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從玩遊戲開始

2021-02-26 虎嗅APP

奧古斯汀說:"人們敢於登上險峻的高山,只為追尋驚豔;人們樂於眺望遼闊的大海,只為飽覽奇觀;但人們也會在街上擦肩而過,卻對彼此一無所感。倘若每個個體都是一場神跡,那為何所有人都對這神跡視而不見?"

 

以「遊戲禪師」聞名的陳星漢站在 2017 年蘋果秋季發布會的舞臺上,穿著白襯衫和牛仔褲,身後的大屏幕,播放著他的新作品《Sky光·遇》的畫面。

一年之前站在他位置上的,是「馬裡奧之父」宮本茂。他和陳星漢遊戲理念不盡相同,但都有著符合賈伯斯定義下的蘋果審美:保守主義,追求老少鹹宜,鼓勵以遊戲為媒介,促進家庭中親子之間,乃至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更多互動。

 

毫無疑問,這是一款適合你帶著自己孩子一塊兒玩的遊戲。雲上的天空之城,你和你的孩子,還有遊戲中的其它玩家逐光而行,沒有殺戮與爆肝,只有合作與感動。

 

但在世俗概念中,遊戲從不是這樣。

是不是「病」?

在過去一個月內,新華網和人民日報社刊出了對遊戲截然相反的兩種意見。


新華網《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遊對少年兒童的戕害?》一文中指出:「極易沉溺其中的網遊,嚴重戕害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也釀成了無數家庭悲劇。加強網路遊戲的監管力度,給少年兒童帶來一個純淨的網絡文化空間勢在必行。」

 

而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的一篇《遊戲玩到啥程度才算「病」》卻說:「遊戲不是洪水猛獸,不要談遊色變。」

 

成人世界對要不要、如何讓小孩玩遊戲,在態度上是有微妙的矛盾的。

 

不讓孩子玩遊戲吧,是抹殺天性,況且即使不讓玩,孩子自己也會偷偷玩。但讓孩子玩遊戲呢,又會擔心他遊戲上癮,影響學習。

 

這與目前中國遊戲環境的惡劣不無關係。作為一個年營收超過 2000 億人民幣的行業,自然有逐利者列陣在前。他們將玩家視為提款機,忙著數錢,不顧其他。


這些人令玩家上癮的原理,其實也很簡單。

玩家就是小白鼠?

 

我們都知道「巴甫洛夫與狗」的試驗,通過將蜂鳴器-食物的條件反射建立,久而久之,每當狗聽到蜂鳴器響起,就會分泌唾液與多巴胺。很遺憾,有時候,有些遊戲設計師希望把玩家訓練成這樣的狗。

 

本質上,誘導玩家沉浸其中的遊戲,都是基於行為心理學派的學者弗雷德裡克·斯金納在1938年所做的「斯金納箱」試驗:

 

行為心理學派學者弗雷德裡克·斯金納曾經在一個箱子裡,放入一隻白鼠,並設置一個按鍵。一開始,當白鼠按壓按鍵,就會有一團食物掉進箱子裡,白鼠就可以吃到。之後就是不斷改變試驗變量:或者白鼠需要隔一分鐘按壓按鈕才會掉落食物。或者如果白鼠不按下按鈕,箱子內就會通過令它渾身難受的電流。

 

把實驗中的食物改成寶箱、道具,那麼在有些遊戲中,實驗中的小白鼠就是玩家本人。也正是在這種機制的構陷下,一些自控力不太夠的未成年人,乃至成年人,便開始遊戲「上癮」。


一般來說,玩家在遊戲裡會體驗一個隨著自己操作熟練,難度漸漸增強的過程,合理的難度曲線會引導玩家享受遊戲,獲得挑戰的快感。但現在一些過分逐利的手遊會設置更為陡峭的難度曲線,以讓玩家產生無力和焦躁的情緒,更有甚者會在遊戲過程中操縱刺激條件,再適時推薦氪金要素,完成商業目的。

 

