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如何「二次創業」?

2020-12-27 和訊

  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生物製藥,生物醫藥,這些詞彙都意味著什麼?

  生物工程是生物技術的統稱。生物技術,是指「用活的生物體(或生物體的物質)來改進產品、改良植物和動物,或為特殊用途而培養微生物的技術」。生物製藥就是把生物工程技術應用到藥物製造領域的過程。目前,生物製藥產品主要包括三大類:基因工程藥物、生物疫苗和生物診斷試劑。其在診斷、預防、控制乃至消滅傳染病,保護人類健康延長壽命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人類60%以上的生物技術成果集中應用於醫藥工業,用以開發特色新藥或對傳統醫藥進行改良,使得生物醫藥業成為最活躍、進展最快的產業之一。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和社會老齡化,藥品與醫療器械的需求不斷提升。全球生物醫藥市場呈現出遠高於全球經濟增長速度的強勁增長趨勢。世界各國紛紛把生物醫藥技術及其產業化提升為國家戰略,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實施系列科技計劃、不斷完善相關的產業制度,來加速搶佔生物醫藥技術及產業化的制高點。美國歐巴馬政府發布的三版《美國創新戰略》,均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我國政府在近幾年密集出臺了《中國製造 2025》、《關於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健康中國」2030 規劃綱要》等比較系統的產業政策來部署和規劃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面對全球醫藥研發競爭不斷加劇,全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蓬勃的大環境,以生物醫藥為優勢主導產業之一的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引聚全球生物醫藥創新資源,發揮核心區主戰場重要作用,開啟了杭州醫藥港發展「二次創業」的新時代。

  杭州市東部生物醫藥港小鎮是在杭州市「十三五」規劃中重點打造醫藥產業的大背景下建設的健康服務品牌和健康製造基地。近年來,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探索發展路徑,在生物醫藥產業優勢凸顯。在醫藥產業和投資方面,杭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經聚集各類生物醫藥企業450餘家,實現產值250億元,並連續數年實現15%以上增長,在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中處於核心地位,產值佔全市總產值的近 50%。杭州醫藥港小鎮重點圍繞生物技術製藥、生物醫學工程以及高端醫療器械三大領域進行產業培育和招引。園區生物藥佔比40%,醫療器材佔比33%,化學藥佔比15%,中藥佔比12%。其中世界前十的藥企已經有7家在開發區落地,包括輝瑞、默沙東、拜耳、吉立德、禮來、強生、雅培。目前有院士、國千、省千、市」521」專家等生物醫藥高層次人才100名以上,生物醫藥高新技術企業200家以上,研發機構200家以上,生物醫藥從業人員2萬名以上,其中本科生以上7000多人、碩士及以上2000多人。此外,浙江大學創新醫藥研究院、中國藥科大學創新醫藥研究院紛紛入駐,構建政產學研用平臺,依託學校的學科、技術和人才優勢,杭州市的區位和產業優勢,通過醫藥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進醫藥領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錢塘新區生物醫藥集聚領先,旨在最終打造為杭州及長三角地區的醫藥領域的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和高新企業承載載體。

  然而,當前我國的生物醫藥產業依舊存在著諸如資金支持缺乏、模仿性創新、企業相關支持不足等問題,圍繞全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趨勢和資本市場的特點,就國內生物炭藥園區的發展,有以下幾點建議:

  1

  積極扶持初創階段的生物醫藥企業

  生物醫藥產業成長性好,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符合國家戰略發展規劃,是各地政府重點扶持的產業。但該行業新產品的開發,尤其是創新藥的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人力和時間,因此風險較大,因此很少有 VC和 PE機構願意投資。這種情況造成當前我國的創新生物醫藥產品開發早期階段缺乏資金的狀況。而生物醫藥園區匯聚了眾多初創階段的創新企業,這些企業需要系統規劃和長期的投入,園區的幫助對它們的成長至關重要,因此可以依託園區的優勢,對接投資機構,幫助有潛力的公司在早期階段獲得資金,避免因資金而導致的項目流產。

  2

  加強引導和規劃,實現差異化發展

  目前,我國的生物朕藥行業總體上還是屬於跟隨性、模仿性創新。據醫藥魔方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創新藥企 40%集中在腫瘤領域,而其中 1/3 集中在最熱門的 10 個靶點上。而一些相對冷門的項目卻無人關注。這需要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和園區通過行政和財政的手段,引導企業關注臨床需求,尋找到市場真正需要的產品,而不是把有限的資源放在重複開發少數熱門靶點、適應症上。讓創新真正地造福患者,提高中國生物探藥產品的水平。

