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是一個充滿著歲月痕跡的城市,
在這裡,哪怕衣著普通的人,
背後或許也有著無數不為人知的故事。
這便是景德鎮與瓷的魅力
古彩—洗盡鉛華之美
當青花成為中國陶瓷標誌的同時,又一種彩瓷不知不覺得吸引著人們,那就是古彩。
它以獨特的色彩畫面一次次出現在世界性博覽會上,受到人們廣泛稱讚。
古彩作為景德鎮與青花齊名的另一個瓷器品類,也受到了無數陶瓷收藏家及愛好者的喜愛
現今各種畫風精美的彩瓷,其前身是600多年前起源於景德鎮土生土長的古彩陶瓷。
古彩—歷史悠久
古彩是明代五彩的發展與傳承,是以紅、黃、綠、藍、紫各種帶有玻璃質地的彩料上釉而成
為了和清代粉彩相區別,一般稱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為古彩。
古彩瓷是發展成熟於景德鎮、充滿本土民間氣息的釉上彩瓷,從時代性來講,古彩瓷是景德鎮當代陶瓷彩繪藝術中最傳統的類型
但因為製作難度太大,已逐漸瀕臨失傳,為復興古彩,景德鎮成立了旨在以挖掘、發展古彩這一傳統陶瓷裝飾技藝為己任的科研單位--景德鎮古彩研究所。
馮小勇—「古彩」大師
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
景德鎮高級陶瓷美術師
系江西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景德鎮美術協會會員
自幼酷愛美術,擅長各種傳統花鳥、人物、山水等題材的製作
馮小勇大師是當代古彩第一人,從事景德鎮傳統古彩瓷創作和研究三十餘年,古彩藝術在他的創新下,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
馮小勇師從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古彩研究所所長段慶新先生
研習傳統古彩技藝三十載,深得元青花、大明五彩、直至康熙古彩之精髓,上下求索,苦心鑽研
只為將這門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持續並發揚光大
古彩風格—不落窠臼
古彩的迷人之處就是「美在大紅大綠,妙在古色古香」各種造型典雅顏色鮮明的「古彩」作品令人賞心悅目
古彩構圖嚴謹、形象概括誇張,筆線剛勁有力,以單線平塗紅綠鮮明的色彩對比強烈明快,顯示其健康,質樸的民間藝術特色。
古彩聽起來有一種老學究的調調,實際上古彩是很鮮亮的,看起來色澤清潤,妍麗多彩
古彩技法—百世一人
相比於青花瓷顏色的單一,彩瓷可說是最考驗製作者的作畫功底及美術修養的一門制瓷技藝了
要在瓷器上表現出各種繁複的花紋裝飾圖案,製作者需要用毛筆在燒制完成的器皿瓶身上勾畫出各種細緻的圖案
我們在陶瓷上看到的各種精美中國畫風格圖案,都是由單純的點、線和圈構成的
單是一棵松樹的樹幹表現,可能就需要製作者耗盡心力地勾畫出上千個均勻的圓圈來構成
再之後還要使用特製的顏料一點點完成點染,之後才是一次次進窯燒制的步驟
每一筆線條的強勁以及顏色的變幻,都需要作者的耐心支持,純手工的藝術才會讓作品更加的鮮明。
學古彩絕非易事,不下一番苦功夫是很難掌握的,正是由於古彩的這種難操縱性及不可估量的可變因素,讓現在年輕人望而卻步
然而在現在這個追求經濟效應的時代,馮小勇老師依然傳播古彩瓷文化,為古彩的傳承和發展儘自身的綿薄之力
古彩藝術價值
古彩作為景德鎮四大名瓷之一,其藝術價值一直以來都受到世界美學界的高度重視與肯定。
古彩不但是景德鎮陶瓷彩繪的瑰寶,也是世界陶瓷中的奇葩。
馮小勇老師在前人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和消化頻臨失傳的古彩技藝,在復興古彩工藝的同時,還不斷創造、創新了許多款式新穎的古彩作品
融合中國著名陶瓷美術大師黃雲鵬及古彩研究所所長段慶新繪畫技藝之大成,使作品既繼承傳統又具有時代藝術特色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陶瓷美術展並獲獎《祥鳳來儀》《報春圖》《三英戰呂布》等作品享譽海外
多個作品被國家及省博物館永久館藏,作為古彩瓷屆的黑馬,他的作品受到收藏家和瓷器投資者的追捧,極具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