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話醴瓷丨黃小玲:薄施淡染,瓷上「繡花」,讓釉下五彩雅俗共賞

2021-01-09 紅網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醴泉窯藝總設計師黃小玲分享正在進行釉下五彩瓷創作。

黃小玲作品《晨曦》。

紅網時刻記者 蔡娟 攝影 魏瑋 株洲醴陵報導

「這是牡丹,這是荷花,這是迎春花……《繁花似錦》裡,我畫了20多種花。我喜歡花卉,經常去各地寫生,也喜歡在作品裡畫各種各樣的花。」黃小玲說道。

初秋時節的醴陵,空氣中仍有幾分燥熱。下午3點,醴泉窯藝陶瓷有限公司的瓷藝創作室裡分外安靜,黃小玲如往常一樣,全神貫注,拿著畫筆,在泥坯上一筆一畫地描畫創作。

黃小玲,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醴泉窯藝總設計師。這兩個月,她格外地忙。上個月,在湖南省瓷茶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她與中國制茶大師肖益平聯袂推出「大師茶瓷」作品——《繁花似錦》,令人們眼前一亮。目前,她正在抓緊創作2020年瓷博會的參展作品。

湖南省瓷茶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黃小玲與中國制茶大師肖益平聯袂推出「大師茶瓷」作品《繁花似錦》。

儘管十分忙碌,在得知醴陵市委市政府正在舉辦「典藏醴陵瓷」全球徵集活動,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小玲第一時間提交了《晨曦》瓷瓶的報名資料。

「自然是藝術的靈感的源泉。對於深刻嚮往田園情趣、熱愛鄉土的人來說,能夠身在都市,擁抱閒適、清新的生活意趣,堪稱人生一大幸事。我希望為大家創作出這方安靜、舒展的夢中田園。」在醴泉窯藝展廳陳列的《晨曦》前,黃小玲與記者分享了這件作品的創作初衷。

記者看到,這件作品以晨曦中的棕櫚樹林作為創作場景,畫面以生命的顏色——綠色為基本色調大面積渲染,將清晨薄霧中的棕櫚樹林中潤澤靈動的生命氣息完美展現,觀之仿佛置身樹林,耳邊是鵪鶉麻雀啾啾鳴動,有傳統國畫中的寫意,一種別有風味的田園氣息撲面而來。

「《晨曦》是在目前世界陶瓷燒制最高溫1380℃的淬鍊之下,釉下彩瓷高溫釉光亮的表層使得畫面產生一種水靈靈的晶質感,最終呈現出了真金美玉、水靈剔透的極致釉下彩效果。」黃小玲介紹,《晨曦》採用了釉下五彩瓷核心技藝的「雙勾分水」技法,平填法、漬水法、點水法、接染法、罩染法等多種手法疊加運用,用釉下五彩瓷傳統工藝燒制而成。

黃小玲設計繪製的三米超薄大型系列瓷板《四季同春》,現陳設於人民大會堂三樓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廳休息廳。(受訪者供圖)

黃小玲出身醴陵陶瓷世家,自幼痴迷瓷藝,受父親影響至深,師從鄧文科、陳揚龍等名家。她長期以來潛心於釉下五彩瓷藝術的研究,崇尚「薄施淡彩」風格,形成獨樹一幟的藝術美學。她創新設計燒制的《虞美人》《牡丹》《紫藤花》《繡球花》《竹報平安》等20餘件作品先後參加海內外各種展覽評比、屢獲大獎,《滿園春色》等30餘件作品先後被海內外有關專家或博物館收藏。

作為醴陵陶瓷界第一位全國人大代表,黃小玲一直致力於推動釉下五彩「走出去」。2019年3月,她創作的瓷板屏風《四季同春》被人民大會堂永久收藏。如今,這套超大瓷板作品也能在醴泉窯藝展廳觀賞到。由牡丹、荷花、繡球、山茶組合成一款秀麗典雅的四季花卉,釉彩線條流暢、色澤溫潤、造型新穎、精美絕倫。「遠看效果,近看功底。」黃小玲說,期望通過《四季同春》這組匠心之作,來展現醴陵釉下五彩的不凡魅力。

醴泉窯藝陶瓷有限公司展廳裡,陳列著黃小玲的眾多匠心力作。

「為瓷而生,一生只做一件事。在堅守傳承中創新,嘗試無限可能性。」在追求極致藝術表達的同時,黃小玲不拘於傳統,主張「藝術生活化」,「希望將釉下五彩藝術元素,注入日常生活用瓷,凸顯時尚元素,持續走向年輕化和大眾化。」這些年,黃小玲對於醴陵陶瓷的創新性發展有目共睹,她將釉下五彩元素與茶具、酒具、家具、文化用具等完美融合,不斷推陳出新,讓醴陵陶瓷做到了雅俗共賞、「接地氣」。

「希望此次『典藏醴陵瓷』全球徵集活動,能讓更多人深入了解醴陵陶瓷,讓更多人關注和喜愛釉下五彩。將醴陵釉下五彩瓷技藝真正發揚光大,對我來說,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臨近採訪尾聲,黃小玲告訴記者,在完成今年瓷博會的「神秘」作品後,她將全身心投入到獻禮建黨100周年的主題創作中,用醴陵釉下五彩來展現和記錄百年壯麗黨史。