對此,陳星漢曾經評價:「如果你到醫院去看病,醫生不僅不給你治療,反而故意讓病情惡化,接著再不斷給你推銷藥品,真有這種人的話恐怕是會進監獄的吧?而遊戲設計者的本職工作應該是為玩家提供快樂,故意把遊戲做得讓玩家感到焦躁、不快,然後再向其兜售用錢解決這種不快的手段,這樣的設計者是不是也該被送進監獄?」

 

這是他在 iOS 上開發《Sky光·遇》的初衷。他意識到,在PC、還有索尼或者任天堂的遊戲機上,宮本茂、上田文人和威爾·賴特等優秀設計師,已經做出了那種能讓父母和孩子一起玩,沒有負面情緒,只留下快樂的遊戲。而手機平臺目前卻缺少這種遊戲:

「我希望在手機上製作一款有著優秀內容、在乎玩家感受、尊重玩家意願的產品,證明好遊戲在商業上也能獲得成功。這樣一來不管發行商也好、投資客也好都會注意到手遊不止那一種模式。」

面對希望遇見光

 

《Sky光·遇》對於手遊的顛覆,主要在這幾個方面:自由度,玩法,以及社交模式。而個中遊戲模式革命,都體現了融入了陳星漢對遊戲的思考和感情。

 

先說自由度方面,可以區分為「操作自由」與「遊玩自由」。

 

一般的手遊都會擁有一個虛擬的搖杆和按鍵,用來操控遊戲中角色的行動。本質上這是一種較為傳統的概念,它參考了主機遊戲手柄的操作模式,但並沒有完全根據手機特性進行針對性設計。

 

而《Sky光·遇》選擇在屏幕任意處「點觸+滑動+長按」來讓玩家完成所有的操作。玩家可以通過各種手勢來決定「前進」「跳躍」或是「起飛」。是為操作自由。


玩家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手勢,能夠感受到遊戲人物的輕盈靈動,易於上手,並能迅速進入遊戲狀態。

而「遊玩自由」體現在,遊戲中極少會有強制的指引教程,而是巧妙的設計了各種光源來引導玩家前進。只要玩家願意,他完全可以不根據遊戲指引,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樂趣。

 

「自由」是陳星漢遊戲理念的核心之一。在他南加大的畢業論文《遊戲中的心流》裡,他提出積極心流調整的遊戲設計方式,將遊戲世界想像成一個巨大的泳池,玩家可以在裡面自由行動,沒有劇情、等級或者數字逼迫玩家向前進發。新手在淺水區可以享受低難度的安逸,而如果產生了進取之心,也可以向高難度挑戰。儘管自由,卻也能沉浸其中。


而玩法層面,陳星漢最勇敢的事情,是完全放棄了「戰鬥」這一行為。

 

陳星漢在《Journey》遊戲開發中曾有體驗:一旦設計了攻擊,甚至只是觸碰,玩家間就會更喜歡把夥伴推下懸崖,而不是相互幫忙。

 

他對人性的失望中,偶然遇到一個幼兒心理學家,她對陳星漢說,進入遊戲世界的玩家都如同幼兒一般。一個幼兒拿勺子敲擊桌子發出噪音並引來呵斥時,並不會在意呵斥的內容,他只是記下了敲打桌子可以引來關注,便會變本加厲的揮舞勺子。


於是他決定去掉所有具備攻擊的反饋——當你試圖攻擊別人時,只能從對方身上穿過去,什麼都不會發生。

 

同一概念,陳星漢也帶到了《Sky光·遇》之中。


一開始,玩家與玩家之間看不到對方的樣子,在用自己的心火蠟燭,點亮對方的蠟燭之後,對方便從小黑人蛻變成你能看到的模樣。這些陌生人也許與你一樣是剛剛進入遊戲的新玩家,也許是知道前路怎麼走的老玩家。

 

隨著遊戲的推進,你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蠟燭,這些蠟燭是遊戲中的「貨幣」,但你卻不能直接拿來買東西,而是只有將蠟燭贈與他人,被贈予蠟燭的人可以收穫「愛心」,再用愛心兌換髮型、面具、鬥篷、褲子等道具。

 

同時通過贈送蠟燭,取名、牽手、擊掌等互動也將慢慢解鎖。憑藉這種對現實交友的童話般模擬,贈送了足夠多的蠟燭之後,兩個人之間的堅冰被打破,終於你們可以直接發文字溝通。

