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麼愛讀書,為什麼生活沒有改變?

2020-12-22 英小熊讀書俱樂部

《認知覺醒》中有一句話:

很多時候我們都處於」假閱讀「狀態。

所謂」假閱讀「,是指堅持閱讀卻沒有任何改變。

我驚奇地發現,三年前的人生中,我就一直處於」假閱讀「狀態。那時,我特別喜歡讀書,每次看到感興趣的書名,就會把書買回來讀,我希望有一天它們能帶給我智慧,讓我不再有煩惱和迷茫。然而,多年過去,我買的書已經差不多擺滿了書房的一面牆,可是,生活卻絲毫沒有改變。

令人意外的是,2017年底遇到某讀書機構,我開始寫講書稿,之後不久,我的生活就開始明顯改觀。因為寫婚姻的書,婚姻變得更加幸福;因為寫親子方面的書,學會了愛孩子;因為寫減肥的書,學會了管理身材;因為寫效率的書,學會了目標管理;因為寫人生的書,明白了幸福人生的秘密......

我禁不住反思:是什麼讓讀書變得如此有效?

看了《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之後我明白了,原來,我是無意中實踐了樊登讀書法

為什麼那麼愛讀書,生活卻沒有改變呢?因為我們的讀書方法有問題。

通常情況下,我們讀書都缺乏大局意識,只關注細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所以,根本無法讀懂一本書。另外,我們讀書往往只是劃線或做筆記,大腦未經任何挑戰,因此,讀完很快就會忘記。讀不懂、記不住,知識自然無法內化到大腦的認知體系中,從而糾正我們的信念。所以,不管讀了多少書,生活也不會變得更加幸福。

那麼,如何讀書才能讀得懂又記得住呢?《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將為我們提供答案。

提起樊登,中國人幾乎無人不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讀書會,遍布全國。樊登讀書會成立七年,已吸引超過15億次收聽,用戶數突破4000萬。不得不說,讀書領域,樊登堪稱第一人。

樊登也是用讀書改變自己生活的人。他曾成功用讀書紓解壓力、消除憂慮。也曾用讀書獲得了經商的勇氣,使他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成功創辦樊登讀書會。為了使更多的人通過讀書改變生活,他把自己多年讀書的秘訣寫成《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這本書,旨在幫助我們學會從大局著眼讀書、用講書讀書。

樊登讀書法包括兩步:從大局著眼讀書和用講書讀書。

01 從大局著眼讀書

很多情況下,我們讀書都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碎片的知識,而不知道整本書到底說了什麼,結構、脈絡就更無從談起。這是缺乏大局觀導致的。那麼到底如何才能徹底讀懂一本書呢?

想徹底讀懂一本書,首先必須從大局著眼讀書。具體為回答4個問題。

① 這本書要解決什麼問題?

每一本書都有它的使命,為了完成這一使命,這本書必須解決問題,只要找到問題,也就找到了這本書的主脈絡。那麼,如何找到這個問題呢?只需要兩步:

首先,要提煉出書的使命。

這可以從序言中找,一般寫序言時,作者都會交代寫這本書的目的,而這個目的就是書的使命。

接著,再從定義問題入手,找到問題。

工具類書(本文只討論工具類書)一般會在第一、二章定義問題。它們是解決問題的,想要解決問題,必須先定義問題。這就好比一場辯論,一辯負責定義問題,統一認識。所以,找問題,就要在第一、二章先找到定義問題的句子,有了這些句子,就能分析出我們要找的問題。

比如,在《效率達人:讓時間更值錢》這本書,使命是幫助人們提升效率。從第1章中可以找到效率的概念「效率是成果與時間之比」,於是,就可以分析出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創造更多成果?

再比如,《幸福的方法》一書,它的使命是幫助人們獲得幸福。作者在第二章定義了4類幸福觀,即現在幸福,未來也幸福;現在不幸福,未來也不幸福;現在幸福,未來不幸福;現在不幸福,未來幸福,第1類才是真正的幸福。於是,就可以分析出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才能做到現在幸福、未來也幸福?

