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的播出已經有一段時間裡,這部電影從開始上映就飽受爭議備受關注,其一方面有觀眾說他不夠還原歷史,與真實歷史出入性比較大,而另一方面電影本身的質量是很好的,以激起愛國情懷為最大的亮點,成功的在電影裡將國人的愛國精神點燃,也因為爭議與質量的雙重影響,這部電影票房大賣,以電影本身來講這是成功的。
這部電影是以真實歷史背景為基礎,稍微有所改動的電影,電影的發展路線是,在國軍節節敗退的中國上海,國軍最高領導人為了在國際輿論上爭取到支持,而派遣以謝晉元為首的一個團力量駐守上海四行倉庫,以抵禦侵略為決心來得到國際上的支持與認可。
這也從側面說明這「八百」壯士的命運註定是悲慘的,因為他們等於談判的籌碼,他們只是談判大會背後的犧牲品,而劇中黃曉明與謝晉元的一段話就說明了這個問題,「戰爭的背後都是政治」
我們不談歷史只談電影來說這部電影是成功的,儘管電影中稍有瑕疵,比如謝晉元一嘴蹩腳的國語話發音,但這並不影響電影的大局觀,局中有很多出彩的地方,比如老算盤等人在局中的變化,由貪生怕死最後拿起武器殺敵,再有河岸對面英租界國人剛開始的冷漠到最後不惜犧牲的支持,這都是將電影推向一個觀眾認可的情節,也使「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英租界國人看到了什麼樣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不管是前幾年的《戰狼》還是《紅海行動》近幾年來中國電影都在以戰爭的題材為主,一方面向國人展示著國力的強大,一方面則表現了戰爭的殘酷性, 而國外題材的戰爭片多以視覺衝擊為主,比如爆破, 轟炸,宏大的戰鬥場面直接衝擊著我們的視覺,而中國的戰爭電影更注重於人物的寫實,更注重於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及感情的宣洩,更能讓我們體會到什麼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中國人!
每一場戰爭都是殘酷的,每一場戰爭都會有讓人感動的故事存在,戰爭的故事是講不完的,而感人的戰爭故事更是說不盡的,相信中國電影正在往高質量的軍事題材方向發展,也期待有更好更值得發人深省的電影產出,作為資深電影迷,拋開歷史真相的角度來講,《八佰》這部電影我認為是很精彩的,要知道電影僅僅是電影,不能與真正的歷史混淆。
關於《八佰》這部電影大家有什麼不同的見解,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