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1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卵巢是女性至關重要的器官,它不僅能夠分泌激素,維持女性特徵,還能產生卵子,為孕育下一代做準備。但很多女性存在卵巢健康問題,甚至因卵巢癌而喪命。卵巢癌也被稱為「婦科第一癌」,確診時多為晚期,而且可能復發,所以女性平時一定要好好保護卵巢,留心身體變化,以便及時發現卵巢癌。
那麼,哪些因素可能誘發卵巢癌?
什麼症狀可能是卵巢癌的表現呢?
小溫邀請了
台州市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醫師
朱滔
為大家答疑解惑!
有以下信號,警惕卵巢癌
記者:
我聽別人說,卵巢癌在女性惡性腫瘤當中發病率算蠻高的對嗎?
朱滔:
卵巢癌發病率僅次於宮頸癌及內膜癌,在女性惡性腫瘤當中佔2%-6%,所有婦科惡性腫瘤中死亡率最高。早期缺乏症狀,不易治療,不斷復發,70%患者首次確診時已是晚期;70%患者2年內復發;五年存活率不足40%,中國每年新發卵巢癌病例5.21萬人,每年死亡卵巢癌病例2.25萬人,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記者:
那卵巢癌有什麼樣異於其它腫瘤的特點呢?
朱滔:
其實卵巢癌是很難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因為它早期沒有明顯的、非常典型的症狀。有一部分人可能是腹脹、下腹酸痛,或者是有一部分人到晚期出現腹水或者惡液質的體徵往往發現時已經是腫瘤晚期了,因為它長在盆腔深部。還有一部分人還可能出現一些消化道症狀,消化不好,或者什麼都不想吃。所以很多卵巢癌的病人被收治到消化科,消化科醫生通過做B超或者做CT,發現卵巢有腫塊,請婦科腫瘤醫生會診,最後才發現是因為卵巢的問題。正是因為卵巢癌沒有特異性的症狀,容易被忽略,從而造成診斷的延遲。
記者:
卵巢癌早期症狀那麼隱匿,那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呢?
朱滔:
如果出現以下「信號」時,女性朋友必須注意:如反覆腹脹、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尤其是不明原因腹脹。應及時進行婦科檢查,結合B超、盆腔CT,盆腔磁共振,以及腫瘤標誌物(CA125,CA199,HE4等)等的檢查,排查卵巢癌。即使腫瘤是良性的,也應積極處理,不宜拖延。
高危人群要定期檢查
記者:
都說腫瘤有一定的高危因素,那卵巢癌有嗎?
朱滔:
卵巢癌的發病原因不明確,一般是在遺傳特性、環境因素、病毒、激素水平變化、情緒失調、免疫功能、飲食生活等多種因素下,長期相互作用導致機體整體功能平衡失調的結果。如今卵巢癌年輕化趨勢明顯,一方面年輕女性逐漸成為單位或家庭的骨幹,面臨巨大精神壓力,一方面對健康觀念沒有充分認識,熬夜、飲食不規律以及不潔的生活習慣,都大大提高了腫瘤的發病率。那對年齡50歲以上的女性;未生育或者不孕,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病史者;單獨服用雌激素藥物超過10年者;乳腺癌易感基因( BRCA1或BRCA2)發生突變的人群;以及卵巢腫瘤或惡性腫瘤家族遺傳史者,就要更加重視了。
記者:
都說疾病重在預防和篩查,那卵巢癌可以嗎?
朱滔:
目前尚無有效的卵巢癌篩查辦法,很難早期發現,一旦出現腹脹、腹水等均屬於晚期。而晚期卵巢癌70%會在3年內復發,所以最好的預防辦法針對有高危人群進行基因檢測,針對基因突變的情況,可以考慮做預防性切除,比如好萊塢明星安吉麗娜·朱莉。還有就是我之前說到的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到醫院做體檢,早點發現,早點治療。
「四招」阻止卵巢癌變
記者:
那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作息中的自我調節也可以適當地對應預防卵巢癌的發生,那您可以教大家幾招嗎?
朱滔:
一、定期做婦科體檢,至少堅持每年一次婦科體檢,特別是出現消化不良、腹部不適、月經紊亂時更應及時就醫。二、適度進食高脂肪食品,大量攝入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易誘發卵巢癌變,女性應少吃大魚大肉、生猛海鮮等高脂肪食品。三、警惕雌激素,卵巢癌與女性體內荷爾蒙水平波動有關,而有的女性經常濫用含雌激素的藥物、補品,造成雌激素過量,可誘發卵巢癌變。四、不當菸民,卵巢癌雖不像肺癌與抽菸那樣關係緊密,但女性菸民卵巢癌發病率比不抽菸女性要高得多。最後再次提醒廣大女性朋友,飲食規律少熬夜,不明原因腹痛腹脹要重視。
來源:台州市腫瘤醫院
▼
我們平臺推出積分系統啦
▼
想知道如何賺取嗎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就知道了~
每天的閱讀分享籤到積分,不容錯過~
▼
往期精彩回顧
▼
▲識別二維碼,關注台州婦聯▲
原標題:《專家談腫瘤 | 「婦科第一癌」卵巢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