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機場這個雕塑看懂了嗎,印度教攪拌乳海的神話故事值得玩味

2021-01-11 知行攝旅行

在曼谷素萬那普機場國際出發通過安檢後會看到一組巨大的印度教神話雕像:攪拌乳海,這個傳奇神話講的是阿修羅們與天神們的糾葛,也展示了神貪婪的一面。知行攝旅行在吳哥窟也看到了很多攪拌乳海的雕塑壁刻,最震撼的莫過於吳哥寺的外層迴廊的「攪動乳海」淺浮雕,長達幾十米。

「攪動乳海」(Samudra manthan,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是印度教史詩(Puranas,往事書)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在《薄伽梵往世書》(Bhagavata Purana)、《摩呵婆羅多》(Mahabharata)和《毗溼奴往世書》(Vishnu Purana)中都有記述。「攪動乳海」是吳哥文明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築中有大量體現。闍耶跋摩七世信仰大乘佛教,但在他興建的吳哥城、聖劍寺的入口石橋都採用了體婆和阿修羅拉拽七頭蛇的石雕裝飾。在崇拜毗溼奴的蘇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興建的吳哥寺中,更是有數十米篇幅的浮雕講述了「攪動乳海」的故事。先來看看這個故事吧。

↑吳哥寺的外層迴廊的「攪動乳海」淺浮雕。居中的手持法器盤坐的是毗溼奴,左邊是88名阿修羅,右邊是92名體婆申明。毗溼奴的化身海龜庫爾馬腦袋面向阿修羅一側,龜背上馱著曼陀羅山,毗溼奴正是盤坐在曼陀羅山上。蛇族之王婆蘇吉纏繞著曼陀羅山,做為攪海的繩索。海裡魚蝦鱷魚翻滾,攪海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成為犧牲品。浪花飛濺,神女aspara在乳海中產生在天空中飛翔。

↑毗溼奴是這一艱巨工作的舵手事情起因於因陀羅(梵語:,Indra),因陀羅(Indra)的全名是釋提桓因陀羅(akro devānām indra),其全名意思為「能為天界諸神的主宰」,他有個中文名字叫帝釋天(釋是姓,天帝是名字)。因陀羅是吠陀經籍所載諸神明也就是提婆族(Devata,提婆)之首,在《梨俱吠陀》中是出現最多的神之一,出現次數僅次於阿耆尼,曾一度是諸神明的王、雷神和戰神,空界的主宰。因陀羅徵服人間和魔界無數敵手,降服太陽、殺死延續季風雨的那伽族(梵語:,Nāga,巨蛇族,也就是漢語文化裡的天龍族)旱災之神弗慄多(梵文/天城文:,Vritra)。在《梨俱吠陀》記載了因陀羅最廣為人知的故事:他與弗慄多的決鬥。傳說巨蛇弗慄多阻擋了地下的水流出來,導致嚴重的旱災。因陀羅喝了三大杯祭禮中所奠蘇摩酒來提高其戰鬥能力,準備與巨蛇交戰,並用金剛杵(雷電)殺死了弗慄多和它母親Danu,釋放了被堵住的水流。他的盟友有駕雲降雨的樓陀羅(溼婆的前身)、雙馬童以及毗溼奴,在戰鬥中因陀羅的座騎多頭白象(Airavata )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白象用有力的象鼻將地下之水噴入雲霄,因陀羅再將雨中之水變成雨灑向人間,將天地之水連為一體。因陀羅有一天騎著象路過敝衣仙人陶爾梵剎斯(Durvasa)。仙人(Rishi,)是位於神明、人和阿修羅的範疇之外,介於神明與人之間的一個族群。神明們對仙人十分敬畏,時常有求於他們,有時還會遭到他們的懲罰和打擊;連三大主神都要屈服於他們,毗溼奴就因為婆利古仙人的詛咒而在凡間轉世了好幾次。據載,在推選最受人愛戴的主神時,溼婆和梵天都因為怠慢婆利古仙人而落選,獲此殊榮的是對仙人必恭必敬的毗溼奴。仙人最常見的神通是詛咒,這些詛咒具有可以使神明遭殃的威力,而且一旦發出就必然會實現,連發出詛咒的仙人本人也取消不了。《毗溼奴往事書》所述,因陀羅路過敝衣仙人陶爾梵剎斯時,敝衣仙人贈給因陀羅一個特製花環。因陀羅接受了這個禮物,把花環放在象的鼻子上,大概花粉過敏,象在花環香味的刺激下把花環仍在地上,這下惹惱了仙人,因為花環承載著仙人的祝福,是聖物。而陶爾梵剎斯是出名的暴躁脾氣的仙人,很多著名的神明和人受過他的詛咒,人類和神明都讓著他,據說他還是溼婆的分身,說敝衣仙人敝衣仙人是溼婆心中的憤怒所化。雖然因陀羅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立刻向敝衣仙人求饒,陶爾梵剎斯還是馬上對因陀羅和所有神明發出詛咒(curse),所有提婆神族都會失去力量、活力和時運,就是詛咒神明們失去法力,失去地位,最嚴重的是不能長生不老了。失去法力的提婆神族在與阿修羅(Asuras,魔族)的大戰中被痛擊,阿修羅(Asuras,魔族)在最厲害的阿修羅王伯利(Mahabali馬哈巴利)的率領下獲得了三界的統治權。神明們走投無路,在創造神梵天(梵文: , Brahmā ),的指點下求助維護神老好人毗溼奴(Vishnu),毗溼奴建議神明們對阿修羅採取靈活的外交手段,打不過就談判。於是毗溼奴坐中,神明們和阿修羅族籤訂停戰協議,結成神魔同盟,共同攪動大海,以獲得「永生甘露」,得到後大家平分。統治三界多大點兒事啊,這事就算過去了,長生不老比升官發財重要吧。而毗溼奴私下裡告知神明們他們最終將獨得永生甘露(Amrita,the nectar of immortality),他預測未來了,阿修羅沒有得到永生甘露的命,從後來的經過看,這個事是他一手安排的。

