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冬自曝童年不幸,坦言與父親斷絕親子關係

2021-02-21 會火

大家好,我是昨天在海底撈被服務生叫了兩遍「美女」的張鐵零,我暈,我一個鬍子密集聲音粗獷的少年,做錯了什麼要被這樣折辱,至今沒想通。

昨晚我和張富貴等人嬉戲完回到家已經快十二點,搞臉的時候我隨手打開了《奇葩說》,然後哭成了狗,於是今天我有必要講講這期節目。

《奇葩說》到了第五季,可供挖掘的奇葩們比我們公司的直男還少,節目思辨性還在,只是觀眾們對表達衝擊力的密度要求越來越高,顯然新老選手們都餵養不了這些刁鑽的粉絲了。然後被說江郎才盡,以及過氣。

那怎麼辦,只能打催淚的感人的具備強大共情力和傳播力度的辯題了。

比如昨天的那期,辯題是:

忘了說,本場嘉賓陳學冬。

我認為這期節目之所以精彩,除了話題度本身,及選手們過於真實的親身經歷足夠感人,還有一點就是陳學冬表達出了足夠的坦誠及讓人刮目相看的表達能力。

坦白講,這期辯題,就是為陳學冬準備的。

陳學冬,父母離異,父親要再婚,陳學冬阻撓了。看,是不是完美契合,只是我說來簡單,具體發生在陳學冬身上的好與壞,則令人無限感慨了。

陳學冬七歲那年,父母就分開了。

陳學冬父親是溫州富商,挺有錢的,要再婚,其實無可厚非。但陳學冬阻撓了,理由也很充分,就是那個人有目的心。

說白了,單身大款,誰不想傍,目的性就在這。

然後陳學冬又給出了一個無可辯駁的理由——那個人到現在都沒工作,我養自己的父母天經地義,憑什麼還要養你和你的孩子?

陳學冬帶著這麼多堅持,去阻撓父親,甚至要脫離父子關係。

結果呢,最後父親還是和那個人偷偷在一起了,沒用,用陳學冬的原話是:和我沒有關係了。

然後陳學冬過上了相對不幸的青少年生活。

父母不太管,只有大姨管他,就那個媽媽沒去大姨替去的《我家那小子》的那個大姨,大姨住廠子裡,條件所限,只能給他生活費,然後他寄宿在其他阿姨家裡。——所謂寄人籬下,就是這樣了。

寄宿,午飯自己管,有時候啃麵包,有時候吃飯。

所以胃不好。

再然後,去上海準備考試,住青年旅店,也沒個人陪。

再然後,可能就是和郭敬明那個……合作了,然後就紅了。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從7歲到20出頭,中間十幾年的一個「孤獨」的狀態所帶來的創傷,其實不可想像。

紅了以後的陳學冬果然很剛,給爺爺奶奶買房子。

沒說給爸爸買,甚至給爸爸打電話,會把對方說哭。

圍繞著:你過去沒對我做的事,也別想現在我對你做。

是不是很剛,更剛的還在後面,有個選手類比自己母親再婚對象的時候,提到了陳學冬父親再婚的對象為「新媽媽」,陳學冬當場表示「她不是我媽,我現在還沒認,永遠都不會認。」

大家看馬東的表情。

不止馬東,感覺現場的人都聽傻了,估計沒想到陳學冬這麼real吧,——脫離父子關係,父親再婚的女人有目的性,故意戳父親痛處讓其愧疚,毫無迴轉餘地地說這輩子都不會認新媽媽的身份。敢說這些點,節目組的宣傳人員要笑出聲了。

這說明什麼,說明陳學冬對於這件事,是真的有一肚子的怨言要說,根本收不住。不然對於一個出道很多年的藝人來說,會講出這麼多隨筆一句都能被扭曲上大新聞的話?

