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彩非遺傳人陳淑娟

2021-02-24 紅蔓

陳淑娟作品《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又名「五彩」,實為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的統稱,以清康熙朝最負盛名。其色彩瑰麗多姿、濃豔奪目,別具一格,有著濃厚的民族藝術風格。雍正時期,粉彩盛行,五彩趨於衰落。到了乾隆時期,基本上已不見單獨的五彩瓷器,而多與粉彩、琺瑯彩等並用。當下,清康熙古彩存世不多,懂的人甚少,專攻古彩的藝人更少。可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陳淑娟卻不然,她傾心於古彩,不斷求索,並在古彩藝苑開闢出一片天地,不僅被評為「江西省陶瓷藝術大師」,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彩技法」的傳承人。

陳淑娟作品《情趣》

景德鎮自古以來以瓷為業,積蓄了豐厚的陶瓷文化底蘊,保存著很多官窯陶瓷畫冊。陳淑娟的家毗鄰瓷廠,她的父親也開了一家仿古陶瓷作坊,僱有10來個畫工。大人們經常圍著官窯陶瓷畫冊念念叨叨,聽著這些故事,仿佛打開了陳淑娟對外面世界的嚮往,也使她成了師傅們的小徒弟。每當開窯、開爐時,陳淑娟就會看著父親和師傅的臉色,揣摩瓷器燒制的品質。

陳淑娟作品《春日》

在嚴父的督促下,陳淑娟考進景德鎮陶瓷學院學藝術設計,開始規範全面地進行陶瓷系統學習。學校常與一些國內外陶瓷藝術院校進行學術交流、研討,舉辦陶藝家作品展,使陳淑娟明白了每位藝術家都有不同的藝術特點,每件作品都飽含著藝術家的情感。

那時,珠山八友、當代名家大師都成了陳淑娟的老師。她不斷臨習,研究每位藝術家的風格特點、時代背景和生活情感。在陶瓷五彩繽紛的技藝中,她尤其陶醉於古彩。明亮豔麗的色彩有著獨特的民族色彩與語言,具有強烈的抒情性。她認定:瓷器、繪畫是她的生活,傳承古彩是她的命運。

陳淑娟

陳淑娟在古彩瓷中「漫步」,盡其所能地與作品交融,好像在造「景」——圖像的景和內心之景,也是藝術創作的心靈之景。陳淑娟以人物與花卉為創作素材,繼承了傳統的鐵線描、高古遊絲描等技法,糅合多種筆法而自成一格,結合寫意與工筆進行創作,發展出寫意化的韻律美。畫中美人面容光潔、嫵媚豔麗,充分展現出高貴博雅的古樸氣質,但又不失現代的浪漫氣息。她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十分注重氣氛的烘託、意境的營造,將難以言傳的微妙氣息準確地表現出來,細膩地再現歷史人物的精神氣質。

陳淑娟作品《湘雲醉臥》

陳淑娟酷愛戴榮華的仕女畫,畫了很多仕女速稿。陳淑娟的仕女畫以表現整體的意境與格調取勝:通過畫面意境的渲染、筆墨的變化與章法的虛實,再加入她清新典雅的設色,其筆下的仕女面頰圓潤、身材豐腴,或倚竹而立,或轉身回眸、或仰頭張望、或俯首沉思,動感十足,臨風搖曳。畫面呈現的仕女平和寧靜。那種安靜,是作者女性敏感特質的自如表達。面對這些畫中的女子,她覺得「很開心」,不能僅用「優雅」「美麗」「華貴」,而是要用「鍾愛」這個詞來表達。

陳淑娟作品《大觀園》

由於線條優美工整、色彩明快恬靜、構圖精美變幻,陳淑娟的作品在業內外廣受關注和好評。2010年,她的古彩瓷板《情趣》和玉璧瓶《多麗》分別在第九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第五屆中國海峽工藝品博覽會上獲得金獎;2012年,其古彩人物《秋瑾》、古彩梅瓶《讀書·紅樓夢》分別榮獲中國工藝百花獎銀獎和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金獎。之後,陳淑娟的古彩整套瓷板《只有香如故》榮獲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古彩「紅樓夢系列故事人物畫」榮獲全國工藝美術品大賽金獎。

陳淑娟作品《四美圖之四》

陳淑娟自認為是個「淺學」的人。她認為,古人的創作語境是以詩入畫,以畫顯詩品。古彩中的每個色彩和線條都會說話,而自己「只不過是在引導它的節奏而已」。她還需要讀很多書,讓生活成為藝術之源泉,即使是一絲氣味、幾滴雨、一段話、幾個句子都能成為創作的來源。

《紅蔓》雜誌為雙月刊,中英雙語,設計時尚,是一本全方位聚焦海派文化的雜誌,郵發代碼4-905,中國郵政網和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紅蔓》雜誌編輯部地址:上海鎮寧路九號九尊大廈九樓

