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水鄉賞美景 魅力蘭考學「焦桐」

2020-12-28 猛獁耐聞

——好人好報旅行社運營首發式暨開封採風活動舉行

文/視頻 京九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德鵬 圖/京九晚報全媒體首席記者 魏文慧 來源:商丘網—京九晚報

太平盛世百花開,風和日麗伴春來。4月17日上午,好人好報旅行社運營首發式暨京九晚報中老年記者團「開封啟封故園、焦裕祿精神體驗教育基地」採風活動激情舉行。京九晚報執行總編輯秦培林、副總編輯李輝、好人好報旅行社負責人,和40多名京九晚報中老年記者團成員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好人好報旅行社隸屬於商丘日報報業集團京九晚報社。它的正式運營為商丘的旅遊事業注入新的朝氣和動能,將對我市文化事業的發展、促進媒體轉型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儀式上,秦培林要求,在今後的發展中,好人好報旅行社要充分利用京九晚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抓住機遇,銳意進取,搶佔旅遊市場空間,努力擦亮好人好報旅行社的品牌。以熱情、真誠、細緻、貼心的服務,贏得客戶的信任和支持,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為商丘社會各界朋友推介更多優質的旅遊產品。

漫步運糧河畔 暢遊啟封故園

「我們出發了!」簡短的首發儀式後,京九晚報中老年記者團開封採風團乘坐大巴向著八朝古都開封一路進發。途中,採風團成員根據自己的特長,有的為大家講解中醫養生知識,有的吟詩作賦,有的縱情高歌,有的帶領大家做遊戲,整個車廂內可謂是激情滿懷,其樂融融,好不熱鬧。

在此起彼伏的歡笑聲中,採風團不覺間來到了採風的第一站,素有「江北水鄉」之稱的啟封故園。啟封故園景區位於中國「四大名鎮」之一的朱仙鎮,開封城南,古運糧河畔。歷史上的朱仙鎮曾是一座繁華的北方重鎮,憑藉水運而興,至清康熙年間達到極盛。景區分為古鎮風情展示區、環湖風景遊覽區、溫泉休閒度假區、古戰場文化體驗區、生態農家體驗區、文化創意養生區、生態溼地體驗區、生態林地觀光區8個功能區。

暮春的朱仙鎮風光正好,微風不燥,讓人感覺十分愜意。景區門外的大牌樓引起了採風團成員的濃厚興趣,紛紛駐足觀看併合影留念。牌樓顯赫至極,正面匾額刻著繁體的「啟封故園」,背面為繁體的「朱仙古鎮」,彰顯出了古鎮的厚重底蘊。

進入景區,採風團成員看到,景區以湖為核心,河溪縱橫,亭臺軒榭,街巷古屋,依水而建,盡顯「江南水鄉」韻味。在景區講解員的引領下,大家興致勃勃地依次參觀了驗糧樓、潛龍橋、狀元橋、魁星街、信義橋、聚仙橋、鳳鳴茶樓、博弈廣場等景點,了解了景點背後的傳奇故事。小橋流水,垂柳拂堤,湖面泛舟,鴛鴦嬉戲,古鎮人家,一步一景,處處完美展示了因水而興的朱仙鎮的輝煌歷史。美麗的風景讓採風團成員讚嘆不已,不斷發出「真想留下來」的感嘆。

走進泡桐之鄉 接受精神洗禮

蘭考縣因焦裕祿聞名於世。對焦裕祿,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一直十分崇敬,視為人生榜樣。習近平十分關心蘭考的發展,於2009年4月,2014年3月、5月先後3次深入蘭考調研指導工作,對蘭考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他強調要學習弘揚焦裕祿「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焦裕祿精神永遠是億萬人們心中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永遠是鼓舞我們艱苦奮鬥、執政為民的強大思想動力,永遠是激勵我們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寶貴財富,永遠不會過時。」

跟隨著總書記的足跡,當日下午,採風團成員乘車來到了泡桐之鄉——蘭考縣。為了更好地讓大家學習感受焦裕祿精神,京九晚報文化旅遊新聞部主任宋亞威特意邀請蘭考電視臺的新聞主播唐宏光為大家作嚮導講解,他的到來無疑為此次採風增色不少。

唐宏光首先帶領大家來到了焦桐廣場。採風團成員剛剛下車,一棵高大挺拔的桐樹就映入眼帘,陣陣泡桐花香迎面撲來,沁人心脾。唐宏光介紹,1963年春,焦裕祿為了抵抗風沙的侵襲,提出了廣植泡桐樹治理風沙的良方,並且栽種了這棵泡桐樹。如今斯人已逝,風沙不再,精神永存。經過57年的風雨洗禮,泡桐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枝葉繁茂,就如同焦裕祿精神一樣,高大偉岸。

