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看完自己最得意的徒弟表演完不由得發出感慨:
「龍字科的準備好好弄,我自己帶!」
德雲社雲字科是郭德綱私塾教出來的,
何雲偉、曹雲金、張雲雷,燒餅,嶽雲鵬,欒雲平,孔雲龍等隨便哪一個都能撐起臺面的,
看雲字科的相聲裡明顯都有郭德綱的影子,尤其是出走的何雲偉和曹雲金
雲子科是郭德綱還沒有火起來的時候教的。郭德綱怕傳統相聲沒了,傾盡畢生所學
這一科的徒弟也爭氣,成材率幾乎百分之百,有的甚至成名成碗,
嶽雲鵬三個字就是號召力
然而郭德綱成名後再招的徒弟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
鶴字科在2006年郭德綱聲名鵲起的時候收的,郭德綱沒有那麼多心力去教他們,鶴字科入門的時間都很晚,都沒有吃過「童子功」這一碗飯,
較比雲字科與九字科,鶴字科是德雲社成材率最低的
且大部分是帶藝投師
閻鶴祥是因為「太子伴讀」與說書雙重身份,曹鶴陽那算是半個「兒徒」,李鶴東那是「忠臣孝子」,更是郭德綱的「義子」
成名的就剩張鶴倫與孟鶴堂兩位了,可能也是因為郭老師捧他的原因吧。
孟鶴堂、張鶴倫師傅胡蘿蔔和大棒得兩手伺候,
你要出了問題,就要開始好好聊一聊,敲打一番
但是總體來說他們的基本功還是過得去的,
「九字科」算是趕上好時候了,九字科在德雲社基本穩定下來收的,經過前面兩批徒弟的練手,德雲社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教學方法,開傳習社教,主要由高老闆把關,給地方上臺練手。
「頭九」成材率近乎滿貫兩位被師兄「抓走」的九郎與九良,早早就火了,
張九齡與王九龍商演排滿行程,張九南與九春也是即將走出「小劇場」,還有一些有特色的九熙、九華、九思等等。
德雲社徒弟雲鶴九霄是一茬不如一茬,出問題首先從霄字科開始
霄字科的確太過於失敗了。
貫口說的像三線播音主持,柳活唱麻麻不行。作為自己的徒弟的確太丟人。
霄字科就開始和外面的曲藝學校有合作,收的人德雲社自己幹預的就比較少了
於是不足就顯出來了,霄字科的傳統的活兒就不太會,比如郭德綱最得意的霄字科徒弟快板和柳活兒就不是那麼精通。
霄字科基本屬於別人代教,真的,一科不如一科。
就好比勞務派遣一樣。
所以郭德綱說自己帶
但郭德綱自己帶,德雲社總教習高峰怎麼辦?
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可能是郭德綱對高峰的教學不滿,沒有交出他滿意的學生!
儘管高峰是奔著老藝術家去的!
高峰高老闆被過度神話了
高峰高老闆本事有,但教學的本事可能不足。
郭德綱像黃老邪,哪怕徒弟是傻姑,也能給你三板斧痛揍李莫愁
而高老闆像郭靖,自己本身功夫厲害,但是也只教出大小武這樣的普通武林人士。
在綜藝節目《一郭匯》中,郭德綱專門介紹了德雲社弟子的選拔機制,
一報名兩三千人,首先高峰帶人一遍一遍篩,剩下大概不到100人
然後這100人高峰帶幾個,嶽雲鵬帶幾個,欒雲平帶幾個,再淘汰一波,最後剩下一二十人,差不多就是要拜師的人數。
這次郭德綱要打破這種方式,親自帶一批
一是證明自己的能力,二是為了祖師爺傳道,不能讓相聲後繼無人。三是為了讓德雲社更長久的良性發展。
「親自帶龍字科」證明郭德綱「自己跟自己較勁」了!
不是跟外人,而跟他自己。
老郭的徒弟們:嶽雲鵬、燒餅、張雲雷以及退出的曹雲金,何雲偉
哪一個不是每個人各有各的特點?
嶽雲鵬的「賤」、燒餅的「爆」,張雲雷肯定是「唱」,曹雲金就是「說」。
他們還會別的麼?不會!因為郭德綱沒教給這塊?
因為郭德綱的這些徒弟們能力有限,除了照葫蘆畫瓢般「複製」自己,根本也不會其他
所以郭德綱要恨鐵不成鋼「親自上場」,再教出幾個真正有相聲「特點」的徒弟來。
畢竟郭德綱是愛相聲的。
愛之深責之切,
以郭德綱的境界和對相聲的理解,他不想讓相聲「完了」。
輔導班招生也說「一對一」輔導
不知是不是德雲社招生的噱頭呢?
我有個建議,收嶽龍剛為龍字科大師兄,龍字科這科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