找到一本書要解決的問題之後,接下來,就可以順著問題,去看問題的現狀、作者解決問題的方法、論證方法的過程,等等。這樣,一本書的結構就清晰了。所以,再複雜的書,也要先看它是怎麼定義問題的。

② 書的寫作背景怎樣?

寫作背景就相當於論文中的研究現狀。它通常被放在定義問題之後。熟悉寫作背景,就是弄清楚關於書的主題,已經有人做過哪些做過研究,他們的結論是什麼,結果如何。當然,也有的書沒有背景,那就略過這一點。

熟悉一本書的寫作背景,目的是幫助你打開眼界,了解一個理論的前沿研究狀態是什麼,從而間接地認識到這本書的價值。

比如,《幸福的婚姻》一書,作者就在第一章介紹大部分婚姻療法都失敗了,同時,介紹書中方法的優勢,並以數據佐證。這就讓我們堅信,即將學到方法是最先進、最有價值的。

③ 書中是如何討論解決方案的?

解決方案的討論是全書最有價值、也是中間最大的一部分。討論解決方案包括解決方案有哪些?是如何論證的?論據有哪些?

解決方案。當確定了這本書要解決什麼問題之後,帶著問題去尋找,就不難發現解決問題的章節。找到這些章節後,接下來要弄清楚這些章節之間的邏輯關係,當它們是遞進關係時,說明解決方案是一系列的步驟,或者方案在最後。當它們是並列關係時,說明解決方案是多個點,或者不同情況下有不同解決方案,或者一種解決方案應用在多種場景。

比如,《心流》在描述了心流的定義之後,就列舉心流在生活各個方面的應用,如體育運動,商業開創等方面的應用,就屬於一種解決方案應用在多種場景。

比如,《他人的力量》這本書中,定義是第4層人際關係,即我們要想辦法藉助他人的力量。提出問題後,接著,書中就針對如何藉助他人的力量進行進行了論證,包括怎麼找到他人的力量,他人的力量分哪幾類?怎麼利用好這種力量?等等,這是遞進關係,解決方案在最後的情況。

論證過程,是指針對解決方案中每一步或每一點的論證。論據是指在論證過程中用到的統計數字、對比實驗、調查結果、案例、故事等。有了解決方案,論證過程和論據就一目了然。

④ 結尾:一句話總結價值升華

一般書的最後一部分,都會進行價值升華。所以,看看一本書的最後,你就很容易發現價值升華的句子。

比如《所謂會說話,就是會換位思考》這本書的最後一句話是:關於對話交談,如果你有開放的心態和思維,不論走到哪裡,你都能夠和人聊起來,並且樂在其中。這正是這本書的價值升華。

一本書的結構,無非就是前面的定義問題、之後的解釋背景,中間大塊討論解決方案,以及最後的價值升華。回答了以上4個問題,你也就徹底讀懂了一本書。

02 用講書讀書

第一步結束後,我們已經徹底讀懂了一本書。這時,如果你停下來,結果將是前功盡棄。因為用不了多久,你就會忘光了。那如何才能不忘呢?

作家周嶺說:

我們最終都應該成為一位教授者。這不是為了獲取講師的身份,而是為了自己能夠學得更好,因為「教」才是最好的「學」。

所以,更高階的讀書,是講書。當你能徹底讀懂並且講出一本書時候,它必將為你所用。

那麼,到底如何開啟講書呢?書中提供了5個步驟:

① 構建講書稿的開頭。

一個好的開頭可以讓聽眾從一開始就重視這本書,覺得有意義。開頭的好壞,決定了能否吸引聽眾繼續聽下去。所以,讓開頭精彩非常重要。

那麼如何才能構建出精彩的開頭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要直擊主題,然後再講最彰顯價值的內容,而後再進一步講背景價值,引起聽眾的重視。

