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到底被誰害死,遺言早已挑明兇手就在梁山,惜無人敢動他

2021-02-11 歷史課課代表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歷來受到廣大小說迷的喜愛和推崇,劇情的起伏和梁山英雄的英勇令人欽佩。託塔天王晁蓋是梁山泊最特殊的人物之一。作為梁山泊最重要的頭領,他竟然沒有躋身這108位英雄之列。不僅如此,晁蓋的死因也充滿了神秘色彩。實際上,晁蓋的遺言已經挑明兇手就在梁山,可惜無人敢動他。

在曾頭市的戰鬥中,晁蓋因面頰被毒箭射中身亡。晁蓋之前因盜竊被朝廷通緝,晁蓋別無選擇,只能去梁山。然而,由於晁蓋的高超武藝和出色的領導才能引起了當時梁山第一任首領王倫的嫉妒。此後,兩人逐漸變得不和,但眾人的心都往晁蓋這邊靠攏。智多星吳用利用用計激起了林衝對王倫的仇恨,導致林衝火併王倫,然後趁勢擁立晁蓋為梁山新首領。

後來,宋江被迫上梁山,看到宋江如此狼狽,講義氣的晁蓋不僅收留了他,還想讓出這寨主之位。晁蓋把宋江當成了自己的兄弟。晁蓋的理想只是大碗吃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銀,和諸兄弟替天行道過著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

後來,晁蓋發現宋江的心仍附著在朝廷上面,經常考慮如何讓梁山接受招安,這與晁蓋的目標背道而馳,在宋江的上下疏導之下,眾人的心逐漸偏向宋江,這使晁蓋的領導地位產生動搖,為了鞏固他作為債主的地位,晁蓋選擇對外發動戰爭,晁蓋渴望成就,完全不顧生死。這時,他開始襲擊曾頭市,結果是慘烈的。在這場戰爭中,晁蓋中毒箭身亡。

晁蓋臨死前,他的遺言是誰抓住兇手就坐上寨主之位,完全與晁蓋之前對梁山英雄所說的相矛盾。以前,晁蓋告訴兄弟們,梁山寨主的位子應該由宋江來坐。現在晁蓋快要死了,卻不把寨主之位讓給宋江。

由於不想讓宋江做寨主,很明顯,真正害死晁蓋的兇手就是宋江,那麼為什麼晁蓋說誰抓住了殺了他的兇手才能成為梁山的寨主呢?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晁蓋暗示林衝可以當首領,因為當時有108位英雄,只有林衝才是表面上殺死晁蓋的史文恭的對手。

晁蓋不是宋江的對手。所以晁蓋想要林衝抓捕史文恭,但死後卻是宋江安排盧俊義抓到了史文恭。這是晁蓋在九泉之下無法想像的事情。因此,真正殺死晁蓋的「幕後黑手」實際上就是宋江。當然,這只是編輯個人的看法。

晁蓋一開始就不想讓宋江當首領

原本晁蓋重義,非常感激宋江冒死通風報信的救命之恩,所以早先宋江剛上山的時候,晁蓋讓位不說是真心,但最少也是對宋江地位的一種保證。要說是真心,這事我覺得懸,畢竟男人對權力的欲望,很多時候是無止境的,我覺得更靠譜的說法應該是告訴這群梁山兄弟:這是我救命恩人,以後除了我,你們就得聽他的,是我的鐵桿,位置在你們之上你們別不服……你們不給宋江面子就是不給我晁蓋面子。話說宋江也是在人堆裡打滾的人,晁大哥抬舉,讓他新上梁山就重用,做個讓位的樣子向兄弟們表態,他怎麼可能就直接去接寨主位置。

你抬舉,我兜著,當然讓位是萬萬不能的。所以在最初,如果晁蓋死了,臨死前晁蓋會直接讓位給宋江,這是毋庸置疑的。而到後來就有分歧了,首先是宋江打祝家莊等四處徵討,給自己積攢了人脈,而且後來上梁山的人,很多認宋江不認晁蓋。可以想像一下,晁蓋覺得權利被架空了,要和宋江翻臉的話,支持晁蓋的也就黃泥崗上那幾位了,而且其中一兩個比如吳用還投靠了宋江,像白勝這樣的,沒什麼用,公孫勝這樣的,是聰明人,聰明人就會為自己考慮,所以不到最後,這樣的人會支持誰很難說。反觀宋江這邊,像李逵花榮這樣的就不用說了,鐵桿,而且後來追隨宋江的,大多是莽夫,莽夫就不會有公孫勝那樣的顧慮,哥們就跟你宋江幹了。

