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自2020年以來,在疫情的衝擊下,全球經濟情況都不容樂觀。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更是因為疫情嚴重,二季度GDP環比折年率暴跌了32.9%,創下自1947年美國政府開始跟蹤該數據以來的最大跌幅。
相比之下,率先從疫情中恢復的中國,無疑正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的最大希望。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看到了這一點。因此,2020年內RCEP協定的籤署以及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完成,無論對於中國還是其他成員國來說,都有著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意義。
事實上,在疫情暴發前,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就已經長期居於重要位置。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30%,連續14年成為全球最大經濟引擎。而在疫情暴發之後,中國經濟的重要性正在進一步得到凸顯。
周三(1月6日)新華社報導援引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稱,中國經濟正成為全球的主要亮點之一。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國經濟加速復甦,將有望為全球經濟注入強心劑。
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為-4.3%,而中國經濟有望增長2%,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另外,該行還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有望恢復到4%,而中國則將增長7.9%,成為全球經濟增速最高的主要經濟體。
世界銀行還表示,2021年全球經濟的潛在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對中國經濟反彈的預期」,否則全球經濟復甦的速度不太可能有這麼快。由此可見,在新的一年中,中國經濟很可能仍是全球經濟的最大引擎,對於全球經濟復甦發揮重要作用。
事實上,世界銀行只是眾多看好中國2021年經濟前景的機構之一而已。此前,惠譽曾預計中國經濟將增長8%,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和美國投資機構施洛德則預測中國經濟將增長9%。
文 | 陸爍宜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廖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