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到底講了什麼?有哪些發人深省的隱喻?

2021-01-08 長沙觀察局

電影《八佰》到底講了什麼?—待你再見我時,你會訝異於我靈魂的燃燒

近日正值經濟復甦,電影院行業也方興未艾,觀影民眾更是熱情高漲。但所有人的娛樂心態都被一部橫空出世的神作給予了一場莊嚴的洗禮。

電影播出幾天後,令人欣喜的不止是票房神話,更是激發了人們對課本上不曾提及的悲壯歷史的尊重。「四行倉庫」重回人們的視野,「八百壯士」也是活躍在了各大搜尋引擎之中……但身處這個快餐時代,人們的熱情又能維持多久呢?

正如最近抖音大火的一句話所說:「所以愛會消失對不對?」自古以來,多少吟遊詩人口中傳誦不絕的愛都會消失,更別說虛無縹緲的熱度了。因此,我決定寫下這篇匯聚我真情實感的小論文。至少在這段歷史再度被塵封的時候,我還有這幾百字聊以慰藉。

《八佰》到底講了些什麼?是民族危難時的家國情懷?是租界裡人民的麻木和空虛?是一條河隔出天堂和地獄的奇妙景觀?是操縱戰爭背後的政治博弈?

我想遠遠不止這些,正如冰山,雖然只呈現出了他的一角,一樣可以擊沉滿載愛情和欲望的鐵達尼號。我認為在槍林彈雨和血色殘陽的背後,有什麼不可名狀的事物敲擊了我沉重已久的內心。

所以以上都不是我本文重點探討的內容。

電影與電視劇的區別何在?電視劇可以用四十集甚至更多篇幅去描述一條劇情主線,因此它給觀眾的想像空間並不大,甚至有時會成為一種限制;然而電影只有區區三小時的黃金時間,如果導演拿捏不好,很容易出現虎頭蛇尾、狗尾續貂之類的情況。因此,豆瓣上隨處可見優秀的,發人深省的影評,卻很少見到針砭時弊的劇評。

無論是政治博弈還是家國情懷,這些都是電影的明線,是一些導演希望可以讓觀眾一眼就看明白的內容,相當於是基礎入門題。但我今兒個卻要劍走偏鋒,來點高階的新鮮玩意。

一、【趙子龍與長坂坡】

我其實先後五刷了《八佰》,起初對這兩個意象並沒有思考的太過深入,但細細一品,還真悟出了一點自己的門道。首先,趙子龍這個線索第一次出現於山東兵齊家銘(李晨飾),這也是他與端午(歐豪飾)結緣的開始,這也是為何在「護旗事件」後,讓壯烈犧牲的端午以趙子龍的身份現身長坂坡。

「四行倉庫(以下簡稱『四』)」在某種意義上就是「長坂坡」。這兩個歷史典故雖然相隔幾百年,但卻驚人的相似。「四」與長坂坡一樣,是戰士們的最後陣地,他們也如趙子龍一樣無路可退,孤立無援地面對十萬曹軍。但戰士們面對日軍的圍剿卻從未退縮,硬是殺了他個七進七出。

還有一點,中國人自古以來崇拜「關二爺」,而齊家銘卻說:「關二爺他講的是兄弟情義,趙子龍不一樣,他護著國呢。」二人同為蜀漢五虎上將,按道理應該是一個陣營,為什麼影片要將二人的形象對立看待呢?

我認為有兩個方面的解讀:一是國破家亡,山河飄搖之際,小家應讓位於大國,不應計較一家之安危,一人之得失;而另一層,則牽扯到我泱泱大國的輝煌歷史。自古以來,我國其實一直把周邊的日本,朝鮮當成自家兄弟,唐朝時日本的大批遣唐使來華學習,以及鑑真和尚東渡日本,都是我國與日本親如兄弟的有力證據。可昔日兄弟如今對我國兵戎相向,便斷不能再念及昔日的兄弟情分。

二、【白馬與老算盤】

想必看過電影的觀眾都對那匹馳騁在已經被日軍轟炸成斷壁殘垣的上海城內的白馬印象深刻,它作為這個人間地獄最醒目的一抹亮色,吸引了租界的民眾,也在中華民族的心裡埋下了抗爭的火種,換句話說,它就是中國民族的象徵。縱使傷痕累累,中華民族也不該安逸於漆黑的馬廄。

