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印度,首先想到的就是它豐富多彩的宗教信仰,可以說宗教文化孕育了整個古印度文明。
在印度宗教雖多,在全球範圍影響力最大的還是印度的國教——印度教。
印度教的神明,雖然不勝枚舉,不過從它的起源說起來的話,怎麼也繞不過三相神:梵天,毗溼奴和溼婆。雖說三者同為宇宙的不同面貌體現,但還是衍生出了各自派系的信徒,而這3者之中,又數溼婆的信徒最多。據不完全統計,在印度國內單獨供奉著溼婆或和他妻子的神廟多達3000多座,毗溼奴有1000多座的神廟,而同為三相神之一的d梵天,僅有零星幾座廟宇單獨供奉。
只需為何有如此巨大的差異,各家版本眾說紛紜,其中比較廣意的說法是——梵天創世之後就不在參與世間的運行,可能相比較保護之神毗溼奴和世間正義的維護者的溼婆,距離信徒們更加遙遠吧。
初見溼婆的形象,有很多的不解,特別是為何脖子上還有一條眼鏡蛇?心想莫不是因為蛇在印度是種吉祥的象徵,所以溼婆放在脖子上彰顯蛇族的尊貴!
後來對印度宗教文化有所了解之後,發現其實並非如此。溼婆脖子上蛇並非普通的蛇,而是印度的那伽之王(那伽就是印度神話中的蛇神一族)婆蘇吉。
關於它為何纏於溼婆頸上,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宇宙之初,溼婆為了梵天順利創世,自我一分為二,把作為原質的薩克蒂女神分離了出去。自此,溼婆便因自身靈魂的不圓滿,產生了巨大的孤寂和空虛,甚至一度放棄神性,變得冷漠厭世。
為此,作為好基友的毗溼奴和梵天沒少操心—苦口婆心,屢戰屢敗。而後發現這種狀態之下的溼婆根本不可能跟薩克蒂女神的化身結合。必須想辦法把溼婆心裡這團火給發出來,怎麼才能徹底讓他發出來呢?
二神冥思苦想之後,想到了梵天兒子達剎的女婿—迦葉波仙人,有兩個兒子,一個是金翅大鵬迦樓羅,一個是天生帶毒遭人唾棄的蛇王婆蘇吉,可以設計利用這兩者的恩怨。
因為二者母親打賭的事,成就了二者註定成為天敵,特別是迦樓羅對蛇族是深惡痛絕。迦樓羅聽從毗溼奴的安排,無辜屠殺蛇族,引起和婆蘇吉的對戰,因為婆蘇吉是溼婆的信徒,作為世間正義維護者,溼婆必定會現身阻止,在溼婆現身阻止時,迦樓羅也不能認錯,引發溼婆動怒懲罰,這是毗溼奴就出場,以包庇自己信徒為名,向溼婆提出對戰(因為,二者皆為宇宙意識,也只有毗溼奴才能承受的住溼婆的怒火)
溼婆作為力量之源,毗溼奴竭盡全力,逼迫出溼婆的全部憤怒,當溼婆投出代表憤怒和無情的三叉戟時,毗溼奴並不千閃躲甘願被刺中。
見到毗溼奴傷口的血液,溼婆的慈悲神性終於得到恢復,流下淚水,毗溼奴的目的也達到了。
所以說迦樓羅和婆蘇吉都是功不可沒的功臣,溼婆要給天生帶毒的婆蘇吉一個公道,藉此打破世間偏見歧視,所以允許婆蘇吉常臥於自己頸間,告誡世人不能因為天性使然而歧視他人。
所以溼婆又被稱為慈悲之主,此後溼婆的形象都會有蛇王婆蘇吉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