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的二戰海戰影片《灰獵犬》放出預告片,引起諸多影迷和軍迷的關注。作為好萊塢最具實力、最有聲望和最值得尊敬的演員之一,漢克斯在長達數十年的演藝生涯中扮演過各種角色,但可能是由於憨厚和善的面容,他似乎並不適合飾演充滿陽剛之氣的軍人。然而,漢克斯最著名的兩個銀幕形象卻都與軍人有關:《阿甘正傳》的福雷斯特·甘普曾是越南戰場上的一名美國大兵,還因為勇救戰友而獲得榮譽勳章;《拯救大兵瑞恩》中浴血奧馬哈海灘、率領營救小分隊的米勒上尉更是世人皆知。此外,漢克斯在1986年拍攝的影片《戰火愛火》中飾演一位二戰時期在英國皇家空軍服役的美國飛行員。除了上述電影人物外,漢克斯還作為製片人與史匹柏合作打造了經典戰爭劇集《兄弟連》和《太平洋戰爭》。因此,雖然漢克斯演繹的軍人角色不多,但他骨子裡有著很深的軍人情結。
■湯姆·漢克斯在銀幕上最經典的兩個軍人形象:《阿甘正傳》中的越戰大兵(上)和《拯救大兵瑞恩》中的米勒上尉(下)。
這部《灰獵犬》是繼《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時隔二十年,漢克斯第三次飾演純正的軍人角色(阿甘只有部分軍旅戲份),也是他首次挑戰海軍軍官和驅逐艦指揮官的角色。此前,漢克斯在銀幕上有過兩次海上冒險:《荒島餘生》中因飛機失事成為孤島「魯濱遜」的快遞公司職員,還有《菲利普斯船長》中遭遇海盜劫持的商船船長。不過,無論是在荒島頑強求生,還是與海盜鬥智鬥勇,都與指揮一艘真正的軍艦面對兇狠狡猾的潛艇相去甚遠,因此這次出演驅逐艦長對於漢克斯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體驗,非常值得影迷期待。漢克斯對於新片也相當投入,不僅擔綱主演,還是主要編劇之一,在劇本打磨上傾注了大量精力。
■在《菲利普斯船長》中,漢克斯飾演遭到海盜劫持的商船船長。
影片《灰獵犬》改編自作家福雷斯特的歷史小說《好牧羊人》,以二戰時期美國海軍戰艦在大西洋上為商船護航,並與德軍潛艇展開較量為背景。漢克斯在片中飾演美國海軍軍官歐內斯特·克勞斯中校,他被任命為綽號「灰獵犬」的「基林」號驅逐艦艦長(這艘軍艦是虛構的)並承擔護送30餘艘商船橫渡大西洋的任務,這是他首次參與護航行動,因此其能力受到艦員們的質疑。在脫離岸基機的巡邏圈後,船隊開始遭到德軍潛艇的襲擊,克勞斯指揮「基林」號成功摧毀了一艘潛艇,然而就在他們為之歡欣鼓舞時,卻收到了來自一則來自德軍的電訊:「祝你們能熬過今晚!」顯然他們陷入一個「狼群」的包圍!在隨後的戰鬥中「灰獵犬」將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魚雷攻擊,甚至與上浮的潛艇爆發了水面炮戰和近距離搏鬥,這位菜鳥艦長如何能夠戰勝強大的敵人並獲得部下的信任,這都要從電影中尋找答案。
■影片《灰獵犬》的官方預告片海報。
■《灰獵犬》官方預告片中漢克斯飾演的克勞斯艦長在艦橋上指揮。
目前公開的預告片時長僅兩分半,但是透露了不少關鍵信息。影片的時間設定在1942年秋冬時節的北大西洋之上,這從陰沉昏暗的天空、波濤洶湧的大海以及美軍官兵的著裝可以看出來。從不多的鏡頭中可以確定克勞斯指揮的是一艘弗萊徹級驅逐艦,舷號為DD-548,實際上並無這一舷號的同級驅逐艦。有的朋友提出異議,認為弗萊徹級於1942年6月開始服役,多被派往與日軍激烈交戰的太平洋戰場,應該不會出現在大西洋上,其實還是有少數弗萊徹級交付大西洋艦隊,比如「拉瓦利特」號在1942年8月服役後就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執行護航任務,並參加了同年11月盟軍登陸北非的「火炬」行動。
■影片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42年的北大西洋上。