陳學冬本人就貢獻了這一期相當精彩的一部分內容了,但是還不夠。

選手奶茶講的話同樣共情力十足。

也是父母離異再婚的親身體驗者,還不止一次。

先是母親再婚,再婚對象同樣是不工作,也不讓奶茶母親去工作,最後怎麼辦,讓奶茶去工作,讓孩子承擔所有不作為的苦楚和代價。

再是父親再婚,奶茶也懂事沒阻撓,到最後,奶茶已經很多年沒見過父親了。這裡的沒見過,我想是父親投入到新家庭,因為種種原因,已經忘了原有的兒子了。我猜的,他沒繼續講。

他用親身經歷告訴現場的人,很多時候,關於再婚這件事,不阻撓,懂事,是有代價的。而這些代價的最後承擔者,也許是孩子本身。所以奶茶站在了阻撓一方,雖然他已經沒有機會再回到過去行使作為孩子的權利。

現場很多人都哭了,恕我直言,我也哭了。

但奇葩說的魔力就在於,前一秒還在哭,下一秒又特麼被反方觀點吸了,沒錯,我就是這種立場不堅定的人。

奶茶站在阻撓一方,不阻撓一方也搬出了肖驍的真實經歷反擊。

肖驍,十歲父親去世,母親帶回一個伯伯,銳利如肖驍,十二歲就非常剛,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於是他在吃飯的時候掀桌子,在母親與伯伯休息時,瘋狂懟門。

肖驍阻撓了,咋還站在不阻撓那一方。

後來他才意識到,許多時候大人們之間的愛情,其實只是陪伴與扶持,說不好聽的,叫把我肩膀的責任卸下來一半給另一個人。而活著本身的難處和壓力已經那麼多,讓已經離婚的父親或者母親一個人承擔,未免過於悽慘。

肖驍媽媽白天上班,晚上開KTV,有個伴也沒啥問題。

所以不阻撓,——有點道理哦,沒錯哦,父母選擇開始一段婚姻都不只是因為喜歡,那子女又有什麼權力因為不喜歡而阻撓呢。

都有道理。

——孩子不該承擔婚姻不幸的代價,父母不該承受無休止的孤獨。

生而為人就是這麼多無可奈何啊。

剛才我和朋友討論,他問我,如果是我會怎麼選擇,阻撓還是不阻撓。

我說我三觀不正,說出來的話會遭雷劈。——我始終認為,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這裡的別人包括除了自己的所有人。所以談不上阻撓不阻撓,應該談,這和我有什麼關係。

再說下去會被很多人罵了。

最後一個感慨,節目中的大部分選手都有過不幸的過去,也因此她們才有更豐富和旺盛的內心世界。

不是好事,希望大家都過著平凡而溫暖的生活。

今天狀態很差,腦袋裡全是漿糊,請大家不要罵我,因為我可能會罵回去(……)我要去躺著了,感覺被掏空。

張耶夫斯基和我說,上次芝加哥中獎的三個小老婆還沒留地址,她要窒息了,請下面三個趕緊留地址哈。

鞭屍張富貴(傳送門:富貴看電視:樹下蓋房,房上追貓,欺負我家人就得挨菜刀!)



