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歷來受到廣大小說迷的喜愛和推崇,劇情的起伏和梁山英雄的英勇令人欽佩。託塔天王晁蓋是梁山泊最特殊的人物之一。作為梁山泊最重要的頭領,他竟然沒有躋身這108位英雄之列。不僅如此,晁蓋的死因也充滿了神秘色彩。實際上,晁蓋的遺言已經挑明兇手就在梁山,可惜無人敢動他。
在曾頭市的戰鬥中,晁蓋因面頰被毒箭射中身亡。晁蓋之前因盜竊被朝廷通緝,晁蓋別無選擇,只能去梁山。然而,由於晁蓋的高超武藝和出色的領導才能引起了當時梁山第一任首領王倫的嫉妒。此後,兩人逐漸變得不和,但眾人的心都往晁蓋這邊靠攏。智多星吳用利用用計激起了林衝對王倫的仇恨,導致林衝火併王倫,然後趁勢擁立晁蓋為梁山新首領。
後來,宋江被迫上梁山,看到宋江如此狼狽,講義氣的晁蓋不僅收留了他,還想讓出這寨主之位。晁蓋把宋江當成了自己的兄弟。晁蓋的理想只是大碗吃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銀,和諸兄弟替天行道過著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
後來,晁蓋發現宋江的心仍附著在朝廷上面,經常考慮如何讓梁山接受招安,這與晁蓋的目標背道而馳,在宋江的上下疏導之下,眾人的心逐漸偏向宋江,這使晁蓋的領導地位產生動搖,為了鞏固他作為債主的地位,晁蓋選擇對外發動戰爭,晁蓋渴望成就,完全不顧生死。這時,他開始襲擊曾頭市,結果是慘烈的。在這場戰爭中,晁蓋中毒箭身亡。
晁蓋臨死前,他的遺言是誰抓住兇手就坐上寨主之位,完全與晁蓋之前對梁山英雄所說的相矛盾。以前,晁蓋告訴兄弟們,梁山寨主的位子應該由宋江來坐。現在晁蓋快要死了,卻不把寨主之位讓給宋江。
由於不想讓宋江做寨主,很明顯,真正害死晁蓋的兇手就是宋江,那麼為什麼晁蓋說誰抓住了殺了他的兇手才能成為梁山的寨主呢?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晁蓋暗示林衝可以當首領,因為當時有108位英雄,只有林衝才是表面上殺死晁蓋的史文恭的對手。
晁蓋不是宋江的對手。所以晁蓋想要林衝抓捕史文恭,但死後卻是宋江安排盧俊義抓到了史文恭。這是晁蓋在九泉之下無法想像的事情。因此,真正殺死晁蓋的「幕後黑手」實際上就是宋江。當然,這只是編輯個人的看法。
原本晁蓋重義,非常感激宋江冒死通風報信的救命之恩,所以早先宋江剛上山的時候,晁蓋讓位不說是真心,但最少也是對宋江地位的一種保證。要說是真心,這事我覺得懸,畢竟男人對權力的欲望,很多時候是無止境的,我覺得更靠譜的說法應該是告訴這群梁山兄弟:這是我救命恩人,以後除了我,你們就得聽他的,是我的鐵桿,位置在你們之上你們別不服……你們不給宋江面子就是不給我晁蓋面子。話說宋江也是在人堆裡打滾的人,晁大哥抬舉,讓他新上梁山就重用,做個讓位的樣子向兄弟們表態,他怎麼可能就直接去接寨主位置。
你抬舉,我兜著,當然讓位是萬萬不能的。所以在最初,如果晁蓋死了,臨死前晁蓋會直接讓位給宋江,這是毋庸置疑的。而到後來就有分歧了,首先是宋江打祝家莊等四處徵討,給自己積攢了人脈,而且後來上梁山的人,很多認宋江不認晁蓋。可以想像一下,晁蓋覺得權利被架空了,要和宋江翻臉的話,支持晁蓋的也就黃泥崗上那幾位了,而且其中一兩個比如吳用還投靠了宋江,像白勝這樣的,沒什麼用,公孫勝這樣的,是聰明人,聰明人就會為自己考慮,所以不到最後,這樣的人會支持誰很難說。反觀宋江這邊,像李逵花榮這樣的就不用說了,鐵桿,而且後來追隨宋江的,大多是莽夫,莽夫就不會有公孫勝那樣的顧慮,哥們就跟你宋江幹了。
要說呼延灼這些降將,誰當首領和我們關係也不太大,反正輪不到我,所以這些人一般說來會成為牆頭草。所以這樣一說,大家就該知道晁蓋有多尷尬了。所以晁蓋攻打曾頭市是很無奈的選擇。二者晁蓋後來晁蓋知道宋江要招安了,晁蓋是堅決不招安的。要是按晁蓋上梁山之前的性格,晁蓋絕對吼一聲:看大爺活剮了你,然後就踢了宋江。但晁蓋是天天和官府公人打交道的,所以該忍的時候他能忍,知道時移勢易,他暫時搬不倒宋江了,那就忍著,先去打打曾頭市,為梁山立點軍功,收回一點人心,有資本了再和你宋江算帳,只是沒想到一去不回了。