  3

  提供融資和上市的相關輔導,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科學家為創始人團隊的中國醫藥(600056,股吧)企業的公司領導層普遍缺少商業化經驗,特別是與投資機構和資本市場打交道的經驗,在融資或 IPO 前後會遇到各種問題,迫切需要專業人員的幫助。園區可以組織一些相關的專業人士對有需要的企業進行輔導和培訓,幫助創新生物醫藥企業順利獲得發展所需要的資金。

  4

  打造產業生態,提升園區品牌和影響力

  在園區層面上,除了吸引更多創新藥企入駐,並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以外,還要注意頂層設計和規劃,在園區內構建出從研發、研發服務、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引入 CRO 、CMO 等服務型企業,形成產業資源的集聚效應。此外,還可以開展品牌創建,有意識的打造符合匠區特色和發展方向的特色企業,對這些企業進行宣傳,從而提升園區的品牌和影響力。

  責任編輯:陳思瑾

  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啟真閣。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為產業發展獻智獻策,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服務發展聯盟成立
    「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服務發展聯盟」在滬成立。倡議指出:一、協同推進長三角區域生物醫藥產業服務工作,加強信息共享,共同促進區域內企業交流、聚集發展;二、協同服務長三角區域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加強產學研醫合作,提升長三角新藥與器械創新策源功能;三、協同助力長三角生物醫藥人才工作,推動專業培訓,舉辦各類學術講座,加強海內外專業人才交流;四、協同搭建長三角應對國際經貿風險機制,立足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勢;五、協同構築長三角生物醫藥投融資平臺
  • 深耕生物醫藥產業孵化 煙臺高新區入選科技創業貢獻獎
    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公示了2020年度「科技創業貢獻獎」評審結果,煙臺高新區醫藥健康產業推進中心獲得2020年度「科技創業孵化貢獻獎」,全國共有100家企事業單位入選,煙臺高新區醫藥健康中心是此獎項中煙臺市唯一一家獲獎單位。
  •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全力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創業共同體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把高端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突破口,整合產業基礎、要素資源、人才技術、金融資金、優惠政策等各方面資源,高標準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園,推動產業由基礎化工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中高端水平邁進,延長產業「微笑曲線」,打造經濟增長新動能。
  • 生物醫藥催生 招遠「第二個黃金產業」
    中國經濟導報訊  楊鍇  宋波  記者高楊報導  生物醫藥產業園是山東省招遠市全力打造發展新動能的核心園區,規劃總面積1.2平方公裡,總投資100億元,分為生物醫藥和創新創業兩大板塊,重點引進承接生物製藥、化學藥、中藥和醫療器械創新研發與產業化項目。
  • 力合生物攜生物醫藥明星企業亮相 2020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
    為深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拓展產業鏈前後端增值服務,打造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產業服務生態,深入融入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融合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中來,深圳力合生物科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合生物」)攜其服務明星企業未知君、旭宏醫療、海吉亞、安序源、丞輝威世、上泰生物、鈺捷生物、可弘生物重磅亮相在深圳坪山燕子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
  • 「東方美谷·萬物生長」2020全球生物醫藥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圓滿...
    10月26日下午,「東方美谷·萬物生長」2020全球生物醫藥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奉賢圓滿落下帷幕,線上超10萬人次進行了觀看。奉賢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顧佾,市生物醫藥科技產業促進中心主任、研究員傅大煦出席了決賽典禮,區經委、區科委、區投促辦等主要領導,各鎮開發區集團公司同志,投融資機構及多家媒體等百餘人到場。
  • 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2020長三角體外診斷產業高峰在滬論壇
    近日,2020長三角體外診斷產業高峰論壇在滬舉行。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生物醫藥產業處處長李甲介紹說,2019年,上海市的生物醫藥產值達到了3833億,目前正在加強資源整合,匯集創新資源,努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而嘉定區聚集了一些優秀的生物醫藥企業,對於嘉定工業區,也在致力於引導園區專業化發展,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融合,補齊短板,推動產業政策的落地。
  • 北大華東產業研究院生物醫藥創新成果發布研討會舉行,副市長王春華...
    12月27日下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華東產業研究院生物醫藥創新成果發布研討會在啟東先豪國際酒店舉行,副市長王春華出席活動。 會議聚焦生物醫藥產業前沿,發布了涉及新型納米錳佐劑、微通道連續流技術、基因檢測與新藥研發、微流控技術應用、果蠅研究社區建設在內的5項生物醫藥創新成果,受到點評專家與參會者的高度評價。 此次發布的生物醫藥創新成果均由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華東產業研究院進行孵化。平臺提供包括資金扶助、科研資源、實驗平臺、創業指導等多方面的支持,助力項目成果落地轉化。