↑蛇頭一側盡心盡力拉拽蛇身的阿修羅比較遭殃

「攪動乳海」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首先,曼荼羅山(Mount Mandara)被用作攪海的杵,而那迦(Nāga)蛇族的首領婆蘇吉(Vasuki)充當捆住杵的繩索。阿修羅族要求拉婆蘇吉蛇頭的一側,而提婆族在毗溼奴的授意下,同意拉蛇尾的一側。毗溼奴的「偏心」體現無疑——當婆蘇吉身體被絞緊時,蛇口吐出毒煙,把阿修羅們燻個半死。但蛇尾在空中揮舞,卻形成香雲,時有甘雨撒落,天神們工作輕鬆愉快——當然,這也是阿修羅咎由自取,毗溼奴深知他們多疑,一開始是建議阿修羅拉蛇尾的。如此這般阿修羅和天神們交替拉動蛇身,帶動曼荼羅山旋轉,從而攪動大海。但是曼荼羅山一插入大海就沉底,於是毗溼奴化為他的第二個化身海龜庫爾馬(Kurma),沉入海底以龜背支撐曼荼羅山。

↑提婆族的神明們

↑提婆的神明們態度自然端正,信毗溼奴得永生啊

↑在吳哥寺的「攪動乳海」淺浮雕中,哈奴曼(;Hanuman)是提婆神明手握蛇尾壓軸的。這個哈奴曼到了中國就盡人皆知了,沒錯,齊天大聖孫悟空。別忘了,在印度教裡,毗溼奴的一個化身正是悉達多·喬達摩,釋迦牟尼。眾神向大海中投入了各種草藥,大海經過劇烈攪動,海水變成乳狀,「攪動乳海」生成了14種精華(Ratnas),被毗溼奴、溼婆、提婆小神和阿修羅分享。其中三種女神從浪花中生成,吉祥天女(Lakshmi),她成為毗溼奴永恆的伴侶;仙女Apsaras分給了眾神,包括Rambha和因陀羅的妻子Menaka;谷酒女神梵琉尼(Varuni,Sura),雖然她不情願但還是分配給了阿修羅。隨著攪動還生成了香潔牝牛(Kamadhenu or Surabhi),這個歸了毗溼奴,毗溼奴把牛送給了仙人,以使其牛奶製成的酥油可以用作供品。攪海還生出了五頭白象(Airavata),白象成了因陀羅的座騎,生成的七頭馬(Uchhaishravas)歸阿修羅所有。當世上最珍貴的寶石(Kaustubha)出現的時候,毗溼奴收下做了飾品。接著是樂園大香樹,被提婆族搬到了Indraloka ,而弓箭則成了阿修羅好戰的標誌。另外攪動還產生了副產品,當月輪(Chandra)出現的時候,溼婆順手撈了出來,當作了額頭的裝飾。這時產生了劇毒的毒露(Halahala),幾乎所有生靈都抵擋不了毒露寰宇最毒的毒性。提婆和阿修羅都抵擋不住毒露散出的毒煙,他們因為窒息而瓦解。提婆和阿修羅逃到大神梵天前請求救助,而梵天看著毗溼奴拿主意,毗溼奴則說,只有溼婆可以消解毒露的毒性。