再者他臨終這樣的話,很明顯是要傳位給林衝,以史文恭的武藝,別說什麼花榮什麼的,不是個,能捉史文恭的,就林衝了,只是晁蓋想不到會有盧俊義這傢伙在。最後說一說他為什麼傳位給林衝。第一,可以還林衝火併王倫收留自己的人情。第二,林衝身負血海深仇,不可能被招安,也不違了自己的心。當然林衝這人性格軟弱而且沒什麼立場,和行屍走肉區別不大,不是搞陰謀,爭老大的材料。我們清楚,晁蓋更清楚,但晁蓋沒得選擇,憑藉自己還是名義上的寨主的優勢,孤注一擲希望能扳倒宋江,可惜林衝不行。
其實宋江是很有野心的人
宋江的權力欲相當強。這從他在潯陽樓題的「反詩」可以看出來。剛上了梁山,晁蓋兩次要讓位與他,他倒是堅決拒絕了。一個原因是他剛受了晁蓋等人的救命之恩,怎好上山就佔別人的大位。另一個理由就耐人尋味了,就是晁蓋比他大十歲,他若坐上首位「豈不自羞」。這句話真的是意味深長,大家可以多品味一下。一番推讓後,前面四位大佬坐定了,晁蓋還沒開腔,宋江就馬上指手劃腳,安排梁山舊頭領坐左邊主位,新來的坐右邊客位。這件事看似不大,不過宋江也太主動積極了噻。安排座位難道不是梁山老大的權力嗎?實際上從這時起,宋江已不怎麼把晁蓋放在眼裡了,只是名義上尊他為大哥而已,畢竟人家晁蓋比他年長十歲啊!
宋江是那種抱負極高,略有縱橫權謀的人,為了圓自己的仕途夢,兄弟金子女人都可以隨意放棄,所謂一無所求的人往往是最大的野心家,然而算路不深,政治經驗不足,過早交出所有底牌,讓梁山形勢較為被動。應試圖聯合方臘等地方勢力,逐步削弱朝廷話語權,割據一方,形成持久對峙力量可能還有一線翻盤希望。正是這個地方軍閥性格和經驗的缺陷,葬送了本就機會不大的梁山。
在作者的設定裡,宋江就是主角。論有錢有勢樂善好施,宋江比柴進差遠了,但大家就是認宋江。晁蓋也是江湖上響噹噹的好漢,但後來那些上梁山的人都是衝著宋江,沒有衝著晁蓋的。宋江還有很多故交,花榮、孔明兄弟等,你看晁蓋除了自己那哥幾個,還認識誰?所以書裡晁蓋的作用就是拉起初期的梁山隊伍,然後把老大的位置讓給宋江。讓晁蓋成為最終的梁山老大,是違反作者意圖的,能有好下場嗎?
無論對宋江如何不喜歡,一部《水滸傳》中,一百單八將雖個個英雄,但真正把梁山好漢們聚起來的核心人物,只能是宋江。無論林教頭,還是晃天王,都不具有「延攬群雄」的本事;江湖名號、理想信念、謀略計策(或叫心機),宋江稱二,無人居首。雖然梁山好漢被昏庸朝庭招安,其結果令人唏噓不已,但這群好漢沒有合乎時勢的目標,不能滅宋而改朝換代。被招安還可參與抗遼衛國,如堅持一反到底,只能與朝庭分庭抗禮,消耗國力而加速金、遼、夏等異族入侵。在當時歷史背景下,梁山被招安,也許是好漢們最合理的歸宿。存在即合理,我們評判歷史人物,這是最無奈的說辭了。
一直都覺得,如若無宋江那悲劇一般的大忠大義,梁山眾好漢只能是被說成歷史上如同黃巢大軍一般的逆賊。從小說,到所有版本的宋江雖各有不同,但都有宋江對國家社稷,對所謂忠義之名長遠大計的深思熟慮。宋江若真是貪圖那功利的奸佞小人之輩,自然定不會如此處心積慮招安卻拋下官職,飲下那毒酒赴死!說到底,宋江的目的就是讓梁山泊眾人能在歷史上名垂千古。
可是在前後考量上,招安固然會受到一時的尊嚴屈辱,明爭暗鬥。而拒統意味著梁山泊眾人最終還是逃脫不了被剿滅的命運,還落得後世罵名,所謂的義勇之人,英雄好漢稱謂全部蕩然無存。作為一個領導者,既然結果都好不到哪裡去,擇其善者而從之才是明智之舉。
往期精彩
❁水滸中林衝到底怎麼死的?根本就不是病逝,而是被宋江害死了
❁花和尚魯智深死時,宋江沒哭也就罷了,為什麼連武松都不去送別
❁三位好漢靠走後門進的梁山,沒武藝沒戰功,在梁山上基本沒存在感
最無聊的小遊戲,越玩越上癮,還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