彰顯價值的內容,可以是書中擊中痛點的精彩故事。

比如,《增長黑客》一書,作者第一句話就講它的意義:這本書解決的是如何低成本實現爆發式增長。然後開始舉例講Airbnb創業者的故事,講完這個精彩的故事後,接著,告訴大家不要擔心,我們可以從中總結出一套方法,就是這本書的核心工具。之後,再說這個工具的背景價值,這樣,就吸引著觀眾聽下去。

也可以是擊中痛點的生活場景。

比如,《即興演講》一書,作者就問大家:你有沒有遇到過一個說話語無倫次的人,如果你不希望自己成為那樣的人,那麼你要不要讀一下《即興演講》?

還可以是書中出其不意的認知。

如講《這書能讓你戒菸》時,作者就說:為什麼今天要講這本書?因為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震撼就是,戒菸竟然不需要有毅力。我相信,你們對這個也會很好奇,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為什麼不用毅力就可以戒菸。

也可以自己製造亮點。

比如,《活好》這本書,是與百歲老人的談話錄,它不是工具書,也沒有理論。作者就這樣說:在你的生活中,你有沒有機會和一位百歲老人交談?如果在人生當中有機會和一位百歲老人交談,他跟你暢談他的人生經歷,你願不願聽? 接著作者講了自己和一位百歲老人葉曼先生談話得到的感悟,大家聽到收穫,就會願意繼續聽下去,接著就自然過渡到《活好》這本書。

② 構建有邏輯、通俗易懂的正文

書的正文是指對一本書討論解決方案的部分,講書稿的正文,對應著書的正文。那麼,如何確定講書稿正文的邏輯、又如何做到通俗易懂呢?

講書稿可遵循原書正文的邏輯。

一般書的寫作都是遵循著一定的邏輯的。所以,為了更好地尊重原書,在整個論述的過程中,最好按章節順序進行。當然,當你完全理解了一本書,頭腦中有了自己的邏輯框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

講書稿通俗易懂分為三點:

內容精簡。為了聽眾能掌握一本書的精華,我們就要對書進行「科學瘦身」,對正文中同類的內容進行歸納合併,對於不精彩的內容刪除,最終形成一條主線。

論證充分。論證充分聽眾才能聽得更明白。所以,在論證時,一定要提供充分的實驗數據、案例或故事。

加以解釋。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可以對難懂的道理用故事來解釋清楚,也可以將抽象的觀點和案例換成自己的理解和案例。

③ 構建精彩結尾

講書稿結尾的結構,通常是:先進行全書總結,然後,再進行價值升華。

講書稿的結尾,對應著書的結尾。所以,進行價值升華時,可以到書的結尾去找。這方面的內容我們在前面「一句話總結價值升華」中已經講過,這裡就不再贅述。

另外,構建結尾時,還要注意一點,如果開頭留有懸念,那麼,結尾時要注意前呼後應。

比如《利奧納多.達.芬奇傳》這本書,作者開始解讀時,留下了啄木鳥的舌頭這樣一個懸念,他講到最後結尾時,就解開了謎底:啄木鳥的舌頭是旋轉著插進鼻孔的。這就是前呼後應。

④ 繪出思維導圖

講書時,聽眾是非常聰明的,如果他們聽出來你是在念稿子或者背稿子,那他們立刻就會失去興致。所以,作者建議,組織講書稿的最後不是寫成稿,而是繪製出思維導圖,然後對著思維導圖,一步一步的講下去。那麼,到底如何繪製思維導圖呢?作者總結了3步:

準備A4紙一張、黑色水性筆一支,把主題寫在正中間。

根據書的結構或自己重新解構的結構,確立7~10個主分支。

把上一步確立的分支一一划線。如果有瑣碎的知識點,可以單獨在紙邊記錄;如果出現需要大量引用原文的情況,就標上書的頁碼,講到的時候翻書去讀就行。

《即興演講》思維導圖

⑤ 開始講書

走到這裡,你已經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為了能順利地邁出這一步,書中又為我們提供了2點技巧。

