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是北齊的開國皇帝,史學家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說他在位期間政治清明,任用賢臣。也有人說他弒殺成癮,瘋瘋癲癲。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當皇帝卻不快樂反而憂心忡忡,是什麼因素導致他有這麼大的反差呢?
一:高洋侄子和親弟弟們的威脅
在東魏權臣高歡死後正常接班的是高澄,他也是高洋的大哥。但是掌權不久的高澄突然暴斃而死,他的兒子們年幼,最年長的兒子高孝瑜也只有十三歲,其它幾個兒子也都很小。所以他的二弟高洋在高澄死後抓住機會控制朝政,隨後殺掉了東魏的皇帝自己登上了皇位建立北齊。
雖然高洋登基當上了皇帝,但是在那個專制體制下父死子繼的觀念根深蒂固,高澄的兒子們卻依然有很大的政治遺產,還有高洋的幾個親弟弟,野心不差於哥哥高洋。所以在高洋眼裡他們就成為了高洋的眼中釘肉中刺,對皇位構成了威脅。
在高洋統治北齊的過程中,高澄的幾個兒子慢慢長大最出眾的就是蘭陵王高長恭,另外高澄的五兒子高延宗,也是北齊有名的戰將,他曾在北周武帝攻齊的戰鬥中差點把北周武帝活捉。
不僅如此,高洋的兩個親弟弟高演、高湛,也都有野心也想著過把皇帝癮,所以高洋時時刻刻的防備著自己侄子還有親弟弟的威脅。
二:母親婁昭君的威脅
對於高洋來說,他很想削弱自己弟弟和侄子的權力,絕不是因為他不想,而是因為他無法做到。因為有一個非常可怕的對手始終威脅著高洋,她就是高洋的生母婁昭君。
婁昭君在北齊的地位是非常顯赫的。因為,最初他爸高歡就是依靠婁昭君起家的,等到高歡死後實際權力一直就掌握在婁昭君手中。高澄、高洋、高演、高湛都是婁太后的親生兒子。
史記記載有一次高洋酒後亂語把婁昭君得罪了。等高洋酒醒之後知道自己酒後抽風把自己媽得罪了,嚇得連忙去婁昭君那謝罪。所以可見只要婁昭君活著,高洋就不敢胡作非為。
三:高洋的太子太軟弱
高洋對自己母親和弟弟,都充滿了防備之心,因為這股強大的力量存在,自己雖然當了皇帝,但是他的皇位一直都充滿著危機和不確定性。更可怕的是高洋的太子又實在不成器。
高洋為了鍛鍊太子高殷的膽量,曾特意讓他親自殺一個囚犯,但高殷卻不敢殺,最後在高洋的逼迫下,他只好戰戰兢兢的拿著刀亂砍了幾下,看到太子這樣軟弱,高洋氣的直拿鞭子抽他。破口大罵太子無能!
在高洋的統治後期,他就已經很清楚,只要自己一死,自己兒子軟弱必將遭到自己母親、親弟弟們的打擊。高洋想打擊自己的母親和親弟弟卻又缺乏足夠的力量!所以在高洋要駕崩的時候跟自己的親弟弟說,你想當皇帝就當吧只要你不殺我兒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