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被扔垃圾桶,新草案來襲,繼續浪費,當心要「付費」

2020-12-27 騰訊網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在吃這方面也越來越講究。當然由於收入的提高,一群人外出吃飯時出現浪費的現象也屢見不鮮。

加上短視頻直播的盛行,不少主播會打著「大胃王」的噱頭進行吃播。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其實也對糧食進行了浪費。

因為按照正常飯量來說,是沒有必要吃掉這麼多食物的。有的時候為了鏡頭效果,故意點了一大堆食物,最後到底是被吃了還是浪費了,恐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在這一背景下,節約糧食的口號也被提出,「小份菜」逐漸也成為了市場趨勢。

當然適量點餐這種事情,光是提倡起到的效果明顯微乎其微。有些人表示,花的是自己的錢憑什麼點多少還要被管。然而隨著這一新規的發布,往後繼續浪費食品的人或將要被「收費」了。

因為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已經過初次審議,其中明確食品浪費指的是對可安全食用或飲用的食品,沒有按照功能進行利用。

從此次的草案來看,對於餐飲行業也進行了規定,要求餐飲服務者要主動進行食品浪費提示,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

如果出現明顯浪費的消費者,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相應的費用。引導顧客多點菜的話,也將面臨被罰款的處理。

而《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還規定,對於餐飲行業、單位食堂產生的餐廚垃圾,按照誰產生誰付費、多產生多付費的原則。往後會逐步實施計量收費、分類計價的管理措施。

這樣看來反食品浪費法的出臺,與我們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如果不提前了解的話,之後被餐廳收費還不知道因為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規定的出現也嚴重打擊了吃播這一行業,因為只要是製作、發布或者傳播宣揚多吃、暴飲暴食的浪費節目,都會由相關部門進行責令改正。

簡單點來說,往後從事大胃王吃播這一行業的,恐怕飯碗也將「不保」。

假如拒不改正的話,會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且責令暫停相關業務,簡單點來說往後各大平臺暴飲暴食的吃播視頻,恐怕再也看不到了。

當然這一規定的出現也並非壞事,對於正常人來說本身就不會一次性吃下那麼多的食物,如果因為這些大胃王的存在,導致用戶進行模仿,對於食物也會造成浪費。

針對這一新規有人提出疑問,如果是那些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又該如何處理呢?眾所周知不少超市、飯店對於臨期產品,基本都是直接丟棄的。畢竟為了消費者的安全著想,誰也不敢在商品的日期上作假。

當然對於臨期食品的處理問題,新規中也有提到,餐飲服務經營者可以在保證食品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進行打折、特價或者連買帶贈的形式,將商品賣出,當然也可以選擇捐贈這些臨期食品。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銷售或者捐贈臨期食品時,一定要明確告知消費者。放眼全球範圍來看,為了避免食物浪費,吃臨期食品其實也正在成為一種趨勢。其實從浪費的場景來看,主要發生在大型餐館、聚會、校園以及盒飯中。

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在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保證適量。不要將舌尖上的美食變成「舌尖上的浪費」,讓好好的糧食白白被扔進垃圾桶。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參考來源:

新華網客戶端《立法反浪費,為糧食安全加把「鎖」》

相關焦點

  • 【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最新!拒絕舌尖上的浪費草案已明確……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草案已明確…… 2020-12-25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勤儉節約,文明用餐,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勤儉節約,文明用餐,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2020-12-27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長沙這麼做
    三湘都市報記者 黃亞蘋 胡銳 王智芳 丁鵬志 楊潔規 通訊員 丁子琦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正抓緊研究提出立法工作方案,高質高效做好相關立法工作,決定成立工作專班開展相關工作。那麼,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長沙有哪些行動?
  • 立法制止舌尖上的浪費 把節約落實到食品鏈條多個環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立法制止「舌尖上的浪費」(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本報記者 徐 雋《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4日 第 18 版)吃自助餐,不管能吃多少,先取了再說;請客吃飯,「剩一點說明主人大方好客」;吃不完也不打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舌尖上的浪費
  •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將有法可依,島城餐飲行業喜憂參半
    半島全媒體·風口財經記者 吳思 白菊  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草案在公務活動用餐管理、餐飲服務提供、視頻宣傳等多個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引發社會關注的餐飲浪費問題終被提上了日程。
  • 治理「舌尖上的浪費」需「破立並舉」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特別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同時,一些地方餐飲浪費現象仍然存在,危害糧食安全,有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風尚,必須制定實施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社會堅決制止「舌尖上的浪費」。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 宣傳反餐飲浪費,不應聚焦「廚餘垃圾處理費」的收取
    近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亮相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草案明確,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草案還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應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等。
  • 一組數字告訴你:「糧食浪費」到底多嚴重!向舌尖上的浪費宣戰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他強調,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8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決定成立工作專班,抓緊研究提出立法工作方案。
  • 「大胃王」:舌尖上的浪費
    隨著短視頻、直播行業的興起,吃播變成了一個工種,假吃、浪費、催吐等行業亂象隨之而來,畸形的行業盈利模式也讓「吃播」與食物本身愈行愈遠。「吃播」一詞緣起於韓國,由「吃飯」+「放送」兩個詞語合併而成。2014年,韓國女生樸舒妍在韓國最大的直播平臺AfreecaTV上註冊成為一名主播,以「Diva」這個名字拉開了吃播江湖的序幕。
  • 以後點菜沒吃完,可能要交錢了...
    以後點菜沒吃完,可能要交錢了...通過立法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建立長效機制破解「舌尖上的浪費」,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提供法治保障,意義非常重大。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據調查顯示,中國餐飲人均食物浪費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全國每年被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接近糧食總產量的6%。
  • 對舌尖浪費說NO:國家立法倒計時 平安行動進行時
    原標題:對舌尖浪費說NO:國家立法倒計時,平安行動進行時   從國家立法到民眾參與,一起對舌尖上的浪費說NO,正逐漸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為全社會上下的共識和行動
  • 對舌尖上的浪費堅決說不!習近平再作指示
    對於糧食安全問題和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社會風尚,習近平一直高度重視,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2013年初,習近平看到新華社一份《網民呼籲遏制餐飲環節「舌尖上的浪費」》材料,隨即作出批示,要求「浪費之風務必狠剎」,並強調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
  • 創意垃圾桶|不一樣的扔垃圾體驗
    在追求高品位生活的現代任何東西都要凸顯品味,一個小小的垃圾桶。不僅要垃圾桶有顏值,還要垃圾桶分類標誌易識別,垃圾投放簡便、省時、省心,且經濟環保。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幾款實用、美觀、富有人情味的創意垃圾桶設計。
  •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這個區黨員幹部操辦婚喪嫁娶要報備餐標情況
    楚天都市報9月16日訊(記者王榮海)除了操辦事由、擬辦時間、地點、邀請對象的範圍及人數外,還需要在表中填寫每桌的餐標情況,並作出杜絕舌尖上浪費的承諾內容。這是武漢市新洲區紀委監委對黨員幹部填報《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報告表》提出新的要求。
  • 武義:舌尖上的文化美食之旅
    米糊的原材料是米粉,鍋裡燒上一鍋水,等水開後舀上一大勺米粉漿,沿著鍋倒入沸水後蓋上鍋蓋煮兩分鐘,再加入秘制肉絲和醬料,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糊就出鍋了。根據個人喜好再加點醋和辣椒,味道就更贊了。「我們是家族店,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餘生炎說道,「這米糊在龍遊是早餐必備,很多人都要來上一碗。」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亮相 堅持約束與倡導相結合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侯豔)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伴隨著這首很多人從小就會吟誦的古詩,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被教導要「珍惜糧食、勤儉節約」。但在我國,餐飲浪費問題一直存在,甚至成為了一個頑疾。有數據顯示,每年,僅城市餐飲浪費就超過了340億斤。
  • 剩飯菜少了,小份菜多了——餐飲業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觀察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 題:剩飯菜少了,小份菜多了——餐飲業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觀察  新華社記者  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記者在武漢、廣州、上海、成都等地的餐廳調查發現,適量點餐、不剩菜、不剩飯正成為大部分市民的自覺行為。
  • 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今後「下館子」要注意啥?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反食品浪費要立法了,今後「下館子」要注意啥?新華社記者白陽、任沁沁在餐桌上講排場、比闊氣……近年來,餐飲浪費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主任袁傑表示,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我國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長效機制,發揮法律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日常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
  • 摒棄奢侈浪費陋習 遏制「舌尖上的浪費」
    當然,我國是人口大國,經不起一絲一毫的鋪張和浪費,今年全球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勤儉節約已不僅是風尚和美德的問題,更關乎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當此之時,我們有必要重申「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深刻意義,呼籲全社會摒棄奢侈浪費陋習,切實遏制「舌尖上的浪費」。抓住「關鍵少數」,督促黨員領導幹部示範帶頭,有效推進位止奢侈浪費工作。
  • 利津縣:拒絕舌尖上的浪費讓節約成「食尚」
    8月18日,在利津街道文昌社區螢火蟲學堂內的朗朗誦讀聲傳來,社區正在開展「厲行節約 杜絕浪費」為主題的兒童教育活動。「活動主要目的是教育引導孩子們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培養他們珍惜勞動果實、不剩飯菜、不攀比吃穿等良好品質。」社區書記劉朝霞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