化趨勢明顯,一方面年輕女性逐漸成為單位或家庭的骨幹,面臨巨大精神壓力,一方面對健康觀念沒有充分認識,熬夜、飲食不規律以及不潔的生活習慣,都大大提高了腫瘤的發病率。那對年齡50歲以上的女性;未生育或者不孕,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病史者;單獨服用雌激素藥物超過10年者;乳腺癌易感基因( BRCA1或BRCA2)發生突變的人群;以及卵巢腫瘤或惡性腫瘤家族遺傳史者,就要更加重視了。

記者:

都說疾病重在預防和篩查,那卵巢癌可以嗎?

朱滔:

目前尚無有效的卵巢癌篩查辦法,很難早期發現,一旦出現腹脹、腹水等均屬於晚期。而晚期卵巢癌70%會在3年內復發,所以最好的預防辦法針對有高危人群進行基因檢測,針對基因突變的情況,可以考慮做預防性切除,比如好萊塢明星安吉麗娜·朱莉。還有就是我之前說到的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到醫院做體檢,早點發現,早點治療。

「四招」阻止卵巢癌變

記者:

那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作息中的自我調節也可以適當地對應預防卵巢癌的發生,那您可以教大家幾招嗎?

朱滔:

一、定期做婦科體檢,至少堅持每年一次婦科體檢,特別是出現消化不良、腹部不適、月經紊亂時更應及時就醫。二、適度進食高脂肪食品,大量攝入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易誘發卵巢癌變,女性應少吃大魚大肉、生猛海鮮等高脂肪食品。三、警惕雌激素,卵巢癌與女性體內荷爾蒙水平波動有關,而有的女性經常濫用含雌激素的藥物、補品,造成雌激素過量,可誘發卵巢癌變。四、不當菸民,卵巢癌雖不像肺癌與抽菸那樣關係緊密,但女性菸民卵巢癌發病率比不抽菸女性要高得多。最後再次提醒廣大女性朋友,飲食規律少熬夜,不明原因腹痛腹脹要重視。