相關焦點

  • 拒絕贍養還想斷絕關係,這對父子怎麼變成這樣的...
    不過陳學冬雖然人氣很高,但是他在戀情上卻遲遲沒有進展,而其中的原因和他父母的婚姻有很大的關係。都知道陳學冬的父母從他小的時候就離異了,他是被大姨所帶大的,而父母婚姻的失敗也一直影響著陳學冬的成長。直到現在,在自己孤獨的時候,他都會為此哭泣。
  • 親子關係說斷絕就能斷絕嗎?NO!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在法律上面叫做親子關係,在電影、電視和一些文學作品裡,我們經常能看到如「斷絕親子關係」,甚至登報聲明之類的橋段。
  • 斷絕親子關係:為何江戶時代斷絕親子關係很常見?背後原因很無奈
    摘要:斷絕親子關係:為何江戶時代斷絕親子關係很常見?背後原因很無奈現代社會,親子間難免會因為一些瑣事發生爭吵,如果吵得過於激烈偶爾也會出現要斷絕關係的話語,但一般情況下也就是說說而已,並不會成為事實。不過,在日本江戶時期,斷絕關係,或者說斷絕血緣關係卻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事實上,背後的原因卻很無奈。最經常見到的就是「人別帳」,斷絕關係後將會從人別帳上刪除姓名。在當時的日本,人別帳是由設置在町內的居民組織或者負責管理的町役人,進行徹底調查所轄區域內的狀況後製作而成的,副本由町保管,正本則由町奉行所保管。如果家庭成員中父子需要和兒子斷絕父子關係時,就需要使用到人別帳。
  • 陳學冬家庭起底,差點斷絕父子關係,如今《元氣滿滿》中備受關注
    對於陳學冬,你了解有多少呢?原生家庭的痛我們看陳學冬,總覺得他眉眼中帶著一種憂鬱,這和他小時候的經歷有很大關係。他出生在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裡,而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也選擇了離異。怨恨父親有那樣經歷的人,未免會怨恨自己的父母。但陳學冬在18歲的時候,終於又見到了自己的母親。然而父親卻早已成家,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知道這個消息的陳學冬非常傷心。
  • 陳學冬後媽:被質疑嫁陳學冬爸爸目的不純,繼子拒養她和她的孩子
    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就連在娛樂圈光鮮亮麗的明星陳學冬也沒有逃過原生家庭的傷害。他本是家境優越的富二代,年幼時卻經歷父母離異,從小被善良的大姨養大,童年曆經坎坷,說到底不過是個披著「富二代」外殼的窮小子。
  • 雪莉紀錄片開始上映,曾為男友斷絕母女關係,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雪莉紀錄片已經播出,曾因男友和母親鬧僵,坎坷童年令人唏噓在片子中,雪莉的母親透露得知女兒與大14歲的男友交往後強烈反對,兩人甚至斷絕母女關係。採訪中母親數度哽咽,對女兒充滿愧疚。從小父母離婚,兒時缺少關愛,高中畢業就掙錢養家,不幸的雪莉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 聲明斷絕親子關係有沒有法律效力?律師:該盡的義務是躲不掉的!
    在一些影視作品、書籍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諸如「斷絕父女關係」、「斷絕母女關係」等斷絕親子的聲明或言論。甚至說歷史上一些名人也有過在報紙上刊登諸此類的信息。這導致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因為相處不和睦、沒有滿足某些要求等原因,就想要斷絕親子關係;尤其是一些年輕人,往往在氣頭上會說出與父母斷絕關係這樣的話。但是,這些斷絕關係的聲明真的有用嗎?法律上又是否認可呢?我們不妨先來看兩則案例,在案例一中,楊某的母親早些年去世了,不久前楊某剛上大學,楊某的父親就表示出想要再婚。
  • 可以和父母、子女斷絕親子關係嗎?
    最近,比較火的一部電視劇《青春鬥》裡有這樣一個情節,主人公丁蘭想要留在北京大展宏圖,而母親卻希望她可以回到老家工作生活,留在自己的身邊,因此發生分歧,收到母親寄來一份律師函,律師函內容如下:律師函至丁蘭女士,受王霞女士之拖,東旭律師事務所就您與丁遠徵、王霞女士斷絕親屬關係事宜致函給您
  • 陳學冬闢謠:下場就分手?拒人於千裡之外,只因受傷的童年?
    畢竟當時有人拍到陳學冬和張佳寧兩人十指相扣。舉止十分的親密。陳學冬闢謠隨後陳學冬就官宣動態闢謠!陳學冬直接曬出了劇本,還喊話張佳寧,下場戲就分手?求生欲太強了吧?張佳寧回應而張佳寧也在第一時間回應了陳學冬,表示就地分手。看得出來,陳學冬和張佳寧兩人的關係相處的挺好的。
  • 陳學冬闢謠:下場就分手?拒人於千裡之外,只因受傷的童年?
    看得出來,陳學冬和張佳寧兩人的關係相處的挺好的。跟父親斷絕關係而陳學冬這麼渴望媽媽的愛但是阻撓沒有用,父親甚至背著他就再婚了!從此陳學冬就跟父親斷絕往來,一直跟著大姨生活。陳學冬的道德觀可以說,陳學冬從父親結婚開始
  • 繼母要陳學冬養她和兒子,陳學冬冷漠:憑什麼?沒責任也沒義務
