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收到朋友圈日代的一個噩耗:日本郵政官方把往中國的快遞停了……
是真的。EMS、航空運、SAL、船運,從13號開始就通通寄不了了。這是要停止往來的節奏啊。
因為疫情,很多中國的出口商品也停產到不了日本,大家總算是見到了made in china的威力。比如一些日本朋友的搶購行為,就讓我冒出了大大的問號。
目前在日本,婚紗和墓碑都脫銷了,還有人為了買墓碑而排隊……因為這些東西百分之七八十都從中國進口。
從搶嬰兒紙尿褲到婚紗到墓碑,真是把自己一輩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日本人在搶廁紙(據說廁紙和口罩用的是同一種原料),瘋狂到便利店的公廁裡都要用鎖把廁紙鎖起來。
也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反正跟紙相關的通通都先搶起來!
後來,又出現花崗巖裡的放射線可以殺菌的都市傳說,大家開始搶購高價的花崗巖,把這些石頭放在水裡泡澡……
花崗巖都售空了……
反正出門也買不到東西,最近日本網友紛紛化身為精神小夥,在推特上一會兒和孫正義battle,說我們不要免費的核酸檢測;一會兒又和拉麵店老闆battle,控訴拉麵店關門,自己吃不到拉麵。
我只能說,山川異域,毛病同樣。
不管是「搶購」還是「吵架」,今天這個闢謠了,明天又出來一個新的。日本民族也和我們差不多,在災難面前並沒有那麼理智。
不過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嘲笑這些行為「無腦」。
社會心理學裡有一個概念叫「社會感染」,意思是社會情緒在傳遞的過程中,會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緒和行動。
這種社會感染具有爆發性,而且被感染的人接受起來會非常迅速。尤其是在社交媒體極度發達的現在,每個人都大量暴露在焦慮、恐慌和無助的情緒之中,被反反覆覆地衝刷。
所以我們不妨把這些不理智的行為,理解成大家緩解焦慮的一種方式。「買到了」這件事本身,就會讓人感到安定且高興,有沒有用都是次要的了。
當然,為了緩解焦慮而「搶購」,肯定不是最明智的做法。
今天就和大家來聊聊日本專家提倡的,一些新奇但相對科學的釋壓方法。
吃「情緒食品」
原理:GABA全名Gamma-AminoButyric Acid,中文γ-氨基丁酸,是一種存在於我們體內的功能性胺基酸,是一種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中樞神經過度興奮,有一定的安定作用,可以消除和放鬆神經緊張,穩定情緒。
就像褪黑素促進睡眠一樣,我們可以從食物和保健品中攝取補充GABA來緩解焦慮。所以很多日本和歐美的公司,把它作為一種營養補充劑加入到各種食品當中,非常方便,你焦慮了吃它就行。
在日本,功能飲料基本像是他們的精神依靠一般,打瞌睡的時候喝,想瘦身的時候喝,美膚的時候喝,解酒的時候喝,所以他們對這種新成分的接受度很高。
功能飲料能佔據整個貨架
目前最流行的補充GABA方法,吃巧克力和喝飲料。
好幾家巧克力的著名品牌,比如羽生代言的LOTTE,大家知道的格力高都出了GABA巧克力,而且含量非常精準,建議每天吃5顆,攝入28mgGABA以對抗壓力。
想吃的話 淘寶上有代購
還有各種GABA飲品,加在酸奶、乳酸菌飲料裡啦,熱巧、熱可可裡啦,還有GABA蘋果醋飲料等等。
總之就是好吃好喝、沒有副作用,順便還能緩解焦慮,誰不樂意呢!(給自己吃巧克力找到了完美藉口)
明治、fancl這些品牌也都出了直接補充GABA的營養包,有購買習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前幾天我還驚奇地發現,我們國貨品牌六個核桃竟然也出了一款新的飲品「卡慕寧」,明確標註了添加GABA,我馬上下單了一箱,現在正在坐等快遞。
原理:現在日本學術界有個非常火的研究領域,叫做自然界信號的1/f特徵和感覺神經系統的響應。
用人話說,就是自然界存在一種普遍的1/f波動,比如存在於日光的明暗裡、下雨的聲音裡、海洋波浪的速度裡、音樂的聲強裡、甚至是我們的心跳頻率變化裡。而研究表明我們大腦的神經系統對這種自然信號的處理比對人工信號有著更高的效率。