這部電影另一大成功之處,就在於小人物形象的生動塑造。貪生怕死,油嘴滑舌的老算盤(張譯飾)幾度戳中現場觀眾的笑點,也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這場倉庫保衛戰的緊張氣氛。

所以,導演為什麼刻意安排老算盤去發現白馬的所在地?白馬想必不是頭兩天才被困在倉庫,也想必是跟過戰士的寶馬,為何那麼容易受驚?其實戰爭年代並不缺乏老算盤這樣懦弱畏戰的普通人,因此,讓老算盤去充當放出白馬的「罪人」,也從側面暗示了正是這樣的人才讓中華民族身處險境。

除了白馬與老算盤這樣有生命的形象,起初白馬的生活環境——馬廄,也有一定的寓意。就影片的環境來講,四行倉庫是一個戰地倉庫,除了必備的軍事物資,戰馬也是不能缺少的,為什麼空蕩蕩的馬廄只有這一匹瘦弱但亮眼的白馬?這就象徵了中華民國當時在國際上孤立無援的可憐境遇。

影片一開始就交代了當時的社會背景——民國廿六年(1937年)。自1931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來,東北,華北相繼淪陷,國民軍節節敗退,蔣介石秉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日本的侵略消極應對,而把重心放在國共內戰上。而歐美國家更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選擇隔岸觀火,甚至坐收漁翁之利。

三、【羊拐和老鐵】

這兩個小人物可謂是影片重點「培養」的對象,他們一個是「硬漢」,一個是「瓜慫」。他們組合在一起,不僅讓人感受到一種強烈對比的喜感,同時也是那個時代不同命運的縮影。除了戰場上血性的差異,他們二人的家庭情況也在影片中反覆提及。

羊拐(王千源飾)是戰爭時代的特產——絕戶,一生無妻無子,普通人都能享受到的閨房之樂、承歡膝下,在他那卻成了到死都不能實現的願望,他越勇敢,越視死如歸,就越是令人心疼。他何嘗不知道,自己的娘親可能再也見不到,那個生養他的故鄉甚至能一個墳墓都不會留給他。他還是護著自己的國家,自己作為軍人的信念,多少遺憾與不舍,只化作一句:「下輩子,一定好好嘗嘗這滋味。」下輩子,請你一定做一個和平年代的普通人。

老鐵(姜武飾)也是全劇的笑點貢獻者之一,他的「慫」和他五大三粗的外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萌,讓人捧腹大笑。其實他也只是個顧家的普通丈夫,普通父親,只是在那個不幸的年代,碰巧成為了不幸的軍人。雖然他前期總被人笑著,罵著稱「瓜慫」,但最後還是選擇了成為敢死隊,掩護大部隊撤離。

最後老鐵的結局,又是一個戲劇化的橋段。老鐵是一個出色的炮兵,最後終於回歸了自己的本職崗位。在作戰之前,他唱了一段五虎上將之一——黃忠的戲詞。

說到這裡,我不禁覺得管虎導演有一種叛逆精神,國人越是歌頌關二爺,我就越是要歌頌看不慣關二爺的人。曾經黃忠被封為五虎上將之一時,關羽可是大放厥詞,認為黃忠年邁,不配被封為五虎上將。可黃忠百步穿楊的本事可不是浪得虛名,關羽最後更是輸得心服口服。將黃忠和老鐵聯繫在一起,有可能是因為老鐵作為炮兵的本事不可小覷,更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的舊主。老鐵曾經跟過民國赫赫有名的諸侯張大帥,黃忠也曾是漢末著名諸侯劉表麾下的武將。

《八佰》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沉寂已久的影壇交給全國觀眾的一份高分答卷,他裡面的內涵更是耐人尋味,值得細細咀嚼。以往的抗日戰爭電影或者電視劇,都很少能將戰場和租界二者銜接到恰到好處。其實租界中的「人心戰爭」也是一個不錯的辯論議題。只是本人才疏學淺,且將視角大多聚焦在了倉庫戰場一邊。