  • 峽江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今年1~6月,峽江縣生物醫藥企業達91家,完成總產值41.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40.5億元,上交稅收2.04億元。預計全年,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將突破百億元,上交稅收可達5億元。而在2012年,該縣生物醫藥企業僅有29家,總產值11.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0.8億元,上交稅收1759萬元。
  • 專家聚焦疫情下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前景
    專家聚焦疫情下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前景 2020-04-29 21:51:22 ,加速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廣州29日舉行主題為「疫情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趨勢交流」的活動,為生物醫藥研發機構、醫院和企業搭建平臺對接。
  • 2020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 暨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
    2020年1月,深圳發布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1+3」重磅政策文件,大力發展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藥物等研發製造,致力於把生物醫藥產業打造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明確指出打造以坪山區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主園區為核心的「一核多中心」新格局。特別是全球新冠疫情大爆發以來,加快生物醫藥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
  • 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成創新高地
    我們在生物醫藥園的企業,真是太幸運了!」深圳華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周旋如是說。國企擔當,共克時艱,助力藥企復產復工據悉,疫情防控最為緊要的關頭,在園區運營方深福保集團的傾力支持下,深圳市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區企業成為深圳市第一批覆工復產的藥企,甫一復工即投入到全面防疫的研發生產中,為抗疫作出了突出貢獻。
  • 一個月3家企業密集上市 揭開生物醫藥產業的豐收「密碼」
    當悅康藥業入列,實現北京經開區12月上市公司中3家企業均為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企業。經開區負責人表示,「一年新增7家上市公司,獲得大豐收,而12月上市的3家企業來自同一產業,更顯示出了經開區著力打造的四大主導產業的韌勁和活力,詮釋了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北京經開區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
  • 蘇州工業園區:探路從「零」培育生物醫藥產業
    作為改革開放的高產田,蘇州工業園區敏銳把握國際產業發展動向,頂住短期發展誘惑,遵循創新規律、產業規律、市場規律,持之以恆營造優質雙創環境,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雙輪驅動,成功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蛻變。
  • 「人才強區」新會開啟生物醫藥產業突圍之路
    乘風破浪,新會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已成功匯聚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科技部「973」首席科學家高光俠、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杭海英等生物醫藥領域的頂尖人才,引進中科院新會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中科健康創新生物科技產業園、禹工高通裝備產業園等多個高端生物產業項目。人才加持下,生物醫藥產業開始在新會區落地生根,結出碩果。
  • 「創業奇蹟」背後的「產業邏輯」
    近年來,在康方生物等一批創新藥企,以及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華南分院等一批平臺的帶動下,中山健康產業發展蓬勃。「創業奇蹟」背後,體現的是中山健康產業的「發展邏輯」。而面對「雙區」驅動戰略機遇,中山如何進一步用好「先發優勢」,實現健康產業再突圍,書寫「健康中國」產業支撐的「灣區樣本」?
  • 從AI研發到智能製造,如何抓住生物醫藥產業機遇「智驅未來」?
    對於醫藥產業數位化轉型的探討在近幾年逐漸升溫。2020年我們已經看到了,數位化技術從不同切入點落地到醫藥產業鏈條的不同場景中。數位化技術與生物技術之間的結合,讓生物醫藥這個以創新制勝的行業,再次迸發出新的火花。
  • 研發客發布《2019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藍皮書》
    繪製中國生物醫藥的藍圖三地資本市場及19家企業分析深入數據解析與權威專家訪談相結合五大研發及投資熱點介紹江蘇蘇州2019年9月17日 /美通社/ -- 中國醫藥行業權威的多元化媒體平臺研發客發布《2019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藍皮書 -- 從資本市場角度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現狀和發展
  • 創新研發引領生物醫藥產業逆勢而上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增加值同比增長2.1%,巴南、兩江新區、高新區、長壽、榮昌等地生物醫藥產業,以紮實的產業基礎和高效的應對能力,以創新研發引領自身高質量發展,助力全市工業經濟築牢「基本盤」。國際生物城成最大防疫物資生產基地今年以來,疫苗板塊成為新亮點。
  •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張丹:放眼全球,把坪山打造成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9日訊(記者 張喆)生物醫藥產業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坪山是深圳最年輕、最具活力的城區之一,吸引了大批生物醫藥產業高科技人才以及新藥新技術聚集於此。深圳正在加速形成「全市生物醫藥產業以坪山高新區為核心聚集發展」的發展格局。12月18日10時,深圳市政協2020年第八場「委員議事廳」圍繞「探索灣區合作新模式,打造坪山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城」主題展開熱議,吸引超過120萬網友在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