● 復盤思維導圖,重新熟悉內容

開講前,你一定擔心講書時會想不起內容,作者的辦法是:講前復盤思維導圖。

講書前復盤思維導圖,其實就是你幫助自己由內而外梳理內容。這就好像考試前複習一遍要點一樣,對內容的記憶非常有效。

作者一般都是從最有價值的核心點開始復盤,向外蔓延。他會問自己是書中哪一點打動了自己,這本書是如何論證這一點的?一共有幾個角度,一共有幾個遞進關係,一共有幾個例子,講的什麼故事,援引了什麼數字,做了什麼實驗,等等。

這樣捋了一遍之後,你會發現整本書就浮現在腦子裡了。

● 調整好心態。

你一定還擔心你講書聽眾會不喜歡。這個問題作者也遇到過,他的方法是:要有平常心,不要取悅聽眾。

現實生活中你會發現,如果特別想取悅某些人,反而得不到他們的心,而當你淡定、踏實、滿懷熱情地把最有價值的內容送給對方時,你們之間的緣分反而建立起來了。所以,作者每次講書,都抱有一顆送禮物的心態,只要一本書值得講,知識本身就足以令聽眾喜歡。

只要調整好心態,很多小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現在,你已經復盤了思維導圖,也調整好了心態。接下來,就是行動了。只要行動起來,你就成功了一半。

《認知天性》這本書裡,有一句話:

只有當頭腦被迫工作時,才會將所學的東西記得更牢靠。反覆檢索不僅能讓記憶更持久,還能在更多變的環境中更容易被檢索,而且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

也就是說,大腦被挑戰的次數越多,就越有利於處理和解決問題。

當你開始講書,你的大腦已經接受了多次檢索:組織講書稿需要檢索,繪思維導圖也需要檢索,復盤思維導圖還要檢索,每講一次都是檢索。這時,你還擔心讀過的書會忘記嗎?

03 寫在最後

書的最後,作者再次強調:

當你能夠讀懂一本書,還願意講出來,你其實就是選擇了成為一名解密者,成為一名幫助別人成長的老師,當你在為他人挑選書籍,傳播知識的時候,人和人之間討論最多的是有趣有用的知識和美好共同的價值,讓各種各樣的知識進入千家萬戶,求知的渴望必將引領你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用樊登讀書法讀書,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首先,從大局著眼讀書,可以讓我們徹底讀懂一本書。其次,用講書讀書,可以讓我們理解並記住書的內容。經過這兩步,書的知識就能內化到我們大腦的認知體系中,糾正我們錯誤的信念,從而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

書中的亮點還有很多,比如:選書的兩大原則和買書七個技巧;「不舒服」的讀書原則;作者的兩個讀書習慣;如何消除緊張;講書的兩大原則;如何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如何拓展認知邊界,等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相信你讀完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收穫。