兩派來到溼婆修行的岡仁波齊峰(Mount Kailash)向溼婆祈禱請求幫助,溼婆不忍讓眾生受苦,只好硬生生地將毒汁吞進口中,溼婆的妻子雪山神女(Parvati)得知後不幹了,馬上跳出來用自己的手將毒汁阻滯在溼婆的喉嚨,毒性劇烈的汁液流經溼婆的咽喉,把溼婆的脖子燒成青黑色,因此,溼婆得到兩個綽號Viakaha和Nīlakaha,就是毒喉和青頸的意思。溼婆的喉嚨炙熱難當,用他的三叉戟掘地取水,形成了尼泊爾的聖湖Gosaikunda湖。經過數百年的攪動,終於創造出手持永生甘露(Amrita)瓶子的醫神檀凡陀釐(Dhanvantari)。提婆族的神明和阿修羅隨即展開爭搶甘露的激戰,為避免功力仍然佔優的阿修羅奪得甘露,毗溼奴的座騎神鳥迦樓羅(Garuda)從戰場叼走甘露的瓶子。迦樓羅飛越地球的時候,四滴甘露濺落人間,分別落在現在印度的安拉阿巴德,烏賈因,Haridwar和納西克。但阿修羅羅睺(Rahu,卡拉)還是想方設法得到了甘露,驚恐萬分的神明們再次請求毗溼奴幫助,毗溼奴化身美女Mohini,迷惑了阿修羅取回甘露分給了神明。永生甘露的誘惑基本等同於唐僧肉,阿修羅羅睺(Rahu)對命運如此的安排並不死心,喬裝成體婆小神還是喝到了一口甘露,但羅睺的偽裝被蘇利耶(Surya)和月神旃陀羅(Chandra)發現,他們馬上向Mohini舉報,羅睺的一口甘露剛咽下喉嚨,Mohini(也就是毗溼奴)擲出法輪血滴子(Sudarshana Chakra)砍下了羅睺的頭和手臂。羅睺大吼一聲,身首異處。他的身體升入天空,化做不祥的彗星記都(Ketu),頭顱卻得到了永生。從此,羅睺對日神月神恨之入骨,無休無止地追逐日月,不時吞噬他們。又因為他沒有身體,被吞下的日月,又從他的喉部漏了出來——這就是日蝕月蝕的由來。羅睺(Rahu)的圖案出現在吳哥很多門楣的浮雕中。「攪動乳海」是個驚心動魄的創世故事,三大主神中的維護神毗溼奴親自操盤,並動用了化身巨龜,破壞神溼婆當仁不讓吞下毒液拯救蒼生,創造神梵天旁敲側擊指點眾神。提婆一族的眾小神(印度教中神明的人口在三千萬這個級別)在這場無妄之災中束手無策,曾經很強悍因陀羅顏面掃地。阿修羅短暫的達到權力頂峰,在大小神們的陽謀、欺騙和美人計下又被打回原型,僅有羅睺(卡拉)的頭和手臂獲得永生。太陽和月亮則因為告密遭到羅睺(卡拉)永久的追蹤和復仇。仙女(Apsara)是「攪動乳海」創造的,在漢語文化中,這些神女就是飛天。而「攪動乳海」中,牛的神性再次體現...在「攪動乳海」中,神魔力量的來回拉扯是動態平衡,這個拉扯的力量創造了這個運動的世界。「攪動乳海」這個史詩故事在吳哥這個地方成為了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為吳哥的建築和藝術提供了題材和靈感。而「攪動乳海」即便僅作為一個神話故事,也仍值得我們品位。