要說呼延灼這些降將,誰當首領和我們關係也不太大,反正輪不到我,所以這些人一般說來會成為牆頭草。所以這樣一說,大家就該知道晁蓋有多尷尬了。所以晁蓋攻打曾頭市是很無奈的選擇。二者晁蓋後來晁蓋知道宋江要招安了,晁蓋是堅決不招安的。要是按晁蓋上梁山之前的性格,晁蓋絕對吼一聲:看大爺活剮了你,然後就踢了宋江。但晁蓋是天天和官府公人打交道的,所以該忍的時候他能忍,知道時移勢易,他暫時搬不倒宋江了,那就忍著,先去打打曾頭市,為梁山立點軍功,收回一點人心,有資本了再和你宋江算帳,只是沒想到一去不回了。

再者他臨終這樣的話,很明顯是要傳位給林衝,以史文恭的武藝,別說什麼花榮什麼的,不是個,能捉史文恭的,就林衝了,只是晁蓋想不到會有盧俊義這傢伙在。最後說一說他為什麼傳位給林衝。第一,可以還林衝火併王倫收留自己的人情。第二,林衝身負血海深仇,不可能被招安,也不違了自己的心。當然林衝這人性格軟弱而且沒什麼立場,和行屍走肉區別不大,不是搞陰謀,爭老大的材料。我們清楚,晁蓋更清楚,但晁蓋沒得選擇,憑藉自己還是名義上的寨主的優勢,孤注一擲希望能扳倒宋江,可惜林衝不行。

其實宋江是很有野心的人

宋江的權力欲相當強。這從他在潯陽樓題的「反詩」可以看出來。剛上了梁山,晁蓋兩次要讓位與他,他倒是堅決拒絕了。一個原因是他剛受了晁蓋等人的救命之恩,怎好上山就佔別人的大位。另一個理由就耐人尋味了,就是晁蓋比他大十歲,他若坐上首位「豈不自羞」。這句話真的是意味深長,大家可以多品味一下。一番推讓後,前面四位大佬坐定了,晁蓋還沒開腔,宋江就馬上指手劃腳,安排梁山舊頭領坐左邊主位,新來的坐右邊客位。這件事看似不大,不過宋江也太主動積極了噻。安排座位難道不是梁山老大的權力嗎?實際上從這時起,宋江已不怎麼把晁蓋放在眼裡了,只是名義上尊他為大哥而已,畢竟人家晁蓋比他年長十歲啊!

宋江是那種抱負極高,略有縱橫權謀的人,為了圓自己的仕途夢,兄弟金子女人都可以隨意放棄,所謂一無所求的人往往是最大的野心家,然而算路不深,政治經驗不足,過早交出所有底牌,讓梁山形勢較為被動。應試圖聯合方臘等地方勢力,逐步削弱朝廷話語權,割據一方,形成持久對峙力量可能還有一線翻盤希望。正是這個地方軍閥性格和經驗的缺陷,葬送了本就機會不大的梁山。

在作者的設定裡,宋江就是主角。論有錢有勢樂善好施,宋江比柴進差遠了,但大家就是認宋江。晁蓋也是江湖上響噹噹的好漢,但後來那些上梁山的人都是衝著宋江,沒有衝著晁蓋的。宋江還有很多故交,花榮、孔明兄弟等,你看晁蓋除了自己那哥幾個,還認識誰?所以書裡晁蓋的作用就是拉起初期的梁山隊伍,然後把老大的位置讓給宋江。讓晁蓋成為最終的梁山老大,是違反作者意圖的,能有好下場嗎?

