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評選出來的國寶裡,有八件中國陶瓷,而其中三件是龍泉青瓷。可想而知日本人對龍泉的喜愛程度之高。而作為日本最近風頭最盛的藏家,在準備到來的臨宇山人專場拍賣上,自然也少不了龍泉青瓷的身影,其中就有一隻魚耳瓶。
春拍重器
南宋 龍泉窯魚耳瓶
估價:8萬-12萬美元
2018年3月紐約佳士得春拍臨宇山人專場
來源:
東京繭山龍泉堂
著錄:
佳士得,《古韻天成:臨宇山人宋瓷珍藏展覽》,香港,2012年,編號75
造型與裝飾
臨宇山人此件器物的造型其實是宋代龍泉立件裡面的典型器。我們一般稱之為魚耳瓶。乍一看,像是比盤口直頸瓶多了雙耳朵,很多學者也依此溯源,找到了長耳朵的瓶子和盤口瓶的親緣關係,它極有可能是來自伊斯蘭的進口造型,並且除了魚耳瓶以外,與之類似的還有鳳耳瓶。
魚化龍?摩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所說的魚耳瓶的魚,它不是現實生活中的魚,而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形象,通常為龍首魚身,人們也因其圖像上的直觀印象稱這種紋樣為「魚化龍」或「魚龍紋」。而且這種紋飾長期以來縈繞著一層神秘色彩,因為它並非中國本土的傳統紋樣,而是外來客。
比如,在印度在印度神話中,就有這樣一種獸頭、長鼻、利齒、魚身魚尾的動物,被認為是河水之精,生命之本,有著翻江倒海的神力,梵語為「Makara」,音譯過來即是摩羯,亦稱「摩伽羅」,和我們現在看到的魚化龍非常接近,所以這種紋飾亦被稱為摩羯紋。
我國關於摩羯最早的文獻記載一般都出自由外國僧侶所翻譯的佛經裡。
如僧伽提婆所譯的《中阿含經》就提到,
「彼在海中為摩揭魚王破壞其船……」。
在這裡,摩羯被視為「魚中王」,
它有著「吞陷一切」、「能避一切惡毒」的象徵意義。
比如在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中,我們找到了「摩羯」形象的具體呈現。
此外《慧琳音義》卷四十也說:
「摩羯者,梵語也。海中大魚,吞唾一切。」
不難懷疑,摩羯紋就是隨著佛教的東進而傳入中國的,
作為裝飾題材摩羯在玉器、金銀器、陶瓷器上都有表現。
摩羯紋器物
青玉龍首鰲魚花插
故宮博物院 藏
剔彩魚龍變幻紋葵瓣式三層盒
故宮博物院 藏
金魚龍耳墜
陳國公主墓 出土
遼 白釉人首魚龍壺
內蒙古博物館 藏
遼 三彩魚龍注壺
同類器物
在日本,此類器物除了在文房內陳設,在茶席上也是上等的賞件。日本茶道奉行枯侘寂,在以深色為主的日本茶席中,碧色的龍泉青瓷,溫潤沉靜,給整個茶室帶來一抹生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龍泉窯的經典器物(含魚和鳳耳):
龍泉窯鳳耳瓶
臺北故宮博物院 藏
龍泉窯鳳耳瓶
白鶴美術館 藏
南宋 砧青瓷雙鳳耳瓶「萬聲」
和泉市久保惣美術館 國寶
南宋 砧青瓷雙鳳耳瓶「千聲」
陽明文庫藏 重要文化財
龍泉窯魚耳瓶
賽克勒博物館 藏
龍泉窯青瓷魚耳瓶
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 藏
南宋 龍泉窯青瓷雙耳瓶
坂本五郎 舊藏
南宋 龍泉窯魚耳瓶
成交價:2,281,000 美元
2008年3月紐約佳士得春拍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盡傾江海裡,贈飲天下人。」看莊主解讀2017年臨宇山人專場重器:
(請點擊播放)
如何下載rose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