↑吳哥寺的路攔也採用了七頭蛇裝飾,這個符號在吳哥的建築中大量運用。

大小吳哥窟各種寺廟和城門口有很多類似的攪拌乳海雕塑護欄

萬卷書萬裡路萬部片,知行合一,旅行更有味。

相關焦點

  • 看懂印度最貴電影《巴霍巴利王》背後的印度教文化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出「王子復仇記」:大難不死的男孩兒,長大後發現自己身懷神力;為了心愛的女孩兒離開家鄉;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發現自己是王族之子後,為了慘死的父輩,發起復仇行動並奪下王位。 國內許多媒體把《巴霍巴利王:開端》稱為耆那教聖者巴霍巴利的故事,這是不準確的。
  • 「攪動乳海」知多少?
    《攪動乳海》這一章節, 演出以攪動乳海時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為主線:爭奪甘露時的驚心動魄;攪動乳海時的氣勢磅礴;仙女出場時的優雅而富有韻律;甘露福澤人間時的震撼與感動,都在演出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 吳哥神話之遺蹟裡的故事
    《猴王波林之死》為印度著名史詩《羅摩衍那》中的副線故事。至今仍留存在吳哥寺的迴廊和女王宮的浮雕上。 哈努曼是印度神話中的神猴,在《羅摩衍那》中有著較多的描述。
  • 手繪曼谷機場概念商城 Terminal 21
    今天發的是手繪曼谷設計最酷的機場概念商城 - Terminal 21。Terminal 英文的意思就是機場的候機樓,整個商場以這個概念為基礎設計。細節超級到位,細節到上下樓的電梯都以 出發 和 到達 作為指示牌 - Departure and Arrival.  先看畫,慢慢講。6年前在曼谷第一次踏進 Terminal 21 之後,就被深深的震撼了。
  • 這個夏天,去曼谷買買買!(附曼谷攻略)
    ▲ 曼谷地鐵圖治安滿分,友好度滿分,發達程度滿分。曼谷實在太適合女孩子們購物了,絲毫不遜色於香港。這個夏天,去曼谷買買買吧。▌Central World 這個商場位於地鐵Chit Lom站,距離Siam也是一站,品牌中高檔
  • 東南亞國家·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雕塑賞析
    寮國萬象·香昆寺佛像香昆寺其實不是寺廟,而是一座佛教和印度教雕塑的主題公園。香昆寺滿園都是用混凝土澆鑄而成的大大小小、神態各異的佛像和印度教神像。寮國境內80%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蓋,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稱。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中國雲南的滇西高原接壤,東部老、越邊境為長山山脈構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塊平原。
  • 我們來聊一聊《真女神轉生》與印度神話
    你記得《真女神轉生3》中的毗溼奴嗎?這回我們來聊聊《真女神轉生》系列當中印度大地眾神起舞的故事。多神教文化在日本相當普遍。由於憲法指定「信仰自由」在日本並沒有特定的「國教」,要硬找一個的話神道教應該是離那個位置最近的宗教。不僅象徵國家的皇室依照神道來運作,天皇本身便是在神道中的至高神「天照大神」的子孫,皇室在某種意義上便是「神道」本身。
  • 曼谷包的故事
  • 曼谷三頭神象博物館
    曼谷三頭神象博物館  礫華 /文圖兩天曼谷自由行,去了鄭王廟、暹羅古城72府以及三頭神象博物館。前兩個地方已有記述,本篇單說三頭神象博物館。三頭神象博物館主體建築,被一條環狀的水池包圍著,一座座巨大的大象雕塑環繞著水池,象鼻子裡還可以噴出水花……大象腹下有甬路,遊人穿行其間,可以從各個角度觀賞三頭神象銅塑——我想,「讓遊人從大象腹下穿過」的創意,一定源於那寄託著美好願望的民間「共識」。
  • 泰國曼谷奢華5日遊,難忘的舊時光
    首先坐飛機來到曼谷,第一站就是在網上訂的酒店——|蓮花大酒店,在曼谷也是比較有名,小編我這次是有備而來,就是來吃喝玩樂的,因此錢帶的也比較足,就訂了這個酒店就是體會一下奢華的享受,走進去就感覺非常值得。蓮花大酒店走進去就感覺很氣派,大廳裡還放著鋼琴,真的是各種奢華啊,照片我就只放幾張吧!
  • 使用假籤證和入境章,兩名中國人及印度夫婦被泰國機場警察逮捕