由於國內由網易代理的《Sky光·遇》還沒有正式上線,所以目前只能通過測試版本,窺見遊戲一角。但通過試玩可以看出,《Sky光·遇》可能是第一個有成為藝術品野心的聯機手遊,在「祖傳」的優美音樂與精緻畫面的映襯下,陳星漢用每一步操作體現遊戲「愛與給與」的核心。並想讓所有玩家都能開心,同時家長也能讓孩子玩得放心。

這一切,都與源自於陳星漢小時候,父親讓自己看到的「光」。

父輩的旗幟

 

陳星漢兒時也曾經沉迷《仙劍奇俠傳》等遊戲。他北大數學力學系畢業,並且從事計算機工作的父親發現後,倒沒有覺得玩遊戲是什麼壞事,反而認為遊戲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時間觀念,提高學習效率。但他給了一個條件限制: 只有在當天的所有家庭作業均高質量完成——正確無誤,且版面整潔——的前提下,才可以玩遊戲;如果想多玩一個小時的遊戲,就必須再多學習一個小時。

 

在父親的引導下,陳星漢興趣廣泛:畫畫、電影敘事、計算機編程,陳星漢發現這些東西拼起來,就組成了遊戲。

 

2003年,陳星漢考上了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的互動媒體專業,但第一年沒有獎學金。雖然父親覺得遊戲這條路很難走,並不特別支持,但看到陳星漢意志堅定,便毅然拿出買房的錢,供他讀書。

 

父親的陪伴、理解、付出,讓陳星漢懂得了愛與勇氣。而他的遊戲,也希望將這種充滿人性光輝的情感,傳遞給每一個家庭。

 

孩子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直接決定了其未來的性格。多與其交流,有助其人格健全。「交流」絕非僅指填鴨式的促膝談心,既然現在的父母也是玩《魔獸爭霸》長大的一代,都是老司機,那麼何不如以遊戲為媒介來互動呢?

 

