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滘橋下,順德東海水道上,大大小小的貨船來來往往,位於杏壇南華岸線上的順德新港正忙碌運轉。新港對岸,多臺打樁機有節奏地敲打著,位於「港灣帶」區域的均安鎮首個千畝產業園區——順德(均安)電子通信裝備產業園一期項目正加快建設。不久的將來,從該園區出發,將會有大批先進的電子信息裝備產品,從順德新港運往港澳深,乃至全球各地。
位於「港灣帶」區域的均安鎮首個千畝產業園區——順德(均安)電子通信裝備產業園一期項目正加快建設。/珠江商報記者陳炳輝攝
聚焦電子裝備通訊設備
主題園區承接港澳深外溢
沿著百安路,從七滘大橋進入均安的「北大門」,兩邊蔥蔥鬱鬱的大樹在陽光下隨風搖曳,生機勃勃。然而,在綠樹環抱下的卻是一個個低矮、破舊的村級工業園區,這不僅僅是土地資源的浪費,更是高質量、高標準打造山水均安、花園綠島的障礙。
這些不協調的局面,在一臺臺鉤機的大臂一揮下迎來了破局。從2018年啟動村級工業園改造,到2019年超額完成改造任務。邁入2020年,均安正式發起村改總攻,計劃全年完成清拆整理3082畝村級工業園區的同時,將村改工作的重心從「以拆為主」向「拆建並舉」轉變。
位於「港灣帶」區域的均安鎮首個千畝產業園區——順德(均安)電子通信裝備產業園一期項目正加快建設。/珠江商報記者陳炳輝攝
村改的深入推進,為均安改出了一個「新世界」。在推動村改的同時,結合港澳城均安組團的發展規劃,均安依託百安路城鎮發展軸和東海聯動發展水道,結合本地的生態、文化、產業優勢,打造了「功夫鎮」「創意城」「智慧園」「康養島」「港灣帶」五大平臺,重塑均安的產業、城市發展新格局。
其中,作為順德區十大超千畝現代主題產業園之一,順德(均安)電子通信裝備產業園位於順德港澳城均安組團五大發展平臺的港灣帶區域,其通過東海水道與中心城區和重要客貨港口相聯繫,可直達香港、澳門和深圳,實現產業交流融合的良好效應。
「該園區將成為順德港澳城對接港澳深三地城市的重要載體,通過港澳深優質的人才、資金、信息和技術等資源的引入,帶動信息港的發展。」均安鎮城建和水利辦公室副主任梁志洪表示,當前,香港、澳門、深圳,尤其是深圳的電子科技通訊裝備產業都十分發達,抓住順德港澳城建設的機遇,產業園將積極對接三地城市的優勢產業元素,引進它們的創新資源和雄厚的科創能力,圍繞新基建中的5G產業鏈,按照現代產業園建設標準進行規劃和建設,致力打造成主導產業為電子信息、通信和電子設備製造業的一體現代化港灣式生態園區,為港澳城均安組團建設提供產業支撐。
一期主體建築將於年底封頂
現代化園區帶動村居蝶變
主動改、加快改。自今年6月24日正式啟動順德(均安)電子通信裝備產業園(一期)建設後,園區的建設進度成為了原企業主、星槎居民普遍關心的事情,他們都期待著見證園區的蝶變。
據悉,規劃總面積約為1602畝的順德(均安)電子通信裝備產業園將分四期改造。目前,一、二期園區地塊改造方案已通過表決。其中,一期改造地塊的158畝中,已經有131畝完成舊廠房拆除並成功出讓,27畝綜合整治工作已完成,項目進入園區建設階段,一期主體建築將於年底封頂;而二期的363畝計劃通過政府掛帳收儲方式公開出讓地塊。
在一期項目中,該園區成功引入了中建國際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作為投資人開發建設,建設後由該公司對園區進行管理及運營,首期啟動區域將建設5至9層高標準廠房和宿舍約24萬平方米,投資額約10億元。
對於園區的發展,中建國際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中建國際智造未來港項目總經理趙雷晟十分看好。「近年來,均安的交通配套日益完善,除了臨近順德新港外,廣中江高速公路的開通,讓均安一躍成為順德對接港深的橋頭堡。」趙雷晟表示,接下來,中建國際將藉助深圳總部的影響力,以及公司海內外豐富的產業資源優勢,把準經濟發展方向和產業發展定位,科學高效抓好園區運營、招商和管理,為均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標準化廠房的建設、專業團隊的管理,讓原來在舊園區生產電器產品的企業主何偉剛有了進駐新園區的想法。「原來的舊廠房本來就已經很老舊,已經不適應生產需求了,自己也曾有自行改造的想法。」何偉剛坦言,這次的村改雖然會給企業的正常生產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是立足長遠,這樣的陣痛是必須經歷的,「未來,有了新廠房,引進了新設備,企業將來也會有更好的效益。」
