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為而導致滅絕的動物,你知道哪些?(中)

2020-12-25 芝士分解

昆士蘭毛鼻袋熊

昆士蘭毛鼻袋熊,一種已經滅絕的食草動物,曾分布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部,南部和中部的半沙漠化草原地區。由於棲息地有小規模火山爆發而遭到破壞,以及和家畜爭奪食物而遭到人們的捕殺,昆士蘭毛鼻袋熊的生存環境每況愈下,最終於1900年滅絕。

南加利福尼亞貓狐

南加利福尼亞貓狐是一種夜行性食肉動物,主要以鼠、兔和昆蟲為食,身手十分敏捷迅速,常被人們用來練槍法和取樂。又因為南加利福尼亞貓狐會毀壞農作物,所以農場主對南加利福尼亞貓狐也非常反感,隨著「人禍」的頻頻襲來,南加利福尼亞貓狐數量急劇下降。1903年,南加利福尼亞的貓狐首先滅絕了,其他地區的貓狐也紛紛走到了滅絕的邊緣。

紐芬蘭白狼

紐芬蘭白狼,又稱北美白狼,是一種體大、頭長的狼種,全身皆白,只有頭和腳呈淺象牙色,生活在人煙稀少的紐芬蘭島的荒山上。1842年,英國紐芬蘭地方政府以保護馴鹿不受狼威脅為由,下令懸賞捕殺和毒殺白狼、公狼、母狼、小狼一律格殺勿論。

隨著移民的不斷湧入,白狼被追趕得走投無路,再加上白狼分布範圍廣,與人的衝突是無法避免的,這樣人們更加憎恨白狼,一隻只白狼被殺害。人們甚至在鹿的屍體中注入馬錢子鹼,放在白狼可能經過的地方,這種投毒方式不僅害死了白狼,別的野生動物往往也不能倖免於難。不久,白狼遭到毀滅性打擊,1911年,大自然的傑作,紐芬蘭白狼,悄無聲息地滅絕了,它們成為北美洲灰狼許多亞種中第一個滅絕的亞種。

北美旅鴿

北美旅鴿,俗稱旅鴿,為鴿形目旅鴿屬下的一種陸禽,為近代絕滅鳥類中最為著名的代表。歐洲人來到北美大陸之前,北美有多達50億隻旅鴿。17世紀,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沒多久,旅鴿因為肉味鮮美,成為這些開拓者的食物,旅鴿的噩夢開始,旅鴿的肉被大眾廣泛接受之後,大規模的商業捕殺開始。直到19世紀90年代中期,旅鴿已經非常少見了,之後,旅鴿的野外記錄幾乎沒有。1914年9月1日,最後一隻人工飼養的旅鴿「瑪莎」在美國辛辛那提公園死亡。

基奈半島狼

基奈半島狼曾是所有狼和犬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個亞種,分布於美國阿拉斯加基奈半島南端的加卡徹馬克灣。基奈半島地域狹小,因此基奈半島狼在沒有人類大規模捕殺之前,也只有2萬多隻。16世紀後期,英國人來到了基奈半島,他們到來後並沒因基奈山狼數量稀少而放過它們,而是將其視為邪惡的象徵而進行捕殺。在人類長期逐殺之下,基奈半島狼的數量在300多年裡日益減少。

根據估算,從1590年至1900年,被人類捕殺的基奈半島狼達3萬餘只。到20世紀初期時,只剩下不足40隻了,這時,基奈半島又湧起了一股淘金熱,人們瘋狂地湧向基奈半島,開始加大力度地打壓和捕殺狼,在以後的十幾年中,僅剩下不多的基奈山狼逐一死在了人類的槍口之下。1915年5月,一隻母狼在基奈半島北部的一個山谷中被人們打死,這是最後的一隻基奈山狼,在此之後,它的蹤影再也沒有被發現過。