一般父母難以與孩子更多相處的理由都是「工作太忙」。那在午休時分,與放暑假在家的孩子共同上線《Sky光·遇》,走一段充滿希望和光的花路,好像也不錯呢。

相關焦點

  • 誰能救救我的孩子
    我的寶貝兒子,迷上了王者榮耀這款遊戲。孩子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每天看著孩子瘋狂似的打著遊戲,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每天,我和防賊一樣防著孩子玩手機。只要不在我的視線範圍內,孩子一總是在玩手機。孩子像神一樣盯著我,趁著我炒菜做飯的功夫,見縫插針。孩子為了玩遊戲,想盡了各種花招。有時早上,趁著全家人熟睡,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偷偷的起床,躲在隔壁房間的角落裡打遊戲。
  • 救救孩子,救救孩子.
    我讀到末尾的「救救孩子」,我沉思良久,打消了方才膚淺的念頭。我沒明白這句話,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我改了這愛賣弄的壞毛病,真正讀了點東西、寫了點東西,我開始明白他,我開始尊稱他為周先生。我讀福樓拜也讀村上春樹,讀古龍也讀韓寒,但我知道,周先生是橫亙在前的一座山,除「救救孩子」以外,無人給過我那般震撼感。你永遠無法完全明白,一座山的責任與使命感。
  • 救救孩子吧是什麼梗啥意思 出處與救救孩子表情包圖片
    最近在網上總能看到有小夥伴發救救孩子吧,那麼這是什麼梗呢,一起來看看吧~救救孩子表情圖  救救孩子吧什麼梗 救救孩子表情包分享  一看到「救救孩子吧」這句話小編就會想到前段時間很火的偶像練習生中坤音娛樂練習生卜凡,這句話就是出自他之口
  • 《救救小姐姐》遊戲介紹
    救救小姐姐是一款非常好玩的解密類遊戲,很多玩家不知道救救小姐姐這款遊戲的內容是什麼,那麼救救小姐姐的遊戲內容是什麼呢
  • 救救小姐姐到底是啥遊戲?
    近日我刷到了一個排行很高的遊戲。所有就下來玩玩。這遊戲玩的就是基本常識,但好像也會脫離。這能說設計者的腦洞跟我們的腦洞不是一個次元的吧不過玩著玩著還是有點意思的。想說你在海上不拿釣魚的還拿叉魚,你這小姐姐的人設崩了吧!還有很多人的吐槽,該這麼說呢,這小姐姐還真的是很醜,這反正不在我的審美觀。
  • 「孩子吐血了!救救我孩子!」
    「孩子吐血了!救救我孩子!」2020年11月30日,江蘇無錫。錫山交警大隊民警韓桓在友誼路執勤時,一輛白色小車停在了他的面前,駕車男子焦急地:「救救我的孩子,她吐血了,需要立即送往兒童醫院」。韓桓向車內看去,發現後座上一個女孩渾身無力的靠在椅子上,她的媽媽在旁邊急得直掉眼淚。此時剛過早高峰,車流量仍然不小,韓桓立即駕駛警車開道,緊急引導求助車輛趕往醫院。
  • 孤島方舟:救救我
    要問最近比較火爆的RPG手遊,那可能沒人能夠答得上來,但要問近期最火的休閒益智類手遊,那非孤島方舟:救救我莫屬了,這款遊戲不僅為玩家準備了Q萌可愛的卡通畫質,更是還有超多的益智謎題等待玩家解答,而且遊戲的玩法非常的簡單易上手,喜歡的小夥伴快來下載吧。
  • 和平精英:4句遊戲語言,新人常說救救我,烤羊腿:啥也不是
    當你玩吃雞一段時間後,自然會融入遊戲的環境和文化中來,不知不覺地學習了一些遊戲語言!不知道你們會不會這樣,每當隊友打出精彩局的時候,小叔總是脫口而出:牛逼!下面進入今天的話題——遊戲裡新人常說「救救我」,烤羊腿:啥也不是!第一句:救救我。
  • 【提醒】緊急,救救孩子!!!
    這就造成許多小朋友會認為,視頻中的行為,就是上述所有裸露、菸酒、暴力、色情、虐待等等,都是有趣而可以嘗試的遊戲。網友的努力也引起了部分視頻網站的重視,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搜狐視頻、56視頻等網站已經開始行動:
  • 吃雞代言人遊戲ID公布,華晨宇「快來救救我」,楊超越太好笑
    今日話題:吃雞代言人遊戲ID公布,華晨宇「快來救救我」,楊超越太好笑!迪麗熱巴:西北孤傲的狼為了不讓粉絲們爭吵,阿瑤決定用首字母排序的方式,來介紹四個代言人的ID。迪麗熱巴的遊戲ID叫做「西北孤傲的狼」,這個名字跟其他代言人相比,顯得十分大氣。看到這個名字,阿瑤突然回想起自己的初中時代,貌似以前玩遊戲,都喜歡起這麼酷的ID。就算自己遊戲技術不好,也要起一個看起來很霸道的名字,最起碼能嚇唬一下別人。
  • 陪孩子玩感統遊戲的好處,從感統遊戲中的收穫