相關焦點

  • 直播預告|「典藏醴陵瓷」全球徵集活動走進淥江書院 五位醴瓷大師...
    獨創的釉下五彩瓷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新中國成立後,一直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燒制生活瓷,為國家生產陳設瓷、宴會瓷和禮品瓷。如今,醴陵陶瓷年產值達700餘億元,陶瓷成為醴陵的傳統產業、支柱產業、富民產業。千年醴瓷,千載匠心。2000多年來,從漢代產陶、到宋元青白瓷,到清末創燒的釉下五彩瓷,醴陵陶瓷文化源遠流長,漂洋過海、走向世界,傳播中華文明和湖湘文化。
  • 彭玲:重彩,讓工筆花鳥藏於釉下五彩中
    「千年醴瓷 匠心守望」典藏醴陵瓷全球徵集活動大師講堂上,彭玲介紹自己的新作《盛裝》。 紅網時刻9月10日訊(記者 宋沛珊 攝影 陳杰)說起醴陵傳統釉下五彩的色彩表達,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彭玲的作品不得不說讓人過目難忘、記憶深刻。她所詮釋的花鳥,運用五彩繽紛的顏色讓工筆畫在陶瓷上藝術展現。9日下午,在「千年醴瓷 匠心守望」典藏醴陵瓷全球徵集活動大師講堂上,彭玲為大家介紹了自己的新作《盛裝》。
  • 五彩瓷,綻放絕美芳華
    ,是一尊名為「扁鵲豆雙禽瓶」的釉下五彩瓷瓶(複製品)。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扁豆雙禽瓶一舉奪魁,獲得最高優質金牌獎,被國外媒體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扁豆雙禽瓶名揚天下,得益於醴陵獨特的釉下五彩瓷技藝。
  • 豔雅有致聚五彩——清五彩瓷
    雍正五彩和盛極一時的康熙五彩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一是數量減少,二是在色彩上改變過去以濃豔為主的特點,趨於淡雅,圖案裝飾也從繁複變為疏朗,其畫工更加精湛。五彩加金鷺蓮紋尊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器形:康熙五彩瓷造型品種很多,大的造型所佔比例較大,如尊、觚、魚缸等都超過前代,許多器物開陶瓷造型之先河,反映了制坯技術的精熟。
  • 醴瓷大師茶敘會在湖南醴陵舉行 6位大師「以瓷會友」精彩分享
    作為「典藏醴陵瓷」全球徵集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9月21日下午,在環境雅致的湖南醴陵陶潤會生活藝術中心,「傳承煥生 瓷彩綻放」醴瓷大師茶敘會如期登場。當天,肖世農、徐建章、朱佔平、鄒明林、易龍華、黃龍等6位醴陵陶瓷藝術大師匯聚一堂,以瓷會友,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大家分享經典作品,切磋陶瓷技藝,共話醴瓷藝術發展。
  • 醴瓷煙花「代言人」黃小玲:提升煙花爆竹科技含量和智能製造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醴陵市醴泉窯藝陶瓷有限公司總設計師(藝術總監)黃小玲每年全國兩會都為湖南醴陵瓷器、煙花「代言」,今年她繼續為煙花爆竹行業發聲。煙花爆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傳承千年。據黃小玲調研的統計數據,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花爆竹生產、消費和出口國,有煙花爆竹生產企業2220家,產值67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出口額接近100億元。
  • 轟動瓷壇,馮小勇大師讓瀕臨失傳的古彩瓷重回中國陶瓷彩繪的巔峰
    這便是景德鎮與瓷的魅力古彩—洗盡鉛華之美當青花成為中國陶瓷標誌的同時,又一種彩瓷不知不覺得吸引著人們,那就是古彩。它以獨特的色彩畫面一次次出現在世界性博覽會上,受到人們廣泛稱讚。古彩—歷史悠久古彩是明代五彩的發展與傳承,是以紅、黃、綠、藍、紫各種帶有玻璃質地的彩料上釉而成為了和清代粉彩相區別,一般稱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為古彩。
  • 美瓷鑑賞—丙午年五彩人物罐
    五彩,瓷器釉上彩的一種。所謂釉上彩瓷,就是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600-900℃溫度烘烤而成的一種瓷器。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種顏色的彩——而五彩瓷並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種顏色,多於或少於五種彩的陶瓷,在習慣上也同樣稱之為五彩瓷。
  • 醴陵民國瓷業改革:攻苦食啖的實業精神,破除當今瓷業窠臼方法論
    醴陵細瓷產品醴陵細瓷分釉上彩和釉下彩兩種。釉上彩由彩花紅店出品,先採購細瓷白器,施以繪彩,再入窯低溫燒成。釉下彩包括青花和釉下五彩,青花是醴陵的傳統品種,生產起來得心應手。而釉下五彩則是瓷業公司的拳頭產品,為其贏得極大聲譽。此外,傳統土瓷在當時依然有著廣闊的市場。
