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能阻擋新片與觀眾見面,最近話題度最高的就是湯姆·漢克斯主演的二戰片《灰獵犬號》了,這部電影7月10日剛剛在Apple TV +上首播,目前豆瓣評分已經飆到了8.3分,果然湯姆·漢克斯就是質量和口碑的擔保。
影片改編自英國作家福雷斯特(C. S. Forester)1955年的軍事小說《忠實的牧羊人》(The Good Shepherd),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美國一個艦隊在穿越大西洋時遇到了德國U型潛艇的圍追堵截。湯姆·漢克斯飾演的艦長,就像牧羊人一樣,帶領艦隊突破「狼群」。
眾所周知,湯姆·漢克斯一直以來特別鍾情於創作二戰題材電影,他之前主演的《拯救大兵瑞恩》已成戰爭片經典。
還有身兼導演、製片人數職的《兄弟連》~
《灰獵犬號》應該是老湯繼《拯救大兵瑞恩》後再次挑大梁主演二戰題材電影,他飾演的艦長,在片中是絕對主角地位。而且這次他除了是主演,也是編劇。
《菲利普船長》裡的船長,《薩利機長》裡的機長,這次又是《灰獵犬號》的艦長,「美國好人」湯姆·漢克斯這是要當「captain專業戶」?
難怪有網友調侃:
湯姆·漢克斯把士兵、上尉、列車長、船長、艦長、機長、太空人、獄警、FBI、工程師、符號專家、報社編輯、律師、製片人、玩具、汽車……全都演了個遍,人生圓滿了。
這當然是對老湯的褒獎,某種程度上說,他已經是好萊塢精神領袖一樣的存在,正派、勤奮、幽默、有才華,在他身上永遠都鼓蕩著一種激昂的前進力量。而他一人千面的演技,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至臻化境,輕輕鬆鬆就可以與角色渾然一體。
《灰獵犬號》成本只有5000萬美金(也有說3000萬美元的),作為一部戰爭片,這種投資規模可以說是預算相當有限的小製作,對比一下去年11月上映的同為海戰題材的《決戰中途島》,成本都是它的兩倍。然而,在如此緊巴巴的預算之下,影片真正做到了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效果和質感完全不輸其他優秀戰爭片。
在表現內容上,這部電影也拓展了海戰題材的廣度和深度,全片講的就是一件事兒:灰獵犬號作為護航艦,是如何與德軍潛艇鬥智鬥勇,保護送去二戰前線的兵力和物資的。
要知道,在二戰初期,德國水上作戰力量雖然一般,然而水下作戰能力卻非常厲害。
以U型潛艇為基礎打造的「水下狼群」,晝伏夜出,白天潛伏在艦船周圍,到了晚上等到船艦啥也看不清的時候,它們就出來搞破壞。這些「水下狼群」,是整個海上運輸線的噩夢。
整個二戰期間,德國建造了1188艘各型U型潛艇,擊沉盟軍艦船3500多艘,合計1000多萬噸,45000多人被送下海底。只要被狼群盯住,很少有艦船能夠逃脫被擊沉的厄運。
《灰獵犬號》的故事就發生在50個小時內,因為一般情況下,艦隊及其護送的船隻都有飛行艦隊隨航保護,但在大西洋其中一段海域超過了空軍可以護送的範圍,所以這段50個小時的航程裡,就只有灰獵犬號率領的艦隊可以保護船隻,那麼它們必然成為德軍潛艇的重點攻擊目標。
電影節奏異常緊湊,一上來就是飛機跟艦隊告別,失去飛機庇護,安全感直線往下掉,危險馬上來臨;等到結尾仗打完了,電影也就結束了。大概90分鐘的片長裡沒鋪墊,沒啥抒情,上來就是幹,全程緊張刺激。
當人類幾乎已經把古往今來大大小小的著名戰爭場面都拍完後,就會面臨一個問題:戰爭片還能怎麼拍?《灰獵犬號》的選擇是,從一個微觀視角出發,用各種細節工筆刻畫某一個戰爭場面或故事,而不一定非得全景式表現戰爭。《灰獵犬號》選擇的是拍驅逐艦大戰潛艇,而且完成度高,觀賞性強,這主要得歸功於影片在細節上的到位。
藝綻君既不是軍迷也不是戰爭片愛好者,但在看《灰獵犬號》的時候精神一直高度緊繃,替船上的人揪心,看完之後則感覺自己一下子收穫了好多海軍知識,全都是電影科普的。
比如,海面上的仗到底怎麼打,電影仿佛帶我們身臨其境登上了灰獵犬號,圍觀船上所有人在那一刻採取的行為。艦長是總指揮,全片他的功能就是不停地根據戰況發號施令,臺詞極密。
圍繞在艦長身邊的各級軍官、士兵以年輕小夥子為主,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有的負責監測雷達;有的負責根據雷達提供的信息實時手工繪製地圖,測算敵船具體位置;有的全程戴耳機監聽聲吶,判斷潛艇在哪兒;有的專門掌舵,根據艦長指示隨時調整航向;有的負責填彈、開炮;有的是通信兵,像個複讀機一樣,專門負責大聲複述艦長指令……
看完這部電影,我才知道,原來光是一艘驅逐艦上,都會有什麼戰情中心、雷達處、聲吶處、射控處、武器處、維修處、殘骸處(專門打撈鑑定船隻殘骸)這麼多部門,而一場戰役的勝利,需要所有部門通力合作、高度默契配合才能實現。
而湯姆·漢克斯飾演的艦長,就像他經常塑造的英雄形象一樣,集智慧、責任、榮耀、信仰於一身,沉著冷靜,指揮若定,是所有人的主心骨。片中其他軍官士兵看他的眼神,既有百分之百的服從,也有如父如兄的信任和崇敬。
看完電影之後,我腦子裡反覆迴蕩著一句話:
最後還有一點,這個人物,有很強的宗教意味。影片一開場,就是他俯身禱告,之後他在指揮戰役的時候多次直接引用《聖經》原文,比如「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宗教指向非常濃。
這讓人想起了之前另外一部也是宗教性質較濃的戰爭片《血戰鋼鋸嶺》。那部電影幾乎可以當成宗教片來看,男主角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救了那麼多人,最後自己竟然毫髮無傷,可以說是「神跡」了。《灰獵犬號》也有這樣的傾向,但沒有《血戰鋼鋸嶺》這麼極致,更像是為了突出人物形象而這樣處理的。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藝綻
本期作者、編輯:袁雲兒
本期監製:周南焱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