    01建立孩子的自信陪孩子玩感統遊戲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挑戰等待孩子去面對,例如,就鞦韆這一個感統玩具,就能夠讓孩子的自信得到提升,孩子剛開始可能會害怕,特別是前庭覺敏感的孩子,如果父母對孩子進行合理的引導,讓孩子克服恐懼,一步步完成挑戰
  • 【嬌點公益】誰能救救我的孩子?
    【嬌點公益】誰能救救我的孩子?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可有一朵聰明懂事的小花,正在承受著病痛的折磨那麼嬌小的身軀怎能扛得住腰穿、骨穿這樣的痛苦?!魯北晚報發出了這樣一篇報導!【10歲少年罹患白血病,無助父母含淚求助】誰能幫我救救孩子?
  • 華晨宇的遊戲名叫「快來救救我」
    遊戲名字居然叫「快來救救我。」不過,依照花花的聰明才智,繼續練手很快很快就可以吃雞的。今晚和平精英直播花花表現很出色,最後還表演了歌曲《鬥牛》和《我管你》,全場氣氛嗨翻了,希望明年可以順利舉行演唱會。
  • 好玩微信小遊戲大全-動物救護所:快救救《動物餐廳》的小動物吧
    今日好遊戲推薦:動物救護所關注我們,沐沐帶你發現好遊戲!沐沐今天推薦這款遊戲叫《動物救護所》,如果你沒有玩過《動物餐廳》,那麼這絕對是一款佳作!如果你玩過《動物餐廳》,不防去救救這些可憐的小動物!《動物救護所》關鍵詞:休閒、養成、模擬經營、小動物、救治小動物、動物餐廳。
  • 救救大明星:我叫蝦哥,我是一個女明星!熱搜竟然傳出我和一個醜男人的緋聞……?!
    救救大明星小遊戲怎麼玩?小遊戲玩家群救救大明星遊戲攻略,關卡難點,無限鑽石禮包遊戲攻略:救救大明星小遊戲怎麼玩?小遊戲玩家群救救大明星遊戲攻略,關卡難點,無限鑽石禮包搜索「龍蝦遊戲推薦」關注,發送【救救大明星】蝦哥會根據大家的留言數量做攻略(發送遊戲名如【救救大明星】攻略)如果沒有推送,就是暫時沒有時間做!請諒解。
  • 公認的2個益智遊戲,孩子7歲開始玩,以後數理化不會差
    這很考究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數獨看起來很深奧,讓人摸不到門道,不過掌握了知識點,入門還是比較容易的。讓孩子經常玩數獨,可以有效地增強數感、邏輯推理能力,越玩越聰明。除此以後,益智好玩的遊戲還有很多,比如九連環、尋寶圖、冒險迷宮……而這些好玩有趣又益智的遊戲,都被收在一本書裡了!這本書就是《數學推理益智遊戲》,它適合7-14歲的孩子玩。
  • 孩子玩手機上癮?父母做到這3件事,孩子會放下手機不玩遊戲
    一位媽媽心痛的說:我們家孩子就是被手機毀了。上了初中他們班上的同學開始有了手機,有的是父母為了方便聯繫給配的,有的是學生自己買的。就在這時候,兒子開始慢慢的用我的手機聊QQ,當時覺得就聊個天沒什麼。後來他用壓歲錢買了手機,玩遊戲玩到黑白顛倒,導致遲到、曠課最後停課。這時候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可是已經拗不過他。
  • 原來孩子玩假想遊戲這麼多益處,千萬不要阻止他玩!
    假裝做飯遊戲是小芝麻最喜歡玩的假想遊戲。從七八個月開始他特別喜歡看大人做飯,每次他哭了,抱他去看炒菜就能馬上停止哭泣,非常神奇。小芝麻奶奶發現他這麼喜歡看炒菜就買了真實小型炒鍋給他玩,還配有勺子。假裝打電話遊戲是小芝麻最早開始玩的假想遊戲,開始是用一根手指放在耳朵旁,喂喂喂.....地開始和我打電話聊天。想爸爸了就一根手指放臉上「爸爸」。後來高級了一些不再是手指了,而是類似手機的玩具,比如空調遙控器、玩具電話等。很多次,我說和外婆視頻好不好,他馬上拿起遙控器放在耳邊叫外婆了。
  • 孩子玩遊戲不認輸,輸了就耍賴、哭鬧怎麼辦?
    我最近跟孩子一起玩飛行棋遊戲,一開始孩子很有興趣,並且也很願意玩。可是,在玩的過程中,她只要一段時間沒丟到6或者看我飛機全出來後,就會生氣,說「我不玩啦」我跟她講道理,她就把耳朵堵上,繼而開始耍賴、哭鬧。
  • 我的孩子玩電子遊戲成癮怎麼辦?
    現在的孩子可以說是「數字原住民」了,他們從出生就習慣了使用各種電子設備,玩手機玩電腦簡直可以「無師自通」,打個遊戲甚至操作都比你好。這正是很多家長害怕的。很多家長普遍反應孩子玩手機、平板電腦「停不下來」。我們覺得這樣做不好,就開始對孩子說教。漸漸地我們一看見孩子拿手機平板就會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