讀書的最終目的,是改變。願我們都能通過《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這本書,學會高效讀書,成為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學了很多技能,卻沒有改變生活?
    每天發生在身邊的事那麼多,你有什麼收穫嗎?很多人認為,學習必須要看書。其實,不是的。你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你聽到的一句話、看到的一段文字、一幅畫、身邊的一個人,你眼前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讓你得到收穫。讀書,不也是為了收穫點什麼嗎?
  • 為什麼「 窮人」家的孩子,讀書那麼難?(深度)
    有一次,父親跟馬得福說:得寶總是抱怨說為什麼不讓他讀書,因為窮啊,我們家庭只允許一個孩子讀書,後來我跟你媽決定抓鬮定命,抓到得福了,所以就只能讓得寶上完小學就不能讀書了。你仔細看看,但凡那些說:「讀書無用」的都是一幫沒有受到多少教育的父母。你何時見過一個真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說過「讀書無用」的?《山海情》有這麼一個劇情,有一個孩子打算不上學出去打工,白校長生氣的問為什麼?孩子回答:我爸媽想讓我打工,老師啊,反正我也不喜歡學習,學習成績也不好。
  • 「孩子,我為什麼逼你讀書」這封媽媽寫給高三女兒的信,令人深思
    「為什麼要讀書」,這是這位高三的孩子最大的困擾,她認為如果初中畢業就去打工就算每個月三千塊錢,她現在也會有一筆比較豐厚的資產了,不讀書,她可以做網絡主播,可以去工廠做零工,可以學一門手藝掙錢,可以擺地攤,可以做的太多太多了。為什麼非要讀書。女孩不能理解,一時衝動,女孩既然想去自殺,她覺得爸媽不愛她,只會盲目地叫她讀書。
  •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那麼愛他,還是留不住他?」
    這幾天,我一直在和一位讀者聊天,她總是問我:「為什麼我那麼愛他,還是留不住他?」這位讀者,是一個深情的女人,但儘管如此,男友還是提出了分手,甚至在分手時,求她成全他。02我能理解她心中的無奈,因為她確實付出了很多,甚至連工作都丟了。我反問她:「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那麼愛他,還是留不住他?」她想了幾天,還是說不知道。
  • 「我那麼愛你,為什麼你不愛我?」
    直到兩個人分手的前半年,他們就已經住在一起生活了。那段時間這個男生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收入基本為0,都是桃子一個人的工資支撐著兩個人的生活開銷。桃子說,剛剛在一起的時候他就說過,我並不愛你。我從那個時候就知道,只是我也想著,只要自己努力一些,說不定他就會改變心意。可是在一起了這麼久,我對他付出了這麼多,這麼愛他,他應該也是知道的。為什麼還是沒辦法愛上我呢?
  •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他其實沒那麼愛你
    偏愛好像是一個帶著醋意的詞彙,也確實,一個人對一個人的偏愛往往是因為愛的多一點。而現在我說的偏愛並不是這樣的偏愛,而是說自己總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愛一個人,去安排一個人的生活,就算是自己沒有能力去這樣做,對方並不想接受這樣的安排,我們也總是會打著我愛你的旗幟去安排,甚至說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去放棄或佔有一段愛情。
  • 讀書記不住不是你的問題,掌握閱讀方法可以改變讀書狀態
    每天發生的事情那麼多,我們能記住的卻非常少,為什麼呢?實際上是我們大腦覺得那些信息不重要,大部分都不會被存儲處理。真正能夠引起我們注意的信息,都會進入短時記憶裡,過一段時間便會消忘。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思考方法和心智模式,無論我們如何學習,本質上我們的心智都是很難改變的。
  • 張桂梅女校長:女子讀書可以改變三代人,窮人翻身,唯有讀書最快
    男人有錢了就變壞,在外面跟小三瞎混,而女人卻被婚姻套牢,沒有金錢沒有工作,便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成了男人的附屬,何其悲哀。女生為什麼要讀書?《知否》裡明蘭說過一段話:「依我看,讀書無用論這話,就是騙人的。如果讀書無用,為什麼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難道是閒得慌?
  •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語錄
    當你還小的時候,你期望三十歲過上怎麼樣的生活,愛上什麼樣的人,和什麼樣的人生活在一起。而今三十歲了,你過上了怎樣的生活,你愛上了什麼樣的人,而這個人是不是也像你愛他一樣愛你。有位女作家曾說「生命,就是你期待蓮花,卻結出碩大而又香氣撲鼻的芒果」。●經濟學的終極目的,是通向幸福之路,不是財富最大化,而是幸福最大化。沒錯,經濟學就是告訴人們,如何用有限的資源,獲取最大的幸福,或是,最少的痛苦。