佛羅裡達黑狼

佛羅裡達黑狼生活在北美東南部的深山老林裡,體型比北半球的狼稍小,只捕食兔、海狸、老鼠等小型哺乳動物。佛羅裡達黑狼生活的森林中居住著北美的土著人,在他們的神話中,狼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雖然阿巴拉齊山脈擋住了白人移民向南推進的腳步,但在1800年,他們仍度過了密西西比河,他們強制當地人信仰基督教,同時誇張地宣揚狼專門吃小孩,佛羅裡達黑狼更是成了野蠻的象徵,人人得而誅之。到了1910年,因為人的緣故,狼失去了獵物,肌餓的狼開始襲擊家畜,1917年有一隻佛羅裡達黑狼被打死了,據說這是一隻小狼仔,從那以後人們再也沒有看到過佛羅裡達黑狼。

中國犀牛

中國犀牛是生長在中國的三種犀牛(印度犀、蘇門犀、爪哇犀)的種群統稱,曾廣泛分布在中國的華中地區和華南地區。犀牛角是一種珍貴的清熱涼血中藥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藥,在中國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但由於人類的活動和過度開發,使得它們的棲息地逐年減少;再加上它與象牙一樣用來雕刻製成各種精美的工藝品,因而從遠古時代便受到人類的大肆獵殺。

到了清朝,南方各省官員為了使犀牛角成為官府的私有財產,發出公告不許民間亂捕犀牛,只許官方獵殺。這樣,中國犀牛遭到了官兵的狂殺濫捕,他們把犀牛角鋸下進貢給上司和皇上,為自己以後升官發財鋪平道路。據當時官方資料,在公元1900年到公元1910年,官方和民間進貢的犀牛角就有300多支,這還不包括偷運到國外的,而這之後,犀牛就極少能捕到了。1916年,最後一頭雙角犀(蘇門答臘犀)被捕殺;1920年,最後一頭大獨角犀(印度犀)被殺;1922年,最後一頭小獨角犀(爪哇犀)被殺。

儘管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又從海外引進了一些犀牛,90年後的今天人們仍然可以從中國的動物園內目睹和觀賞到犀牛,但是,原本土生土長在中國野外環境裡的犀牛,卻永遠一去不復返了。