隨後,採風團遊覽了黃河九曲十八彎的最後一道彎——蘭考黃河灣風景旅遊區。參觀了毛主席視察黃河紀念亭,領略了黃河水的波濤洶湧,欣賞了黃河由東西走向變為南北走向的景觀。

乘著和煦的春風,大家又來到了焦裕祿精神體驗教育基地。該基地位於焦裕祿書記當年治沙的首試地——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南,佔地120畝,在保留當年沙丘風貌的基礎上開發設計而成。據基地主任王敬博介紹,基地共分「四面紅旗勞動典型體驗教育區、張莊治沙艱苦奮鬥體驗區、團隊合作拓展訓練區、沙地野營生存區、查風口探流沙體驗區、民兵打靶體驗區、農耕文明體驗區和休閒文化回味區」8個區,可滿足政府機關、國有企業、幹部學員、青少年學生戶外體驗教育、研學培訓等要求。

基地主要以現場感受、親身參與的方式,讓體驗者通過實實在在的勞動和合作,親自感受焦裕祿書記當年帶領蘭考人民治理「三害」時戰天鬥地的革命精神和艱苦卓絕的奮鬥精神,以此加深對焦裕祿精神的感悟和理解。

「這縫紉機、錄音機、電視機,結婚三大件弄得怪好哩,非常有當時那個年代的感覺!」剛進入基地大門裡邊不遠,採風團成員李紅月就被基地的場景布置所觸動,禁不住坐到椅子上拍照留影。

接著,唐宏光帶領大家依次觀看了八個體驗區。低矮的房屋、老紡車、地鍋臺、麥秸垛、鼓風箱、太平車,樣樣物品都是那麼親切,頓時勾起了大家的許多回憶。「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在勞動體驗區,採風團成員興致盎然,分別體驗了一把,他們推起了獨輪車,挑起了扁擔筐,幹得「有模有樣」,切身感受了那艱苦歲月裡,焦裕祿帶領大家「敢叫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精神。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知不覺間已經時至傍晚,夕陽的餘暉緩緩落下,微風開始夾雜一些涼意,採風團也踏上了返商的路程。不一會兒,車廂裡又想起了動聽的歌聲。

勞動體驗(圖片由焦裕祿精神體驗教育基地提供)

