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醴泉窯藝總設計師黃小玲分享正在進行釉下五彩瓷創作。
黃小玲作品《晨曦》。
紅網時刻記者 蔡娟 攝影 魏瑋 株洲醴陵報導
「這是牡丹,這是荷花,這是迎春花……《繁花似錦》裡,我畫了20多種花。我喜歡花卉,經常去各地寫生,也喜歡在作品裡畫各種各樣的花。」黃小玲說道。
初秋時節的醴陵,空氣中仍有幾分燥熱。下午3點,醴泉窯藝陶瓷有限公司的瓷藝創作室裡分外安靜,黃小玲如往常一樣,全神貫注,拿著畫筆,在泥坯上一筆一畫地描畫創作。
黃小玲,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醴泉窯藝總設計師。這兩個月,她格外地忙。上個月,在湖南省瓷茶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她與中國制茶大師肖益平聯袂推出「大師茶瓷」作品——《繁花似錦》,令人們眼前一亮。目前,她正在抓緊創作2020年瓷博會的參展作品。
湖南省瓷茶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黃小玲與中國制茶大師肖益平聯袂推出「大師茶瓷」作品《繁花似錦》。
儘管十分忙碌,在得知醴陵市委市政府正在舉辦「典藏醴陵瓷」全球徵集活動,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小玲第一時間提交了《晨曦》瓷瓶的報名資料。
「自然是藝術的靈感的源泉。對於深刻嚮往田園情趣、熱愛鄉土的人來說,能夠身在都市,擁抱閒適、清新的生活意趣,堪稱人生一大幸事。我希望為大家創作出這方安靜、舒展的夢中田園。」在醴泉窯藝展廳陳列的《晨曦》前,黃小玲與記者分享了這件作品的創作初衷。
記者看到,這件作品以晨曦中的棕櫚樹林作為創作場景,畫面以生命的顏色——綠色為基本色調大面積渲染,將清晨薄霧中的棕櫚樹林中潤澤靈動的生命氣息完美展現,觀之仿佛置身樹林,耳邊是鵪鶉麻雀啾啾鳴動,有傳統國畫中的寫意,一種別有風味的田園氣息撲面而來。
「《晨曦》是在目前世界陶瓷燒制最高溫1380℃的淬鍊之下,釉下彩瓷高溫釉光亮的表層使得畫面產生一種水靈靈的晶質感,最終呈現出了真金美玉、水靈剔透的極致釉下彩效果。」黃小玲介紹,《晨曦》採用了釉下五彩瓷核心技藝的「雙勾分水」技法,平填法、漬水法、點水法、接染法、罩染法等多種手法疊加運用,用釉下五彩瓷傳統工藝燒制而成。
黃小玲設計繪製的三米超薄大型系列瓷板《四季同春》,現陳設於人民大會堂三樓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廳休息廳。(受訪者供圖)
黃小玲出身醴陵陶瓷世家,自幼痴迷瓷藝,受父親影響至深,師從鄧文科、陳揚龍等名家。她長期以來潛心於釉下五彩瓷藝術的研究,崇尚「薄施淡彩」風格,形成獨樹一幟的藝術美學。她創新設計燒制的《虞美人》《牡丹》《紫藤花》《繡球花》《竹報平安》等20餘件作品先後參加海內外各種展覽評比、屢獲大獎,《滿園春色》等30餘件作品先後被海內外有關專家或博物館收藏。
作為醴陵陶瓷界第一位全國人大代表,黃小玲一直致力於推動釉下五彩「走出去」。2019年3月,她創作的瓷板屏風《四季同春》被人民大會堂永久收藏。如今,這套超大瓷板作品也能在醴泉窯藝展廳觀賞到。由牡丹、荷花、繡球、山茶組合成一款秀麗典雅的四季花卉,釉彩線條流暢、色澤溫潤、造型新穎、精美絕倫。「遠看效果,近看功底。」黃小玲說,期望通過《四季同春》這組匠心之作,來展現醴陵釉下五彩的不凡魅力。
醴泉窯藝陶瓷有限公司展廳裡,陳列著黃小玲的眾多匠心力作。
「為瓷而生,一生只做一件事。在堅守傳承中創新,嘗試無限可能性。」在追求極致藝術表達的同時,黃小玲不拘於傳統,主張「藝術生活化」,「希望將釉下五彩藝術元素,注入日常生活用瓷,凸顯時尚元素,持續走向年輕化和大眾化。」這些年,黃小玲對於醴陵陶瓷的創新性發展有目共睹,她將釉下五彩元素與茶具、酒具、家具、文化用具等完美融合,不斷推陳出新,讓醴陵陶瓷做到了雅俗共賞、「接地氣」。
「希望此次『典藏醴陵瓷』全球徵集活動,能讓更多人深入了解醴陵陶瓷,讓更多人關注和喜愛釉下五彩。將醴陵釉下五彩瓷技藝真正發揚光大,對我來說,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臨近採訪尾聲,黃小玲告訴記者,在完成今年瓷博會的「神秘」作品後,她將全身心投入到獻禮建黨100周年的主題創作中,用醴陵釉下五彩來展現和記錄百年壯麗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