  • 既然你改變不了環境那麼你就改變自己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家長正確的回答方式,會讓孩子愛上讀書!
    甚至很多小孩都會問:「媽媽,為什麼要讀書?」此時父母可能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只能說:「讀書學習,就是你這個年紀應該做的事。」經常讀書的人,我們總能看到他們優雅的氣質,那種氣質是很多人所不具備的。同理,多看書可以給孩子更多機會,可以抓住機會,改變命運。
  • 你的父母為什麼希望你多讀書
    直到多年後,我才理解父母為什麼約束我們一定好好讀書。臺灣作家馬應臺曾經對他的長子安德烈說過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的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
  • 以讀書為話題的作文:愛讀書讓生活更美好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偶然看到「運動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這句廣告語,引起了我的思考。當時我在想,除了運動,還有什麼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是美食?是旅遊?還是那個方面呢?思來想去,我的腦海中突然冒出了兩個字「讀書」。因為我很小的時候就非常愛看書,這一習慣的養成,不僅讓我開拓了眼界,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且,讓我的童年生活更加快樂!在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喜愛閱讀趣味盎然的童話故事書;到中年級的時候,我非常愛讀百科全書;到了五、六年級的時候,我最愛讀中外名著。
  • 那麼愛你為什麼?!……
    《那麼愛你為什麼》是一首地道的情歌,由李宗盛填詞,Ahn Jeung Hun譜曲,黃品源和莫文蔚合唱。
  • 通過考試改變命運可能嗎:為什麼美國貧寒子弟不愛讀書?
    工薪階層子女很難改變生活習慣,跟中產子女玩到一塊。美國上流社會最頂尖、最封閉的圈子是「波士頓婆羅門」(Boston Brahmin),成員以新英格蘭地區的精英為核心,祖先能追溯到建國時期。他們財力雄厚,詩書傳家,出產許多作家、知識分子,子女世代在哈佛、耶魯接受教育。因為這個群體以血統自矜,內部通婚,很少接納外人,圈子封閉,因此被外界比作為印度婆羅門種姓。
  • 讀書的4個好處,寫給不愛讀書的你
    如果有人問你讀書有什麼好處,你能回答得上來嗎?又能說出讀書有幾個好處呢?這個問題對於不愛讀書的你,可能勉為其難,因為當你意識到了讀書的好處,自然就愛上了讀書。作為一個養成了讀書習慣的人,我列出了讀書的以下4個好處:
  • 讀書改變命運:愛讀書會賣書的貝索斯成了世界首富
    那麼,這其中有怎樣的故事呢?成名以後,貝索斯回到他的大學母校普林斯頓大學進行了一場演講,他說:選擇比天賦更重要。 讀書改變命運,知識決定未來。 貝索斯是一個酷愛讀書的人,他是一個絕對狂熱的閱讀愛好者,每個月會讀10本以上的書,他最喜歡的一部小說《長日將盡》,這部小說是日裔英國小說家石墨一雄的作品,石墨一雄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史蒂文斯是一位致力於追求偉大事業的人。什麼是偉大,就是「站在頂峰,可以改變世界的人」。
  • 當愛傾聽的可凡,遇見愛講書的樊登,守護愛讀書的你
    當愛傾聽的可凡,遇見愛講書的樊登,守護愛讀書的你 2020-12-11 0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20集旁白筆記
    第一集 片尾旁白:"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 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 我們可以對這個世界 抱有怎樣的期待 當你還小的時候 你期望三十歲 過上怎麼樣的生活 愛上什麼樣的人 和什麼樣的人生活在一起 而今三十歲了 你過上了怎樣的生活 你愛上了什麼樣的人 而這個人 是不是也像你愛他一樣愛你 有位女作家曾說 生命 就是你期待蓮花 卻結出碩大 而又香氣撲鼻的芒果 "
  • 讀書改變命運VS讀書無用論,讀書對女性來說真的非常重要!
    讀書改變命運,這是真的!讀書對女生來說太重要了,在這個對女性還是不那麼友好的年代,更應該多讀書。從畢業開始找工作,真的一度懷疑讀書是無用的,有著本科學歷,卻給公司充當廉價的勞動力,領著最低的工資,做著最累的活。公司以你是剛畢業的學生,沒有工作經驗,過度壓榨畢業生的勞動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