「我感覺這一趟出來採風太好了,心情很不錯,既看了美景,又學到很多東西,心靈還受到洗禮,太超值了。」京九晚報中老年記者團成員金萬東高興地說。

編輯:春深

相關焦點

  • 焦桐,蘭考自帶流量的「精神IP」
    第一集,我們將從凝聚著「焦裕祿精神」的焦桐講起。到蘭考的人,沒有不去瞻仰焦桐的。25米高的焦桐就矗立在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的門口,周圍繁花似錦,綠樹成蔭,然而,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很少有人知道,56年前,這裡卻是蘭考最大的風口沙丘之一,「俺這個大隊,大大小小84座沙丘,那時候產量合40
  • 初心|在蘭考「焦桐」下淬鍊黨性
    初心|在蘭考「焦桐」下淬鍊黨性 2020-12-22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蘭考:昔日鹽鹼灘上「焦桐」奏響盛世「雅韻」
    56年前,「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帶領蘭考群眾種泡桐治風沙。56年後,泡桐蔚然成林,成為當地群眾致富奔小康的「綠色銀行」。目前,以民族樂器、桐木家具、桐木板材構成的「焦桐」經濟產業鏈年產值已達百億元。
  • 厲害了蘭考,《走進蘭考》將在央視黃金時間播出!
    《走進蘭考》深入基層,選擇有代表性的人物跟蹤拍攝,記錄蘭考老百姓在新時代的幸福生活,講述他們為美好生活而奮鬥的鮮活故事。一般來講,外界對蘭考的印象主要來自於電影《焦裕祿》:漫天的黃沙,貧瘠的鹽鹼地,風雪夜蘭考車站逃荒的人群……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十八大以來,蘭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全國首個摘帽的貧困縣。蘭考是億萬河南人投身於出彩河南生動實踐的典型樣本。
  • 「焦桐」廣場學習有感
    聽著深沉的音樂,我們站在「焦桐」廣場的焦桐前,我們和班主任李老師一起聽著講解員老師動情地講述關於焦桐的故事。講解員老師講述了一個老人的故事:在「焦桐」廣場,每天清晨都會有一位老人來到焦桐下清掃落葉,幾十年如一日,這位老人是魏善民老人,他說他要用一輩子來守護焦桐
  • 《千頃澄碧的時代》蘭考2020
    北京盛大聯盟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1905電影網   蘇州同裡國際旅遊開發有限公司   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攝製   河南省委宣傳部   蘭考縣委宣傳部   2014年,年輕的證監會分析師蘆靖生(李東學飾),被派到蘭考扶貧,這個一心想在學術中尋找中國農村出路的熱血青年
  • 河南方城聯社組織「出彩農信人」赴蘭考學習「焦裕祿精神」
    民主與法制網河南訊(□段保國 吳海平)為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引導廣大幹部員工不忘初心跟黨走,打造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氛圍,近日,方城聯社組織「出彩農信人」赴蘭考學習「焦裕祿精神」。
  • 鄭州市第三十一高級中學組織黨員赴蘭考學習焦裕祿精神
    在蘭考縣東壩頭鄉黃河岸邊,黨員傾聽講解員講述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戰風沙的艱苦奮鬥精神。在「蘭考會客廳」參觀了解蘭考縣的發展成就   11月17日,鄭州市第三十一高級中學組織黨員到蘭考開展「踐行焦裕祿精神、爭當『四有』好老師」主題教育活動。
  • 今豫言丨從「焦桐」到「福桐」
    蘭考那棵亭亭如蓋的「焦桐」是焦裕祿精神的象徵,見證了焦裕祿對群眾的那股親勁、抓工作的那股韌勁、幹事業的那股拼勁。從「焦桐」到「福桐」,映照的是同一顆為人民謀幸福的心,是同一種「敢教日月換新天」、只爭朝夕的幹勁和奮進姿態。時空在變,精神傳承不能變。
  • 登名山觀美景賞節慶 中原大地出彩年華自有新風情
    原標題:登名山觀美景賞節慶 中原大地出彩年華自有新風情   新鄉南太行景區作為新鄉重要的自然風光旅遊景區,目前已開發出八裡溝、寶泉、轎頂山、比幹廟等30餘家各具特色的旅遊景區
  • 流連江南水鄉,尋找蘇州記憶,體會園林魅力,一起感受一下
    流經江南水鄉,尋找蘇州的記憶,體會園林的魅力,蘇州具備江南水鄉的美景,我遇到了一個美麗的姑娘,就像來到蘇州的雨路一樣,曾經的蘇州眺望著青瓦和白牆,現在蘇州到處燈火通明,金雞湖的夜景最迷人,縱觀蘇州美景,用相機留下最美的景色。
  • 中國家書|焦桐千頃碧如洗
    您魂牽夢繞的蘭考,如今脫貧了,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懷下摘下了世世代代扣在咱們蘭考人頭上的那頂窮帽子,過去的風沙內澇鹽鹼變成了今天的金山銀山綠水青山,一望無盡的良田和一片片的泡桐林成為了咱們蘭考的名片……外公,轉眼間55年過去了,您的子孫們是多麼的想念您啊……您的孫輩中,如今最小的也都成家立業了。
  • 守護「焦桐」下的平安 河南省蘭考縣應急人築牢「防災堤壩」
    河南蘭考是焦裕祿精神的發源地。曾經,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力戰風沙、內澇、鹽鹼「三害」,使群眾得以安穩生活。但對於處在黃河「豆腐腰」處的蘭考縣,自然災害風險依舊不小。如今,在焦裕祿同志栽種的「焦桐」下,蘭考縣應急管理局藉助機構改革的東風,全力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多方位守護蘭考人民的平安。 千錘百鍊無懼「風雨大考」 樹木被連根拔起,畜牧大棚、房屋坍塌損壞,倒伏的小麥隨處可見……2019年6月5日晚,蘭考縣遭遇罕見強對流天氣,六個鄉鎮遭受嚴重損害。
  • 多益網絡攜手「中國第一水鄉」打造「遊戲+景區」新樣板
    對於此次與多益網絡結盟合作,周莊鎮人民政府副鎮長黃萍表示,希望通過新潮的遊戲社交文化與古韻的江南水鄉交融,讓新潮與傳統碰撞,將中國水鄉文化的魅力傳遞給年輕一代,推動遊戲與旅遊產業的跨界融合發展。發布會上,她同時宣布,將邀請《神武4》手遊人氣遊戲角色洛清婉、明無夜成為跨界新文旅推廣大使。
  • 【搶鮮看】蘭考惠安街道(何寨)首屆梨花藝術節開幕啦!
    在這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美好春天,我們迎來「情綴梨海,心約惠安」,蘭考惠安街道(何寨)首屆梨花藝術節暨「一果連四方,助力奔小康」愛心認購活動隆重舉行。「魅力惠安,聚焦春天」攝影家採風活動(圖片來源·張中利老師)
  • 在蘭考,為什麼要有一套建業好房子
    ◎網絡圖也許你曾走遍世界,見過大海和星辰,但還是會想念母親飯桌上的一手好菜,以及始終帶著些陽光氣息的床被……在蘭考,你需要有一套建業好房子。這裡有你童年的羈絆和藏在內心深處的柔軟內鄉,故鄉,淡淡的思念,濃濃的鄉愁在這裡,日子可以過得很慢幸福、悠閒的時光,可以被無限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