來源:台州市腫瘤醫院

我們平臺推出積分系統啦

想知道如何賺取嗎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就知道了~

每天的閱讀分享籤到積分,不容錯過~

往期精彩回顧

▲識別二維碼,關注台州婦聯▲

原標題:《專家談腫瘤 | 「婦科第一癌」卵巢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腫瘤專家:超90%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
    在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將於近日出院。五個月前,她們的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 腫瘤醫院專家:超90%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她們的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而導致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 婦科專家王斐嫻談:子宮肌瘤知識的全面解析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也是人體最常的腫瘤。90%為35歲以上的婦女。患者多無症狀,或因肌瘤很小未被發現而忽略。  專家介紹  簡介:1967年9月開始從事婦科臨床工作,當代資深名老專家、全國名老婦科專家學術經驗傳承指導老師,2008—2010連續三年被評為「最受患者喜愛的名老專家」。著專業書藉11部,發表論文30餘篇。精通婦產科專業理論,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實踐能力。  個人專長:擅長診療各種婦科腫瘤、婦科炎症、婦科內分泌失調、子宮內膜異位症、宮外孕等。
  • 【婦科前沿②】婦科腫瘤手術中的明珠:微創盆腔廓清術
    同濟十院婦癌中心劉潔/羅寧博士團隊微創多學科聯合團隊(MIS-MDT)敢於探索,銳意創新,勇於挑戰,成功完成腹腔鏡下前盆腔廓清手術,為婦科局部晚期盆腔腫瘤和復發癌的手術治療提供了另一種選擇,也為部分晚期婦科腫瘤患者帶來一絲生存的希望(圖3)。該手術成功體現了十院微創外科整合實力,展示了婦癌中心技術進步,也標誌同濟十院婦癌中心在處理疑難複雜的婦科晚期癌和復發癌領域的臨床綜合能力提升。
  • 談「癌」不色變——認識腫瘤標誌物,超實用!
    確實,絕大多數人都會談「癌」色變。每年到了體檢旺季,門診就多了一大批手拿體檢報告焦急等待的人群,其中不乏醫院職工,無一例外,他們最關注的是腫瘤標誌物旁一個「↑」符號!腫瘤標誌物的「能」與「不能」腫瘤標誌物能輔助診斷可疑的腫瘤;能對腫瘤進行定位;能判斷腫瘤治療效果;能監測腫瘤是否復發;能評估預後。腫瘤標誌物不能涵蓋所有的腫瘤類型;不能因腫瘤標誌物升高而確診腫瘤;不能因為腫瘤標誌物正常而排除腫瘤。總而言之,腫瘤標誌物異常不等於患有腫瘤,還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影像學等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 ...癌,「聚集發病」真兇是誰?超九成遺傳性卵巢癌源自這個基因--上觀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一對親姐妹,近日即將出院。五個月前,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主診醫生、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揭示「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 三姐妹同一年確診卵巢癌,復旦專家用基因檢測揭秘「真兇」
    12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下簡稱腫瘤醫院)獲悉,在該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三姐妹在同一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她們的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表示,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 三姐妹同一年確診卵巢癌,上海專家用基因檢測揭秘「真兇」
    她們的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表示,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吳小華進一步解釋說,「導致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 遺傳性卵巢癌的診斷和治療
    文章轉載自:紅房子武欣醫生 專家介紹:武欣,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主任醫師,博士,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門診-住院一體化優秀手術團隊診療組骨幹成員。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宮頸癌學組成員。致力於最前沿的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及癌前病變的手術結合輔助治療的系統治療。
  • 三個親姐妹相繼確診卵巢癌 專家強調及早預防、治療
    腫瘤醫院卵巢癌研究團隊與病理科合作,開展預防性的輸卵管卵巢切除手術。腫瘤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16日電 (陳靜 王廣兆 夏玲芳)三個親姐妹居然同年確診罹患卵巢癌,這是什麼原因?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簡稱「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16日接受採訪時給出了答案:「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有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吳小華介紹,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 沒有性生活,就不會患婦科腫瘤?醫生說:是時候講一講了!
    婦科腫瘤可以分為良性和惡性。 曹亞芳醫生介紹,在良性的婦科腫瘤中,以子宮肌瘤最為常見,30歲是它的發病高峰。 子宮肌瘤是什麼?
  • 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原來是因為…
    五個月前,她們的五妹也在腫瘤醫院進行了卵巢癌手術。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她們的主診醫生、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而導致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 遺傳性卵巢癌的診斷和治療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2)卵巢癌個人史,或患其他遺傳性卵巢癌/乳腺癌相關腫瘤,且確診年齡≤50 歲。(3)患遺傳性卵巢癌/乳腺癌相關腫瘤,且確診年齡≤60歲,並且有第2個原發腫瘤,或三陰性乳腺癌,或≥1 個近親屬患HBOC相關腫瘤。(4)近親屬中≥2人患遺傳性卵巢癌/乳腺癌相關腫瘤。
  • 反覆腹脹 警惕卵巢癌
    □貴州省腫瘤醫院婦瘤外科 何麗萍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腫瘤之一,發病率僅次於宮頸癌和子宮體癌。月經初潮前和絕經後女性,有卵巢性腫物,應考慮為腫瘤;月經不規律者,要時刻警惕是否存在卵巢的病變;育齡期女性有附件囊性腫塊者,也要警惕;有婦科疾病的女性,在治療婦科疾病的時候,也要警惕是否存在卵巢的病變。早期信號早識別卵巢惡性腫瘤早期常無症狀,部分患者可在婦科檢查中被發現。
  • 宮頸癌卵巢癌等婦瘤門診檢查費減半,僅限12月!陳亦樂教授全程指導!
    卵巢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外陰癌、陰道癌、絨癌、子宮肉瘤確診患者,在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婦瘤門診檢查費減半!活動詳情見下方【檢查項目減免清單】婦科腫瘤是育齡女性常見疾病,而近年來隨著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持續攀升,腫瘤逐漸低齡化發展,開始讓各年齡段的女性人人自危。患有「婦癌之王」卵巢癌宮頸癌的女性在就診時,就發現是晚期的情況就佔到一半。
  • 每個女性都可能遇到的問題:體檢發現卵巢囊腫,會是卵巢癌嗎?該怎麼...
    卵巢囊腫會是卵巢癌嗎?如何區分良惡性? 拿到體檢報告,我們大致可以通過B超表現和腫瘤標誌物來初步判斷囊腫的性質。 卵巢癌,女性腫瘤中的癌中之王 卵巢癌被稱為「沉默殺手」,它是婦科病中,最讓人談癌色變的一種疾病,
  • 得了卵巢癌怎麼辦,手術能治好嗎?——江蘇省腫瘤醫院趙一兵
    卵巢癌是繼子宮內膜癌和宮頸癌發生率居第三的婦科惡性腫瘤,其死亡率居婦科惡性腫瘤之首,可以真正地稱之為「婦女殺手」。卵巢癌之所以死亡率如此之高的原因在於,卵巢癌發病隱匿,缺乏早期的典型症狀和成熟的早期診斷方法,當出現臨床症狀時,往往已經到了晚期,甚至可能已經出現了轉移。當出現廣泛的腹腔轉移時,根治性手術已難以實施。
  • 山一大二附院婦科成功承辦山東省醫師協會婦科微創醫師分會青年...
    在秋高氣爽的美好時節,由山東省醫師協會主辦,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山東省醫師協會婦科微創醫師分會青年協作組工作會議暨卵巢癌規範化巡講活動(泰安站)」於2020年8月29日在泰山腳下開幕。
  • 早期如何發現卵巢癌?北大腫瘤醫院高雨農:有家族史人群建議做基因...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青雲】卵巢癌在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中位居第三,而其病死率卻居首位。有數據顯示,70%的患者就診時已是晚期,且70%的初治患者接受標準治療後仍可能在3年內復發,5年生存率僅約39%。因此,卵巢癌被稱為「婦癌之王」和「沉默的殺手」。為何卵巢癌早期難以發現?普通人如何防控卵巢癌?
  • 5月1日省著名婦科腫瘤專家楊興升來市二院坐診手術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婦科專家楊興升教授將於5月1日(下周二)來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開展坐診、手術、查房、學術講座等診療活動,患者可提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