無論對宋江如何不喜歡,一部《水滸傳》中,一百單八將雖個個英雄,但真正把梁山好漢們聚起來的核心人物,只能是宋江。無論林教頭,還是晃天王,都不具有「延攬群雄」的本事;江湖名號、理想信念、謀略計策(或叫心機),宋江稱二,無人居首。雖然梁山好漢被昏庸朝庭招安,其結果令人唏噓不已,但這群好漢沒有合乎時勢的目標,不能滅宋而改朝換代。被招安還可參與抗遼衛國,如堅持一反到底,只能與朝庭分庭抗禮,消耗國力而加速金、遼、夏等異族入侵。在當時歷史背景下,梁山被招安,也許是好漢們最合理的歸宿。存在即合理,我們評判歷史人物,這是最無奈的說辭了。

一直都覺得,如若無宋江那悲劇一般的大忠大義,梁山眾好漢只能是被說成歷史上如同黃巢大軍一般的逆賊。從小說,到所有版本的宋江雖各有不同,但都有宋江對國家社稷,對所謂忠義之名長遠大計的深思熟慮。宋江若真是貪圖那功利的奸佞小人之輩,自然定不會如此處心積慮招安卻拋下官職,飲下那毒酒赴死!說到底,宋江的目的就是讓梁山泊眾人能在歷史上名垂千古。

可是在前後考量上,招安固然會受到一時的尊嚴屈辱,明爭暗鬥。而拒統意味著梁山泊眾人最終還是逃脫不了被剿滅的命運,還落得後世罵名,所謂的義勇之人,英雄好漢稱謂全部蕩然無存。作為一個領導者,既然結果都好不到哪裡去,擇其善者而從之才是明智之舉。

往期精彩

❁水滸中林衝到底怎麼死的?根本就不是病逝,而是被宋江害死了

❁花和尚魯智深死時,宋江沒哭也就罷了,為什麼連武松都不去送別

❁三位好漢靠走後門進的梁山,沒武藝沒戰功,在梁山上基本沒存在感

最無聊的小遊戲,越玩越上癮,還停不下來!