村級工業園區的改造,是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這背後,也是一筆經濟帳的驅動。星槎村黨委書記何志恩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帳,項目改造前工業總產值約2.7億元,稅收約600萬元;項目改造後產值約100億元,稅收達6.4億元,是原來稅收收入的100多倍。其中,項目一期範圍改造前村集體收益為19萬元/年,改造後收益達300萬元/年,約為原來的16倍,村民可獲得5000元/股的現金分紅,約為原來的6倍。「村民在增加分紅收入的同時,優質產業的引入,也將帶動本地村民的就業。」何志恩表示。
故事
看到自己建造的廠房被拆,他笑了
「20多年前,這個工業園區的幾個鋅鐵棚廠房,都是我來建造的。」2019年年底,隨著星槎工業園升級改造工程的推進,何潤南親眼目睹自己建造的鋅鐵廠房一一被拆除,心裡沒有半點的不舍。喜於看到這一變化的何潤南坦言,「以前的鋅鐵棚廠房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產業的發展了,現代化的廠房才能帶動產業的發展,帶動地方的發展。」
作為均安開發較早的村級工業園之一,星槎工業園在上世紀80年代初已經吸引了眾多企業落戶發展。土生土長的均安星槎村村民何潤南帶著自己的建築隊伍,參與到園區廠房的建設當中。「以前建造廠房的時候,沒有系統的規劃,也沒有規範的要求,我們根據企業的要求,把廠房建造起來就可以了。」何潤南表示。
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星槎工業園的廠房越來越多,廠房規模卻參差不齊,園區的髒亂問題日益嚴重。「對園區進行統一的升級改造,對於村民來說,當然是一件大好事。」何潤南表示,改造後,村容村貌會有一個大提升,願意留下來工作、生活的人也會增加,「工業園改造完成後,工人多了,在村裡開個小賣部,也能賺到錢。」暢想著未來的發展,何潤南對星槎工業園的改造充滿了期待。
記者手記
均安「彎道超車」的機遇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均安的叫法,可以追溯到《論語》,承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和被社會廣泛認同的價值觀、人生哲理。
但這個貼有歷史文化標籤的名字,在改革開放40多年間,並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揚光大。改革先行的順德,在105國道、325國道沿線,崛起了產業,樹起了品牌,興旺了市場。但均安卻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顯得相對冷靜,產業鮮有亮點,曾被稱為順德的欠發達地區。而如今,佛山一環南延線到了均安,廣中江與佛江兩條高速公路縱橫交錯,新、舊均欖路和百安路南接中山,均荷路西連江門,毗鄰順德新港,均安的區位優勢立馬敞亮起來。在大灣區的背景下,順德設立港澳城,對接各方資源,給山水均安提供了無限的發展空間。均安通過村改大手筆策劃、高標準建設一個面積多達1600多畝的主題產業園,用於承載電子信息、通信和電子設備製造等產業資源。
順德與港澳的交往,源遠流長,均安牛仔、功夫小鎮等就是在經貿和文化的密切交流下,突顯出來的響亮品牌。多年前,均安還註冊了供港漁業養殖基地。均安的魚、均安的美食遠近聞名,更有難得的保存完好的嶺南水鄉和與港澳、廣府同根同源的文化特色。匯產業與文化於一爐、集水鄉風韻和時尚魅力為一體的均安正煥發新機。希望在各方的參與和努力下,我們能看到一個更加耀眼的均安。
相關報導
● 勒流借力5G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工廠丨聚焦十大超千畝主題產業園
● 龍江:打造萬畝數字裝備產業城丨聚焦十大超千畝主題產業園
● 陳村:立足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總部經濟丨順德十大超千畝現代主題產業園巡禮
● 樂從以生物技術創新為核心,築就產業新高地丨順德十大超千畝現代主題產業園巡禮
● 倫教引入高端產業打造「雙智」融合先行區丨順德十大超千畝現代主題產業園巡禮
● 容桂:一個園區就是一條產業鏈丨順德十大超千畝現代主題產業園巡禮
● 順德機器人小鎮產業園正在加速建設!布局全周期產業鏈,建設智能製造高地
來源:珠江商報記者蘇淑婷 曹開文
圖片:珠江商報記者陳炳輝
編輯:李健晴
校對: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