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2020年,中國軍隊以任務為牽引,各軍兵種遠程跨區機動,徵戰西北大漠、列陣東南沿海、礪劍萬裏海空、演兵雪域高原,新聞頻道從今天(12月26日)開始推出年終系列報導《演兵2020》。
今天我們首先關注陸軍第73集團軍。陸軍第73集團軍是一支鎮守祖國東南沿海的重要力量,2020年,他們不斷探索陸航部隊海上作戰新模式、創新合成作戰訓法戰法、加速新裝備融入作戰全過程,將部隊鍛造成為具有全域作戰、立體攻防能力的精兵勁旅。
總臺央視記者 李曉東:這裡是位於閩南的某軍用機場,在我身後陸軍第73集團軍某陸航旅的直-10、直-9、米-171等多型直升機正在編組起飛,他們將針對陸航登陸作戰行動這一課題,就空中突防、戰場偵察、火力打擊等多個課目展開演練。
早上8時,20多架各型直升機按照偵察預警、運輸投送、火力突擊等多個模塊完成空中編組後,立即採取低空跨海突防的方式向遠海某陌生島礁機動。
第73集團軍某陸航旅飛行員 洪宗旭:為了更加緊貼實戰,這次演練還有防空部隊和雷達分隊對我們進行偵測和攔截,增加了隱蔽突防的難度,這對我們的戰場態勢的感知能力、應急處置能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抵近目標海域,飛行員迅速調整戰機高度和飛行姿態,自主搜索目標海域上的浮動靶標,並根據目標性質自主選擇彈種實施連貫火力打擊,多個海上目標瞬間被精確摧毀。
隨後,飛行員再次建立攻擊航線,通過機載熱成像儀和目標追蹤系統,繼續捕捉島礁上的固定靶標,躍升、俯衝、鎖定、發射,一系列攻擊動作連貫實施,目標被逐一摧毀。
演練中,他們還加入了運輸直升機艙門機槍射擊,有效提高運輸直升機遂行機降作戰、搜索營救、防空處突等任務的能力。與此同時,滿載機降隊員的運輸直升機在武裝直升機掩護下,低空繞飛抵達預定機降區域,隊員們快速離機降落後,立即展開戰鬥隊列,對「敵」目標發起突擊。
第73集團軍某陸航旅副旅長 申鵬:此次演練是我們陸航部隊這支新型作戰力量立足於實戰的一次綜合性檢驗,我們按照作戰「一個過程」,構設真實戰場環境,不斷提升陸航部隊作戰能力,鍛造一支由陸向海、精飛善戰、全域突擊的陸航勁旅。
新質力量融入體系作戰才能催發戰鬥力的提升。這是2020年第73集團軍展開的一場多兵種聯合立體渡海登陸演練。演練中,兩棲裝甲突擊群迅速駛出兩棲登陸艦展開海上編波航渡,向岸灘一線發起衝擊。合成作戰模塊指揮員通過一體化作戰平臺呼叫陸航多批、多架次武裝直升機進行火力掩護。與以往不同,此次演練融入了新型無人裝備。
某型無人破障船快速前出到近岸海域,成功破除水際灘頭障礙,為後續部隊開闢通路。在空中和地面的火力掩護下,各群隊密切配合,前沿攻擊群成功登陸上岸,對目標岸灘的據守火力實施精確拔點,破除反登陸障礙,開闢上岸通路。
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副旅長 魏峰:編制體制重組重塑後,合成的概念已經深深地根植於我們戰鬥員的大腦裡,現在單打獨鬥的少了,體系聯合更多了,在更加便捷的指揮鏈路中,兵種間的協同配合也起到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裝備升級換代帶動戰法不斷創新。今年以來,這個集團軍所屬多支合成旅、兵種旅配發新型武器裝備。作為全軍首批配發某新型車載加榴炮的單位,列裝僅一個多月就在野外陌生地域展開檢驗性實彈射擊考核。
該新型車載加榴炮信息化、自動化程度更高,從彈藥裝填到射擊諸元鎖定再到目標打擊,全部是一鍵自動完成,在節約人力的同時,火力分隊的射程和打擊效能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如何儘快把新型武器裝備融入體系作戰迫在眉睫。2020年底,這個集團軍所屬的某合成旅整建制從東南沿海千裡機動到西北大漠,首次展開新老裝備協同打擊演練。
演練中,由某新型反坦克飛彈、新型火箭炮、老式迫榴炮、榴彈炮組成的火力打擊群,他們通過改造升級各型火炮的指揮系統、炮長終端,將偵察、火力等作戰要素並列組合,使新老裝備納入同一指揮體系,在不同距離上對四類十餘種不同的目標進行打擊,全面檢驗新老裝備打擊融合作戰效能。
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副旅長 張學會:新裝備給我們帶來的是打擊方式和作戰模式的轉變,我們著眼信息火力融合、偵控打評一體,重點研練快速機動、精確打擊、整體協同,充分檢驗新裝備作戰效能,創新戰法訓法,讓新裝備快速形成戰鬥力。
今年以來,陸軍第73集團軍演兵東南、礪劍大漠、淬火蘇北,先後完成東部戰區聯合實兵演習、跨區機動演習、防空兵實彈演習等一系列重大演訓活動。換羽新生的陸軍第73集團軍始終聚焦實戰、對接戰場,堅定不移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鍛造一支登突一體、全域作戰、立體攻防的尖刀鐵拳。
第73集團軍副參謀長 沈漢江:今年是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的攻堅之年,集團軍針對渡海登島、聯合打封、綜合防衛等使命課題展開攻關演練,深化陸航、電抗等新型作戰力量運用,同時將新型無人化裝備融入作戰體系,讓部隊在實戰實訓、聯戰聯訓中全面提高訓練水平和打贏能力。