相關焦點

  • 晁蓋之死疑點重重,誰才是真正幕後黑手?他臨終前17字遺言隱玄機
    結果晁蓋這隻猛虎困於梁山,而宋江這隻下山的猛虎虎虎生威,所有的功勞都被他奪去,其名號也越來越響,上梁山的好漢也越來越多,其威望也越來越高,一些新來的投奔的好漢甚至只知宋江而不知晃蓋了。再後來,到了芒碭山之戰時,寨主晁蓋的口氣都是向宋江「請示」了。宋江以「維護」晁蓋的名義而把他架空,手法著實高明。晁蓋也感到了危機,於是「固執」了一回,親自帶兵下山攻打曾頭市。
  • 晁蓋二十三字遺言有三層含義:宋江吳用林衝聽懂了為啥還裝糊塗?
    晁蓋臨終前,留下了二十三字遺言:「賢弟莫怪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但宋江對梁山眾好漢宣布的時候,卻只剩下了十六個字,而且意思也全變了:「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晁蓋先向宋江道歉,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宋江當然心知肚明,所以他乾脆對晁蓋的遺言進行了篡改——反正他離晁蓋最近,聽得最清楚,小屋子裡的吳用林衝雖然聽清了,但也只能裝糊塗,這就是咱們接下來要說的晁蓋遺言的第二三層含義。
  • 晁蓋那句含糊其辭的臨終遺言,終究沒能阻止宋江成為寨主
    在小說《水滸傳》中,晁蓋之死是至關重要的轉折,從那時起宋江才真正當上了梁山的寨主,而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宋江名義上都只是晁蓋的手下。晁蓋與宋江的關係到底怎麼樣,通過晁蓋的臨終遺言,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那句話分明就只是在針對宋江,以阻止宋江當寨主。
  • 宋江設計害死晁蓋,操刀人花榮,這是真的嗎?
    很多人YY花榮射死晁蓋,因為花榮是宋江嫡系,宋江為了篡權暗中指示花榮射死晁蓋。誠然,花榮確實是宋江的嫡系,但是這並不代表宋江會讓花榮幹這麼愚蠢的事情。 實際上在攻打曾頭市之前,晁蓋就已經壓不住宋江了,宋江就是按照正常競爭渠道也可以做到梁山老大,他何必要用「暗殺」這麼愚蠢的手段呢?
  • 水滸傳:誰殺了晁蓋?兇手肯定不是來自曾頭市,理由有七條
    那到底是誰殺了晁蓋?關於這個問題,自《水滸傳》誕生的六百多年,猜想數不勝數。至今,沒有一個權威的、解釋的通的答案。如果因為一隻【刻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篤定兇手就是史文恭的話,只能說明自己對於古代冷兵器了解的稍微少一點。
  • 晁蓋為何能坐頭把交椅,他若不死,梁山將如何?
    那麼,晁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為何能坐上梁山頭把交椅?他若不死,梁山的未來又如何呢?  在《智取生辰綱》故事中,原著曾經提到「晁蓋家中有廣有錢糧,為人喜好槍棒,又做著村中保正,在地方上頗有名望。」從晁蓋的出身看,晁蓋身為保正,有一定社會地位,家有錢糧,武藝不凡,也贏得了不少人的尊重。
  • 《水滸傳》解讀——晁蓋命喪曾頭市
    於是他先是派出了花榮,讓花榮去給曾家兄弟送了一封信,信上說明,梁山是替天行道行俠仗義,若是他們劫了寶馬送給皇上,底下署名寫上梁山的名字,他會立馬調轉兵馬,不再攻打曾頭市。哪知曾家兄弟看到信後,竟口出狂言:掃蕩梁山,剿除晁蓋,生擒宋江!
  • 宋江帶大軍進攻曾頭市,卻讓林衝留守梁山,原因到底是什麼
    文/主任晁蓋因為冒失帶兵進攻曾頭市,本想展現梁山老大的雄風,鞏固自己在梁山搖搖欲墜的地位,但是沒想到,此戰成了他最後的表演,被史文恭的毒箭射中,要不是林衝捨命相救,估計當時就拜拜了。被救回梁山,這件事情讓宋江十分惱火,要死就死在曾頭市啊,你回來幹什麼?回來就回來,還留下什麼遺言,留下遺言也就罷了,還說什麼誰抓住史文恭就當梁山老大。這是什麼意思,你不知道宋江我根本就不怎麼會武功,這樣玩有意思嗎?宋江很痛苦,他壓根就沒想到平時和藹可親的晁蓋大哥,竟然在臨死之前還給自己來這一手,不是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嗎?太不講道義了。
  • 晁蓋死於第一把交椅
    何況當初晁蓋上梁山並沒有給林衝帶來什麼好處:晁蓋上山之前,林衝雖居第四,然而日後林衝在梁山的威望一天天增加,說話的分量一天天增重,為何?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號可不是亂叫的,王倫、杜遷、宋萬和朱貴四人加起來,同時一起跟林衝明明白白地較量(不討論暗算),四人斷打不過林衝,梁山上下,可以說無人不對林衝拜服。