本文投稿作者:明明很美的明明子,坐標長沙,愛好電影、文學和狗狗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到底講了什麼?有哪些發人深省的隱喻?
    電影《八佰》到底講了什麼?《八佰》到底講了些什麼?是民族危難時的家國情懷?是租界裡人民的麻木和空虛?是一條河隔出天堂和地獄的奇妙景觀?是操縱戰爭背後的政治博弈?我想遠遠不止這些,正如冰山,雖然只呈現出了他的一角,一樣可以擊沉滿載愛情和欲望的鐵達尼號。我認為在槍林彈雨和血色殘陽的背後,有什麼不可名狀的事物敲擊了我沉重已久的內心。
  • 八佰電影講的什麼 八佰真實歷史事件
    8月倍受期待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上映了,對於太久沒進影院的觀眾來說,這是一份巨大的驚喜。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太多太多的淚點湧現,相信大家在觀影時都忍不住流淚吧。不過沒去電影院看過《八佰》的朋友有福利,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電影《八佰》講的什麼?《八佰》真實歷史事件又是什麼?
  •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八佰》電影好看嗎 《八佰》演員表與劇情講什麼  近段時間以來,電影《八佰》可謂是炒的特別的熱,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期待。就在昨日,電影《八佰》終於和大家見面了,電影《八佰》好看嗎?電影八佰演員表及劇情介紹,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內容。
  • 國破山河在,《八佰》折射出的人性有多深遠?
    《八佰》到底意味著什麼《八佰》上映了,和預想的一樣,爭議頗多,有的觀眾盛讚其熱血、有骨氣,有的至今在質疑其「屁股正不正」,有的在翻著歷史挑錯誤;而這些零零總總的態度,恰好和它所呈現的眾生相格局是異曲同工的
  • 四萬萬人的背後,《八佰》的致敬、隱喻和蒙太奇
    在大王看來,撐起這部電影的製片、導演、編劇、道具師們運用了大量的隱喻、致敬、蒙太奇,是在大時空背景上尊重抗戰史實,而不僅僅局限於四行倉庫。真實的抗戰,要比《八佰》體現出來的,要慘烈多了。》而撕裂,但無論從哪個立場來看,八佰還是精準的把握住了「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歷史背景的,黃曉明代表的特派員明確給謝晉元講這就是給列強看的表演,而天空當中英美的飛艇,也如看戲一般的,給的不是尊重,而是憐憫。
  • 管虎:《八佰》的屁股歪不歪?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八佰》是一部從誕生開始就非常有爭議的影片,去年準備上映,但是由於導演管虎無腦的營銷方式,《八佰》被迫推遲到今年8月21日才上映。那麼在一個月以後的今天,塵埃落定之時,硝煙散盡之日,我們再來看看,《八佰》這部電影屁股到底歪沒歪?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 《八佰》的白馬在新電影《金剛川》中出現,這匹馬到底有何意義?
    就在今天,一部集齊多位名導和演技派的主旋律電影正式公布上映時間,這部電影便是《金剛川》,電影由管虎、郭帆以及陸陽聯合執導,演員陣容堪比2020開年大戲《八佰》,吳京、張譯、魏晨、李九霄、鄧超等演員都為這部電影獻出無數汗水和演技。
  • 電影《八佰》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據了解,電影《八佰》取材於du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主要講述了在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名壯士在四行倉庫對抗三十萬日軍,並奮戰四天四夜的故事。這場戰爭也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鋒,持續了接近三個多月,當時的上海瀕臨淪陷,人心渙散。
  • 割裂的《八佰》,步步下滑的網絡評價,節節上升的電影票房
    很多人在看了《八佰》之後都會有一種困惑,管虎到底想說什麼?應該說,《八佰》是一部很有管虎特色電影,比如片中出現的很多動物隱喻,就是管虎比較擅長的。但是,管虎似乎在《八佰》上有更多的想法,想法一多味道就變了,讓這部電影成了一部「割裂」特質的電影。
  • 一文講透電影《八佰》到底是在講述歷史還是導演的意淫?
