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了女兒的父親是什麼樣子呢?像我家先生,一看見他女兒,就笑的合不攏嘴;一見電視劇裡有人嫁女兒,看著看著就抹眼淚。孩子有不好的地方,不敢說。到辦公室,給我打電話,一邊說著孩子有哪方面不盡如人意,一邊賤賤地說:「我哪裡敢講她,哪裡敢講她呢」!
這樣的老父親,不止我先生一個,他有個朋友,在單位是個領導,從來都是雄赳赳、氣昂昂的模樣,唯有見了女兒,低聲下氣!
是真的低聲下氣嗎?非也,是因為愛,真愛。天下所有的女人啊,這世界最愛你的男人是你的老父親啊!從古到今,都是如此啊!今天在父親節這個節日,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年老父親們寫的詩吧。
首先是左思寫的《嬌女詩》,他詩中的小女兒是這樣的:
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
小字為紈素,口齒自清歷。
鬢髮覆廣額,雙耳似連璧。
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
濃朱衍丹唇,黃吻爛漫赤。
小女兒叫做紈素,左思很得意這個女兒,生得白皙,口齒又清楚,就是天一亮,就要去化妝,畫眉毛像用掃帚在掃地;口紅塗得滿嘴都是——不,已經漫過了嘴唇,估計下巴也有。
她的姐姐是這樣的: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畫。
輕妝喜樓邊,臨鏡忘紡績。
這個叫做惠芳的姐姐,在她的老父親眼中,眉目如畫,就是喜歡照鏡子,照著照著,就忘了織布。
兩姐妹在一起的時候,畫風是這個樣子的:
馳騖翔園林,果下皆生摘。
紅葩綴紫蒂,萍實驟柢擲。
貪華風雨中,眒忽數百適。
.......
止為荼菽據,吹噓對鼎鬲
脂膩漫白袖,煙燻染阿錫。
衣被皆重地,難與沉水碧。
姐妹倆瘋跑進果園,果實還沒熟,就叫她們摘了,紅花連著紫色的花萼都叫她們揪下來,萍實這樣珍貴的果實被她們扔來扔去。她們還偏偏喜歡在風雨裡玩,眨眼功夫已經跑出跑進好幾次了,只有飯食對她們有吸引力,她們對著火吹,希望鍋裡的食物快點熟。結果袖子上沾滿油膩,衣服燻得烏漆嘛黑,看不出底色,根本洗不乾淨。這樣調皮搗蛋的孩子,大人是要責罵的,可是「瞥聞當與杖,掩淚俱向壁」,聽說要挨打,兩個小姑娘就躲到牆角要哭泣了。你覺得左思會打嗎?怎麼下得去手——他這首詩裡分明滿滿都是寵溺——他女兒的憨態和調皮讓他十分得意。
如果左思這首詩充滿著喜感,那韋應物的這首《送楊氏女》就讓人不忍卒讀:
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況無恃,撫念益慈柔。
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
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託令門,仁恤庶無尤。
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閒始自遣,臨感忽難收。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這是韋應物在他長女出嫁時候寫的詩。他的兩個女兒從小失去母親,所以他加倍慈柔。雖然詩人很難過,但女大當嫁不能留。老父親擔心女兒侍候不好公婆,又覺得自己的嫁妝不夠豐厚,諄諄教導女兒恪守婦道,到臨別的時候,已是情難自禁,等回到家裡,看到小女兒,眼淚更忍不住止不住地流。
韋應物用的是極樸素的語言,千種不舍,萬種擔心卻從字裡行間湧動而出,讓人落淚!
老父親對女兒的保護也在詩中表達出來,來看白居易的《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日》:
今旦夫妻喜,他人豈得知。
自嗟生女晚,敢訝見孫遲。
物以稀為貴,情因老更慈。
新年逢吉日,滿月乞名時。
桂燎燻花果,蘭湯洗玉肌。
懷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兒。
據說「物以稀為貴」便從此詩來,白居易的女兒阿羅嫁到一戶姓談的人家,生了一個女孩。白居易唯恐親家重男輕女,女兒受委屈,寫下此詩,前面的詩句透著喜氣洋洋,最後一句道卻出一顆誠惶誠恐的老父親的心。
大約這三首詩,能看得出老父親的心,對女兒的無限寵溺、不舍、擔心和無盡的愛。
可憐天下老父親!善待我們的老父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