    01陳學冬在娛樂圈中,給我們的感覺總有一種「富家少爺」的感覺,其實他本就出生於有錢的人家,但是她的父親與母親之間的關係非常不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04後來他在娛樂圈中嶄露頭角,也變得越來越優秀,父親也開始慢慢的修復與陳學冬之間的關係,但是童年的那些傷痛就像是烙印一般,烙在了他的心中,在他心中父親並不能算成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但無論如何終究是父親。
  • 《看我的生活》陳學冬被眾人羨慕:比起迷茫熱愛才可抵歲月漫長
    從陳學冬大姨口中得知,他從小就面臨著父母離婚,童年記事後有一段寄人籬下的生活,後來才跟母親相依命。跟朋友們談及感情時,自曝對自己成立家庭沒有信心,擔心做不好一個丈夫,甚至說一個父親。 直到節目結束,若一對他的印象就一直停留在折騰上,帶著些許迷茫的折騰,喜歡挑戰極限、喜歡刺激。
  • 暖男陳學冬的悲哀:七歲被父母拋棄,父親再婚,後媽兒子卻要他養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8年前的陳學冬因為《小時代》一夜爆紅,隨後在各大綜藝節目中都展現了暖男氣質,心思細膩待人親和,那幾年也就流行起了&34;的稱號。然而成名後的陳學冬卻愈發的感覺不到快樂,外界的聲音熙熙攘攘卻沒有一個是能夠說到他心坎的好話,商業化模式讓他更加更覺不到人情味。
  • 陳學冬曾喊話過,你又沒養過我,憑啥我要養你和你兒子?
    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個人就是演員陳學冬,這個看似安靜的大男孩,卻在小時候經歷過我們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每當說起來都是陳學冬的一個痛點,他真的是用自己的一生去治癒自己童年的不幸。陳學冬也是出生於一個有錢人的家庭中,可是父母一點都不和睦,兩人經常吵架,經常把陳學冬給嚇哭,時間一長母親忍受不了父親只能選擇離婚。當時法院判決陳學冬的撫養權交給媽媽,可是在照顧陳學冬的時候,媽媽總是能夠在她的身上看到父親的影子,於是又給父親送了回去。
  • 陳學冬曾喊話過,你又沒養過我,憑啥我要養你和你兒子?
    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個人就是演員陳學冬,這個看似安靜的大男孩,卻在小時候經歷過我們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的事情,每當說起來都是陳學冬的一個痛點,他真的是用自己的一生去治癒自己童年的不幸。當時法院判決陳學冬的撫養權交給媽媽,可是在照顧陳學冬的時候,媽媽總是能夠在她的身上看到父親的影子,於是又給父親送了回去。
  • 非人哉:小龍女與哪吒是同類人,都與家裡斷絕親子關係,都是倔強的...
    非人哉:小龍女與哪吒是同類人,都與家裡斷絕親子關係,都是倔強的孩子? 非人哉:小龍女與哪吒是同類人,都與家裡斷絕親子關係,都是倔強的孩子?
  • 被父親拋棄,母親鬱鬱而終,他斷絕父子關係,最終名滿天下!
    被父親拋棄,母親鬱鬱而終,他斷絕父子關係,最終名滿天下!這篇文章和大家說說古龍的故事。古龍在中華文化圈中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武俠小說大師,和金庸並稱「金古」。當然,二人如果硬要分出個高下的話,金庸依舊是多數人心中的泰山北鬥。
  • 陳學冬徒手爬40樓惹笑網友,童年雖不幸,但如今元氣滿滿
    本來以為陳學冬是個高冷男神,沒想到腦子瓜兮兮的真是個鐵憨憨,不知道大姨如果知道了這些會不會讓陳學冬氣死。從《小時代》初識,或許是留下的印象太過於深刻,就一直在心目中給他扣上了美男子的帽子,認為他360度智商顏值在線,但是沒想到他是這樣的陳學冬。
  • 曾是警察出身,為拍戲與父親斷絕關係,老婆原來是塞婭公主
    娛樂圈裡雖說魚龍混雜,但是越來越多的科班出身,為娛樂圈注入了不少的新鮮血液,而以前有很多演員其實是半路出家的,例如趙麗穎,王寶強等等,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這一位,他轉戰各種行業,為演戲不惜與父親斷絕關係。
  • 如何與父母斷絕親子關係?
    曾經我有一位來訪者,她的童年很慘,她父母對她家暴、羞辱、而且控制她的一切生活。成年後,她決定和她的父母斷絕關係,可實際情況並沒有因為她和父母沒有往來而有所好轉。且把這兩種感覺帶到我們的親密關係裡,又會讓我們形成兩種新的關係,即認同性的關係和補償性的關係。 我一大學同學,他就是比較典型的認同性關係。他是單親,母親把他帶大的,他可以說整條人生路都是他母親幫他安排的。而他談的對象也像極了他母親,從高矮胖瘦到脾氣秉性、從穿衣打扮到言談舉止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他結婚時我們就開玩笑說,他老婆比他更像他媽親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