■預告片顯示克勞斯指揮的是一艘舷號548的弗萊徹級驅逐艦。
當然,影片選擇弗萊徹級也有道具上的考慮,有報導稱該片大部分場景都是在「基德」號驅逐艦上拍攝完成的,而該艦是美國目前保存的弗萊徹級之一。不過,選擇「基德」號也暴露了影片中的一個歷史錯誤,預告片中出現了四聯裝40毫米高射炮的鏡頭,而弗萊徹級在戰爭的大多數時間裡裝備的是雙聯裝40毫米炮,直到1945年初為對抗「神風」特攻才加裝了四聯裝炮,因此這種武器不可能出現在1942年的弗萊徹級之上。但是,畢竟現在很難找到1942年狀態的同型驅逐艦,所以也是可以接受的,不必苛求。
■弗萊徹級驅逐艦「基德」號,該艦作為紀念艦被保留下來。
■今日「基德」號驅逐艦艦體中部照片,可見一座四聯裝40毫米高射炮,這種武器不會出現在1942年的弗萊徹級上。
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到,《灰獵犬》對於潛艇與驅逐艦對抗的各種作戰方式有比較全面的表現,比如潛艇的水下水雷攻擊,驅逐艦聲吶探測與深彈攻擊,以及交戰雙方展開水面炮戰等等。應該說影片對二戰時期反潛戰的形式做了高度濃縮和藝術加工,比如其中有魚雷緊貼著驅逐艦船殼穿過,發出刺耳噪音的鏡頭,類似的情節在《U-571》中也有出現。當然,在現實中的確存在驅逐艦和潛艇在水面展開近距離交戰的情況,但總體而言,尤其在大西洋戰場上,德軍潛艇通常不會主動向驅逐艦發起挑戰,畢竟潛艇在水下的機動性要遠遜於處在水面的驅逐艦,一旦被聲吶鎖定,將遭遇深彈的反覆轟擊,這對於潛艇兵而言是最大的噩夢!除非趁驅逐艦疏於戒備暗中偷襲,或者被逼至絕境拼死一搏,在大多數情況下潛艇對驅逐艦那是能躲則躲,避之不及,更不會像影片中那樣主動向驅逐艦發出挑釁,不過出於增加戲劇衝突的需要,也無可厚非。
■預告片中潛艇與驅逐艦在水面展開炮戰的鏡頭。
與以往反映大西洋潛艇戰的影片如《從海底出擊》、《U-571》不同,《灰獵犬》是從驅逐艦的視角展現反潛戰鬥,這與1957年拍攝的海戰影片《水下敵人》(又譯《海底喋血戰》)有些相似,不過那部影片是從交戰雙方的視角講述了一艘美國護航驅逐艦與一艘德軍潛艇的決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最終雙方兩敗俱傷,同時沉沒,而在最後時刻美軍艦長主動營救了德軍艇長,兩人惺惺相惜,笑泯恩仇。從預告片看《灰獵犬》不會走這個套路,更主要地表現一位初登戰場的艦長如何戰勝敵人、超越自我的過程,以及向觀眾呈現一場扣人心弦的潛艦激戰。
■1957年拍攝的海戰影片《水下敵人》的片頭。
對於海戰迷而言,漢克斯的這部新作將是一個了解二戰大西洋之戰的絕佳窗口。大西洋之戰是二戰史上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投入兵力和損失最多的海上戰役。在二戰中,英國每周需要從海外運輸100萬噸物資以維持國家生存和戰爭能力,而德國海軍的主要任務就是切斷英國的海運線,這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所在。從1939年9月到1945年5月,圍繞海上交通線的安危,盟國海軍與德意海軍展開了持續近六年的交鋒,均付出了高昂代價。德國海軍損失潛艇783艘,30000多名艇員殞命,此外還有47艘水面艦艇被擊沉,德國的盟友義大利海軍則損失17艘潛艇,約500名官兵。盟國一方的損失更為驚人,有175艘戰艦和3500餘艘商船被擊沉,超過70000名海軍官兵和海員犧牲,皇家空軍還在巡邏和反潛任務中失去了741架飛機。憑藉數量和技術優勢,盟國贏得了大西洋之戰的最後勝利,這是無數像「灰獵犬」這樣的驅逐艦官兵們努力奮戰的結果,而這部新片將是對他們勇敢精神與無畏犧牲的禮讚。
■二戰時期,一架英國皇家空軍的巡邏機為商船隊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