    近日,泰國移民警察在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逮捕了兩名中國公民和一對印度夫婦。 據泰國媒體11月9日報導稱,2名中國人試圖使用假的加拿大籤證(VISA),於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曼谷飛加拿大的航班辦理登機手續。
  • 去曼谷什麼值得吃?不是最全但應該是最好的「曼谷美食特輯」
    一線頭牌肯定是日料和中餐,第二梯隊中應該有泰國菜、韓國烤肉、越南河粉……但好像沒有人會想到印度菜,港真除了咖喱,印度在料理版圖上實在沒有太多存在感。 可是曼谷的這間印度館子,連續兩年擊敗東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登頂亞洲料理的冠軍寶座。
  • 一有假日就只想往曼谷跑,這個城市絕對是最適合探索酒店的地方.
    不再有潑水節時那樣的悶熱,走在曼谷機場高速的路上,打開車窗,些許還能聞到一些來自安達曼海的味道。無論是電影場景,還是此刻就在眼前的呈現,這裡儼然成了歐美人度假的天堂。走在素坤逸的小巷子裡,已經不知道自己是在香港上環的蘇荷,還是東京六本木的夜,總之除了傳統的四面佛和鐵道市場,這裡也可以給到你所有亞洲城市同樣有的風情。
  • 全球各個機場免稅店最值得買的清單
    曼谷素萬那普機場,歐萊雅最划算最大亮點:英國藥妝品牌 Boots最值得買:Boots藥妝,歐萊雅,泰國特色工藝品掃貨經驗:這裡的英國藥妝品牌Boots專櫃,肯定是要去的,目前它在國內還沒有專櫃,而曼谷機場的這家免稅店據說比香港賣得還要便宜,許多單品售價都在人民幣40元以下,還經常搞打折促銷,絕對超值,拿來當手信禮物,
  • 來說說泰國曼谷機場的騙局,免稅店的贈品別隨便拿
    先從一個故事開始說起:一個印度人在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的免稅店裡,買了一盒巧克力和一條香菸,收銀員在袋子裡又放了一包香菸
  • 聽故事丨《希臘神話》20:獵戶座的傳說(下)
    作為西方文化的重要源頭,希臘神話故事幾乎是歐洲一切文學和藝術活動的基本素材。而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希臘神話不僅文學、雕塑、繪畫等藝術形式有深遠影響,對世界文學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世界文學中,幾乎每本重要的西方經典文學作品,都涉及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和情節,有些甚至直接取材於希臘神話。
  • 為何世界各地的神話故事有這麼多相似的地方,難道真的只是巧合嗎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聽父母講神話故事了,那時對「女媧補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等等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可謂是百聽不厭,後來長大一點兒才知道,神話故事並不僅僅中國有,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神話故事。其中相似度最高的恐怕就是關於史前「大洪水」的傳說了,中國神話中除了 「大禹治水」的故事,還流傳著伏羲、女媧的故事,故事裡面說,伏羲和女媧原本是一對兄妹,因為天神降下洪水毀滅了這個世界,最後,兄妹倆因為爬進了一個大葫蘆裡,才躲過這場劫難。
  • 聽故事丨《希臘神話》19:獵戶座的傳說(上)
    作為西方文化的重要源頭,希臘神話故事幾乎是歐洲一切文學和藝術活動的基本素材。而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希臘神話不僅文學、雕塑、繪畫等藝術形式有深遠影響,對世界文學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世界文學中,幾乎每本重要的西方經典文學作品,都涉及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和情節,有些甚至直接取材於希臘神話。因此給孩子講講希臘神話,是非常有必要,也很有意義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