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除了廢帝高殷、幼主高恆這倆傀儡之外,高演是北齊唯一一個正常的皇帝。而文宣帝高洋、成武帝高湛、後主高緯則一個比一個殘暴昏庸。但是高演的仁厚卻沒能保住兒子高百年的性命,最終高百年還是被殘殺。
高演是高歡的第九個兒子,也是第三個嫡子,高澄、高洋和他都是一母同胞。高演「幼而英特,早有大成之量,武明皇太后早所愛重。魏元象元年,封常山郡公。」「天保初,進爵為王。五年,除並省尚書令。帝善斷割,長於文理,省內畏服。」天保七年(556年),「從文宣還鄴。文宣以尚書奏事,多有異同,令帝與朝臣先論定得失,然後敷奏。帝長於政術,剖斷鹹盡其理,文宣嘆重之。」第二年「轉司空、錄尚書事。九年,除大司馬,仍錄尚書。」「時文宣溺於遊宴,帝憂憤表於神色。文宣覺之,謂帝曰:『但令汝在,我何為不縱樂?』帝唯啼泣拜伏,竟無所言。文宣亦大悲,抵杯於地曰:『汝以此嫌我,自今敢進酒者,斬之!』因取所御杯盡皆壞棄。後益沉湎,或入諸貴賤家角力批拉,不限貴賤。唯常山王至,內外肅然。帝又密撰事條,將諫,其友王晞以為不可。帝不從,因間極言,遂逢大怒。順成後本魏朝宗室,文宣欲帝離之,陰為帝廣求淑媛,望移其寵。帝雖承旨有納,而情義彌重。帝性頗嚴,尚書郎中剖斷有失,輒加捶楚,令史奸慝,便即考竟。文宣乃立帝於前,以刀環擬脅召被帝罰者,臨以白刃,求帝之短,鹹無所陳,方見解釋。自是不許笞箠郎中。後賜帝魏時宮人,醒而忘之,謂帝擅取,遂以刀環亂築,因此致困。皇太后日夜啼泣,文宣不知所為。先是禁友王晞,乃舍之,令侍帝。帝月餘漸瘳,不敢復諫。」
高歡
「及文宣崩,帝居禁中護喪事,幼主即位,乃即朝班。除太傅、錄尚書,朝政皆決於帝。月餘,乃居藩邸,自是詔敕多不關帝。」高洋駕崩前,曾告訴高演,必要時皇位可以相讓,唯不可傷害高殷。但是高殷繼位後,高演就開始準備篡位的事情。皇建元年(560年),高演與親弟弟高湛聯手發動政變,殺死宰相楊愔等人,隨即廢黜高殷,此時距高洋駕崩才1年時間。事後,高演登基為帝,並在次年殺死侄兒。
「初孝昭之誅楊愔等,謂武成云:『事成,以爾為皇太弟。』及踐祚,乃使武成在鄴主兵,立子百年為皇太子,武成甚不平。」而這不平的結果就是當年的高殷變成了將來的高百年。
其實高演當然知道這個弟弟的不滿,所以臨終的時候就寫遺詔將皇位傳給高湛。「帝臨崩,遺詔傳位於武成,並有手書,其末曰:『百年無罪,汝可以樂處置之,勿學前人。』」皇建二年(561年)十一月,年僅27歲的孝昭帝高演駕崩,弟弟高湛隨即即位,是為武成帝。
高演自以為對兒子的安排已經不錯了,但是他沒想到,皇位的誘惑力太大了,任何人上臺之後他都會除掉任何一個有可能危及自己帝位的人,更何況自己的例子就在前面,高湛怎麼可能不學習自己呢?
河清三年(564年)五月,「白虹圍日再重,又橫貫而不達。赤星見,帝以盆水承星影而蓋之,一夜盆自破。欲以百年厭之。會博陵人賈德胄教百年書,百年嘗作數『敕』字,德胄封以奏。帝乃發怒,使召百年。百年被召,自知不免,割帶玦留與妃斛律氏。見帝於玄都苑涼風堂,使百年書『敕』字,驗與德胄所奏相似,遣左右亂捶擊之,又令人曳百年繞堂且走且打,所過處血皆遍地。氣息將盡,曰:『乞命,願與阿叔作奴。』遂斬之,棄諸池,池水盡赤,於後園親看埋之。」而這時的高百年只不過才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