  • 朱仝:梁山上真正的獨行俠
    比如說武松,雖然重情重義,可是動不動出手就是打死一個人……山東人雖然號稱暴脾氣,可也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的不講理之人。因此,這樣「所心所欲」的武松,自然更愛跟「隨心所欲」的人一起玩。要三忘說,在梁山幫裡,真正無門無派,不願意摻和事兒的人,只有朱仝!
  • 梁山元老劉唐的悲哀:堅決反對招安,最後得知晁蓋遇害真相
    赤發鬼劉唐不僅是劫取生辰綱的八位好漢之一,也是梁山元老,是託塔天王晁蓋的嫡系。宋江從鄆城押司變成強盜,與劉唐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 張文遠私通閻婆惜,宋江為何不殺他?
    他仗義疏財、扶危濟困,不管是誰來投奔他,他都終日陪伴,如果別人辭去時他還會資助別人。正因如此,所以宋江的名聲口碑非常好,人稱「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後來,宋江因為資助閻婆棺材和銀子,閻婆就找王婆說媒,硬是把女兒閻婆惜嫁給了宋江。這麼看,宋江的人生還不錯。
  • 盧俊義為何寧死也不肯坐梁山第一把交椅?
    宋江因為羨慕盧俊義設下計謀騙得他上梁山。在盧俊義上梁山之後,宋江執意要讓盧俊義坐第一把交椅,而且盧俊義坐第一把交椅那也是名正言順,因為曾經的梁山老大晁蓋在臨終前留下遺言,誰殺了用毒箭射殺他的史文恭,誰就坐第一把交椅。盧俊義上梁山後第一戰就活捉了史文恭。然而,當宋江請盧俊義坐第一把交椅時,盧俊義是執意不肯,而且是「寧死不從」。
  • 花榮這暗夜一箭,坐實放毒箭射死晁蓋的,根本不是史文恭
    到了花榮揣著宋江的書信,帶著秦明一夥上梁山時。接風宴上,秦明一眾又開始炫耀花榮的箭術了得,結果晁蓋不信,花榮一看,立刻「梁山射雁」,這一箭「晁蓋和眾頭領看了,盡皆駭然」。就在此處,施耐庵再次提及「鵲畫弓彎滿月,鵰翎箭迸飛星」。兩次鋪墊之後,真正的「暗夜之箭」終於出現了!真可謂箭如飛星,一發致命。
  • 晁蓋:人在江湖,這三種人結交不得,結交一個,都會招災引禍
    讀《水滸傳》時,總對晁蓋之死,有一種說不出的悲涼感。倘若說林衝死前,身邊還有武松可慰心魂的話,那麼晁蓋死前,面對他之前的所謂好兄弟宋江,舉起那杆羽箭,用盡最後力氣道出:「哪個捉得史文恭,便教他做梁山泊主!」這時的晁蓋,是怎樣的心情?只能四個字:魂無所依! 倘若說,水滸就是人生的江湖,若人生可以重來,晁蓋還會不會跟宋江結交?
  • 【水潑梁山27】 託塔天王晁蓋
    可是,挑頭劫生辰綱的是晁蓋,挑動起事的是晁蓋,開創水泊梁山的是晁蓋,做到水泊梁山老大的還是晁蓋!       晁蓋託塔天王的綽號,是這麼來的:      鄆城縣管下東門外有兩個村坊,一個東溪村,一個西溪村,只隔著一條大溪。當初這西溪村常常有鬼,白日迷人下水在溪裡,無可奈何。
  • 水滸「抗金」故事:段景住盜白馬,晁蓋攻打曾頭市
    晁蓋是水滸的重要人物。起初,他曾組織吳用、劉唐、公孫勝和阮氏三雄劫取生辰綱;上梁山後,林衝火併王倫,推舉晁蓋做了寨主;他還率領好漢,江州劫法場,救了宋江和戴宗;曾頭市之戰中,晁蓋因為急於求勝,輕信和尚的話,遭遇伏擊,中毒箭身亡。臨終前,晁蓋又留下遺言,引出了盧俊義、燕青等好漢。
  • ​宋江病倒,張順請安道全救他;晁蓋中箭,張順為何沒這麼做?
    途中他還差點被截江鬼張旺害死,又殺了李巧奴,才把安道全逼到梁山上。安道全手到病除,宋江很快就好了,安道全從此也成了108將中的一員。讀到這裡有沒有覺得奇怪?對了,晁蓋曾經中毒箭,當時張順已經上了梁山,但他卻沒有想到安道全,甚至宋江都沒讓人找醫生,來給晁蓋解毒。
  • 除了史文恭,誰都可以殺晁蓋:關於水滸的3大著名"陰謀論"
    柴進向朱仝的自我介紹裡,說"先朝曾敕賜丹書鐵券,但有做下不是的人,停藏在家,無人敢搜。"從武松、宋江等通緝犯逃到柴進家,沒有官兵來搜捕可證實。林衝在山神廟殺人後,柴進讓林衝混在莊客裡,出城打獵。路上遇見設關卡的官兵:"滄州太尹行移文書,畫影圖形,捉拿犯人林衝,特差某等在此守把。但有過往客商,一一盤問,才放出關。"而對柴進一行人卻直接放行。
  • 梁山很多人反對招安,為啥不反抗或不走呢?原因是宋江有「法寶」
    從晁蓋方面看:他對宋江的"專待朝廷招安",從未表示過任何贊同之意,但也沒有李逵那種"奪了鳥位"的明確主張。那麼,晁蓋的思想傾向究竟是什麼呢?  他偏向於"造反到底"!在同官兵的搏鬥中,英勇頑強,身先士卒,對封建朝廷有深仇大恨。這與處處為自己留下"招安"退路的宋江,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