電話:021-62255812

掃描《紅蔓》二維碼加關注

或長按二維碼來識別

歡迎關注「紅蔓雜誌官方微店」!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東山人陳淑娟 |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看著面前兩大堆亮晶晶的白鹽,幹得滿頭大汗的陳淑娟露出幸福的笑容。「近段來秋高氣爽,日照風吹,正是產鹽的黃金時節。」她一邊擦汗一邊和筆者聊天。陳淑娟的丈夫陳秋平是國營西港鹽場的職工,2000年初參與標包鹽田,獲得了西港鹽場後崎工區面積600公畝鹽田的承包經營權。陳淑娟說,丈夫承包的是低產鹽田,為了提高產量質量,夫妻倆認真學習研究產鹽新工藝新技術,並請老鹽工擔任技術顧問,經常向高產戶「取經」。
  • 【與改革開放同生共長的人】陳淑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陳淑娟在耙鹽     10月17日上午,在東山縣國營西港鹽場後崎工區,陳城鎮陳城村村民陳淑娟與丈夫忙著將鹽池耙成堆的白鹽裝入塑膠袋,一袋袋抬上三輪摩託車,再運到公路邊的堆場。看著面前兩大堆亮晶晶的白鹽,幹得滿頭大汗的陳淑娟露出幸福的笑容。「近段來秋高氣爽,日照風吹,正是產鹽的黃金時節。」她一邊擦汗一邊和筆者聊天。
  • 大御瓷器馮小勇——篤學致用,志攀陶藝古彩之穹頂
    後被古彩研究所段慶新先生收為入室弟子研究創作古彩,並系統地學習和掌握了藝術理論知識。將藝術理論與二十多年來從藝實踐相結合,使作品既繼承傳統又具有時代藝術特色,作品風格獨特新穎典雅,藝術表現力耐人尋味,用筆奇崛,色彩豔麗。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陶瓷美術展並獲獎。
  • 轟動瓷壇,馮小勇大師讓瀕臨失傳的古彩瓷重回中國陶瓷彩繪的巔峰
    古彩—歷史悠久古彩是明代五彩的發展與傳承,是以紅、黃、綠、藍、紫各種帶有玻璃質地的彩料上釉而成為了和清代粉彩相區別,一般稱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為古彩。古彩瓷是發展成熟於景德鎮、充滿本土民間氣息的釉上彩瓷,從時代性來講,古彩瓷是景德鎮當代陶瓷彩繪藝術中最傳統的類型但因為製作難度太大,已逐漸瀕臨失傳,為復興古彩,景德鎮成立了旨在以挖掘、發展古彩這一傳統陶瓷裝飾技藝為己任的科研單位--景德鎮古彩研究所
  • 文房雅器中,它不可或缺|甜白汝釉古彩荷花系列水洗
    五彩又稱古彩,是將紅、黃、綠、藍、紫等各種帶玻璃質的礦料彩料,在釉上繪製出圖案紋飾,並在瓷胎上用生料、釩紅勾線,用單線平塗的方法, 再在「彩爐」(在800-900 度之間燒成)二次焙燒而成的一種釉上彩。
  • 浠水百年香鋪的堅守,探訪手工制香非遺傳人艾俊武
    清泉鎮新鋪村,85歲的手工制香非遺傳人艾俊武,還在堅守著百年香鋪.
  • 大揭秘(一)繪製粉古彩的顏料和工具都有哪些?
    小美,我發現展演臺上堆了各種工具,繪製粉古彩到底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好想知道!2.小美,粉古彩作品的顏色如此清新豔麗,是怎麼做到的?與我們平時畫畫用得顏料一樣麼?3.小美,好後悔昨天沒去現場觀摩,粉古彩的具體繪製過程到底是什麼樣的啊?!
  • 【紫牛頭條】壯族大叔辭去高管職務傳承家族狼兵飛鏢絕技,成非遺傳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你可能還對這些內容感興趣原標題:《【紫牛頭條】壯族大叔辭去高管職務傳承家族狼兵飛鏢絕技,成非遺傳人
  • 石龍鎮實驗幼兒園:打破傳統室內教學模式 用創意培養新式非遺傳人
    針對校園與學生家庭的關係,家長是真正的參與者而非觀摩、等候的角色,有助於拓寬親子交流的範圍,不單孩子可以學,家長也一樣可以學,通過共學同體驗加深對課程的理解,把傳承工作延伸至家庭。」徐菁菁解釋,「尋找石龍的足跡」這個非遺歷奇遊戲化課程,有利於發展孩子自身的創造力,培養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觀察事物的能力,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同時,結合石龍本土非遺文化元素,鼓勵孩子熱愛家鄉文化,弘揚傳統文化。
  • 壯族大叔辭去高管職務傳承家族狼兵飛鏢絕技,成非遺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