  • 我省優秀民進會員劉習明、黃小玲獲評「全國勞動模範」
    其中,我省優秀民進會員劉習明、黃小玲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全國勞動模範是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做出重大貢獻者的榮譽稱號。讓我們向廣大勞動者致以崇高敬意,對獲獎民進會員表示熱烈祝賀!
  • 掌門說瓷--傳統陶瓷灰釉(畊雨瓷釉)的特點
    在考古材料中,殷代釉陶上面的石灰釉是後世青瓷釉的鼻祖!世界上最早出現景德鎮瓷釉生產的文字,是南宋時期的蔣祈寫的《陶記》--「攸山,山槎灰之制釉者取之。而製作之法,則石堊練灰,雜以槎葉、木柿火而毀之,必劑以嶺背釉泥而後可用。」
  • 拋光磚,全拋釉,金剛釉,通體大理石,瓷拋磚到底是什麼?怎麼挑
    拋光磚,全拋釉,金剛釉,通體大理石,瓷拋磚統統都叫磚這話其實是多餘的,厚匠這樣說的意思是要告訴大家,不管以上磚怎麼叫,只要是磚都由土壓制,然後再經高溫燒制出來的。以上這些磚大致的生產過程如下↓↓↓施不施釉決定了瓷磚的花色生產過程都差不多,但是在磚坯上面施不施釉決定了瓷磚的花色。.根據花色,瓷磚又分為拋光磚,瓷拋磚,全拋釉,金剛釉,通體大理石等。
  • 代表心聲丨黃小玲:按3%的徵收稅率計算應納稅額,支持湖南陶瓷產業...
    因盛產陶瓷、花炮,而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產地,是「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陶瓷花炮之都」。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黃小玲提出,請求參照執行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稅收優惠政策的建議。湖南醴陵陶瓷產業是湖南省十大標誌性支柱產業之一,也是全省50個支持優先發展的產業集群之一。
  • 色出天青,釉成開片,宋瓷之美,叫獨特
    這種煙雨過後的天空之青,不僅打動了宋徽宗溼潤的藝術心靈,使其下旨燒制天青之瓷,也開啟了中國的瓷器時代,造就了瓷器美學的巔峰。陶瓷,歷來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代表。就連瓷器的英文單詞China,在國際語言中都是「中國」的代稱,可見其聯繫之緊密。而宋瓷,更是歷史上各朝代公認的瓷器頂峰。收藏家馬未都亦曾有言:宋瓷是中國瓷器的頂峰,甚至是中國美學的頂峰。
  • 眾籌丨明代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價值2.1億,復刻成功,盛世再現!
    2017年秋,在佳士得香港藝廊,兩件分別代表了東西方文藝復興藝術巔峰的曠世巨作——達文西重現於世的傳奇畫作《救世主》與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
  • 《國瓷雅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著名畫家陳先水,瓷畫作品欣賞
    當時我還在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學習,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一本雜誌上看到景德鎮有一刷畫大王與我同名同姓一字不差,於是帶著好奇心,學院剛好放暑假,當時在江西省軍區作訓處戰友蔡聯平的幫助下通過他景德鎮百花廣告公司袁總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陶瓷書畫筆會。這場筆會都是陶瓷精英中國工藝美木大師。
  • 華夏民族文化鑑賞:中國歷史文化背景下的越南彩繪瓷
    特別是15世紀黎初朝(1428-1527)時期,越南陶瓷製造工藝在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上真正得到了發展。這一階段正是越南青花瓷器蓬勃發展的時期,從造型到紋樣都達到了巔峰水平。 在這一黃金時期,越南青花瓷開始拓展新的裝飾方式,將釉上彩繪與釉下青花相結合,我們統稱這類瓷器為彩繪瓷。彩繪瓷主要有兩種上色方式,即釉下彩和釉上彩。
  • 歷代黑釉珍瓷——宋遼金的盞:各擅勝場
    原標題:歷代黑釉珍瓷——宋遼金的盞:各擅勝場   至宋代,黑釉瓷才真正進入其發展的巔峰時期。宋代與唐代茶文化美學內涵的最大不同在於唐代「青則宜茶」,而宋代則是「茶白宜黑」。
  • 清 康熙 灑藍釉開光五彩筆筒(下)
    我始終認為看一件瓷器,胎、釉、彩必不可少。這件筆筒有三處開光。附圖第一個是圓形開光瑞獸獅子;下面兩個分別是倭角方形花鳥和花形博古圖。本來我想把三副圖片並排放,只是系統沒有這樣的造型。這件筆筒的完全名稱應該是——清康熙灑藍釉開光五彩瑞獸花鳥博古圖筆筒。怎麼樣,是不是很高大上啊。
  • 咬文嚼字話古瓷
    弦紋廣泛應用在新石器時代陶器上。到了商周時期,依然比較強調弦紋在陶瓷器上的裝飾作用。春秋灰陶器上以寬旋紋作為主要紋飾。漢魏以後各代,陶瓷器上弦紋運用綿綿不息。北朝時期的青瓷瓶、壺、罐類器物上也以長凸弦紋為主要裝飾,形成獨特的時代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