    集結了眾多一線明星的八佰,在多次撤檔之後終於在八月上映了,截止今日票房已經突破25億,對於這樣的成績影視公司滿意了,投資方滿意了,導演滿意了,演員滿意了,但是觀眾未必滿意。在看完影片之後我拋出的第一個問題是,這個八佰到底在講什麼?
  • 電影《八佰》中的古代因素有哪些?
    最近上映的新電影《八佰》廣受好評,不少人看到這部電影有被裡面無論是畫面,還是臺詞都多多少少會被感動。而這部電影也是根據歷史真實事件來拍攝的。也是為了紀念當年那400多名士兵與小日本奮戰,守護四行倉庫事跡。雖然電影無法完全還原當時戰爭的畫面和人物情緒,但也讓我們觀眾看的熱淚盈眶了,這些已經很好了。但是你們知道在電影《八佰》導演加入了一些古代因素進去,你們知道嗎?
  • 用商業電影的手法拍攝《八佰》,是管虎最大的敗筆
    電影《八佰》海報《八佰》這部電影是不是毀譽參半《八佰》這部電影到底怎麼樣?從下面的對話就可以可以看出一、二,是我編的,可能並不全面,但是爭論的重點基本就在這幾個地方。A:八佰這部電影不好,它在……B&C&D:你憑什麼說他不好,只要抗日的都是大英雄,尊重事實就是尊重歷史。A:對,對,《八佰》是一部好電影,就是歷史有點小瑕疵。
  • 電影《八佰》到底在給我們講述什麼意義?
    很早就看了八佰的簡介和預告片,這種電影本不打算去看,因為淚點太低,看完怕心裡難受,但還是鼓起勇氣去看了八佰,看完之後,心裡真的久久不能平靜。電影八佰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真正的抗戰神劇《八佰》。這電影也充分地讓所有人看到了中國軍人的血性和守衛家園奮戰到底的信念。
  • 八佰:被批「歪曲歷史」​,《八佰》到底冤不冤?
    成為疫情後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強力推動國內電影市場回暖。但伴隨票房高漲的同時,對《八佰》的惡評同樣洶湧。早在電影上映之前,網上就有一波抵制的聲音。8月23日,知名自媒體人發布一期視頻節目,稱「《八佰》劇組明顯歪曲歷史,講一個缺乏邏輯的神話,我只能說他們不是蠢就是壞,或者兩者兼有」。視頻隨即引發軒然大波,關於「《八佰》歪曲歷史」的說法,最近幾天頻頻出現在各類自媒體上。
  • 《八佰》到底算是一部優秀的電影嗎?
    電影《八佰》一洗內地電影市場長達近半年陰霾,票房輕取10億。,關於電影的話題也同樣活人,網絡已經引起關於導演管虎個人行為以及電影是否「洗白」的罵戰,然而作為普通觀眾,《八佰》做到了戰爭場面、調色視效極佳,情感調動成功,演員表演深入等特色,著實是目前進入電影院的不二之選。
  • 從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中,了解中國電影的走向
    電影《八佰》的播出已經有一段時間裡,這部電影從開始上映就飽受爭議備受關注,其一方面有觀眾說他不夠還原歷史,與真實歷史出入性比較大,而另一方面電影本身的質量是很好的,以激起愛國情懷為最大的亮點,成功的在電影裡將國人的愛國精神點燃,也因為爭議與質量的雙重影響,這部電影票房大賣,以電影本身來講這是成功的
  • 《八佰》到底哪裡賣國了?
    目前來看,《八佰》的票房或許有超越《我不是藥神》的潛力。但兩者在口碑上卻收穫了截然相反的評價。緊急撤檔對電影來說當然不算好事,但對《八佰》來說,也算是一種變相的宣傳了。《八佰》為什麼會被突然取消放映,它的政治尺度有多大?什麼時候能定檔?我們還能看到160min的《八佰》嗎?在《八佰》「消失」的那些日子裡,關於它的討論和猜測從沒有停止過。《八佰》是一部註定充滿爭議的作品。
  • 電影《八佰》到底有沒有篡改歷史
    《八佰》從8月14日點映到正式上映已經過去一段時間,豆瓣評分也從8.3分跌落到7.8分,估計可能還會再往下跌,評分下周一估計就差不多能穩定了。評分的跌落一方面說明觀眾對這部電影有極高的期待值,8.3分與其說是評價分,不如說更多的是期待分,另一方面也說明電影並沒有特別符合觀眾的期待。
  • 《八佰》是中國電影的救市之作?別閉眼吹了
    ,抖音上點開就是「吳京看電影哭到口罩都溼了」、「陳思誠說這樣的電影就要在電影院看,電影不死,中國加油」……除此之外,網絡上也是全面好評,都稱《八佰》是中國電影的「救市之作」。再上網搜索了一圈發現好評還是佔了90%之後,我開始懷疑是否自己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優越感,於是又去看了一次。看完之後仍覺得,《八佰》被捧成「救市之作」有點過譽了。
  • 《八佰》中的人物原型有哪些? 誰是電影的主角?
    《八佰》中的人物原型有哪些?《八佰》中,老算盤最後怎逃回租界的?這令很多觀眾好奇。老算盤一直想要逃走,但電影並沒有交代他逃跑的過程,最後他是直接出現在了租界,難道這部分內容被剪了嗎?老算盤如果逃,只能是過河,但是對面是有英軍把守,不是那麼容易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