峇里虎

峇里虎是貓科豹屬虎的一個亞種,也是現代虎中最小的一種,體型不到北方其他虎的1/3,生活在印尼峇里島北部的熱帶雨林裡。19世紀40年代荷蘭殖民者入侵峇里島後毫不留情的獵殺峇里虎,他們的這一惡習漸漸地也傳給了當地的印尼人,因為虎皮能在市場上賣個好價錢,人們就肆無忌憚的獵殺峇里虎。峇里虎不僅皮毛吸引人,它的骨頭在臺灣等地也非常受喜愛,常常被用做酒和藥材。在人們的欲望面前,1937年9月27日,最後一隻人們視線裡的雌虎被射殺後,就再也沒有人親眼看到過峇里虎威武而矯健的王者身影。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探尋你不知道的滅絕動物1——渡渡鳥
    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徹底絕滅,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也是模里西斯唯一被定為國鳥的已滅絕鳥類,渡渡鳥於1681年滅絕。2016年8月,世界保存最完整渡渡鳥骨拍賣值440萬 。
  • 探尋動物滅絕之謎,讓孩子愛上這本超有趣的滅絕動物圖鑑
    01前幾天,還和孩子、老公一起討論為什麼恐龍會滅絕?恐龍究竟是如何滅絕的?老公說是隕石碰撞之後,地球的環境不適宜恐龍生活,最終導致恐龍,甚至還有很多物種滅絕。我聽的半信半疑,孩子卻豎著耳朵聽的津津有味。說實話,自己對這些動物並不是很感興趣,聽的雲裡霧裡的,也沒計較真假。
  • 科學家稱超新星爆炸或導致巨齒鯊滅絕
    當時,36%的巨型海洋動物種群走向滅絕。這場大災難集中在沿海地區,大型動物受到更高劑量的μ介子輻射。高能μ介子能夠滲透到海洋深處,隨著深度的提高,對動物的破壞性不斷減弱。巨齒鯊、大白鯊與人類體型對比260萬年前,夜空中出現一個怪異而明亮的光點,持續了數周甚至數月。
  • 新書上架 | 我們滅絕了,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難道科學家們預測的由於人類破壞環境,無止境地索取地球資源,捕殺野生動物、毀滅森林而導致無數物種滅絕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已悄然開啟?人類將何去何從?之前的物種滅絕能不能給人類一些啟迪?今天,有一些已經滅絕的動物來現身說法了!就是這本《哎呀,竟然就這樣滅絕了》。
  • 南極狼,從命名到滅絕僅用112年,成為首例已知滅絕的犬科動物
    化石記錄的犬科動物的出現可追溯到漸新世和中新世,著使它們成為現存最古老的食肉動物群之一。犬類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由此可見,犬類動物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有多強。犬類是中等體型的食肉動物,身形矯健,四肢細長,擅長跑而且有著非凡的耐力。它們的牙齒非常尖銳可以很好地撕碎獵物,並在搏鬥中給對手一擊致命。同時它們的生活習性也是它們不易滅絕的原因之一,通常犬類集群生活很少單打獨鬥!另外犬類還具有高等級動物的社交能力:懂得交流和合作,比如嚎叫、呼喊、圍攻獵物等。
  • 刷新孩子認知的超有趣動物滅絕圖鑑
    在詳細講述動物滅絕的原因之前,《哎呀》首先總結了生物滅絕的三大原因。其中,佔壓倒性第一名的就是地球本身所引發的滅絕,比如火山爆發、隕石墜落、異常炙熱或極度嚴寒等地球環境的巨大變化,往往會導致「大滅絕」。其次是更能適應環境的競爭對手出現,導致「不適者」淘汰。排名第三的原因則是拜人類所賜。
  • 為何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陸地,而海洋裡的恐龍也滅絕了呢?
    回到主題,既然小行星在陸地撞擊,為什麼海洋裡的這些巨型動物也滅絕了呢? 1951年,墨西哥石油公司開鑿研究鑽井時,發現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個平均直徑180公裡的隕石坑很有可能就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留下的。 據估計,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在10-15公裡之間,撞擊地球的速度為每小時4萬公裡。
  • 滅絕的動物再出現,會不會是地球具有治癒修復功能呢?
    滅絕的動物又再現這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是地球自己在修復內部的系統嗎?這些滅絕的動物一再出現究竟是什麼原因?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再現的滅絕動物很多動物已經被人們打上了滅絕的標籤,但是經歷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之後它們又重新出現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有哪些已經滅絕了又出現的動物呢?
  • 都說小行星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超新星爆發生物滅絕,證據在哪?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六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恐龍滅絕事件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主流科學界都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導致了此次滅絕,不過大部分朋友在提到這個滅絕原因都會加上一句,迄今為止仍然還在猜測中,事實上確實是沒有直接證據,但並不表示我們取得的間接證據不能證明此次事件