就是當你處在1/f波動信號裡的時候,大腦裡的神經系統會感到放鬆,有點「和大自然共振」的意思。
一開始我覺得這是個有點玄幻的理論,後來發現這確實是腦科學和生命科學的領域,復旦大學也有團隊在研究。
不是效果圖 真實照片!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人搞出了一個特別華麗的觀星活動:讓你躺在一個豪華且舒適地沙發床裡,配合著1/f波動的音樂(比如久石讓)和香氣,讓你360度無遮擋地觀看真實宇宙的VR影像,感受星空的波動和能量。
真的美,來看下網友實拍:
很多體驗過的朋友說,觀星的時候震撼到渾身起雞皮疙瘩,甚至感動到流淚不止,治癒效果超群。
而且看完星星,還可以去邊上的cafe享用超美的星空甜品,怪不得人氣特別特別高了。
當然價格也是不便宜。所以也有很多心癢的朋友,選擇自己買一臺家用星空模擬投影儀。它還一度衝上了日本亞馬遜玩具銷售榜單Top1。
雖然學渣如我說不透它的科學原理,但這個減壓效果我是100%相信的。
曬太陽
原理:終於來到一個我熟悉的領域。之前看到過一本神書《為什麼精英這樣用腦不會累》(作者樺澤紫苑,微信讀書上有),講了7種影響我們行為的腦內物質,比如多巴胺、腎上腺素、褪黑素、內啡肽等等。
其中有一種「血清素」(Serotonin),國內講得比較少,但是很多日本人都知道。它和多巴胺有點像,會讓人感到幸福。不是激動、有成就感的幸福,而是平靜、自在的幸福。而當你體內血清素活性低下的狀態被固定下來的時候,就是抑鬱症的根源。
除了吃抗抑鬱藥以外,外在提高血清素只有3個辦法:
1. 日光浴
2. 有節奏的運動
3. 咀嚼
吃好吃的和適當運動能解壓,這個我們都知道。而「曬太陽」這件事情,很多人沒有重視起來。
日本厚生勞動省呢,每年都會做一個14萬人的壓力調查。數據裡,壓力較小的女性人群都在用什麼方法解壓呢?2019年的排名非常有意思。
其中「曬太陽」這個解壓方法,基本都在Top10裡名列前茅,而且還在不斷上升:
這是因為血清素只有在受到日光刺激的時候,才開始合成。在睡眠狀態下,是完全不分泌的。
尤其是經常在辦公室裡不見天日工作著的白領們,室內的日光燈管、LED燈等的色溫和光譜波長參數和全光譜的太陽光是不同的。
所以專家建議,一天中,起碼要有15分鐘的時間走到室外去感受一下陽光。給上班白領們一個比較實操的建議:
儘量外出吃午餐,或者餐後散步。這樣增加血清素的三大要素你都具備了:日光浴+走路+咀嚼。而且當你工作越忙或者越需要創意的時候,就越應該出去散步,讓自己的大腦更加清醒活躍。
儘量有意識地把提高血清素活力變成一種習慣。老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智慧啊!!
「頭冷足溫」
原理:「深部體溫」這個原理我們之前有講過。皮膚下面心臟呀大腦這些身體深部的溫度,通常比我們皮膚溫度高上2度。
Nature在1990年就發表論文,證實了在入睡過程中,四肢溫度會增加,開始散熱,而身體內的深部體溫會降低,有點像冬眠的感覺。
所以想要快速入睡,就要加速身體深部體溫的降溫。
有的人覺得夏天睡不好、開空調睡不好,就是因為身體內部還在升溫。而泡澡、運動後,深部體溫會有「上升—>迅速下跌」的過程,就容易睡得更好。(可以用我們透氣的床墊和枕頭!)
日本人還有一個愛用的辦法就是「頭冷足溫」:睡覺前先用熱毛巾擦腳或者泡腳,然後再在頭上放一塊涼涼的毛巾(是頭部,不要涼到脖子),達到足部散熱,大腦降溫的效果。
我自己試過,真的非常管用!!!(忍不住打感嘆號)因為我嫌毛巾會弄溼頭髮,所以就會用我的眼罩來冷敷眼睛,剛好可以冷卻頭部,還能順便降低眼壓,緩解眼部疲勞。
日本人除了足浴以外,還有一招:手浴,畢竟是四肢散熱嘛。泡手的效果和泡腳一樣,會讓全身都暖起來。而且和腳相比,手離心臟更近,能更好地幫助血液循環,而且不用太久,10分鐘左右就夠了。
推薦那種有碳酸氣泡的入浴劑,小氣泡敲打你的手部特別舒服。經常做一做手浴,對手部的清潔保養也好。
上面這4種方法,操作起來都沒有難度。最重要的是,要堅持!堅持!堅持!
分享給你的夥伴們,大家一起互相鼓勵監督。過幾周,我可能會來跟大家徵集一期「抗焦慮實踐效果」,也歡迎大家來後臺和我一起打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