  • 一起走進你不知道的滅絕生物9
    1、聖誕島虎頭鼠:1900年滅絕聖誕島虎頭鼠是生活在印度洋聖誕島上的一種大型鼠類。聖誕島虎頭鼠性情十分溫順,乖巧,是一種生活在草叢中的食草鼠,主要以種子、植物的根、莖和水果為食。2、澳米氏彈鼠:1901年滅絕澳米氏彈鼠,分布於澳大利亞南部,行動以跳躍為主。
  • 世界上十大稀有動物,全球稀有動物你都知道哪些
    遠東豹它是生活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大型貓科動物,是北方寒冷地區就體型而言僅次於東北虎的貓科動物,和大部分貓科動物一樣它平時單獨活動捕食,各種有蹄類動物和野兔、野豬都在它的食譜上,遠東豹最大個體130千克,擁有更加厚實的皮毛和強壯的四肢,遠東豹在世界上的野生數量分布已僅剩40隻左右,瀕臨滅絕,造成它們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的破壞、偷獵者的猖獗、以及人類打量捕食食草性動物使它們食物變少等原因導致
  • 全新世滅絕的5種動物,其中一種滅絕於4千年前,多國制定復活計劃
    ,其中有些則是人類導致的滅絕。渡渡鳥只生活在一個非常小的區域,即模里西斯島,這是一種大型卻又不會飛的鳥,大約三英尺高,重達21kg;它們在外觀上非常不尋常,甚至被運往國外在歐洲的動物園展出,這種動物由於體型大不會飛,導致它們很容易成為當地土著人以及航海家們的獵物,最終它們在1662年被宣布滅絕。
  • 地球十大最可能被復活的遠古滅絕動物,有你認識的嗎?
    我們說過基因是每一個生物的獨有,通過基因複製,我們可以繁衍出跟之前的生物本體不一樣的生物,但是基因的保存要講究一定的相似條件和環境,地球上被滅絕的動物不計其數,很多生物學家都想藉助科技通過基因複製復活以下的遠古神獸,而且概率也會是非常的大,我們現在一起看看都有哪幾種生物。
  • 自然界讓人意外的動物,滅絕兩次居然復活兩次
    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地破壞了動物的棲息地,除了人類的亂砍亂伐和環境保護意識薄弱之外,導致很多珍稀動物如渡渡鳥等,還有一部分雖然不至於完全滅絕,但數量也遭到了銳減,如東北虎等。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一種動物竟然滅絕後又復活了。24萬年前,一群鳥從馬達加斯加移動到了阿爾達布拉島。由於島上環境優越,沒有天敵,這些鳥逐漸退化,失去了飛翔能力。這隻鳥被稱為細菌女王。之後,由於天災而爆發了洪水,島上的細菌女王全部死亡了。
  • 滅絕動物生前最後影像曝光!它們死亡是人類的災難
    1600年以來,全世界範圍內記錄在案的已經有794種野生動物瀕臨滅絕,而未被記錄的滅絕物種,特別是無脊椎動物,則要多得多。你是否看過那些已經滅絕動物生前最後的影像?作為全世界最的神秘動物之一,袋狼常被稱為「塔斯馬尼亞虎」,因為它是食肉動物,而且身上有條紋。已知最後的袋狼照片,拍攝於1933年博馬裡斯動物園。而之所以叫袋狼,是因為像袋鼠一樣,雌性袋狼也擁有一個向後開口的育兒袋,用於容納並攜帶幼崽。20世紀初,由於人類的大肆捕殺袋狼,甚至出現賞金獵人,導致袋狼數量急劇下降,最終迎來滅絕的命運。雖然班傑明已經死去了81年,但澳大利亞人熱衷於尋找袋狼。
  • 那些已經滅絕的遠古神奇動物,有沒有你認識的
    說老實話,我想大家其實都有些看膩帥氣的暴龍和巨齒鯊了,不僅電影製作人一再地把它們作為電影中的主角,玩具廠商們也樂於製作廣受歡迎的怪獸毛絨玩具。另外幾乎每兩部介紹滅絕動物的影片中就有一部是以它們為主題的,「明明還有其它更珍貴,但卻不為人知的動物」,古生物學家們肯定在暗自如此哀嘆。
  • 滅絕動物生前最後影像曝光.
    作者|布吶吶你是否曾經想過       在庇里牛斯山羊第一次滅絕的時候有科學家保存了它的一塊皮膚並且從中抽取了DNA看到這些滅絕動物的影像它們也曾努力地生存過但終於還是告別了這個地球 2014年美國杜克大學發布的一篇文章顯示:人類活動導致物種滅絕的數量是自然淘汰的1000倍。
  • 陸地動物或每兩千七百萬年大滅絕一次
    6600萬年前,包括恐龍在內70%的陸地和海洋物種突然滅絕,這是一顆大型小行星或彗星與地球碰撞後導致的災難性後果。隨後,古生物學家發現,這種海洋生物的大滅絕(其中高達90%的物種消失)並非隨機事件,其似乎以2600萬年為周期發生。
  • 自然界中有哪些因為好吃而瀕危或滅絕的生物?
    在當下,但凡是因為人類的關係而滅絕或者瀕危的動植物大都數都是因為好吃。畢竟人是雜食性動物,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只要是好吃,統統都不會放過的。還記得多年以前的「吃猴腦熱」嗎?這不就是因為有些人說猴腦好吃,尤其是活著吃,才會發生的事情嗎?下面我們來盤點幾種由於好吃而滅絕或者瀕臨滅絕的生物。
  • 2.5億年前隕石撞地球,導致地球96%生物滅絕,也因此造就了人類
    在地球長達46億年的漫長歲月中,曾發生過多次可怕的災難,並且每次災難都會導致成千上萬的物種滅絕。而這其中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史稱第三次生物大滅絕。此次災難共造成了當時地球96%以上的生物消失,海洋幾乎全部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